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0853U - 导烟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导烟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0853U
CN206600853U CN201720190686.4U CN201720190686U CN206600853U CN 206600853 U CN206600853 U CN 206600853U CN 201720190686 U CN201720190686 U CN 201720190686U CN 206600853 U CN206600853 U CN 206600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box
hemispherical shell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906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阔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1906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0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0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08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烟集成灶,包括护烟导风机构、排烟机构、灶体,护烟导风机构包括送风电机、送风风轮、送风箱体、半球形壳体,灶体安装在半球形壳体底部,半球形壳体上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上设有导风盖,且导风盖与环形空腔之间形成半环形出风带,导风盖下表面设有导风片,送风箱体设置在半球形壳体后部,送风箱体与环形空腔相连通,所述排烟机构设置在半球形壳体的后部,且排烟机构的进风口正对风幕。送风风轮形成的风从送风通道进入环形空腔后,通过半环形出风带及导风片形成一层向上倾斜的风幕,在风幕的作用下油烟机上部的空气难以进入到炒菜区域内,同时炒菜形成的油烟被全部导送到排烟机构排出,降低了排烟电机能耗。

Description

导烟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特别涉及一种导烟集成灶。
背景技术
厨房里的油烟是厨房人员和厨房设备的最大杀器,不仅使人难受还影响人们健康,对厨房电器设备和家庭装饰都有很大损害,所以能更高效更便捷更节能地解决厨房油烟一直是社会广大有心人攻克的难题。
市面上所用的厨房油烟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油烟机抽吸的更多的不是油烟而是空气;其二:油烟排不干净,排放油烟进油烟机受环境影响很大,稍有微风都会使油烟跑出散布厨房,使用更高效的油烟机伴随而来的问题却是电机功率的增大、能耗的增加和噪音的加大,随着社会城镇化的推进,更多人住进了高楼大夏,更多的住户面临往公共烟道排烟,为了能更多地把自家油烟排放干净用户会选择增大自家油烟机的功率、增加往烟道排风量,从而使共用一个烟道的住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竞争,竞相增大自家油烟机的功率,最后损人不利己,油烟排放效率更低,对此造成的后果是房屋开发商不断地加大公共烟道的大小,增加功率的同时提高了家庭和国家用电能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针对性强、排烟效率高、耗能低的导烟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烟集成灶,一种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烟导风机构、排烟机构、灶体、储物柜和底座,所述底座内抽屉式安装有蓄油盒,所述储物柜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前部,所述护烟导风机构包括送风电机、送风风轮、送风箱体、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安装在储物柜上,所述灶体安装在半球形壳体的底部并与设置在半球形壳体外部的点火装置连接,所述半球形壳体的上部周向设有一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的前半圆环部分裸露出半球形壳体,环形空腔的后半圆环部分置于半球形壳体内,环形空腔裸露部分设有导风盖,且导风盖与环形空腔内侧上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出风口向上倾斜的半环形出风带,导风盖下表面纵向均匀设有多个导风片,半球形壳体前部中间设有一个用于放置锅柄的缺口,所述送风箱体设置在半球形壳体的后部中间处,送风箱体的出风口与所述环形空腔相连通,送风风轮形成的风从送风箱体进入环形空腔后,通过半环形出风带及导风片形成一层向上倾斜的风幕,所述排烟机构设置在半球形壳体的后部,且排烟机构的进风口正对风幕。
上述导烟集成灶,所述排烟机构包括上部排烟箱体和下部排烟箱体,上部排烟箱体包括挡风壳体、排烟通道、格物挡体,所述挡风壳体位于半球形壳体后上方,挡风壳体的前部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正对风幕,所述排烟通道竖直设置,排烟通道的上部与挡风壳体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排烟通道中间横向贯穿设有用于防止杂物掉落的格物挡体,所述送风箱体位于格物挡体内,下部排烟箱体包括排烟箱、排烟管、排烟电机、排烟风轮,排烟箱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后部,排烟箱顶部中间设有进烟口,排烟箱通过进烟口与排烟通道的下部连接,排烟箱底部中间正对进烟口设有排烟电机,排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排烟风轮,所述排烟箱的一侧部设有通向外部的排烟管,排烟箱底部设有导油盒,导油盒通过第二导油管与底座内的蓄油盒相连通,挡风壳体顶部设有用于控制送风电机和排烟电机的控制面板。
