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7217U -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7217U
CN206597217U CN201620396440.8U CN201620396440U CN206597217U CN 206597217 U CN206597217 U CN 206597217U CN 201620396440 U CN201620396440 U CN 201620396440U CN 206597217 U CN206597217 U CN 206597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sal cavity
application device
head
nose
cavity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964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君
朱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3964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7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7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72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腔涂抹装置,它可使软膏型制剂均匀涂抹于鼻腔。这种鼻腔涂抹装置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头部、颈部和尾部,头部具有与鼻翼缘和基底夹角相适应的斜面,且装置内部设置有一条贯穿前述三个部分的通孔,作为药物的传输通道。它是根据鼻前庭解剖结构和鼻部的生理学特征而设计的,该装置可与任何一种管装装置连接。将鼻腔涂抹装置头部的斜面朝向鼻翼缘外侧,伸入鼻腔内部,轻轻将软膏涂抹于外鼻翼,取出装置;然后将附带膏状物的鼻翼缘用食指向鼻中隔轻轻按压3‑5次,即完成软膏剂在鼻腔内的均匀涂抹。它避免了棉签的不方便携带和手指的二次污染,非常简便和安全,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在公共场合或家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腔涂抹装置,属于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由于解剖部位表浅及鼻粘膜的吸收功能等特性,给鼻部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条件,鼻内局部用药已成为预防或治疗局部和/或全身的一种手段。尤其是不便口服或注射的药物,鼻腔给药(nasal drug delivery,NDD)是一种有效的给药途径。鼻腔黏膜水解酶的活性比胃肠道低,降低了高分子化合物如多肽、激素、疫苗等的降解;避免了口服药物的肝脏首关效应,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对肝的损害;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小,有较好的依从性。因此,鼻腔给药系统已成为制剂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鼻腔给药的制剂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液体型、粉末型和软膏型,其中液体型和粉末型制剂最为常见。液体型制剂,如滴鼻剂、喷雾剂、气雾剂等,是一种悬浮液或乳浊液,经过药物的深度加工并且提取出来的一种溶液。它是所有鼻腔制剂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制剂。使用方法是患者仰头,取药液置于患者鼻腔,借助适当装置喷洒入或滴入。粉末型制剂,如环糊精包合物、粉剂、干粉剂等。它是将药物通过粉碎制成颗粒大小适宜的粉末,然后借助适当装置涂布于鼻腔内。迄今针对液体型和粉末型制剂的新型鼻腔给药装置有:挪威的OptiNose,它通过人体自身呼气进行鼻腔给药,由于人体呼气的同时,口鼻处的软腭自主闭合,药粉在两个鼻孔之间可形成双向递送,即气流从一侧鼻孔吸入,由另一侧鼻孔呼出。研究表明这种鼻腔给药装置能减少药物在鼻前区的沉积,显著提高药物在重要吸收区的沉积。又如:美国的ViaNase经鼻药物输送装置,其由一个鼻腔雾化器和一个喷雾瓶组成,这种装置采用控制颗粒分散方法的电子喷雾技术,产生的涡旋流可将药物从鼻黏膜输送到鼻旁窦,增强药物的穿透性。
软膏型制剂,如凝胶剂、乳剂等,是将药物通过加工而提取制备成膏状物。已有的鼻用凝胶剂有:氯麻鼻用凝胶剂、复方洛美沙星鼻腔凝胶剂、阿替洛尔鼻用凝胶剂、重组人白介素-2鼻用凝胶剂等;在中医方面的使用更为普遍:以青稞β-葡聚糖为基质的白藜芦醇鼻用凝胶剂、盐酸小檗碱鼻用凝胶剂,银杏叶鼻用凝胶剂、以白芷和冰片为主的芷冰鼻用凝胶剂等。有报道显示,使用野菊花等配制成的软膏涂于鼻内可有效预防流感,而且效果非常理想,具有消炎、清热、抗过敏、通窍等作用,因此这种剂型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各类鼻炎疾病和全身疾病的良剂。
