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4469U - 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4469U
CN206524469U CN201621326822.XU CN201621326822U CN206524469U CN 206524469 U CN206524469 U CN 206524469U CN 201621326822 U CN201621326822 U CN 201621326822U CN 206524469 U CN206524469 U CN 206524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late
terminal
connector
en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68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睦容
陈宗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4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4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包括有相互插接的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包含线端壳体及线端端子,线端壳体包括有一插接部,插接部设于线端壳体前端且具有复数贯穿剖沟,线端端子包括一接收部;板端连接器包括有一板端壳体,位于该板端壳体后侧且与该插接空间相邻的基座为定位有复数板端端子,板端端子包括有位于该插接空间内的一对接部,对接部前端下方部分朝水平方向延伸有一延长部,板端端子延长部与对接部通过该线端壳体的贯穿剖沟,并与该接收部相连接后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达到可快速对正后接合以改善组装效率、可提升耐高电流及高电压电气特性、并可提高接触可靠性及连接稳固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缆连接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快速发展发展快速,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不断发展,然而,在提高各类电子产品的功能时,对于电子产品内部电子组件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因应更高的产品性能及日益复杂的使用环境。而各种型式的电子产品,都是利用电子电路及电子零组件等电子构件,进行电子产品的运作及操控,并在各式电子电路及电子零组件之间,透过电连接器的相对电性连接,进行电子讯号、数据或相关的电源讯号等之传输。
在电子产品所应用的电子电路、电子零组件中,用以传输扁平电缆与电路板间的讯号的线端及板端连接器,则是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电子设备内,如移动通讯设备及个人终端设备,以供电子设备内部各组件与主板之间,可进行讯号或电源的连接与传输。一般现有的线端及板端连接器所采的插接结构,请参照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号第99224987号可知,伎连接器结构为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由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所构成,而其分别设有用以电性导通的板端衔接端子及线端衔接端子,但其确实有以下缺点,线端衔接端子与板端衔接端子于接合前,板端衔接端子须通过端子插接口始能与线端衔接端子接合,由于线端连接器的线端壳体的端子插接口略大于或等于于板端衔接端子大小,故于安装时,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会产生有能否快速对正后接合的效率问题;再者,目前的板端衔接端子为条柱状,其能承受电流、电压的特性较低,难以适用于高电流或高电压环境。
因此,如何解决前述缺陷,即为业界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对正后接合以改善组装效率、可提升耐高电流及高电压电气特性、并可提高接触可靠性及连接稳固性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有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线端连接器包含一线端壳体及复数的线端端子,其中线端壳体包括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设于线端壳体前端且具有复数的贯穿剖沟,所述贯穿剖沟自插接部前端面沿插接顶面水平方向延伸,且贯穿剖沟与线端连接器内所设用以收容所述线端端子的复数端子槽相连通,线端端子包括用以夹持该板端端子的一接收部与用以固定线缆一端的一包夹部;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有一板端壳体,该板端壳体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供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插接部收纳的一插接空间,所述板端壳体于该插接空间上方设有