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7169U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Google Patents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47169U CN206547169U CN201621175402.6U CN201621175402U CN206547169U CN 206547169 U CN206547169 U CN 206547169U CN 201621175402 U CN201621175402 U CN 201621175402U CN 206547169 U CN206547169 U CN 2065471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ear
- ear pendant
- headset main
- ear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涉及装饰品技术领域。一种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包括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机主体,通过磁性吸附结构将耳机主体固定在耳垂上。本实施新型将所佩戴的耳饰的美观装饰功能与耳机的语音通信功能结合起来,且通过磁性吸附结构将耳饰固定在耳垂上,成本低廉、舒适安全、更换容易、方便携带且易于收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装饰品。
背景技术
人们所使用的电子产品多种多样,其中有涉及一些播放类的、通信类的产品。例如,MP3、MP4、手机等。人们除了喜欢在收听声音方面采用功放的方式,也喜欢放置在耳朵上收听。因此,就出现了耳机。现在的耳机有单纯的收听声音的耳机,也有具有通话功能的耳机,这种通话功能的耳机,在传输方面分为有线的和无线的。使用手机通话时,如果用耳机接听电话,需要受耳机线的约束和限制,不方便;用蓝牙耳机接听电话虽然不需要使用耳机线,但蓝牙耳机携带不方便,且不能长期佩戴。并且,耳机需要在身上有专用的放置空间,如衣服口袋、提包等,携带不方便,也容易掉落。
生活中常用的首饰都是以装饰为目的,基本没有其他功能。耳饰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在耳朵上佩戴的饰品,目前一般习知的耳饰大致分为穿针式和夹耳式,穿针式需要在耳垂上穿设空洞,不但会留下空洞痕迹,且一旦长时间未佩戴穿针式耳饰后,该耳洞会逐渐密合使得穿针不易穿过,使用穿针式耳饰穿戴易造成耳朵受伤,耳饰受到拉扯时也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夹耳式耳机通常是利用夹持体将耳饰夹设于耳垂上,夹持力过大容易造成耳朵不舒适严重时出现淤血,夹持力过小容易导致饰品脱落、丢失。且夹持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弹性疲乏而丧失夹持力,造成耳饰无法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所佩戴的耳饰的美观装饰功能与耳机的语音通信功能结合起来,且成本低廉、舒适安全、更换容易、方便携带且易于收藏的耳饰。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包括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机主体,通过磁性吸附结构将耳机主体固定在耳垂上。
进一步,所述磁性吸附结构包括安装在耳机主体上的磁体,以及与所述磁体相互吸引的磁固件,佩戴时将磁体、磁固件附着于耳垂的前后面。
进一步,所述的耳机主体,包括通过电连接组成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固件,其中一个部分设置有电池,另一个部分设置有麦克风和/或扬声器。
进一步,所述的耳机主体,包括有通过电连接组成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固件,且两部分的重量相差在40%之内。
进一步,所述的耳机主体,包括有通过电连接组成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固件,电连接结构是包括有导线的结构。
进一步,耳机主体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为可向耳蜗方向延伸的结构。
进一步,耳机主体包括拾音器,所述拾音器包括麦克风和音频放大电路,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声音。
进一步,所述麦克风设置为可向口部方向延伸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麦克风设置为可通过骨骼进行声音传输的结构。
进一步,包括触摸感应单元,所述触摸感应单元接收到触摸时,触发接听或关闭操作。
进一步,耳机主体包括耳机壳体和耳机电路模块,耳机壳体上设置触压按钮,触压按钮与所述耳机电路模块电连接,通过所述触压按钮控制耳机的操作。
进一步,包括音频采集单元,通过所述音频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语音对耳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包括蓝牙通信单元,所述蓝牙通信单元与远程终端进行蓝牙通信对耳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包括状态检测单元和状态切换单元,所述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判定与耳机主体关联的终端所处的状态,所述状态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状态检测单元的结果控制所述耳机主体切换至工作状态或闲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将所佩戴的耳饰的美观装饰功能与耳机的语音通信功能结合起来,且通过磁性吸附结构将耳饰固定在耳垂上,成本低廉、舒适安全、更换容易、方便携带且易于收藏;2)使得人们既能作为首饰佩戴在耳垂上,在需要时也可以与外部的终端进行连通,收听音乐,或与通信方进行通话,无需存放耳机的放置空间,减少了整理耳机线、寻找耳机等琐事上花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饰的伸缩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饰的伸缩式拾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饰的触压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耳朵100,耳垂110;