目前软膏型制剂通过一些辅料的添加,如pH调节剂、保湿剂等,使之得到不断完善。然而软膏型制剂的使用方法一直停滞不前。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棉棒蘸取少许软膏涂抹于鼻腔内;若在没有棉棒的条件下,或将洗净的小指蘸取少许软膏涂抹于鼻腔内。无论是棉棒或洗净的小指,都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所以需要我们找寻新的替代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腔涂抹装置,这种鼻腔涂抹装置可使软膏型药剂均匀涂抹于鼻腔内。这种鼻腔涂抹装置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头部、颈部和尾部。它是根据鼻前庭解剖结构(如鼻翼缘与基底部的角度、鼻孔到鼻阈的深度)和鼻部的生理学特征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涂抹装置包括:头部、颈部和尾部,且装置内部设置有一条贯穿前述三个部分的通孔,作为药物的传输通道;所述头部的最上端具有斜面,该斜面在使用时作为涂抹面用于与人的鼻部相接触,其倾斜角与人的鼻翼缘与基底部的夹角相适应;所述颈部连接头部和尾部;所述尾部设置有用于与药品的管装装置连接的连接部件,且在使用时保持在鼻孔外,便于手持。
进一步,头部所述斜面的相对面被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弧面,这种设计可起到卡位作用,以防止所述装置进入鼻腔过深。
由于东亚人种鼻翼缘与基底部的角度为45±5.24°,因此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为45±5.24°。
优选地,所述斜面为直径5-6mm的圆形,适用于大多数东亚人种鼻孔的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为半球形的设计,该半球形的直径为5-6mm,所述斜面为该半球形所在球体的中间切面。
优选地,所述颈部自上而下为先逐渐变细后逐渐变粗的柱状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颈部为圆柱结构,且最小的截面直径为3-3.5mm,颈部长度为8-12mm,细长的颈部可起到杠杆作用,适用于不同角度的旋转。
优选地,所述头部和所述颈部的总长为12-18mm,最佳为15mm,这是基于鼻孔到鼻阈的深度设计的,避免过深对鼻腔的损伤,而过浅不利于软膏剂的充分涂抹。
进一步,所述尾部自上而下逐渐变粗,尾部与药品的管装装置的连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在此种设计中,所述尾部具有内螺纹作为连接部件;除此以外,现有技术中其它可适用于此的连接方式均可被采用。所述尾部可与任何一种管装装置连接,管装装置可以是软管,也可以是定量或半定量旋转硬管。
优选地,所述尾部的长度为3-7mm,最佳为5mm,截面直径为5-7mm,以适于头部的大小,便于设计相应的盖帽。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2-1.8mm,孔径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软膏型制剂的使用。
进一步,所述鼻腔涂抹装置的所有轮廓线均为圆滑过渡,无易产生机械损伤的棱角或锋利边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端”、“头部”是指该装置在使用时位置处于较上方的一端或部分,所述“下端”、“尾部”是指该装置在使用时位置处于较下方的一端或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涂抹装置的较佳使用方法为:考虑到鼻腔内侧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使用时应将鼻腔涂抹装置头部的斜面朝向鼻翼缘外侧,伸入鼻腔内约10mm,轻轻将软膏状物涂抹于外鼻翼后,取出装置,然后将附带软膏的鼻翼缘用食指向鼻中隔轻轻按压3-5次,即能完成在鼻腔内的均匀涂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涂抹装置及较佳使用方法可使软膏型剂型均匀涂抹于鼻腔,它避免了棉签的不方便携带和手指的二次污染,非常简便和安全,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在公共场合或家里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鼻腔涂抹装置为柱状结构,包括头部1、颈部2和尾部3,且该装置内设置有贯穿前述三个部分的通孔4,该通孔4作为软膏型药物的传输通道。
头部1的最上端具有一个45°倾角的倾斜平面,该倾斜平面在使用时作为涂抹面用于与人的鼻部相接触,其倾斜角与人的鼻翼缘与基底部的夹角基本相同。所述头部1为一个半球形设计(如图2中的圆弧虚线所示),该球形的中间切面即为所述倾斜平面,该半球形的直径为5mm,在倾斜平面的相对面自然形成一个弧形凸起,可防止该装置应操作不慎而进入鼻腔过深。
颈部2自上而下先逐渐变细后逐渐变粗,连接头部和尾部;所述尾部用于与药品的管装装置连接,且在使用时保持在鼻孔外,便于手持。该颈部2的最小的截面直径为3mm,颈部长度为10mm,细长的颈部可起到杠杆作用,适用于不同角度的旋转;且是基于鼻孔到鼻阈的深度设计的,避免过深对鼻腔的损伤,而过浅不利于软膏剂的充分涂抹。
尾部3自上而下逐渐变粗,长度为5mm,截面最大直径为5mm尾部3与药品的管装装置采用螺纹连接,因而尾部3具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除此以外,现有技术中其它可适用于此的连接方式均可被采用。尾部3可与任何一种管装装置连接,管装装置可以是软管,也可以是定量或半定量旋转硬管。
通孔4为圆孔,直径为1.5mm,该大小有利于软膏型制剂的使用。
