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8592U -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8592U
CN206538592U CN201621416743.8U CN201621416743U CN206538592U CN 206538592 U CN206538592 U CN 206538592U CN 201621416743 U CN201621416743 U CN 201621416743U CN 206538592 U CN206538592 U CN 206538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machine
hydronic
water
water channel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167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峰
周皓
孔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j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J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J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J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167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8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8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8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包括筒体和与筒体连接的循环水道,在循环水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和三通,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进水管或出水管或循环泵上。本实用新型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循环水道上,不额外增加空腔,即不额外增加洗衣机的用水量,节水;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循环水道上,可以对水体进行循环加热,加热效率高,节电;通过在循环水道上安装有三通,当出水管导通时,实现水循环,当需要实现排水时,打开三通上的阀门,实现上排水或下排水。

Description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属于洗衣机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经济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洗衣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洗衣机内的水进行加热已经被广泛使用。如图1所示,现有的洗衣机的加热装置11设置在筒体2的底面,在筒体的底面设有空腔10,在空腔10内放置加热装置11,由于空腔10内的水体基本不流动,水体的加热主要靠热传导,对于空腔的体积要求高,额外增加了洗衣机的用水量,不节水;同时,由于水体的加热主要靠热传导,加热效率低,浪费电。此外,由于中国人和欧美的习惯不同,中国人喜欢将洗衣机的水排到地漏中,即下排水;而欧美地区,习惯上排水,将水排到水池中。现有的洗衣机不能同时现实上排水和下排水,如果需要达到上排水和下排水的目的,就需要两个水泵实现水循环和上排水,不但装置结构复杂,而且会造成洗衣机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循环水道上,不额外增加空腔,即不额外增加洗衣机的用水量,节水,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循环水道上,可以对水体进行循环加热,加热效率高,节电。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包括筒体和与筒体连接的循环水道,在循环水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和三通。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进水管或出水管或循环泵上。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安装有循环泵,在所述循环泵后连接有三通,三通的一个出口与出水管连接,三通的另一个出口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安装有循环泵,在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三通,三通剩下的出口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道上还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可以循环对水体溶入臭氧,在水体中的臭氧分布均匀,可以更好地起到杀菌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道上还设有水软化发生器。通过将水软化发生器安装在循环水道中,当循环水道中的水经过水软化发生器时,就进行一次水软化;通过循环水道将水体不停地循环,不停地进行水软化,水软化均匀,而且水软化效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含壳体和螺旋加热管,所述壳体上设有螺旋槽,在螺旋槽内安装螺旋加热管,水体从螺旋槽的一端流入,从螺旋槽另一端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槽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内套设有内筒。
其中,可以设置所述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上均设有螺旋槽,水体在内筒上方的螺旋槽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含内圆柱和外筒,所述螺旋槽设置在内圆柱的外壁上,所述内圆柱外套有外筒。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循环水道上,不额外增加空腔,即不额外增加洗衣机的用水量,节水;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循环水道上,可以对水体进行循环加热,加热效率高,节电;通过在循环水道上安装有三通,当出水管导通时,实现水循环,当需要实现排水时,打开三通上的阀门,实现上排水或下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另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包括筒体2和与筒体2连接的循环水道,在循环水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9和三通4。
在本发明中,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6、出水管7和循环泵5,加热装置9可以安装在进水管6或出水管7或循环泵5上。
在本发明中,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6、出水管7和循环泵5,进水管6与出水管7之间安装有循环泵5,在所述循环泵5后连接有三通4,三通4与出水管7连接,三通第三个通口与排水管连接,在第三个通口上安装有阀门,排水管可以实现上排水和下排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6、出水管7和循环泵5,进水管6与出水管7之间安装有循环泵5,在所述出水管7上连接有三通4,三通4的两个通口与出水管7连接,第三个通口上设有阀门,第三个通口与排水管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循环水道上还设有臭氧发生器3、水软化发生器8,可以在循环水循环地溶入臭氧,臭氧利用率高,对水体进行循环的同时进行水软化,水软化效率高。