耳饰200,耳机主体210,磁固件220,磁体连接件230;
装饰品211,耳机壳体212,磁体213,扬声器214,扬声孔214a,电池插槽或充电接口215,工作指示灯216,拾音器217,麦克风218,触压按钮2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耳朵100的耳垂110上固定有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200,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200包括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机主体210,通过磁性吸附结构将耳机主体210固定在耳垂110上。
本实施例中,耳机主体210包括装饰品211和耳机壳体212,所示装饰品211采用固定安装或可拆卸安装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壳体212的外表面。采用可拆卸安装方式时,用户可对装饰品211进行拆卸、更换、组合等操作,自选、自配装饰品的形状,满足各类装饰需求。上述耳饰的装饰方式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装饰品不限于实体的饰品,也可以通过在耳机主体上设置图案、颜色或者对耳机壳体212的外观进行改变实现的装饰,比如将耳机壳体212设置为圆形、五角星形、蝴蝶结的形状等。
磁性吸附结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安装在耳机主体210上的磁体,以及与所述磁体相互吸引的磁固件,佩戴时将磁体、磁固件附着于耳垂的前后面。所述磁固件为磁性材料制作,或为可被磁体吸附的材料制作,其可与耳机主体上设置的磁体相互吸引,从而实现耳饰在耳垂上的固定。
所述的耳机主体,包括通过电连接组成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固件,其中一个部分设置有电池,另一个部分设置有麦克风和/或扬声器。优选的,为平衡佩戴时耳垂前后的受力,两个部分的重量相差控制在40%之内,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使两个部分的重量基本相当。至于前述电连接的结构,可以是包括有导线的结构。
耳机主体210包括扬声器和拾音器。
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扬声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电声器件,也就是终端的发声装置,是通过产生机械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介质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电-力-声”的转换。扬声器按换能机理和结构可分电动式、电容式、压电式、电磁式(压簧式)、电离子式和气动式扬声器等,其中电动式扬声器具有电声性能好、结构牢固、成本低等优点,应用广泛。本实施例中采用微型的电动式扬声器,所述微型扬声器主要包括盆架、磁钢、极片、音膜、音圈、前盖、接线板、阻尼布等元件。
拾音器包括麦克风和音频放大电路,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音频信号,然后将采集到的声音通过所述音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通过拾音器说话时无需费力地大声说话。麦克风按声电转换原理分为:电动式,电容麦克风式(直流极化式)、压电式、以及电磁式、碳粒式、半导体式等。电容式麦克风因采用超薄的振动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及频率响应优越的特点,其能设计成超小型麦克风,在本实施例中,可优选的采用电容式麦克风。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设置为可向耳蜗方向延伸的结构。在检测到用户需要使用扬声器或接收到用户使用扬声器的指令时,可控制扬声器相对耳机主体向用户的耳蜗方向延伸,使得所述扬声器距离用户的耳蜗更近,以此便于向用户播放更清晰的声音信息。
进一步,也可将所述麦克风设置为可向口部方向延伸的结构,在检测到用户需要使用麦克风或接收到用户使用麦克风的指令时,可控制麦克风相对耳机主体向用户的口部方向延伸,使得所述麦克风距离用户的发声部更近,以此便于采集用户更清晰的声音信息。
结合图2-3对本实施例中可延伸的扬声器、麦克风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A所示,在耳机壳体212上设置有磁体213,耳机壳体212内设有蓝牙耳机电路模块(图中未示出)。耳机壳体212上设置扬声器214,扬声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扬声孔214a。耳机壳体212上还设置有为耳机提供电能的电源,根据电源的类型可在主体外壳上设置电池插槽或充电接口215,同时也可在耳机壳体212上设置工作指示灯216,向用户提示耳机的工作状态。
参见图2B所示,扬声器214通过伸缩式元件安装在耳机壳体212上,在检测到用户需要使用扬声器或接收到用户使用扬声器的指令时,控制伸缩式元件伸长,从而控制扬声器相对耳机壳体向用户耳蜗方向延伸。所示伸缩式元件优选为全自动伸缩式结构,可以为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或通过伸缩弹簧等结构控制的自动伸缩杆,也可是通过蜗杆蜗轮控制的伸缩传动构件。当然,所述伸缩式元件还可为手动伸缩式结构,此时需要用户手动调节扬声器的位置,比如将扬声器相对耳机壳体拉伸出或缩回。
麦克风的伸缩式结构与扬声器的类似。参见图3A所示,耳机壳体212上设置拾音器217,拾音器217包括麦克风218和音频放大电路(图中未示出)。