供屏蔽插接部的一遮板部,位于该板端壳体后侧且与该插接空间相邻的基座定位有复数片状的板端端子,板端端子包括有位于该所述接空间内用以供接收部电性连接的一对接部及位于插接空间外用以电性连接一默认电路板的一焊接部,其中对接部前端下方部分朝水平方向延伸有用以引导所述线端连接器的一延长部,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结合时,所述板端端子的延长部与对接部沿水平方向依序通过所述线端壳体的贯穿剖沟并与所述接收部相连接后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剖沟自插接部前端面沿插接顶面水平方向延伸有一预定长度,在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结合时,所述板端端子的对接部部分为贯穿剖沟所遮蔽,其遮蔽范围与该预定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线端壳体在插接部的插接顶面处设有一定位结合部,板端壳体于遮板部处设有一定位接合区,该定位接合区与定位结合部相对应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线端壳体的定位结合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块,而板端壳体的定位接合区设有相对应的供定位块卡扣定位的至少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线端壳体还包含一位于线端壳体后端的基部,该基部前端形成有呈段差斜面的一挡止部,该挡止部朝线端壳体左右二侧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板端壳体于插接空间上方设有一遮板部,该遮板部更进一步设有一朝内凹陷的一缺口,线端壳体的挡止部为缺口所收纳,而挡止部的段差斜面为该缺口的边缘所抵靠定位。
进一步地,线端端子包括有一基板、一接收部及一包夹部,其中接收部于基板前方两侧弯折有侧板,并由两侧板朝插接部方向相对朝内斜伸出有用以夹持板端端子的悬空弹臂,而包夹部设于基板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上缘段差处形成有一阻挡部。
进一步地,线端壳体更包含一位于线端壳体后端的基部,基部与插接部之间设有复数端子定位部,所述端子定位部包含有至少一定位空间,该定位空间与各端子槽相互连通,与设于基部前端用以挡止阻挡部向后移动的一挡止部,及位于插接部后端穿设两侧板的阻挡部之间用以使端子对正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板端壳体包含一基座及由该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所形成的插接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板端壳体的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前端设有用以提供固定路板的焊固片。
一种应用于前述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的板端连接器,包括有一板端壳体,该板端壳体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供线端连接器插接部收纳的一插接空间,该板端壳体于插接空间上方设有一遮板部,位于该板端壳体后侧且与该插接空间相邻的基座定位有复数板端端子,所述板端端子包括有位于该插接空间内的一对接部及位于该插接空间外用以电性连接电路板的一焊接部,其中对接部前端下方部分朝水平方向延伸有一延长部。
进一步地,所述板端壳体包含一基座及由该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所形成的插接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板端壳体的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前端设有用以提供固定电路板的焊固片。
一种应用于前述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的线端连接器,包含一线端壳体及复数线端端子,其中该线端壳体包括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设于线端壳体前端且具有复数贯穿剖沟,所述贯穿剖沟自插接部前端面沿插接顶面水平方向延伸,贯穿剖沟与该线端连接器内所设用以收容线端端子的复数端子槽相连通,线端端子包括用以夹持板端端子的一接收部及用以固定线缆一端的一包夹部。
进一步地,所述线端端子包括有一基板,该基板前方二侧弯折有侧板,并由二侧板朝插接部相对朝内斜伸出用以夹持板端端子的一悬空弹臂,而基板后侧设有一包夹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上缘段差处形成一阻挡部。
