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3104U -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3104U
CN206563104U CN201720168137.7U CN201720168137U CN206563104U CN 206563104 U CN206563104 U CN 206563104U CN 201720168137 U CN201720168137 U CN 201720168137U CN 206563104 U CN206563104 U CN 206563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ass prot
hole
group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81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必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wanuo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to CN2017201681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3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3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3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龙头,包括: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开关阀,分别与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连接,并且控制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的水流打开或关闭;混合阀,与开关阀连接并且调节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的水流的比例。该净水龙头可以实现调节出水水质比例,并且该净水龙头可以应用到净水器装置上,与净水过滤系统相连,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使用混合阀自行调节出水管路中的纯水和净水的比例,并使用一个开关阀就可以控制水流打开或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源污染的日趋严重,净水器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现有净水器大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净水过滤系统,一般安装在诸如厨房水槽底部,净水器装置的入口连接到供水管道;第二部分为独立的单出水净水龙头,一般安装在诸如厨房台面上,净水龙头入口连接到净水过滤系统出口,用户操作净水龙头上的开关阀门即可使用过滤后的饮用水。
净水过滤系统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过滤介质(如:活性炭、反渗透膜)去除水中的各种杂质或污染物。为了更好地运用活性炭过滤技术和反渗透膜过滤技术各自的优点,部分净水器装置使用了一种双出水龙头。
双出水龙头有两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两个入水口分别连接到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的出口,每个入水口安装了独立的开关阀门。当用户需要纯水(即通过反渗透膜过滤,无水垢,也无任何矿物成分)的时候,打开连接到反渗透膜滤芯上的阀门;当需要净水(即通过活性炭过滤,无有害污染物,保留了矿物成分,可能会产生水垢)的时候,打开连接到活性炭滤芯上的阀门。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单出水净水龙头和双出水净水龙头只能提供纯水或者净水,而无法提供纯水与净水相混的混合水,也无法调节纯水和净水的比例,并且现有双出水净水龙头在提供纯水和净水时,需要分别打开与活性炭滤芯连接的阀门和与反渗透膜滤芯连接的阀门。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可调节出水水质比例的净水龙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精确地调节出水水质比例,并且该净水龙头在不同供水压力下都可以调节出水水质,并且调节的水质比例稳定。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一种净水龙头,该净水龙头包括: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入水口连接,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入水口的水流打开或关闭;混合阀,设置于所述开关阀下游,,并调节所述第一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入水口的水流的比例;出水口,与所述混合阀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混合阀下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混合阀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一阀芯紧密贴合并可以沿水流的方向旋转,且包括至少两组旁通孔,所述每组旁通孔包括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阀芯的中心位于相同直线方向上,所述每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中心、第二旁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阀芯的中心位于相同直线方向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阀芯包括第一组旁通孔、第二组旁通孔、第三组旁通孔和第四组旁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和所述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的孔径为0,所述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和所述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和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为0.2~0.6毫米,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为0.6~1.5毫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相同。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2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为陶瓷片。