参见图3B所示,拾音器217通过伸缩式元件安装在耳机壳体212上,在检测到用户需要使用麦克风或接收到用户使用麦克风的指令时,控制伸缩式元件伸长,从而控制拾音器217带着麦克风相对耳机壳体向用户口部方向延伸。所示伸缩式元件的结构和设置方式与扬声器的类似,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拾音器还可围绕所述耳机壳体改变扬声器、拾音器的角度以调整其方位。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可以通过控制伸缩式元件与耳机壳体212和/或伸缩式元件与扬声器、拾音器之间的旋转运动改变方位。
本实施例中,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200上还包括触摸感应单元,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可以设置在装饰品211和/或耳机壳体212的外表面,以便于用户触摸。当所述触摸感应单元接收到触摸时,可以触发耳机的接听或关闭操作,且还可通过不同的触摸方式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明确的是,上述耳机主体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和设置位置均作为举例而非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麦克风结构和耳机的控制结构不同。
一般的麦克风是利用空气传导且属开放式,其虽可得到不错的音质,但最大缺点是无法隔绝外界背景声源,在嘈杂环境中对话无法过滤环境噪音,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与利用空气传导进行检测的麦克风相比,骨传导麦克风由于贴合在使用者的头颅部上,通过骨传导检测使用者发声时颅骨的振动,具有较强的抗噪音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设置为可通过骨骼进行声音传输的结构。骨传导麦克风的麦克风与振动面通过外壳互相连接,振动面与外壳间为柔性连接,在振动面和麦克风的拾音面之间形成密闭气室结构。使用时,该振动面与使用者的皮肤贴合,使用者发声时颅骨的振动通过骨传导到振动面,再经密闭气室中的空气传递到拾音面由麦克风检测,密闭气室中的空气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因此对空气传递的噪声具有较强的抗噪音能力。
在本实施中,不同于实施例一中的触摸感应控制方式,是通过其他控制结构实现耳机的控制。典型的结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参见图4所示,耳机壳体212上设置有触压按钮219,触压按钮219与所述耳机壳体212内部的耳机电路模块(未示出)电连接,用户可通过所述触压按钮控制耳机的操作,所示触压按钮包括但不限于耳机启闭按钮,可以设置其他功能按钮比如音量调节、前进后退功能按钮。触摸感应可通过触摸传感器来实现,触摸传感器通常可包括红外线式、电容式、电阻式等。
考虑到耳机主体210与磁固件220的保存,所述耳饰还包括连接耳机主体210与磁固件220的磁体连接件230,所述磁体连接件230一端连接在耳机壳体212上,另一端连接在磁固件220上。所述磁体连接件230可采用绳索、链条或进一步具有装饰作用的其他材料制作,优选的,该磁体连接件230可拆卸地安装在耳机主体210与磁固件220上,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更换和组合。
耳饰上还可包括音频采集单元,通过所述音频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语音,在分析、识别后对耳机进行控制。考虑到与终端的通信,还可包括蓝牙通信单元,所述蓝牙通信单元与安装有蓝牙的远程终端进行蓝牙通信,从而实现对耳机进行控制,所述远程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在所述耳机主体中内置蓝牙芯片,所述蓝牙芯片与音频处理芯片、扬声器、扬声器连接。蓝牙芯片上设置有微处理器(MCU),以及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可编程输入输出(PIO)接口、内部整合电路接口、麦克风接口和扬声器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耳饰上还设置有状态检测单元和状态切换单元,所述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判定与耳机主体关联的终端所处的状态,所述状态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状态检测单元的结果控制所述耳机主体切换至工作状态或闲置状态,以此减少电能的消耗。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机主体,通过磁性吸附结构将耳机主体固定在耳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结构包括安装在耳机主体上的磁体,以及与所述磁体相互吸引的磁固件,佩戴时将磁体、磁固件附着于耳垂的前后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主体,包括通过电连接组成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固件,其中一个部分设置有电池,另一个部分设置有麦克风和/或扬声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主体,包括有通过电连接组成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固件,且两部分的重量相差在40%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主体,包括有通过电连接组成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固件,电连接结构是包括有导线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耳机主体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为可向耳蜗方向延伸