上述导烟集成灶,所述排烟箱与底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支撑保护杆和支撑架,4根支撑保护杆呈方形竖直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后部,每根支撑保护杆上均设有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保护杆上纵向设有通槽,用螺丝穿过所述通槽将支撑架固定在支撑保护杆上,通过调节螺丝在通槽中的位置来调节支撑架在支撑保护杆上的高度,4个支撑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排烟箱底部的4个角分别放置在4个支撑架上。
上述导烟集成灶,所述灶体包括锅子架、火盖和燃气通道,所述锅子架安装在半球形壳体的底部,燃气通道的一端与燃气管连接,燃气通道的另一端从锅子架的底部伸出并盖上火盖。
上述导烟集成灶,所述排烟通道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排烟通道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挡物平台,挡物平台上设有第一导油管,第一导油管与底座内的蓄油盒相连,两个挡物平台的内侧均设有一块挡物板,两块挡物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格物挡体的宽度。
上述导烟集成灶,所述导油盒顶部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排烟电机的电机安放口,电机安放口周向设有4个呈环形对称排列的油孔,导油盒内部为前低后高的斜坡结构,斜坡的坡底通过第二导油管与底座内的蓄油盒相连。
上述导烟集成灶,所述挡风壳体的进风口处下部设有向后倾斜的导烟滑板。
上述导烟集成灶,所述排烟通道下部与排烟箱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送风风轮形成的风从送风通道进入环形空腔后,通过半环形出风带及导风片形成一层向上倾斜的风幕,在风幕的作用下油烟机上部的空气难以进入到炒菜区域内,同时炒菜形成的油烟也难以跑出风幕被全部导送到排烟机构内,避免排烟机构吸入更多除油烟废气外的空气,增加了排烟效率降低排烟电机能耗。
2、本实用新型在排烟箱与底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器,能够自由调整挡风壳体的高度,以方便用户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排烟通道为上大下小结构,排烟通道中间横向贯穿设有用于防止杂物掉落的格物挡体,所述排烟通道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挡物平台,两个挡物平台的内侧均设有一块挡物板,若不慎将物品掉落到排烟通道中,由于格物挡体的存在,物品不会掉入排烟风轮内破坏排烟风轮,也能够更加方便地取出掉落物。
4、本实用新型在排烟通道下部与排烟箱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能够更好地确保排烟通道的密封性,提高了排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显示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未带有导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导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高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为图1中导油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左俯视图。
图12为图9的左纵剖视图。
图13为图1中排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护烟导风机构、排烟机构、灶体、储物柜2 和底座1,所述底座1内抽屉式安装有蓄油盒3,所述储物柜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前部。
所述护烟导风机构包括送风电机4、送风风轮5、送风箱体6、半球形壳体 7,半球形壳体7开口朝上安装在储物柜2上,半球形壳体7与储物柜2之间设有进风通道37,进风通道37的入口处设有滤网38,所述灶体安装在半球形壳体7的底部并与设置在半球形壳体7外部的点火装置8连接,所述半球形壳体7 的顶部周向设有一环形空腔9,环形空腔9的前半圆环部分裸露出半球形壳体7,环形空腔9的后半圆环部分置于半球形壳体7内,环形空腔9裸露部分设有导风盖10,且导风盖10与环形空腔9内侧上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出风口向上倾斜的半环形出风带,如图7所示,导风盖10下表面纵向均匀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半环形出风带的出风方向的导风片11,半球形壳体7前部中间设有一个用于放置锅柄的缺口41,所述送风箱体6设置在半球形壳体7的后部中间处,送风箱体6 的入风口与进风通道37相连通,送风箱体6的出风口与所述环形空腔9相连通,送风箱体6内设有送风电机4,送风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送风风轮5,在送风电机4和送风风轮5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通道37进入送风箱体,再从送风箱体6进入环形空腔9后,通过半环形出风带及导风片11形成一层向上倾斜的风幕。