经发明人深入研究发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的深度会影响出水水质比例的精确度。因此,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各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的深度为2~5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净水龙头还包括旋钮,与所述第二阀芯机械连接,所述旋钮旋转使第二阀芯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旋钮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所述第二阀芯上的各组旁通孔与所述第一阀芯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净水龙头还包括手柄,与所述开关阀机械连接,所述手柄控制开关阀打开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入水口流入的为净水,所述第二入水口流入的为纯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器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龙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净水器装置还包括净水过滤系统,所述净水龙头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分别与所述净水过滤系统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净水过滤系统包括滤头;第一滤芯,包括活性炭及超滤膜过滤介质;第二滤芯,包括反渗透膜过滤介质,所述第二滤芯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一滤芯连接;第三滤芯,包括活性炭过滤介质,所述第三滤芯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二滤芯连接;第一接口,与市政供水连接;第二接口,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龙头的第一入水口连接;第三接口,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三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龙头的第二入水口连接;第四接口,与所述净水器装置的排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龙头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可以精确调节出水水质比例,并且该净水龙头可以应用到净水器装置上,与净水过滤系统相连,净水过滤系统上可以设置多道不同过滤级别的滤芯,如,经过活性炭及超滤膜过滤介质后保留了溶解在水中的矿物成分,经过反渗透膜后去除了溶解在水中的矿物成分,净水器装置的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使用混合阀自行调节出水管路中的纯水和净水的比例。
其次,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仅使用一个开关阀就可以控制水流打开或关闭,并且净水龙头与净水过滤系统连接方便,净水器装置的使用者可以自行调节出水水质比例。
再次,在不同供水压力下,净水龙头都能实现调节出水水质的功能,并且调节的出水水质比例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具体实施方式的净水龙头的水流示意图;
图2a和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具体实施方式的净水龙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1和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具体实施方式净水龙头的混合阀的示意图;
图4a-1,4b-1,4c-1和4d-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具体实施方式的净水龙头调节水质的主要部件示意图;
图4a-2,4b-2,4c-2和4d-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具体实施方式的净水龙头调节水质的混合阀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具体实施方式的净水器装置的水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净水龙头800
第一入水口8001 第二入水口8002
开关阀8100 混合阀8200 出水口8003
第一阀芯8201 第一通孔82011 第二通孔82012
第二阀芯8202 旋钮8203 手柄8101
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1
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2
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3
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4
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5
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6
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7
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8
净水过滤系统200
滤头240 第一滤芯210 第二滤芯220
第三滤芯230 第一接口2001 第二接口2002
第三接口2003 第四接口2004
排水口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说明书的教导设想其他各种实施方案并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表示特征尺寸、数量和物理特性的所有数字均应理解为由术语“约”来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列出的数值参数均是近似值,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适当改变这些近似值,获得所需特性。用端点表示的数值范围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字,例如,1至5包括1、1.1、1.3、1.5、2、2.75、3、3.80、4和5等。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实施例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工业品,通过商业渠道可以购得。
名词解释
“净水”是指保留了矿物成分的饮用水。
“纯水”是指去除了矿物成分的饮用水。
“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简称“TDS”),是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单位为ppm,用于衡量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含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龙头800包括第一入水口8001,第二入水口8002,开关阀8100,混合阀8200和出水口8003,开关阀8100位于混合阀8200的上游,混合阀8200可以同时打开或者同时关闭第一入水口8001中的水流和第二入水口8002中的水流。经过开关阀8100后,两路水流仍然保持独立通道,避免相互混合。
混合阀8200位于开关阀8100的下游,两路水流经过混合阀8200后合为同一水流,最后经过出水口8003流出净水龙头800。
本实施例中,第一入水口8001中输出的水流为净水,即保留了矿物成分的饮用水;第二入水口8002中输出的水流为纯水,即去除了矿物成分的饮用水。
图2a和图2b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净水龙头800的外部结构,手柄8101用于操作开关阀8100(图2a和图2b中未示出开关阀8100),可以同时打开或者关闭净水和纯水水流。图2a中手柄8101打开开关阀8100,图2b中手柄8101关闭开关阀8100。旋钮8203用于操作混合阀阀8200(图2a和图2b中未示出混合阀8200),旋钮8203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可以选择纯水和净水的不同比例。