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耳机主体包括拾音器,所述拾音器包括麦克风和音频放大电路,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声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设置为可向口部方向延伸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设置为可通过骨骼进行声音传输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感应单元,所述触摸感应单元接收到触摸时,触发接听或关闭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耳机主体包括耳机壳体和耳机电路模块,耳机壳体上设置触压按钮,触压按钮与所述耳机电路模块电连接,通过所述触压按钮控制耳机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采集单元,通过所述音频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语音对耳机进行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通信单元,所述蓝牙通信单元与远程终端进行蓝牙通信对耳机进行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饰,其特征在于:包括状态检测单元和状态切换单元,所述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判定与耳机主体关联的终端所处的状态,所述状态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状态检测单元的结果控制所述耳机主体切换至工作状态或闲置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75402.6U CN206547169U (zh) | 2016-11-02 | 2016-11-02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75402.6U CN206547169U (zh) | 2016-11-02 | 2016-11-02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47169U true CN206547169U (zh) | 2017-10-10 |
Family
ID=59993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75402.6U Active CN206547169U (zh) | 2016-11-02 | 2016-11-02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471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4166A (zh) * | 2016-11-02 | 2018-05-11 |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
2016
- 2016-11-02 CN CN201621175402.6U patent/CN20654716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4166A (zh) * | 2016-11-02 | 2018-05-11 |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CN108024166B (zh) * | 2016-11-02 | 2024-09-27 |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34085U (zh) | 一种无线耳机 | |
KR102050580B1 (ko) | 헤드셋이 내장된 귀 장신구 | |
US20070058831A1 (en) | Ear ring type two way wireless mini-ear piece | |
CN105188006A (zh) | 带蓝牙及语音交流的骨传导发箍助听器 | |
CN207968810U (zh) | 新型骨传导耳机 | |
CN204598317U (zh) | 指环助听器 | |
CN216357249U (zh) | 一种tws骨声传导耳机 | |
CN205160790U (zh) | 带蓝牙及语音交流的骨传导智能手表助听器 | |
CN206182459U (zh) | 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头盔 | |
CN202721821U (zh) | 一种助听器 | |
CN206547169U (zh)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
CN204598319U (zh) | 手环助听器 | |
CN108024166A (zh)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
CN206835315U (zh) | 用于反馈式降噪耳机的防啸叫结构及降噪耳机 | |
CN107343235A (zh) | 一种可插拨耳机线的主动降噪耳机 | |
CN201947421U (zh) | 入耳式降噪耳机 | |
CN105163257A (zh) | 带语音交流的发箍骨传导助听器 | |
CN207150781U (zh) | 一种可插拔耳机线的主动降噪耳机 | |
CN209299467U (zh) | 一种骨传导耳机 | |
CN106412785B (zh) | 多功能骨传导助听器 | |
CN209345401U (zh) | 一种智能手机助听装置 | |
CN209419846U (zh) | 一种耳夹挂式骨传导助听器 | |
CN204761712U (zh) | 带语音交流的骨传导帽子助听器 | |
CN212873130U (zh) | 一种带有触控开关的蓝牙眼镜 | |
CN206596165U (zh) | 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耳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