CN206601552U -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1552U
CN206601552U CN201720179403.6U CN201720179403U CN206601552U CN 206601552 U CN206601552 U CN 206601552U CN 201720179403 U CN201720179403 U CN 201720179403U CN 206601552 U CN206601552 U CN 206601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connecting portion
bottom wall
holding section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94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丹涛
李国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794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1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1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1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涉及摄像机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光圈,用于镜头模组的配合,隔光圈包括遮光部和卡持件,卡持件设置于遮光部,隔光圈通过卡持件与镜头模组可拆卸地卡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镜头模组和隔光圈,隔光圈包括遮光部和卡持件,遮光部与卡持件连接。镜头模组包括前壳,前壳上还设置有卡筋,隔光圈通过卡持件与卡筋卡合将隔光圈安装于前壳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光圈方便安装,易于拆卸,降低了成本,并且减小报废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其隔光圈装配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并且隔光圈方便拆卸维修,减少隔光圈的报废。

Description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背景技术
隔光圈是设计在摄像机镜头与红外灯之间的结构件,主要作用是防止红外光未经过物体反射后直接进入镜头,导致设备图像发雾。隔光圈一般常用于筒机和海螺形态的摄像头上。
目前使用的隔光圈具有很多缺点,例如玻璃通过点胶固定在隔光圈上,胶水固化时间长,费时费力;通过点胶固定的方式不可拆卸,一旦物料存在问题,就只能报废等。诸多缺点造成消费者的困扰,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光圈,其安装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方便拆卸维修,减少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机,其隔光圈装配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并且隔光圈方便拆卸维修,减少隔光圈的报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隔光圈,用于安装在镜头模组上,所述隔光圈包括遮光部和卡持件,所述遮光部用于遮挡红外光,所述遮光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持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隔光圈通过所述卡持件与所述镜头模组可拆卸地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底壁以及相对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底壁的两端,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卡持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并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隔光圈远离所述底壁一侧的内周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凸设于所述隔光圈的内周壁。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摄像机,其包括镜头模组和隔光圈,所述隔光圈包括遮光部和卡持件,所述遮光部用于遮挡红外光,所述遮光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持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镜头模组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卡筋,所述卡筋伸入至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持件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底壁以及相对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底壁的两端,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卡筋卡持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卡持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卡持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并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
所述卡筋包括第二卡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壳上,所述第二卡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持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底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卡持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抵持于所述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隔光圈远离所述底壁一侧的内周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凸设于所述隔光圈的内周壁;
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透光片,所述透光片安装于所述卡筋与所述安装台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光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隔光圈上设置的卡持件卡持于镜头模组的前壳,以将隔光圈可拆卸地安装在前壳上,使得隔光圈安装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方便拆卸维修,减少报废。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隔光圈的卡持件与前壳上的卡筋卡合,将隔光圈可拆卸地卡接与前壳,使得隔光圈安装方便,降低成本,并且使得隔光圈方便拆卸维修,减少隔光圈的报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光圈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光圈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隔光圈;11-摄像机;100-遮光部;110-卡槽;111-底壁;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200-卡持件;210-第一连接部;220-第一卡持部;221-限位凸起;300-限位块;400-安装台;500-前壳;510-卡筋;511-第二连接部;512-第二卡持部;600-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光圈10用于安装在镜头模组(图未示)上,其安装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方便拆卸维修,减少报废。其中,隔光圈10包括遮光部100和卡持件200,隔光圈10通过卡持件200与镜头模组可拆卸地卡接。
