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75187U - 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75187U
CN206575187U CN201720224011.7U CN201720224011U CN206575187U CN 206575187 U CN206575187 U CN 206575187U CN 201720224011 U CN201720224011 U CN 201720224011U CN 206575187 U CN206575187 U CN 206575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it board
top cover
power source
portab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40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HO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O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240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75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75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75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顶盖、电路板和电池,所述外壳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开口联通的容置腔,所述电路板和电池设置于容置腔内,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一个侧面,所述外壳内侧靠近开口处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顶盖通过适配的卡钩与外壳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贴合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连接有电池的电路板固定于顶盖上,然后将电路板及电池插入外壳内部的腔体,通过顶盖与外壳的卡扣结构组合为成品移动电源,可以使产品在不影响后续维修的情况下,实现超薄贴布工艺。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移动电源产品的竞争能力,需要推出款式不一的产品,为每种产品开模制作会增加生产成本,于是通过超薄贴布工艺在移动电源外壳上贴一层贴合物,既可以节省产品开发成本,又可以增加产品的外观款式,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市场上现有的移动电源结构主要是将电路板固定在一侧外壳,然后另一侧外壳通过卡扣组合,这种移动电源由于结构设计问题,外壳的两侧各贴一张贴合物,会影响产品的整体美观;若外壳贴上整张的贴合物,当移动电源出现故障时,需要先撕去外层的贴合物,维修完毕需要重新贴上贴合物,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
因此需要对移动电源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超薄贴布工艺用于移动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外壳实现超薄贴布工艺的移动电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顶盖、电路板和电池,所述外壳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开口联通的容置腔,所述电路板和电池设置于容置腔内,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一个侧面,所述外壳内侧靠近开口处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顶盖通过适配的卡钩与外壳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贴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通过适配的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一个侧面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螺丝柱,所述螺丝柱上设有卡钩,两个螺丝柱相对一侧设有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顶盖。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一个侧面的中部设有舌片,所述舌片上设有卡钩。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贴合层从外壳的开口处向外壳内部设有延伸段。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和电池的一侧设有PC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连接有电池的电路板固定于顶盖上,然后将电路板及电池插入外壳内部的腔体,通过顶盖与外壳的卡扣结构组合为成品移动电源,可以使产品在不影响后续维修的情况下,实现超薄贴布工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的顶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的顶盖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的外壳的剖面图;
1-顶盖;11-卡钩;12-舌片;13-滑槽;14-螺丝柱;
2-电路板;3-电池;4-外壳;41-贴合层;42-上壳;43-下壳;4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4、顶盖1、电路板2和电池3,所述外壳4设有开口,所述外壳4的内部设有与开口联通的容置腔,所述电路板2和电池3设置于容置腔内,所述电池3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盖1的一个侧面,所述外壳4的内侧靠近开口处设有若干卡槽44,所述顶盖1通过适配的卡钩11与外壳4连接于所述外壳4的开口;所述外壳4的外侧设有贴合层4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连接有电池的电路板固定于顶盖上,然后将电路板及电池插入外壳内部的腔体,通过顶盖与外壳的卡扣结构组合为成品移动电源,可以使产品在不影响后续维修的情况下,实现超薄贴布工艺。
实施示例
本实施例中,将移动电源的上壳42和下壳43通过卡扣装配,装配完成后在贴合层41进行贴布工艺加工,形成一个带纹路贴布的桶状腔体,将电路板2与电池3焊接并测试,将测试通过的电路板2通过顶盖螺丝柱14上的滑槽13定位与顶盖1连接,再通过带介子帽的自攻螺丝将电路板2固定,而后在电路板2和电池3背面贴上0.3MM的PC片用于固定及定位电路板2和电池3,最后将电路板2及电池3塞进外壳4的容置腔内,通过顶盖1的卡钩11及上壳42和下壳43的卡槽44,进行扣合装配方式,完成移动电源的成品组装。
实施例1
所述外壳4包括上壳42和下壳43,所述上壳42和下壳43通过适配的卡扣连接。
外壳由两部分组成,简化了外壳的模具的设计,使产品维修替换更方便。
实施例2
所述顶盖1的一个侧面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螺丝柱14,所述螺丝柱14上设有卡钩11,两个螺丝柱14相对一侧设有滑槽13。
两个螺丝柱之间的滑槽,便于定位安装电路板。
实施例3
所述电路板2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顶盖1。
所述电路板的两侧设有凸出,凸出的边缘与螺丝柱顶端平齐,通过带有帽子的螺丝将电路板固定在顶盖上。
实施例4
所述顶盖1的一个侧面的中部设有舌片12,所述舌片12上设有卡钩11。
不影响电路板固定安装的情况下,在顶盖的舌片上设置卡钩,增加顶盖与外壳固定的可靠性。
实施例5
所述外壳4的贴合层41从外壳4的开口处向外壳4内部设有延伸段。
使贴合层的贴合物向外壳内部延伸,顶盖插入外壳的开口,将外壳开口处内部的贴合物压实,增加了贴合物贴合的牢固程度。
实施例6
所述电路板2和电池3的一侧设有PC片。
将电路板和电池焊接后,利用PC片加固及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顶盖、电路板和电池,所述外壳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开口联通的容置腔,所述电路板和电池设置于容置腔内,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一个侧面,所述外壳内侧靠近开口处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顶盖通过适配的卡钩与外壳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贴合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通过适配的卡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一个侧面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螺丝柱,所述螺丝柱上设有卡钩,两个螺丝柱相对一侧设有滑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顶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一个侧面的中部设有舌片,所述舌片上设有卡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贴合层从外壳的开口处向外壳内部设有延伸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和电池的一侧设有PC片。
CN201720224011.7U 2017-03-08 2017-03-08 移动电源 Active CN206575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4011.7U CN206575187U (zh) 2017-03-08 2017-03-08 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4011.7U CN206575187U (zh) 2017-03-08 2017-03-08 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75187U true CN206575187U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5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4011.7U Active CN206575187U (zh) 2017-03-08 2017-03-08 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75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16299U (zh) 一种智能手表结构
CN202635910U (zh) 一种带外置按键的手机保护套
CN104821973B (zh) 一种三段式手机电池盖装配结构及手机
CN206575187U (zh) 移动电源
CN103698566B (zh) 一种智能电表的一体化模块盒
CN205847309U (zh) 无螺钉可拆卸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路由器
CN207766443U (zh) 条形音箱及其音箱堆叠结构
CN203181152U (zh) 防水蓝牙音响设备
CN201789603U (zh) 一种音响固定组装结构
CN206100657U (zh) 一种合金支架模内注塑手机前壳
CN206850817U (zh) 便于拆装的电子装置及拆机工具
CN206917416U (zh) 一种汽车钥匙保护装置
CN205911174U (zh) 一种开关结构
CN204216098U (zh) 胶壳设有保护板固定卡扣的电池
CN203674024U (zh) 一种按键结构
CN202882571U (zh) 一种带钥匙环的钥匙
CN206340750U (zh) 一种新型防水TypeC连接器
CN204438337U (zh) 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3289123U (zh) 移动电源
CN201115074Y (zh) 用于锁螺丝的塑料孔结构
CN208588912U (zh) 一种便于拼装组合的木头电子钟
CN209388544U (zh) 一种可编程电子积木
CN209000779U (zh) 一种超窄边框遥控器
CN201440426U (zh) 自锁结构电池模组塑料壳体
CN207762063U (zh) 一种六棱柱形连接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