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9075U - 储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59075U
CN206559075U CN201720103868.3U CN201720103868U CN206559075U CN 206559075 U CN206559075 U CN 206559075U CN 201720103868 U CN201720103868 U CN 201720103868U CN 206559075 U CN206559075 U CN 206559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relay
control module
module
electric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38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黄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an Waltmal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yan Waltmal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an Waltmal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yan Waltmal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038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59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59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590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种储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及第二电池组、第一及第二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开关模块以及放电端口。所述第一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是否出现故障,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还在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上述储能控制系统能用两个电池组供电且其中一个电池组出现故障另一个电池组仍能正常供电。

Description

储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储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正在逐渐推广并在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前景。电动汽车通常只有一个电池组供电,因此,很难满足较远续航里程的需求。某些电动汽车上虽然安装有两个电池组,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两个电池组的电芯的一致性越来越差,因此,很容易出现故障。一旦一个电池组出现故障,两个电池组都无法正常供电,整个电动汽车将无法运行,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鉴于以上内容,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储能控制系统以克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两个电池组供电且其中一个电池组出现故障另一个电池组仍能正常供电的储能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控制系统,所述储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开关模块及放电端口,所述第一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并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放电端口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二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并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放电端口相连,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是否出现故障,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还在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从控模块及第二从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及所述开关模块相连,并通过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二采集模块及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输出给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输出给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所述第二从控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所述主控模块还在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从控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从控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当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断开,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连通,当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一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还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均正常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比较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的大小,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且在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还在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及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的控制端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当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所述主控模块还控制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连通;当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所述主控模块还控制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连通;当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所述主控模块还控制所述第三及第五继电器断开,所述第四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保险丝,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保险丝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控制系统还包括预充模块,所述预充模块包括多个第六继电器及多个负载,每个负载与所述主控模块及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每个第六继电器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端及对应的负载相连,所述主控模块判断每个负载是否需要预充,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或第二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连通时,控制需要预充的负载对应的第六继电器闭合,以对需要预充的负载进行预充。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充电端口及第二充电端口,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七继电器及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一充电端口的正极引脚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及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充电端口的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端口的正极引脚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端口的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口及所述第七继电器相连,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二充电端口及所述第八继电器相连,当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侦测到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相连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及所述第七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及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电池组连通,当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侦测到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相连时,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及所述第八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电池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保险丝及第三保险丝,所述第七继电器通过所述第二保险丝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相连,所述第八继电器通过所述第三保险丝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电池单体,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电池单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并通过所述第二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且通过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是否出现故障,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在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二电池组能正常供电,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一电池组能正常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均正常时,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的供电方式,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的利用率且节省了电能。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判断每个负载是否需要预充,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或第二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连通时,控制需要预充的负载对应的第六继电器闭合,以对需要预充的负载进行预充,从而提高了预充的灵活性且节省了电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共用所述预充模块,从而有效地减低了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与另一个元件“相连”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控制系统100的原理框图。所述储能控制系统100包括第一电池组12、第二电池组16、第一采集模块22、第二采集模块26、主控模块30、开关模块40及放电端口60。所述第一电池组12通过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2与所述主控模块30相连,并通过所述开关模块40与所述放电端口60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组16通过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6与所述主控模块30相连,并通过所述开关模块40与所述放电端口60相连。所述主控模块30与所述开关模块40相连。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2采集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30。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6采集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30。所述主控模块30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是否出现故障,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16及所述放电端口60,还在所述第二电池组16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放电端口60。由此可知,当所述第一电池组12故障时,所述第二电池组16能通过所述放电端口60给用电设备供电;当所述第二电池组16故障时,所述第一电池组12能通过所述放电端口60给用电设备供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池组12包括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电池单体(图未示),所述第二电池组16包括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电池单体(图未示)。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2包括用于感测电流的霍尔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6包括用于感测电流的霍尔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2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流及所述第一电池组12中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6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流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中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