在本发明中,所述加热装置9包含壳体91和螺旋加热管92,壳体91上设有螺旋槽,在螺旋槽内安装螺旋加热管92,水体从螺旋槽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图4所示,某一实施例中,壳体91内套有内筒,螺旋槽93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根据加工需求,可以将壳体91设计为一体式成型,也可以将壳体91设计为包含上壳体911和下壳体912,所述上壳体911和下壳体912内壁上均设有螺旋槽93,在螺旋加热管92内设有内筒94,内筒94可以为棒状结构,也可以为管状结构,水体在内筒94上方的螺旋槽93流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91包含内圆柱913和外筒914,在内圆柱913的外壁上设有螺旋槽93,内圆柱913内可以设有通孔,也可以不设通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螺旋槽93内放置有螺旋加热管92,在螺旋加热管92外套有外筒914。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在循环水道上设有加热装置9,对循环水道中的水体循环进行加热,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完成一次洗衣过程可以节约大约2L水,按照一个家庭两天使用依次的频率,一个家庭一年就已节约的水量为365天/2天*2L=365L水,如果全国普遍使用本发明的装置,按照只有一亿户使用洗衣机,那么全国一年可节约的水位365L*100000000=3.65*1010L,即为3.65*107吨水,按照一吨水的价格为2.8元,即为3.65*107*2.8元=1.022*108元,即为1.022亿,这仅仅是节约水所产生的费用,同时由于节电,也同样产生大的经济价值,由于我国还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包括筒体和与筒体连接的循环水道,其特征在于:在循环水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和三通;所述加热装置包含壳体和螺旋加热管,所述壳体上设有螺旋槽,在螺旋槽内安装螺旋加热管,水体从螺旋槽的一端流入,从螺旋槽另一端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进水管或出水管或循环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安装有循环泵,在所述循环泵后连接有三通,三通的一个出口与出水管连接,三通的另一个出口上安装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道包含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安装有循环泵,在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三通,三通剩下的出口上安装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道上还设有臭氧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道上还设有水软化发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内套设有内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内圆柱和外筒,所述螺旋槽设置在内圆柱的外壁上,所述内圆柱外套有外筒。
CN201621416743.8U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Active CN206538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6743.8U CN206538592U (zh)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6743.8U CN206538592U (zh)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8592U true CN206538592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3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16743.8U Active CN206538592U (zh) 2016-12-22 2016-12-22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8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8017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南京中竞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8017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南京中竞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6078Y (zh) 一种自循环多功能浴缸
CN207610374U (zh) 软水热水器
CN202011922U (zh) 一种煮茧桶
CN206538592U (zh)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CN204385444U (zh) 一种纱线染色箱
CN113115720B (zh) 一种圈养羊饮水装置及其供水方法
CN106758017A (zh) 一种可以循环加热的洗衣机
CN204006627U (zh) 一种步进式开水器
CN202792540U (zh) 循环加热式热水器水箱
CN205636985U (zh) 坐圈自洁抑菌电子坐便器
CN207973553U (zh) 臭氧接触反应水处理装置
CN106667404A (zh) 洗碗机的供水系统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910214Y (zh) 妇科冲洗器
CN204438549U (zh) 一种牲畜屠宰用热水交换装置及其所构成的封闭式换热循环系统
CN204434974U (zh) 全自动智能洗衣机
CN208878302U (zh) 中空纤维膜清洗装置
CN208202685U (zh) 一种漩涡式泡池
CN206266935U (zh) 一种新型挂烫机防回水结构
CN207062599U (zh) 具有外置加热装置的洗衣机
CN101638841A (zh) 一种高效洗衣机
CN201952648U (zh) 排水排气阀
CN205637018U (zh) 无水箱电子坐便器
CN204689772U (zh) 带膜清洗系统的农村一体化超滤膜水处理系统
CN206538593U (zh) 一种包含加热装置的洗衣机
CN207520634U (zh) 一种连续萃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00, No. 8 Tang Copper Road, Lake cooked industrial area, Jiangning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Nanjing zhongj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8 Tang Copper Road, Lake cooked industrial area, Jiangning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ZHONGJING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