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8305U - 一套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套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8305U
CN206538305U CN201720016379.4U CN201720016379U CN206538305U CN 206538305 U CN206538305 U CN 206538305U CN 201720016379 U CN201720016379 U CN 201720016379U CN 206538305 U CN206538305 U CN 206538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pond
water treatment
treatment facilities
anoxic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63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IDE SAIEN WAT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UIDE SAIEN WA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UIDE SAIEN WAT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UIDE SAIEN WA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63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8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8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8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水处理设备,沿污水流向依次包括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的事故池、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生物流化床、沉淀池和芬顿水处理装置,事故池的容积大于调节池的容积,事故池与调节池分别设置有污水输送管道,进入事故池的污水水质比进入调节池中的污水水质差,芬顿水处理装置上开设有净水排放管;各个管道之间安装有用于提供污水输送动力的机械泵;事故池、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生物流化床、沉淀池和芬顿水处理装置的排布呈S型;缺氧池包括缺氧池池体,缺氧池池体上密封连接有顶罩,顶罩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的排气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具有可分类处理污水且具有低成本运行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套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套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不断发展为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其中污水是主要污染物之一。为了避免因污水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而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工厂需要将这些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由于待处理的污水量很大,且不同工厂所排放污水的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而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并未实现分类处理。即污水处理设备若过于简单则无法达到处理水质很差污水的任务,反而杂质过多的污水还会对污水处理设备造成过重的净化负担。而适用于深度处理的污水在处理污染程度较轻的污水时又会因为处理时间过长而造成净水效率过低的后果。若是分别设计两套或多套设备又会增加处理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研究出一套水处理设备,具有可分类处理污水且具有低成本运行的优势,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类处理污水且处理污水成本较低的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一套水处理设备,沿污水流向依次包括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的事故池、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生物流化床、沉淀池和芬顿水处理装置,所述事故池的容积大于所述调节池的容积,所述事故池与所述调节池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原始污水的污水输送管道,进入所述事故池的污水水质比进入所述调节池中的污水水质差,所述芬顿水处理装置上开设有净水排放管;各个所述管道之间安装有用于提供污水输送动力的机械泵;所述事故池、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生物流化床、沉淀池和芬顿水处理装置的排布呈S型;
所述缺氧池包括缺氧池池体,所述缺氧池池体上密封连接有顶罩,所述顶罩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缺氧池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的排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外接有通过加压液化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离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顶罩之间通过无缝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顶罩与所述缺氧池池体上端面相扣合,扣合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包括用于初级分离污水与杂质的二沉池和用于深度沉淀净化污水水质的混凝沉淀池。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管道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中均设置有用于时时检测污水中氧含量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套水处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该水处理设备中通过将传统事故池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即在所述事故池中也设置污水输送管,使其具有调节池的功能,由于所述事故池的容积大于所述调节池的容积,因此在所述事故池中进行污水水质参数如杂质浓度、PH值等的调节更加方便,效率也更高,因此该设计赋予所述事故池很强的污水初步处理能力。而污水污染程度稍低的污水则直接在所述调节池内进行参数调节即可,再通过所述缺氧池将污水中有机物杂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好氧处理将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流化床更加深层次的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之后经过将污水中的微生物和其他悬浮杂质进行沉淀处理进而使净化水与其分离,将净化水在通过芬顿法的强氧化性将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杂质进行终极处理即将其矿化为矿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整套设备处理十分有序且效率极高,既实现了污水的分类处理又无需配备不同种类的多套设备,因此污水处理成本很低,具有极强的推广作用。
第二、该水处理设备中通过在所述缺氧池中加设所述顶罩和所述排气管使不断在所述缺氧池中积累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得以有效排出,这避免了产物的浪费,为后续分离这两种气体提供了便利。
第三、该水处理设备中各个水处理装置按照S型排布主要是为了整套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为污水处理厂合理规划土地应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方便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事故池,2、调节池,3、缺氧池,4、好氧池,5、生物流化床,6、沉淀池,7、芬顿水处理装置,3.1、排气管,3.2、顶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套水处理设备,沿污水流向依次包括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的事故池1、调节池2、缺氧池3、好氧池4、生物流化床5、沉淀池6和芬顿水处理装置7。其中,所述事故池1的容积大于所述调节池2的容积,所述事故池1与所述调节池2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原始污水的污水输送管道,进入所述事故池1的污水水质比进入所述调节池2中的污水水质差,所述芬顿水处理装置7上开设有净水排放管。各个所述管道之间安装有用于提供污水输送动力的机械泵。
在所述事故池1中也设置污水输送管,使其具有调节池2的功能,由于所述事故池1的容积大于所述调节池2的容积,因此在所述事故池1中进行污水水质参数如杂质浓度、PH值、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等的调节更加方便,效率也更高,因此该设计赋予所述事故池1很强的污水初步处理能力。例如,需要处理同时处理COD为400mg/L和55mg/L的污水水源,由于所述调节池2的调节能力仅限于100mg/L,因此可将COD为400mg/L的污水水源与所述事故池1相连通,将COD为55mg/L的污水水源与所述调节池2相连通,之后再将所述事故池1中的污水通过所述调节池2中。