使用时只需要将鼻腔涂抹装置头部的斜面朝向鼻翼缘外侧,伸入鼻腔内约10mm,轻轻将软膏状物涂抹于外鼻翼后,取出装置,然后将附带软膏的鼻翼缘用食指向鼻中隔轻轻按压3-5次,即能完成在鼻腔内的均匀涂抹。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头部、颈部和尾部,且装置内部设置有一条贯穿前述三个部分的通孔;所述头部的最上端具有斜面,其倾斜角与人的鼻翼缘与基底部的夹角相适应;所述颈部连接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所述尾部设置有用于与药品的管装装置连接的连接部件;所述通孔用于传输由管装装置内被挤压出的药品,所述药品通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尾部的一端进入所述通孔中,并通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头部的一端移出,用于涂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所述斜面的相对面被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为45±5.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为直径5-6mm的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为半球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自上而下为先逐渐变细后逐渐变粗的柱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为圆柱结构,且最小的截面直径为3-3.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和所述颈部的总长为12-18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的连接部件为内螺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2-1.8mm。
CN201620396440.8U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7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6440.8U CN206597217U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6440.8U CN206597217U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7217U true CN206597217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9644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7217U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72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2998A (zh) * 2019-02-13 2019-04-12 莒县人民医院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给药器
CN109966631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张璐 一种便携式通窍膏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2998A (zh) * 2019-02-13 2019-04-12 莒县人民医院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给药器
CN109966631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张璐 一种便携式通窍膏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7217U (zh) 一种鼻腔涂抹装置
CN106730188A (zh) 一种呼吸内科雾化喷药装置
CN20409278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208525585U (zh) 一种雾化面罩杯
CN206473635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雾化器
CN205391458U (zh) 消化内科食道涂药器
CN201410195Y (zh) 氧动力雾化器
CN207804730U (zh) 一种递送式定量雾化给药装置
CN205569147U (zh) 一种中医骨伤夹板
CN213031635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
CN209451127U (zh) 一种用于咽喉部位的液体给药器
CN210785811U (zh) 一种呼吸科用嗓子内部给药装置
CN205849934U (zh) 粉雾剂给药装置
CN203852680U (zh) 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
CN209221262U (zh) 一种呼吸麻醉面罩
CN105413028A (zh) 一种呼吸外科用给药装置
CN207640760U (zh) 气体压缩式小儿雾化吸入器
CN203029815U (zh) 呼吸内科用给药器
CN208511697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CN112426597B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药物喷雾装置
CN207928405U (zh) 分段给药的吞咽训练笔
CN203355061U (zh) 多功能气动雾化给药装置
CN202505920U (zh) 一种呼吸道给药装置
CN209475366U (zh) 一种鼻科临床手术给药装置
CN108671372A (zh) 针对妇产科小片药专用的分药器阴道给药器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