所述储能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一从控模块32及第二从控模块36。所述主控模块30通过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2及所述开关模块40相连,并通过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与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6及所述开关模块40相连。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2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及电流输出给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30。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6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及电流输出给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30。所述主控模块30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以使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16及所述放电端口60。所述主控模块30还在所述第二电池组16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放电端口60。
所述开关模块40包括第一继电器41及第二继电器42。所述第一继电器4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42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42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42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引脚相连。当所述第一电池组12出现故障时,所述主控模块30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41的断开,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42闭合,所述第二电池组16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42与所述放电端口60连通。当所述第二电池组16出现故障时,所述主控模块30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41的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42断开,所述第一电池组12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41与所述放电端口60连通。
所述主控模块30还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均正常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比较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的大小,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12与所述放电端口60,且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12与所述放电端口60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与所述放电端口60,还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16与所述放电端口60。由此可知,所述主控模块30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均正常时,会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供电方式,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利用率且节省了电能。
所述开关模块40还包括第三继电器43、第四继电器44及第五继电器45。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43-45的控制端均与所述主控模块30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4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4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4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4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4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43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44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五继电器4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五继电器4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45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引脚相连。
当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30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41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42断开,所述主控模块30还控制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43-45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41、所述第三继电器43及所述第四继电器44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45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连通。
当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30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41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42闭合,所述主控模块30还控制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43-45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41、第三继电器43及所述第四继电器44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45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42及所述第四继电器44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引脚连通。
当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30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41断开,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42闭合,所述主控模块30还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43及所述第五继电器45断开,所述第四继电器44闭合。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42及所述第四继电器44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引脚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40还包括第一保险丝52。所述第四继电器4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保险丝52与所述第三继电器43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保险丝52用于防止大电流对系统中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所述储能控制系统100还包括预充模块70。所述预充模块70包括多个第六继电器72及多个负载76。每个负载76与所述主控模块30及所述放电端口60的负极引脚相连。每个第六继电器72与所述主控模块30、所述第四继电器44的第一端及对应的负载76相连。所述主控模块30判断每个负载76是否需要预充,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或第二电池组16与所述放电端口60连通时,控制需要预充的负载76对应的第六继电器72闭合,以对需要预充的负载76进行预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76包括空调、电机等。可以理解,不同厂商生成的不同型号的空调、电机等负载的功能会有以下差异,有些负载需要预充,有些负载则不需要预充。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控模块30可以判断每个负载76是否需要预充,并且只对需要预充的负载76进行预充,从而提高了预充的灵活性且节省了电能。
所述储能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充电端口82及第二充电端口86。所述开关模块40还包括第七继电器47及第八继电器48。所述第一充电端口82的正极引脚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47及所述第一继电器41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充电端口82的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端口86的正极引脚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48及所述第二继电器42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端口86的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口82及所述第七继电器47相连。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与所述第二充电端口86及所述第八继电器48相连。当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侦测到所述第一充电端口82与充电设备相连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32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41及所述第七继电器47闭合。所述第一充电端口82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47及所述第一继电器41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2连通。当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侦测到所述第二充电端口86与充电设备相连时,所述第二从控模块36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42及所述第八继电器48闭合。所述第二充电端口86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48及所述第二继电器42与所述第二电池组16连通。
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电池组12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口82连通及/或所述第二电池组16与所述第二充电端口86连通时,所述主控模块30控制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43-45断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40还包括第二保险丝56及第三保险丝58。所述第七继电器47通过所述第二保险丝56与所述第一继电器41相连,所述第八继电器48通过所述第三保险丝58与所述第二继电器42相连。所述第二保险丝56及所述第三保险丝58用于防止大电流对系统中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2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30,并通过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6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30,且通过所述主控模块30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是否出现故障,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30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16及所述放电端口60,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30在所述第二电池组16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40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放电端口60,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池组12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二电池组16能正常供电,所述第二电池组16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一电池组12能正常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30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均正常时,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组12的电压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供电方式,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的利用率且节省了电能。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所述主控模块30判断每个负载76是否需要预充,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或第二电池组16与所述放电端口60连通时,控制需要预充的负载76对应的第六继电器72闭合,以对需要预充的负载76进行预充,从而提高了预充的灵活性且节省了电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电池组12及所述第二电池组16共用所述预充模块70,从而有效地减低了系统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例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0)