遮光部100用于遮挡红外光,避免红外光影响镜头模组的成像效果。其中,遮光部100采用隔光材料制成,以取得好的遮光效果,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遮光部100采用黑色隔光材料制成。
另外,请参阅图2,遮光部100上开设有卡槽110,卡持件200设置在卡槽110内,以实现卡持件200可以在卡槽110内部与镜头模组可拆卸地卡接,使得卡持件200卡持镜头模组的力的方向为沿着遮光部100延伸,避免造成其他部件受到卡持件200施加的力而造成其他部件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部100围成圆筒形,以方便安装,即卡持件200受到沿圆周方向的力,不会产生朝向圆周内部的分力,避免隔光圈10内部的零件受力受损。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部100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遮光部100围成框体或者椭圆筒等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部100上开设有三个卡槽110,对应地,在本实施例中,隔光圈10包括三个卡持件200,三个卡持件200分别设置在三个卡槽110内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部100上开设的卡槽110的数量也可以不同,例如,遮光部100上开设有一个、两个或四个等数量的卡槽110。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持件200的数量也可以不与卡槽110的数量相对应,例如,遮光部100上开设有四个卡槽110,其中有三个卡槽110内部设置有卡持件200。
卡槽110具有底壁11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分别位于底壁111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卡持件200设置在第一侧壁112上。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持件200也可以设置在底壁111或者第二侧壁113上。
另外,卡持件200包括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一卡持部220,第一卡持部220与第一连接部210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210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112上,第一卡持部22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0靠近底壁111的一侧并与底壁111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一侧壁11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0靠近于卡槽110的开口端设置,第一卡持部220自第一连接部210靠近底壁111的一侧朝向底壁111延伸,并且第一卡持部220与底壁111之间具有间隙;另外,第一卡持部220与第一侧壁112之间具有间隙,以使第一卡持部220可以在受力时具有产生弹性形变的空间,使得隔光圈10安装更方便。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持件20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连接部210固定设置在底壁111上,第一卡持部220于第一连接部210上远离底壁111向外延伸,第一卡持部220分别与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卡持部220靠近底壁111的一端,自第一卡持部220上靠近第二侧壁113的一侧朝向第二侧壁113延伸出限位凸起221,限位凸起221与底壁111之间形成卡持空间,以卡持于镜头模组。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起22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卡持部220上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第一卡持部220的中部或者靠近第一连接部210的一端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13和第一连接部210之间的距离自卡槽110内部至卡槽110外部逐渐变大,以使卡槽110方便于卡持于镜头模组。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13和第一连接部210之间的距离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侧壁113和第一连接部210之间的距离自卡槽110内部至卡槽110外部保持不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221靠近第一连接部210的一侧具有朝向第二侧壁113的斜面,以使限位凸起221靠近第一连接部210一侧受力时能将第一卡持部220朝向第一侧壁112挤推。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该斜面的设置。
进一步地,底壁111上还设置有限位块300,用于避免隔光圈10产生晃动。限位块300于底壁111上朝向第一卡持部220延伸,并且限位块300与第一卡持部220之间具有间隙,以使第一卡持部220被朝向第一侧壁112挤推时不会受到限位块300的影响。限位块300分别与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具有间隙,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块30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限位块300设置在第一侧壁112上,限位块300自第一侧壁112朝向第二侧壁113延伸,并且限位块300分别与第一卡持部220和第二侧壁113具有间隙。
另外,隔光圈10上还设置有安装台400,安装台400凸设与隔光圈10的内周壁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台400于隔光圈10的内周壁上形成环形,以方便承接安装在安装台400上的零件,使得该零件的受力均匀。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台40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安装台400也可以是开设于隔光圈10内周壁上的安装槽,或者,安装台400为均匀分布在隔光圈10内周壁的多个凸起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光圈10,通过遮光部100有效地遮挡住红外光,避免镜头模组成像效果不好。通过设置在遮光部100上卡槽110内部的卡持件200,使得隔光圈10能很方便的安装于镜头模组上,减小成本,并能方便拆卸,减少隔光圈10的报废。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11,其中,摄像机11包括镜头模组(图未标)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光圈10,镜头模组包括前壳500,隔光圈10通过卡持件200可拆卸地卡持于前壳500上。其隔光圈10装配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并且隔光圈10方便拆卸维修,减少隔光圈10的报废。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前壳500上还设置有卡筋510,隔光圈10通过卡持件200与卡筋510卡合将隔光圈10安装在前壳500上。其中,卡筋510伸入卡槽110内,卡筋510卡持于底壁111、第二侧壁113和卡持件200之间。
卡筋510包括第二连接部511和第二卡持部512,第二连接部5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壳500上,第二卡持部512连接于第二连接部511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卡筋510为“7”形,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卡筋510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卡筋510为T形。第二连接部511卡持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一侧壁112之间,第二卡持部512卡持于第一卡持部220与底壁11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隔光圈10时,卡筋510伸入卡槽110内部,由于第二卡持部512的宽度大于限位凸起221与第二侧壁113之间的距离,所以在卡筋510卡入卡槽110时,第二卡持部512抵持于限位凸起221,由于限位凸起221上设置的斜面,使得限位凸起221收到朝向第一侧壁112的分力,继而使得第一卡持部220朝向第一侧壁112弹性形变,使得第二卡持部512伸入至限位凸起221与底壁111之间的间隙中。当第二卡持部512越过限位凸起221后,限位凸起221跟随第一卡持部220回复到初始位置,使得第二卡持部512靠近第二连接部511的一侧抵持于限位凸起221靠近底壁111的一侧。另外,第二卡持部512同时抵持于限位块300,通过限位凸起221与限位块300同时对卡筋510进行限位,避免隔光圈10产生偏移。