具体地,如图3-1和3-2所示,混合阀8200包括第一阀芯8201和第二阀芯8202,第一阀芯8201和第二阀芯8202可选用两片相互密封和摩擦的陶瓷片。第一阀芯8201在工作中固定不动,在第一阀芯8201上设置了固定不动且孔径不小于2毫米的第一通孔82011和第二通孔82012,第一通孔82011连接到第一入水口8001(图3-1和图3-2中未示出第一入水口8001),第二通孔82012连接到第二入水口8002(图3-1和图3-2中未示出第二入水口8002),第一通孔82011和第二通孔82012的中心与第一阀芯8201的中心位于相同直线方向上。第二阀芯8202与第一阀芯8201紧密贴合,并且可以连接到旋钮8203(图3-1和3-2中未示出旋钮8203),在工作中,第二阀芯8202能够随着旋钮8203沿水流的方向旋转,旋转时,第二阀芯8202仍然与第一阀芯8201紧密贴合。
图4a-1,4b-1,4c-1和4d-1示例性地示出了旋钮8203的不同位置,旋钮8203在位置a时,净水水流完全关闭,提供100%的纯水;旋钮8203在位置b时,为一定比例的纯水和净水进行混合,其中,约60~90%纯水,其余为净水;旋钮8203在位置c时,为一定比例的纯水和净水进行混合,其中,约30~60%纯水,其余为净水;旋钮8203在位置d时,纯水水流完全关闭,提供100%的净水。
图4a-2,4b-2,4c-2和4d-2示例性地示出了对应旋钮8203的不同位置,混合阀8200中第一阀芯8201和第二阀芯8202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阀芯8202上设置了四组不同孔径的旁通孔,每组旁通孔包括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每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中心、第二旁通孔的中心与第二阀芯8202的中心都位于相同直线方向上。如图4a-2,4b-2,4c-2和4d-2所示,在第二阀芯8202上共设置了四组旁通孔,即,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1和第二旁通孔82002,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3和第二旁通孔82004,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5和第二旁通孔82006,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7和第二组旁通孔82008。其中,82001和82008完全封闭,无法通水;82002、82004、82006和82007的孔径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和第二通孔82012的孔径相近,完全通水;82003和82005的孔径都比较小,远小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和第二通孔82012,可以限制通水流量。本实施例中,82003的直径为0.2~0.6毫米,82005的直径为0.6~1.5毫米,因此82005的水流量大于82003的水流量。
结合图4a-1和图4a-2,当旋钮8203停留在位置a时,第二阀芯8202上的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1通过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对应,从而与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对应;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2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二通孔82012对应,从而与第二入水口8002(纯水孔)对应。由于82001为封闭的孔位,而82002为完全打开的孔位,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以及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被堵塞,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二通孔82012以及第二入水口8002(纯水孔)完全被打开,此时净水龙头800输出100%纯水。
结合图4b-1和图4b-2,当旋钮8203停留在位置b时,第二阀芯8202上的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3通过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对应,从而与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对应;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4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二通孔82012对应,从而与第二入水口8002(纯水孔)对应。由于82003为直径0.2~0.6毫米的孔,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的孔径不小于2毫米,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流量受到极大限制,极少量的净水被混合到纯水中,此时净水龙头800输出含有少量矿物质的纯净水,净水含量大约为10~40%,纯水含量大约为60~90%。
结合图4c-1和图4c-2,当旋钮8203停留在位置c时,第二阀芯8202上的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5通过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对应,从而与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对应;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6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二通孔82012对应,从而与第二入水口8002(纯水孔)对应。由于82005为直径0.6~1.5毫米的孔,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的孔径不小于2毫米,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流量受到一定限制,一定量的净水被混合到纯水中,此时净水龙头800输出含有一定量矿物质的纯净水,净水含量大约为40~70%,纯水含量大约为30~60%。
结合图4d-1和图4d-2,当旋钮8203停留在位置d时,第二阀芯8202上的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6通过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对应,从而与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对应;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7与第二阀芯8201上的第二通孔82012对应,从而与第二入水口8002(纯水孔)对应。由于82007为完全打开的孔位,而82008为完全封闭的孔位,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以及第一入水口8001(净水孔)完全被打开,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二通孔82012以及第二入水口8002(纯水孔)完全被堵塞,此时净水龙头800输出100%净水。
旋钮8203内部可以设置定位机构,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即可定位第二阀芯8202上的各组旁通孔与第一阀芯8201上的第一通孔82011和第二通孔82012的位置,从而控制纯水和净水水流的流量比例。