1.一种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开关模块及放电端口,所述第一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并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放电端口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二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并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放电端口相连,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是否出现故障,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还在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从控模块及第二从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及所述开关模块相连,并通过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二采集模块及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输出给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输出给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所述第二从控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所述主控模块还在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放电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从控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从控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当所述第一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断开,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连通,当所述第二电池组出现故障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一电池组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所述第二电池组均正常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比较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及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的大小,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且在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还在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及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的控制端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当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所述主控模块还控制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连通;当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所述主控模块还控制所述第三至第五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连通;当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及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以使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所述主控模块还控制所述第三及第五继电器断开,所述第四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及所述第四继电器与所述放电端口的正极引脚连通,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保险丝,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保险丝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相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控制系统还包括预充模块,所述预充模块包括多个第六继电器及多个负载,每个负载与所述主控模块及所述放电端口的负极引脚相连,每个第六继电器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端及对应的负载相连,所述主控模块判断每个负载是否需要预充,并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及/或第二电池组与所述放电端口连通时,控制需要预充的负载对应的第六继电器闭合,以对需要预充的负载进行预充。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充电端口及第二充电端口,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七继电器及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一充电端口的正极引脚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及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充电端口的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端口的正极引脚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端口的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口及所述第七继电器相连,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与所述第二充电端口及所述第八继电器相连,当所述第一从控模块侦测到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相连时,所述第一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及所述第七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及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电池组连通,当所述第二从控模块侦测到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充电设备相连时,所述第二从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及所述第八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电池组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保险丝及第三保险丝,所述第七继电器通过所述第二保险丝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相连,所述第八继电器通过所述第三保险丝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电池单体,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及/或并联的电池单体。
CN201720103868.3U 2017-01-24 2017-01-24 储能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9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868.3U CN206559075U (zh) 2017-01-24 2017-01-24 储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868.3U CN206559075U (zh) 2017-01-24 2017-01-24 储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59075U true CN206559075U (zh) 2017-10-13

Family

ID=60009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386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9075U (zh) 2017-01-24 2017-01-24 储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59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874A (zh) * 2018-08-27 2019-01-1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保护系统和电动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874A (zh) * 2018-08-27 2019-01-1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保护系统和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6710C (zh) 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均衡方法与装置
CN101752624B (zh) 一种电池均衡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1826745B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损充电机
CN106585399B (zh) 补电车及其充放电控制电路
CN108808754A (zh) 分布式电池、电池控制方法与电动汽车
CN102280912B (zh) 一种电池组充放电路均衡电路
CN203967811U (zh)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
CN103701171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均衡充电控制系统
CN102969756A (zh) 具有自检修功能的智能蓄电池组及其连接电路
CN204334058U (zh) 一种串联锂电池组的均衡装置
CN106450517A (zh) 电池模块组合系统
CN205509600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双层均衡控制装置
CN108110844A (zh) 一种电池组的均衡装置
WO2023092999A1 (zh) 电池加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203103992U (zh) 一种电池模组管理控制系统
CN100541963C (zh) 一种锂动力电池充放电保护模块
CN206807150U (zh) 一种可扩展的组串式大规模储能系统
CN200944526Y (zh) 一种锂动力电池充放电保护模块
CN107591577A (zh) 一种电池电芯管理系统
CN107154666A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系统及供电系统
CN110445229A (zh) 储能电源
CN206559075U (zh) 储能控制系统
CN206178019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压采集电路
CN104410130A (zh) 电池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路控制系统
CN203607887U (zh) 复合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