污水污染程度稍低的污水则直接在所述调节池2内进行参数调节即可,再通过所述缺氧池3将污水中有机物杂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好氧处理将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之后经过将污水中的微生物和其他悬浮杂质进行沉淀处理进而使净化水与其分离,将净化水在通过芬顿法的强氧化性将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杂质进行终极处理即将其矿化为矿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整套设备处理十分有序,效率极高,既实现了污水的分类处理,又无需配备不同种类的多套设备,所以设备成本很低使污水处理成本也显著降低。
所述事故池1、调节池2、缺氧池3、好氧池4、生物流化床5、沉淀池6和芬顿水处理装置7的排布呈S型。该设计主要是为了整套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为污水处理厂合理规划土地应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方便。
所述缺氧池3包括缺氧池池体,所述缺氧池池体上密封连接有顶罩3.2,所述顶罩3.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缺氧池3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的排气管3.1。该设计使不断在所述缺氧池3中积累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得以有效排出,这避免了产物的浪费,为后续分离这两种气体提供了便利。
为了使所述缺氧池3内的气体产物有效排出,避免在气体输送过程中存在泄漏情况,所以将所述排气管3.1与所述顶罩3.2之间设计为通过无缝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顶罩3.2与所述缺氧池池体上端面相扣合,扣合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由于二氧化碳的液化点为-56.55℃,所以比甲烷的液化点高很多,因此所述排气管3.1通过外接加压液化二氧化碳的分离设备可有效分离二氧化碳和甲烷。
为了进一步提高沉淀池6的工作效率,提高沉淀净化水质的能力,所以将所述沉淀池6设计为包括用于初级分离污水与杂质的二沉池和用于深度沉淀净化污水水质的混凝沉淀池。其中,所述絮凝池是通过添加絮凝剂来提污水中杂质高絮凝能力,利于实现净水与杂质的进一步分离。
为了使设备中的污水流量更便于调控与检测,所以在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为了使所述管道具有良好的支撑,避免因为所述管道之间承载污水量较大而出现弯折变形现象,所以在所述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管道支撑架。
为了使所述缺氧池3和所述好氧池4中的含氧量更易于检测,所以在所述缺氧池3和所述好氧池4中均设置有用于时时检测污水中氧含量的测试装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套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污水流向依次包括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的事故池(1)、调节池(2)、缺氧池(3)、好氧池(4)、生物流化床(5)、沉淀池(6)和芬顿水处理装置(7),所述事故池(1)的容积大于所述调节池(2)的容积,所述事故池(1)与所述调节池(2)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原始污水的污水输送管道,进入所述事故池(1)的污水水质比进入所述调节池(2)中的污水水质差,所述芬顿水处理装置(7)上开设有净水排放管;各个所述管道之间安装有用于提供污水输送动力的机械泵;所述事故池(1)、调节池(2)、缺氧池(3)、好氧池(4)、生物流化床(5)、沉淀池(6)和芬顿水处理装置(7)的排布呈S型;
所述缺氧池(3)包括缺氧池池体,所述缺氧池池体上密封连接有顶罩(3.2),所述顶罩(3.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缺氧池(3)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的排气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1)外接有通过加压液化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离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1)与所述顶罩(3.2)之间通过无缝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顶罩(3.2)与所述缺氧池池体上端面相扣合,扣合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6)包括用于初级分离污水与杂质的二沉池和用于深度沉淀净化污水水质的混凝沉淀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管道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3)和所述好氧池(4)中均设置有用于时时检测污水中氧含量的测试装置。
CN201720016379.4U 2017-01-07 2017-01-07 一套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06538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6379.4U CN206538305U (zh) 2017-01-07 2017-01-07 一套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6379.4U CN206538305U (zh) 2017-01-07 2017-01-07 一套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8305U true CN206538305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3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6379.4U Active CN206538305U (zh) 2017-01-07 2017-01-07 一套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83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889A (zh) * 2019-05-21 2019-08-09 高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及净化方法
CN111499088A (zh) * 2020-06-29 2020-08-07 北京图腾猎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889A (zh) * 2019-05-21 2019-08-09 高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及净化方法
CN111499088A (zh) * 2020-06-29 2020-08-07 北京图腾猎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9750B (zh) 一种污水处理及磷回收的反应装置及利用其回收磷的方法
CN105254134B (zh) 生物脱氮组合装置
CN104402172A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CN206538305U (zh) 一套水处理设备
CN102229447A (zh) 处理含乳化液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CN20419357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204162544U (zh) 一种微电解联合芬顿处理压裂废水的设备
CN102050529B (zh) 浸没式内循环膜混凝反应器水处理装置
CN107265641A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物、氨氮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30574A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02054668U (zh) 处理含乳化液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CN105198083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4289012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108408907A (zh) 一种配置氮气分离装置的立塔式生物脱氮处理器及应用
CN105502811B (zh) 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5563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6538306U (zh) 一种高氮污水处理系统
CN2219749Y (zh) 一种矿井水处理机
CN112047577A (zh) 一种高浊度煤矿井下水达地表ⅲ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3011415B (zh) 大型湿地简易水处理回收装置
CN206438000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循环处理装置
CN207072846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物、氨氮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
CN112811717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CN205011470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359399U (zh) 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