上述净水龙头实现了只用一个混合阀和开关阀,就可以调节出水水质的比例,混合阀的使用可以将净水添加到纯水中,改善了饮用水的口感,有选择性的在饮用水中保留了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混合阀的可调功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水质和个人偏好对添加的净水比例进行调整。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净水器装置的水流示意图,净水器装置10由净水过滤系统200和带水质调节功能的龙头800组成,100为市政供水,300为排水口。净水过滤系统200主要由第一滤芯210、第二滤芯220、第三滤芯230和滤头240组成。
第一滤芯210为预过滤,位于净水过滤系统200的上游,采用活性炭以及微滤或者超滤膜过滤介质,主要去除自来水中的颗粒杂质、氯、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护下游精度更高的滤芯。
第二滤芯220为反渗透膜滤芯,位于净水过滤系统200的中游,采用反渗透膜材质,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第二滤芯220的入水口通过滤头240连接到第一滤芯210的出水口。
第三滤芯230为后置滤芯,位于净水过滤系统200的下游,采用活性炭材质,主要用于改善饮用水的口感。第三滤芯230的入水口通过滤头240连接到第二滤芯220的出水口。
滤头240为机械构造,主要用于连接各个滤芯,管理各个滤芯之间水流的方向;同时,滤头240也用于管理净水过滤系统200与外部的连接。
净水过滤系统200上设置了4个与外部连接的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2001、第二接口2002、第三接口2003和第四接口2004。第一接口2001为净水过滤系统200的入水口,用于连接市政供水100;第四接口2004为净水过滤系统200的出水口,用于连接外部排水口300。
第二接口2002通过滤头240连接到第一滤芯210的出水口,用于输出活性炭和微滤或者超滤膜过滤处理后的饮用水。由于第一滤芯210只是选择性去除自来水中的潜在污染物,并不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矿物成分,因此,第二接口2002输出的饮用水完整保留了自来水中原有的矿物质。
第三接口2003通过滤头240连接到第三滤芯230的出水口,而由于第三滤芯230的入水口连接到第二滤芯220的出水口,因此第三接口2003输出的饮用水为去除溶解性固体后的纯水,不含有自来水原有的矿物质。
第二接口2002和第三接口2003分别连接到带水质调节功能的净水龙头800上。如图5所示,带水质调节功能的净水龙头800主要由开关阀8100、混合8200、第一入水口8001、第二入水口8002和出水口8003组成。其中,第一入口水8001连接到净水过滤系统200的第二接口2002上,用于输入保留了矿物成分的饮用净水;第二入水口8002连接到净水过滤系统200的第三接口2003上,用于输入去除了矿物成分的饮用纯水。
净水龙头及净水器装置可行性和稳定性测试
发明人针对图5所示的净水器装置的实施例进行了实验室测试,用于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净水龙头及净水器装置水质调节功能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实验条件:市政供水100的溶解性总固体(TDS)为152ppm,水温22.3摄氏度。
水质混合目标值:38ppm(75%纯水,25%净水)。
旋转净水龙头800的旋钮8203使其停留在位置b上(如图4b-1所示),此时,第二阀芯8202上的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3与第一通孔82011对应,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4与第二通孔82012对应(如图4b-2所示)。第一通孔(82011)和第二通孔(82012)的孔径为4.5毫米,深度为2.5毫米;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82003(连接纯水管道)的孔径为5毫米,深度2.5毫米;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82004(连接净水管道)的孔径为1毫米,长度2.5毫米。
在不同的市政供水压力下,分别测试从出水口8003流出的混合后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每个压力值下,分别重复测试三次,测试结果记录于表1中。
根据表1的测试结果,分别计算同一市政供水压力下各TDS值与目标值(38ppm)的均方根误差,以衡量同一市政供水压力下净水龙头及净水器装置的可行性;计算不同市政供水压力下各TDS值与目标值(38ppm)的均方根误差,以衡量不同市政供水压力下净水龙头及净水器装置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记录于表2中。
根据表1的测试结果,分别计算同一市政供水压力下各TDS值与各TDS平均值的标准差,以衡量同一市政供水压力下净水龙头及净水器装置的稳定性;计算不同市政供水压力下各TDS值与各TDS平均值的标准差,以衡量不同市政供水压力下净水龙头及净水器装置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记录于表2中。
表1不同市政供水压力下TDS测试结果
表2 TDS值的标准差
表1和表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龙头及净水器装置水质调节功能达到了预设的混合比例,且混合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不仅在同一市政供水压力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不同的市政供水压力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也表明水质混合比例将不会受到用户家市政供水压力的影响。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变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净水龙头,包括:
第一入水口;
第二入水口;
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入水口连接,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入水口的水流打开或关闭;
混合阀,设置于所述开关阀下游,并调节所述第一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入水口的水流的比例;
出水口,与所述混合阀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混合阀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阀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一阀芯紧密贴合并可以沿水流的方向旋转,且包括至少两组旁通孔,所述每组旁通孔包括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阀芯的中心位于相同直线方向上,所述每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中心、第二旁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阀芯的中心位于相同直线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包括第一组旁通孔、第二组旁通孔、第三组旁通孔和第四组旁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和所述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的孔径为0,所述第一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二旁通孔和所述第四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和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为0.2~0.6毫米,所述第三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的孔径为0.6~1.