进一步地,线端壳体更包含一个位于线端壳体后端的基部,该基部与插接部间设有复数端子定位部,所述端子定位部包含有至少一定位空间,与设于基部前端用以挡止阻挡部向后移动的一挡止部,及位于插接部后端穿设二侧板的阻挡部间用以使端子对正的固定部,所述定位空间与各端子槽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线对板电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结合时,板端端子延长部与对接部沿水平方向依序通过该线端壳体的贯穿剖沟并与接收部相连接后电性连接,达到快速对正后接合以改善组装效率;第二,透过线端壳体的贯穿剖沟遮蔽板端端子对接部,使电连接器除提升电流及电压的电气特性外,还可形成保护及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效果;第三,可改善线端端子在组装时无法对正的缺陷,避免线端壳体内的线端端子在未对正情况插入板端端子,造成线端端子因变形所造成如导电接触不良的情况;第四,对板电连接器组合组装时,线端连接器挡止部能透过板端连接器的缺口形成一默认组装位置;而板端壳体的定位接合区设有相对应供定位块卡扣定位的定位孔,从而达到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能够稳固地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2为线端连接器,20为线端壳体,200为插接部,201为贯穿剖沟,202为插接顶面,203为端子槽,204为定位结合部, 2040为定位块,205为基部,206为挡止部,207为端子定位部,208为定位空间,209为固定部,21为线端端子,210为基板,211为接收部,2110为侧板, 2111为悬空弹臂,2112为阻挡部,212为包夹部,3为板端连接器,30为板端壳体,300为插接空间,301为遮板部,3010为缺口,302为基座,303为定位接合区,3030为定位孔,305为侧壁,306为焊固片,31为板端端子,310为对接部,3100为延长部,311为焊接部,4为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该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1包含线端连接器2和板端连接器3,其中:
该线端连接器2包含一线端壳体20及复数线端端子21,其中该线端壳体 20包括有一插接部200,该插接部200设于线端壳体20前端且具有复数贯穿剖沟201,该些贯穿剖沟201自插接部200前端面沿插接顶面202水平方向延伸有一预定长度X,该些贯穿剖沟201与该线端连接器2内所设用以收容该些线端端子21的复数端子槽203相连通,以使板端端子31对接部310部分为贯穿剖沟201所遮蔽,该线端壳体20于后端设有一基部205,该基部205与插接部200 间设有复数端子定位部207,该些端子定位部207包含有至少一定位空间208,该定位空间208与各端子槽203相互连通,且基部205前端形成有段差斜面的一挡止部206,该挡止部206相对应各端子槽203自该线端壳体20左右二侧方向排列;又该线端端子21更包括有一基板210、一接收部211及一包夹部212,其中该接收部211为该基板210前方二侧弯折有侧板2110,并由二侧板2110朝插接部200相对朝内斜伸出用以夹持板端端子31的一悬空弹臂2111所形成,而用以固定线缆4的包夹部212设于基板210后侧,该侧板2110上缘段差处形成一阻挡部2112,挡止部206于基部205前端用以挡止该阻挡部2112向后移动的,且位于插接部200后端的固定部209穿设二侧板2100间以使线端端子21 对正,且线端壳体2于插接部200的插接顶面202处设有具有至少一定位块2040 的一定位结合部204。
板端连接器3包括有一板端壳体30,该板端壳体30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供该线端连接器20插接部200收纳的一插接空间300,板端壳体30于该插接空间 300上方设有供屏蔽插接部200的一遮板部301,位于该板端壳体30后侧且与插接空间300相邻的基座302定位有复数的片状板端端子31,板端端子31包括有的一对接部310及位于该插接空间300外用以电性连接一默认电路板的焊接部311,其中该对接部310前端下方部分朝水平方向延伸有用以引导该线端连接器的一延长部3100,当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3结合时,该板端端子延长部3100与对接部310沿水平方向依序通过该线端壳体20的贯穿剖沟201并与该接收部211相连接后电性连接,该板端壳体30的定位接合区303设有相对应供定位块2040卡扣定位的至少一定位孔3030;前述该遮板部301更进一步设有一朝内凹陷的一缺口3010,该线端壳体20的挡止部206为该缺口3010所收纳,而该挡止部206的段差斜面为该缺口3010的边缘所抵靠定位,该板端壳体30 包含一基座302及由该基座302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305所形成之插接空间300,该板端壳体30的基座302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305前端设有用以提供固定于默认电路板的焊固片306。
参照图2和图4,线端连接器2于组装时,线端端子21插设定位于线端壳体20内所设的端子槽203,而线端端子21的接收部211设于插接部200相对应的端子槽203内,线端端子21所设悬空弹臂2111与贯穿剖沟201相对正,线端端子21二侧板2110的阻挡部2112中间为插接部200所设固定部209所穿设,而线端端子21上设有铆接线缆4的包夹部212,该线缆4由基部205的端子槽 203穿出线端壳体20之外。
板端连接器3组装时,板端端子3定位于板端壳体30的基座302,其可以插设、射出成形或其他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定位,而板端壳体30二侧壁305前端处插设有一焊固片306。