进一步地,镜头模组还包括透光片600,透光片600安装于卡筋510和安装台400之间。即在安装透光片600时,先将透光片600放入至隔光圈10中,然后通过卡持件200与卡筋510的配合将隔光圈10卡持于前壳500上,此时透光片600的一侧抵持卡筋510上,透光片600的另一侧抵持于安装台400上。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持部512于前壳500的内周壁向前壳500内部凸起,并与安装台400的厚度相近,以使透光片600在安装时可以抵持在第二卡持部512上。在安装时,隔光圈10安装在前壳500上时,第二卡持部512凸出于隔光圈10的内周壁,用于承载透光片600,即第二卡持部512凸出于隔光圈10内周壁的部分与安装台400夹持透光片600。
在本实施例中,透光片600为玻璃材料制成,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片60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透光材料制成,例如,更高强度的水晶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11通过卡筋510与卡持件200的配合,使得隔光圈10可拆卸地安装在前壳500上,并且因为卡槽110的设置,使得隔光圈10的安装更方便,降低了成本,并且隔光圈10方便拆卸维修,减少了隔光圈10的报废。通过隔光圈10的遮光部100阻隔红外光,使得镜头模组成像效果更好。通过卡筋510和安装台400将透光片600卡持在前壳500和隔光圈10之间,使得透光片600更稳固的安装在前壳500和隔光圈10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光圈,用于安装在镜头模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圈包括遮光部和卡持件,所述遮光部用于遮挡红外光,所述遮光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持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隔光圈通过所述卡持件与所述镜头模组可拆卸地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底壁以及相对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底壁的两端,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并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圈远离所述底壁一侧的内周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凸设于所述隔光圈的内周壁。
6.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模组和隔光圈,所述隔光圈包括遮光部和卡持件,所述遮光部用于遮挡红外光,所述遮光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持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镜头模组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卡筋,所述卡筋伸入至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持件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底壁以及相对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底壁的两端,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卡筋卡持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卡持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并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
所述卡筋包括第二卡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壳上,所述第二卡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持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底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卡持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抵持于所述限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圈远离所述底壁一侧的内周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凸设于所述隔光圈的内周壁;
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透光片,所述透光片安装于所述卡筋与所述安装台之间。
CN201720179403.6U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Active CN206601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9403.6U CN206601552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9403.6U CN206601552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1552U true CN206601552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7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9403.6U Active CN206601552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1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5368B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保护角装置
CN205430410U (zh) 一种监控摄像头
CN105244672A (zh) 电源分配器模块化结构
CN103676318B (zh)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结构
CN206601552U (zh) 一种隔光圈及摄像机
WO2020093755A1 (zh) 拉手和人体站立辅助装置
CN206339733U (zh) 遮光元件、光学镜头及移动终端
CN104181722A (zh) 背光模组背板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6573843U (zh) 投影仪外壳结构及投影仪
CN202025485U (zh) 显示屏显示单元和显示屏
CN201274620Y (zh) 显示器的壳体
CN102958304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8569586U (zh) 转接件及显示设备
CN208578814U (zh) 转接件及显示设备
CN207645494U (zh) 铺布装置和铺布机
CN203717561U (zh) 盖板固定结构
CN205580209U (zh) 科研用微波真空箱式马弗炉材料熔融釜
CN204010552U (zh) 一种显示板
CN207321402U (zh) 一种无螺牙摄像头
CN102479470A (zh) 显示装置
CN213019122U (zh) 嵌入式格栅灯
CN206640909U (zh) 检修窗组件和机壳
CN202453557U (zh) 光缆接头盒支架卡接装置
CN207854299U (zh) 一种led显示屏组合箱体
CN211414975U (zh) 一种用于水表计数器的快速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