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2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为陶瓷片。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各组旁通孔的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的深度为2~5毫米。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龙头还包括旋钮,与所述第二阀芯机械连接,所述旋钮旋转使第二阀芯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所述第二阀芯上的各组旁通孔与所述第一阀芯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龙头还包括手柄,与所述开关阀机械连接,所述手柄控制开关阀打开或关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水口流入的为净水,所述第二入水口流入的为纯水。
16.一种净水器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龙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净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装置还包括净水过滤系统,所述净水龙头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分别与所述净水过滤系统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净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过滤系统包括滤头;第一滤芯,包括活性炭及超滤膜过滤介质;第二滤芯,包括反渗透膜过滤介质,所述第二滤芯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一滤芯连接;第三滤芯,包括活性炭过滤介质,所述第三滤芯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二滤芯连接;第一接口,与市政供水连接;第二接口,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龙头的第一入水口连接;第三接口,通过所述滤头与所述第三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龙头的第二入水口连接;第四接口,与所述净水器装置的排水口连接。
CN201720168137.7U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Active CN206563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8137.7U CN206563104U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8137.7U CN206563104U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3104U true CN206563104U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3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8137.7U Active CN206563104U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31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4479A (zh) * 2019-11-08 2020-03-27 3M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龙头以及具有该龙头的过滤系统
CN115381282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4479A (zh) * 2019-11-08 2020-03-27 3M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龙头以及具有该龙头的过滤系统
CN110924479B (zh) * 2019-11-08 2021-11-16 3M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龙头以及具有该龙头的过滤系统
CN115381282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CN115381282B (zh) * 2022-08-01 2024-01-19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63104U (zh) 一种净水龙头和一种净水器装置
CN104096408B (zh) 流体净化装置以及用于流体过滤系统的旁通装置
CN101379330A (zh) 用于水处理系统的具有累积流量传感器的旁通阀
US10717048B1 (en) Environmental water system
CN108137363A (zh) 用于处理含水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CN110078173A (zh) 一种净水设备及净水tds值自动调节方法
CN106823820B (zh) 一种获得金属膜运行和清洗工况参数的一体化装置
CN105217730B (zh) 混合出水装置及调节混合出水的tds值的方法
RU2671323C1 (ru) Система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ости
CN109019925A (zh) 一种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净水机
CN208684649U (zh) 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
CN203940037U (zh) 节水调节阀
CN108946868B (zh) 用于掺和经处理的饮用水的水配件
CN208087325U (zh) 净水机
CN206970350U (zh) 水净化系统及净水机
US5368058A (en) Sample port valve
CN208586124U (zh) 净水龙头和净水器系统
CN107364981A (zh) 水净化系统及净水机
KR20190068053A (ko) Ro필터용 정수 량 확인 및 농축수 배출량 조절밸브
CN109268508A (zh) 旁通阀及水净化器
CN203469623U (zh) 流体净化装置
CN215327150U (zh) 可调矿物质浓度的净水设备
CN205099409U (zh) 混合出水装置
TWM614887U (zh) 可調礦物質濃度之淨水設備
CN211632830U (zh) 混水系统及包含其的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Minnesota

Patentee after: Shuwanuo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U.S.A.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Minnesota

Patentee befor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