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1916U - 一体式前叉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前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1916U
CN206561916U CN201720057136.5U CN201720057136U CN206561916U CN 206561916 U CN206561916 U CN 206561916U CN 201720057136 U CN201720057136 U CN 201720057136U CN 206561916 U CN206561916 U CN 206561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fork
integrated type
installation portion
type fron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571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anmei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anmei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anmei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anmei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571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1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1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1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前叉,包括两前叉及一安装部,所述两前叉固定连接,所述两前叉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固定于一所述前叉,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凸起,所述至少两凸起之间形成一凹槽,每一所述凸起设有至少一固定孔。所述两前叉及安装部及一体成型,降低累计误差,精度更高,减少生产周期。

Description

一体式前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前叉。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刹车基本上已经采用碟刹结构,其主要是通过在前叉上组装一碟刹装置来实现,但碟刹装置包括一碟刹座及一固定于碟刹座的碟刹片,在碟刹座上设有刹车组件,刹车组件通过相应的控制线与手把处的刹车操作柄相连。这种分体式的结构由于需要分别制造前叉及碟刹座,再将碟刹组装到碟刹座上,使的整体结构强度存在一定问题,安全性能有所欠缺,同时制造及组装时容易产生误差,而且制造及组装公差的累计导致组装不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前叉,其能解决前叉与碟刹片匹配的问题,使用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体式前叉,包括两前叉及一体成型的安装部,所述两前叉沿一端延伸连接,所述安装部固定于一所述前叉一端并沿所述两前叉外侧朝另一根所述前叉相反方向延伸而出,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凸起,所述至少两凸起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至少两凸起设有至少一供一碟刹片固定的固定孔。
一种一体式前叉,包括两前叉及一安装部,所述两前叉固定连接,所述两前叉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固定于一所述前叉,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凸起,所述至少两凸起之间形成一凹槽,每一所述凸起设有至少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前叉包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一插接槽及一定位孔,所述插接槽及定位孔贯穿所述前叉。
优选的,所述插接槽呈U型。
优选的,所述一体式前叉呈Y型。
优选的,所述两前叉与一自行车连接杆连接,每一所述前叉呈圆弧状,每一所述前叉两端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角度为10-30°。
优选的,所述前叉材质为均厚钢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两前叉及安装部一体成型,降低累计误差,精度更高,减少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前叉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一体式前叉的另一立体图。
图中:100、一体式前叉;10、前叉;11、固定部;111、插接槽;112、定位孔;20、安装部;21、凸起;211、固定孔;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前叉100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前叉100包括两前叉10及一安装部20。
所述前叉10与一自行车连接杆连接,所述前叉10为一圆弧状,所述前叉10两端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角度为10-30°,弧度适中,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美观大方。所述前叉10包括一固定部11,所述固定部11设有一插接槽111及一定位孔112,所述插接槽111及定位孔112贯穿所述前叉10,一车轮插入所述插接槽111内,所述插接槽111呈U型,安装简单方便。
所述安装部20包括两凸起21,所述两凸起21之间形成一凹槽22,固定碟刹片时与所述两凸起21贴合即可,凹槽22起避空作用,降低安装要求,所述两凸起21设有一供一碟刹片固定的固定孔211,安装使用方便。
所述前叉10、安装部20及前叉10上的固定部11一体成型,降低累计误差,精度更高,减少生产周期。
两所述前叉1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20固定于一所述前叉10一端。一碟刹片通过所述固定孔211固定于所述凸起21,一可夹紧或释放所述碟刹片的刹车组件(图未示)通过控制线(图未示)与设于自行车手柄处的刹车手柄连接,通过控制刹车手柄来实现刹车或释放刹车的目的。
所述一体式前叉100材质为均厚钢材,采用冲压成型,确保产品的强度,不会出现一般焊接式前叉出现的开裂与断裂现象。
所述一体式前叉100还包括一圆环,所述圆环固定于所述前叉10上,使用时可以将水杯放入所述圆环内,避免水杯水平放置在车筐内容易洒出。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一体式前叉,包括两前叉及一安装部,所述两前叉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叉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固定于一所述前叉,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凸起,所述至少两凸起之间形成一凹槽,每一所述凸起设有至少一固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包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一插接槽及一定位孔,所述插接槽及定位孔贯穿所述前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呈U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前叉呈Y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叉与一自行车连接杆连接,每一所述前叉呈圆弧状,每一所述前叉两端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角度为10-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材质为均厚钢材。
CN201720057136.5U 2017-01-17 2017-01-17 一体式前叉 Active CN206561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7136.5U CN206561916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体式前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7136.5U CN206561916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体式前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1916U true CN206561916U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28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57136.5U Active CN206561916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体式前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19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940A (zh) * 2017-01-17 2017-05-10 广州市完美车业有限公司 一体式前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940A (zh) * 2017-01-17 2017-05-10 广州市完美车业有限公司 一体式前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49843U (zh) 淋浴房玻璃固定机构
CN206561916U (zh) 一体式前叉
CN203902273U (zh) 一种轻量化燃油箱支架
CN204225332U (zh) 一种吊顶安装组件
CN106627940A (zh) 一体式前叉
CN201833825U (zh) 一种脚轮
CN204223409U (zh) 压紧组件
CN205087077U (zh) 摩托车搁脚支架
CN202944258U (zh) 车用脚踏梯
CN202344156U (zh) Mpv右后减震器上支架防错装置
CN201833123U (zh) 带随行工作台的汽车焊装线
CN103790904A (zh) 面管和立柱胀紧连接的护栏
CN203986436U (zh) 一种隐形拉链的拉头
CN205022717U (zh) 一种备胎升降器的托架
CN205327304U (zh) 一种双肩式电动三轮车免焊接前叉
CN207029123U (zh) 一种洗涤罐、安装支架及洗涤罐安装总成
CN204014287U (zh) 一种fpc生产治具
CN203681781U (zh) 简易型滑板车
CN206937228U (zh) 用于组装汽车尾灯pca板的装置
CN203701475U (zh) 面管和立柱胀紧连接的护栏
CN203681748U (zh) 简易型三轮滑板车
CN103149968B (zh) 一种工业车辆的通用手柄
CN205707096U (zh) 一种新型前叉叉桥连接结构
CN103738436B (zh) 简易型三轮滑板车
CN203992951U (zh) 一种真空开关基架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