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7119U -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7119U
CN206547119U CN201720145135.6U CN201720145135U CN206547119U CN 206547119 U CN206547119 U CN 206547119U CN 201720145135 U CN201720145135 U CN 201720145135U CN 206547119 U CN206547119 U CN 206547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ver
plate glass
display module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51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451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7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7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7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其中显示模组包括盖板玻璃、显示屏、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粘胶层,其中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显示屏层叠设置,且在所述盖板玻璃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分别形成均不与所述显示屏接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盖板玻璃上的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与所述粘胶层粘贴固定至移动终端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在盖板玻璃宽度方向上设置额外的贴合区域,实现了移动终端边框变窄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不断更新发展,显示区域的窄边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欢,窄边框显示区域的手机也成为众多厂家研究的课题。同时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或AMOLED屏的出现,传统的单独的触摸屏也不再承载着触摸的功能,或仅仅为一块透明的盖板玻璃。对于这样一种AMOLED屏,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的手机显示模组包括盖板玻璃1和显示屏2。其中,盖板玻璃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显示屏2的长度和宽度。在盖板玻璃1和显示屏2贴合之后,在盖板玻璃1的周边比显示屏2大的一圈区域(如图1的阴影部分所示)被称为贴合区3。该贴合区3通常用来粘帖双面胶或者点胶水,通过这种方式把整个显示模组固定在手机机壳上。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设置粘帖有双面胶或点胶水的贴合区3虽然实现了显示模组与手机机壳的固定,但这样的方式会增加手机的宽度,不利于手机边框变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固定方式会增加移动终端的宽度而不利于移动终端边框变窄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盖板玻璃、显示屏、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粘胶层,其中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显示屏层叠设置,且在所述盖板玻璃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分别形成均不与所述显示屏接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盖板玻璃上的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与所述粘胶层粘贴固定至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玻璃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分别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设置用于与移动终端的壳体固定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技术手段,达到了移动终端边框变窄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框图。
图3A-3D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分解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框图。其中,该显示模组可以用于各种移动终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盖板玻璃1、显示屏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和粘胶层5,其中盖板玻璃1与显示屏2层叠设置,且在盖板玻璃1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分别形成均不与显示屏2接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支架3固定设置在第一区域中,而第二支架4固定设置在第二区域中,盖板玻璃1上的显示屏2、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通过与粘胶层5粘贴固定至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其中,盖板玻璃1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指的是盖板玻璃1上与用于触摸的表面相反的表面。
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在其上设置有显示屏2且比显示屏2长的盖板玻璃1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分别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即,盖板玻璃1比显示屏2长出来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然后可以在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分别固定设置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由此,这两个固定的支架(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可以通过粘胶层5将层叠设置的显示屏2和盖板玻璃1固定至移动终端的壳体上,从而完成显示模组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安装。基于此,由于不再需要通过玻璃盖板左右两侧来与移动终端的外壳固定(即,无需在盖板玻璃宽度方向上设置额外的贴合区域),所以实现了手机边框变窄的目的。
下面以手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对于手机而言,因为要设置送话器、听筒及控制按键(如,主控制键和返回键等)等部件,通常将显示屏设置在玻璃盖板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得玻璃盖板上下两端不与显示屏接触(即,玻璃盖板本身通常要长于显示屏本身),因而可以利用这两部分固有区域来进行与手机外壳的固定,不再需要在盖板玻璃上设置任何额外的区域,由此实现手机边框的变窄(即,省去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在盖板玻璃周围设置的粘贴双面胶和点胶水的宽度)。
图3A-3D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分解结构框图。
图3A示出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图3B示出了层叠设置的盖板玻璃1与显示屏2;图3C示出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置在盖板玻璃的上端的第一区域和下端的第二区域中;图3D示出了粘胶层。
下面结合图2和图3A-3D对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和图3A-3D所示,由于粘胶层5围绕移动终端和显示屏的四周设置,所以使得显示模组与移动终端外壳之间得以密闭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种实施例,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各自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各自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对于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厚度,其可以与显示屏2的厚度相同(换言之,使该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固定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后与显示屏2持平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示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种实施例,盖板玻璃1的宽度可以与显示屏2的宽度相同。
通过将盖板玻璃1的宽度设置为与显示屏2的宽度相同,可以实现移动终端无边框的设计,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种实施例,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材料可以为塑胶,即第一支架3和所述第二支架4皆为塑胶支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对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材料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他与塑胶类似的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种实施例,粘胶层5可以为双面胶层或胶水层。
也就是,可以通过双面胶和胶水来实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与移动终端的壳体之间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种实施例,盖板玻璃1与显示屏2可以通过双面胶或胶水粘贴从而实现层叠设置。
由此可知,盖板玻璃1与显示屏2之间也可以通过双面胶或胶水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种实施例,第一支架3通过双面胶或胶水固定设置在第一区域中,而第二支架4通过双面胶或胶水固定设置在第二区域中。
由此,可以通过双面胶和胶水来实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固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关于双面胶和胶水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一种实施例,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手持智能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盖板玻璃、显示屏、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粘胶层,其中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显示屏层叠设置,且在所述盖板玻璃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分别形成均不与所述显示屏接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盖板玻璃上的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与所述粘胶层粘贴固定至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宽度与所述显示屏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为塑胶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为双面胶层或胶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显示屏通过双面胶或胶水层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双面胶或胶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双面胶或胶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端的内表面为盖板玻璃上与用于触摸的表面相反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5围绕显示屏的四周设置。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手持智能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CN201720145135.6U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6547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5135.6U CN206547119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5135.6U CN206547119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7119U true CN206547119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5135.6U Active CN206547119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71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566A (zh) * 2017-10-31 2018-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3329568A (zh) * 2020-02-28 2021-08-3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用盖板粘接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566A (zh) * 2017-10-31 2018-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861566B (zh) * 2017-10-31 2022-09-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3329568A (zh) * 2020-02-28 2021-08-3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用盖板粘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876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3135988U (zh) 一种手机按键结构及手机
CN203590266U (zh) 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
US20150036845A1 (en) Co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CN203433485U (zh) 一种触摸屏
KR20130125520A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6547119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2821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282177U (zh) 智能终端的盖板、具有触控功能的盖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05301820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整合型面板
CN107332958A (zh) 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后盖
CN103092413A (zh)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01489500U (zh) 一种触摸屏
CN102750085A (zh) 背触式移动终端及其输入控制方法
CN203444128U (zh) 棱镜片、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4314572U (zh) 液晶显示模组用防漏光型遮光胶结构
CN206162453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和盖板
CN206400961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无边框显示装置
CN20619576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4790243U (zh) 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204362445U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形装置
CN204631821U (zh) 屏幕保护件及应用该屏幕保护件的电子装置
CN104698664A (zh) 具有触摸屏的lcd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208723958U (zh) 黑玻璃手机
CN203911989U (zh) 一种双屏直板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