所述排烟机构包括上部排烟箱体和下部排烟箱体,上部排烟箱体包括挡风壳体12、排烟通道13、格物挡体14,所述挡风壳体12位于半球形壳体7后上方,挡风壳体12的前部设有进风口15且进风口15正对风幕,挡风壳体12的进风口15处下部设有向后倾斜的导烟滑板16,所述排烟通道13竖直设置,排烟通道13的上部与挡风壳体12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排烟通道13为上大下小结构,排烟通道13中间横向贯穿设有用于防止杂物掉落的格物挡体14,所述送风箱体6位于格物挡体14内,所述排烟通道13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挡物平台17,挡物平台17上设有第一导油管18,第一导油管18与底座1内的蓄油盒3相连,两个挡物平台17的内侧均设有一块挡物板19,两块挡物板19之间的距离小于格物挡体14的宽度。
下部排烟箱体包括排烟箱20、排烟管21、排烟电机22、排烟风轮23,排烟箱20位于在底座1上表面后部,排烟箱20与底座1之间设有高度调节器24,如图8、图9所示,所述高度调节器24包括支撑保护杆34和支撑架35,4根支撑保护杆34呈方形竖直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后部,每根支撑保护杆34上均设有一个支撑架35,所述支撑保护杆34上纵向设有通槽36,用螺丝穿过所述通槽36将支撑架35固定在支撑保护杆34上,通过调节螺丝在通槽36中的位置来调节支撑架35在支撑保护杆34上的高度,4个支撑架3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排烟箱底部的4个角分别放置在4个支撑架35上排烟箱20顶部中间设有进烟口25,排烟箱20通过进烟口25与排烟通道13的下部连接,排烟通道 13下部与排烟箱20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6,排烟箱20底部中间正对进烟口25 设有排烟电机22,排烟电机22的输出轴上设有排烟风轮23,所述排烟箱20的一侧部设有通向外部的排烟管21,所述排烟电机22与排烟箱20底部之间设有导油盒27,如图10-图14所示,导油盒27顶部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排烟电机22 的电机安放口42,电机安放口42周向设有4个呈环形对称排列的油孔43,导油盒27内部为前低后高的斜坡结构,斜坡的坡底通过第二导油管28与底座1 内的蓄油盒3相连,挡风壳体12顶部设有用于控制送风电机4和排烟电机22 的控制面板29。
所述灶体包括锅子架30、火盖31和燃气通道32,所述锅子架30安装在半球形壳体7的底部,燃气通道32的一端与燃气管33连接,燃气通道32的另一端从锅子架30的底部伸出并盖上火盖31,半球体形壳体7底部设有一个连通锅子架30底部的空气通道39,半球形壳体7上设有用于与空气通道39连通的透气孔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经点火装置8点火,灶体生火,锅子放置在锅子架30上,通过控制面板29启动送风电机4和排烟电机22,在送风电机4 的带动下,送风风轮5形成的风从送风箱体6进入环形空腔9,通过半环形出风带及导风片11形成一层向上倾斜的风幕,由于半球形壳体7为半封闭式的,炒菜时产生的油烟不能从下部和周向散逸,并且半球形壳体7上部又有风幕,因此,油烟也难以从上部排出,在排烟电机22的带动下,油烟进入半球形壳体7 后上方的挡风壳体12的进风口15,并经排烟通道13、排烟箱20、排烟管21后排出。

Claims (8)

1.一种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烟导风机构、排烟机构、灶体、储物柜和底座,所述底座内抽屉式安装有蓄油盒,所述储物柜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前部,所述护烟导风机构包括送风电机、送风风轮、送风箱体、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安装在储物柜上,所述灶体安装在半球形壳体的底部并与设置在半球形壳体外部的点火装置连接,所述半球形壳体的上部周向设有一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的前半圆环部分裸露出半球形壳体,环形空腔的后半圆环部分置于半球形壳体内,环形空腔裸露部分设有导风盖,且导风盖与环形空腔内侧上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出风口向上倾斜的半环形出风带,导风盖下表面纵向均匀设有多个导风片,半球形壳体前部中间设有一个用于放置锅柄的缺口,所述送风箱体设置在半球形壳体的后部中间处,送风箱体的出风口与所述环形空腔相连通,送风风轮形成的风从送风箱体进入环形空腔后,通过半环形出风带及导风片形成一层向上倾斜的风幕,所述排烟机构设置在半球形壳体的后部,且排烟机构的进风口正对风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机构包括上部排烟箱体和下部排烟箱体,上部排烟箱体包括挡风壳体、排烟通道、格物挡体,所述挡风壳体位于半球形壳体后上方,挡风壳体的前部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正对风幕,所述排烟通道竖直设置,排烟通道的上部与挡风壳体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排烟通道中间横向贯穿设有用于防止杂物掉落的格物挡体,所述送风箱体位于格物挡体内,下部排烟箱体包括排烟箱、排烟管、排烟电机、排烟风轮,排烟箱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后部,排烟箱顶部中间设有进烟口,排烟箱通过进烟口与排烟通道的下部连接,排烟箱底部中间正对进烟口设有排烟电机,排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