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7315U -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7315U
CN206597315U CN201720218855.0U CN201720218855U CN206597315U CN 206597315 U CN206597315 U CN 206597315U CN 201720218855 U CN201720218855 U CN 201720218855U CN 206597315 U CN206597315 U CN 206597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locks
lower house
newel
upper shell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188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OOWI TOY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OOWI TO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OOWI TO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OOWI TOY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188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7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7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7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Hard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多个磁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相互配合盖在一起形成外表面封闭同时内部空心的多面体或球体,所述积木的内腔对应这些磁块设置多个容纳室,这些容纳室均匀分布并靠近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磁块可跳动和翻转地放置在所述容纳室当中。两个积木靠在一起时,两个积木内部的磁块相互吸引,使两个积木连接稳固。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可以使用塑料材质的壳体,制造成本低。所述磁块跳动翻转放置在所述容纳室当中,两个积木相互靠近时,磁块可自动吸附在一起,堆积时方便。所述磁块设置在积木内部,不会遗失,更不会被儿童误食,具有安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背景技术
2014年6月4号授权公告的实用新型专利201320868158.1,公开了一种新型拼接积木,包括磁吸材质的外壳和滚珠磁铁,外壳上设置凹槽放置滚珠磁铁,并且,凹槽覆盖不超过滚珠磁铁二分之一,在拼接时,两个拼接块之间就可以通过滚珠磁铁实现磁性连接,达到拼合稳定的目的。
现有的这种拼接积木在使用上存在如下缺陷:1.对外壳的材质有特殊要求,必须是磁吸材质,成本高;2.拼接时还需要先将滚珠磁铁放置在凹槽当中,操作步骤多;3.凹槽覆盖不超过滚珠磁铁二分之一,滚珠磁铁容易脱落、遗失;4.儿童容易误食滚珠磁铁,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多个磁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相互配合盖在一起形成外表面封闭同时内部空心的多面体或球体,所述积木的内腔对应这些磁块设置多个容纳室,这些容纳室均匀分布并靠近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磁块可跳动和翻转地放置在所述容纳室当中。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下壳体包括一下底壁及至少三个侧壁,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形成开口;所述上壳体具有一上顶壁,所述上壳体盖住所述下壳体的开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磁块位于所述下底壁的中部位置、所述侧壁的中部位置、所述上顶壁的中部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侧壁的内表面设有凹槽,所述上顶壁的下表面设有堵块,所述堵块插入到所述凹槽当中,所述堵块和凹槽形成所述容纳室;还包括中心柱,所述上顶壁和下底壁夹持限位住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沉孔,所述上顶壁盖住所述中心柱上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底壁盖住所述中心柱下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在一起形成空心的多面球体。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是半圆的球壳结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下堵块,所述下堵块插入到所述上凹槽当中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上堵块,所述上堵块插入到所述下凹槽当中形成所述容纳室。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中心柱,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夹持限位住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沉孔,所述上壳体盖住所述中心柱上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壳体盖住所述中心柱下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装接在一起的插接结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插销和下壳体的销孔。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磁块位于所述积木内部,两个积木靠在一起时,两个积木内部的磁块相互吸引,使两个积木连接稳固。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可以使用塑料材质的壳体,制造成本低。所述磁块跳动并翻转放置在所述容纳室当中,两个积木相互靠近时,磁块可自动吸附在一起,堆积时方便。所述磁块设置在积木内部,不会遗失,更不会被儿童误食,具有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带磁性的积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带磁性的积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1所示带磁性的积木的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1所示带磁性的积木的上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了图1所示带磁性的积木的中心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带磁性的积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带磁性的积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带磁性的积木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带磁性的积木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绘示了不同实施例的积木组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100-1,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及六个磁块30,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能够相互配合盖在一起形成外表面封闭同时内部空心的正六面体。所述积木的内腔对应这些磁块30设置多个容纳室,这些容纳室均匀分布并靠近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的内表面,所述磁块30可跳动和翻转地放置在所述容纳室当中。当两个积木靠在一起时,两个积木上最接近的两个磁块30可吸在一起,从而使两个积木稳固连接。
所述下壳体20包括一个下底壁及四个侧壁,所述下壳体20的顶部形成开口。所述上壳体10具有一个上顶壁,实际上所述上壳体10是一个上盖的结构。所述上壳体10盖住所述下壳体20的开口。优选地,所述磁块30位于所述下底壁的中部位置、所述侧壁的中部位置、所述上顶壁的中部位置。
所述下壳体20侧壁的内表面设有凹槽22,所述上壳体10上顶壁的下表面设有堵块12,所述堵块12插入到所述凹槽22当中,所述堵块12和凹槽22形成所述容纳室来放置磁块30。还包括中心柱40,所述上顶壁和下底壁夹持限位住所述中心柱40。所述中心柱40的两端分别设有沉孔42,所述上顶壁盖住所述中心柱上部的沉孔42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底壁盖住所述中心柱下部的沉孔42形成所述容纳室。
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之间设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0的插销14和下壳体20的销孔24。该插接结构能够使该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快速组装拼接在一起,该插销14与该销孔24紧配合,保证壳体10和下壳体20连接牢固,不轻易拆开。