排烟风轮,所述排烟箱的一侧部设有通向外部的排烟管,排烟箱底部设有导油盒,导油盒通过第二导油管与底座内的蓄油盒相连通,挡风壳体顶部设有用于控制送风电机和排烟电机的控制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箱与底座之间设有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支撑保护杆和支撑架,4根支撑保护杆呈方形竖直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后部,每根支撑保护杆上均设有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保护杆上纵向设有通槽,用螺丝穿过所述通槽将支撑架固定在支撑保护杆上,通过调节螺丝在通槽中的位置来调节支撑架在支撑保护杆上的高度,4个支撑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排烟箱底部的4个角分别放置在4个支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包括锅子架、火盖和燃气通道,所述锅子架安装在半球形壳体的底部,燃气通道的一端与燃气管连接,燃气通道的另一端从锅子架的底部伸出并盖上火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排烟通道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挡物平台,挡物平台上设有第一导油管,第一导油管与底座内的蓄油盒相连,两个挡物平台的内侧均设有一块挡物板,两块挡物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格物挡体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盒顶部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排烟电机的电机安放口,电机安放口周向设有4个呈环形对称排列的油孔,导油盒内部为前低后高的斜坡结构,斜坡的坡底通过第二导油管与底座内的蓄油盒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壳体的进风口处下部设有向后倾斜的导烟滑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烟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下部与排烟箱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CN201720190686.4U 2017-03-01 2017-03-01 导烟集成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0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0686.4U CN206600853U (zh) 2017-03-01 2017-03-01 导烟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0686.4U CN206600853U (zh) 2017-03-01 2017-03-01 导烟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0853U true CN206600853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9068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0853U (zh) 2017-03-01 2017-03-01 导烟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0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269A (zh) * 2017-03-01 2017-05-10 彭阔羽 导烟集成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269A (zh) * 2017-03-01 2017-05-10 彭阔羽 导烟集成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7294U (zh) 一体式导油烟燃气灶
CN207501202U (zh) 风幕式燃气灶
CN106123070A (zh) 侧吸下排下置风机集成灶
CN204377916U (zh) 电子水烟及其加热组件
CN205306795U (zh) 一种风道式烧烤炉
CN205505131U (zh) 助吸吸油烟机
CN206600853U (zh) 导烟集成灶
CN106642269A (zh) 导烟集成灶
CN101086342B (zh) 主动式除油烟机
CN105266646A (zh) 一种风道式烧烤炉
CN201206864Y (zh) 吸风板位置可调的吸油烟机
CN206037171U (zh) 侧吸下排下置风机集成灶
CN2913904Y (zh) 主动式除油烟机
CN206037172U (zh) 家用下排式除油烟装置
CN205094219U (zh) 一种烧烤炉
CN108186339A (zh) 艾灸自然排烟装置及其排烟方法
CN206037193U (zh) 一种一机两用排烟机
CN205514197U (zh) 一种无烟烤炉
CN205137588U (zh) 一种可以直抽与侧抽的抽油烟机
CN201081308Y (zh) 侧吸下排除油烟灶具
CN101464009B (zh) 一种平吸下排式燃气灶具
CN201363789Y (zh) 平吸下排式燃气灶具
CN206160239U (zh) 燃烧废气收集装置
CN2746287Y (zh) 一种活动集油烟罩
CN206160238U (zh) 一种燃烧废气强排式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