可以理解地,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还可以围成封闭的球体,或者是其他形状的多面体,比如多面球体或五面体,只要磁块30均匀分布在积木内部,并使两个积木能够磁吸在一起便可。
当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是半圆的球壳结构时,所述积木就具有球面形状的封闭外表面,具体地:所述上壳体10的内表面设有上凹槽和上堵块,所述下壳体20的内表面设有下堵块和下凹槽,所述下堵块插入到所述上凹槽当中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上堵块插入到所述下凹槽当中形成所述容纳室;同时,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夹持限位住所述中心柱,所述上壳体盖住所述中心柱上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壳体盖住所述中心柱下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带磁性的积木100-2,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相互配合盖在一起形成外表面封闭的长方体;积木100-2六个面当中,面积最大的四个面所对应的容纳室呈长条状,这样磁块30可活动的距离较大。具体地,中心柱40两个沉孔42对应的上顶壁和下底壁、下壳体20上的前侧壁和后侧壁,面积较大,因此,沉孔42、前侧壁上的凹槽22、后侧壁上的凹槽22呈长条状。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7,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带磁性的积木100-3,上顶壁、下底壁、前侧壁、后侧壁分别对应设置两个磁块30;沉孔42的两端设置隔板分别形成独立磁室421以放置磁块30;前侧壁上的凹槽22的两端设置隔板分别形成独立磁室221以放置磁块30、后侧壁上的凹槽22的两端设置隔板分别形成独立磁室221以放置磁块30。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8,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带磁性的积木100-4,下壳体20具有三个侧壁,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相互配合盖在一起形成正三棱柱;中心柱40的侧边对应下壳体20的三个侧壁分别设有凹孔44,下壳体20的侧盖住该凹孔44形成用于放置磁块30的容纳室。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9,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带磁性的积木100-5,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相互配合盖在一起形成正等腰直角三棱柱。
请参照图10,积木100-1、积木100-2、积木100-3、积木100-4、积木100-5可以拼接在一起形成不同形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多个磁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相互配合盖在一起形成外表面封闭同时内部空心的多面体或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木的内腔对应这些磁块设置多个容纳室,这些容纳室均匀分布并靠近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磁块可跳动和翻转地放置在所述容纳室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一下底壁及至少三个侧壁,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形成开口;所述上壳体具有一上顶壁,所述上壳体盖住所述下壳体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块位于所述下底壁的中部位置、所述侧壁的中部位置、所述上顶壁的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设有凹槽,所述上顶壁的下表面设有堵块,所述堵块插入到所述凹槽当中,所述堵块和凹槽形成所述容纳室;还包括中心柱,所述上顶壁和下底壁夹持限位住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沉孔,所述上顶壁盖住所述中心柱上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底壁盖住所述中心柱下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在一起形成空心的多面球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是半圆的球壳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下堵块,所述下堵块插入到所述上凹槽当中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上堵块,所述上堵块插入到所述下凹槽当中形成所述容纳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柱,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夹持限位住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沉孔,所述上壳体盖住所述中心柱上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下壳体盖住所述中心柱下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装接在一起的插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插销和下壳体的销孔。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积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沉孔,所述上顶壁盖住所述中心柱上部的沉孔形成所述容纳室,所述中心柱的侧边对应下壳体的侧壁设有凹孔,下壳体的侧盖住该凹孔形成所述容纳室。
CN201720218855.0U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Active CN206597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8855.0U CN206597315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8855.0U CN206597315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7315U true CN206597315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18855.0U Active CN206597315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7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1823A (zh) * 2018-04-28 2018-08-07 陈杰尚 一种磁性积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1823A (zh) * 2018-04-28 2018-08-07 陈杰尚 一种磁性积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193046A1 (en) Modular house toy
US8366507B2 (en) Building toy block set
US4233778A (en) Modular toy
US11224821B2 (en) Shell-within-a-shell magnetic toy construction block
US8628374B2 (en) Expandable toy building element
US11406909B2 (en) Magnetic building block
CN206597315U (zh) 一种带磁性的积木
CN105363218B (zh) 磁性电子积木
US11351473B2 (en) Toy building element and toy building set
CN105251201B (zh) 一种磁性积木
CN210543343U (zh) 一种玩具密钥盒
TWM558058U (zh) 骨灰罈
CN207088115U (zh) 一种能装藏的造塔模具以及造塔工装
CN207938508U (zh) 一种插卡式取电装置
CN206055483U (zh) 一种储物柜磁性门吸led灯
CN219539431U (zh) 一种多面体积木
CN211573949U (zh) 一种儿童玩具连接件
KR200377822Y1 (ko) 자력을 이용한 조립식 블록완구
WO2017173895A1 (zh) 多维积木
CN20856002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纸箱
CN212214607U (zh) 一种磁性积木块
CN209517467U (zh) 一种吸合式耳机
CN214241703U (zh) 一种藤纹盒
CN206889417U (zh) 门片连接器、门片连接结构及组合柜
CN207038171U (zh) 硬盘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