参照图2、图3和图5,该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1组装时,线端连接器2线端壳体20前端所设的插接部200,朝插接方向移动准备插设于板端连接器3的板端壳体30所凹设的插接空间300内,当板端连接器2上所设的遮板部301被线端连接器3定位块2040所抵靠时,遮板部301局部朝外弹性变形使定位块2040 能顺利通过遮板部301进入定位孔3030内固定,同时板端连接器3之板端端子 31的延长部3100对正线端连接器2的贯穿剖沟201后,板端端子31延长部3100 与对接部310依序通过贯穿剖沟201后,且依序受线端端子21接受部211所夹持,于此较佳实施例中,当定位块2040定位于定位孔3030内,而接收部211 夹持于对接部31后电性导通,透过上述较佳技术手段达到板端端子31与线端端子21相互插接以达准确导引及快速对正的效果。
再者,本实施例中,板端端子31的对接部310与延长部3100概阶梯状并形成一段差,利用该段差结构增加导体体积,使该线对板连接器1电气特性负载量增加,而贯穿剖沟201的预定长度X等于或小于相对应板端端子对接部310 的长度尺寸,当该对接部310于组装时能收纳并遮蔽于该线端壳体20内,达到有效利用空间及对端子形成保护的功效。
参照图1-图5,线端连接器2的线端端子21定位于端子槽203内,而该端子槽203与端子定位部207相连且相通,线端端子21朝安装方向组设于线端壳体2,线端端子21依接收部211、基板210顺序进入端子槽203;当该线端端子21二侧板2110行经该端子定位部207的定位空间208,该二侧板2110的阻挡部2112间受端子定位部207局部延伸的固定部209所穿设,而固定部209由插接部200后端朝基部205延伸于定位空间208内。透过上述手段改善以阻挡部 211避免线端端子21于组装时,线端端子21的接收部211不能对正于贯穿剖沟 201,以预防板端端子31与线端端子21结合时所造成线端端子21变形导致的电性接触不良,在基部205前端设有用以挡止阻挡部2112向后移动的挡止部 206。
线端壳体20包含一个位于线端壳体20后端的基部205,该基部205前端为形成有段差斜面的一挡止部206,该挡止部206朝线端壳体20左右二侧方向排列,而该板端壳体20于该插接空间300上方设有一遮板部301,该遮板部301 更进一步设有一朝内凹陷的一缺口3010,该线端壳体20的挡止部206为该缺口 3010所收纳,而该挡止部206的段差斜面为该缺口3010的边缘所抵靠定位,使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1于组装时,该线端连接器2挡止部能透过板端连接器3 的缺口3010形成一默认组装位置。
线端壳体20于插接部200的插接顶面202处设有一定位结合部204,而板端壳体3于遮板部301处设有一定位接合区303,该定位接合区303于定位结合部204相对应结合,而线端壳体2的定位结合部204为至少一定位块2040,而该板端壳体30的定位接合区303设有相对应供定位块2040卡扣定位的至少一定位孔3030,用以将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1能够稳固的结合。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有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线端连接器包含一线端壳体及复数的线端端子,其中线端壳体包括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设于线端壳体前端且具有复数的贯穿剖沟,所述贯穿剖沟自插接部前端面沿插接顶面水平方向延伸,且贯穿剖沟与线端连接器内所设用以收容所述线端端子的复数端子槽相连通,线端端子包括用以夹持该板端端子的一接收部与用以固定线缆一端的一包夹部;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有一板端壳体,该板端壳体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供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插接部收纳的一插接空间,所述板端壳体于该插接空间上方设有供屏蔽插接部的一遮板部,位于该板端壳体后侧且与该插接空间相邻的基座定位有复数片状的板端端子,板端端子包括有位于该所述接空间内用以供接收部电性连接的一对接部及位于插接空间外用以电性连接一默认电路板的一焊接部,其中对接部前端下方部分朝水平方向延伸有用以引导所述线端连接器的一延长部,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结合时,所述板端端子的延长部与对接部沿水平方向依序通过所述线端壳体的贯穿剖沟并与所述接收部相连接后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剖沟自插接部前端面沿插接顶面水平方向延伸有一预定长度,在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结合时,所述板端端子的对接部部分为贯穿剖沟所遮蔽,其遮蔽范围与该预定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壳体在插接部的插接顶面处设有一定位结合部,而板端壳体于遮板部处设有一定位接合区,该定位接合区与定位结合部相对应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壳体的定位结合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块,而板端壳体的定位接合区设有相对应的供定位块卡扣定位的至少一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壳体还包含一位于线端壳体后端的基部,该基部前端形成有呈段差斜面的一挡止部,该挡止部朝线端壳体左右二侧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板端壳体于插接空间上方设有一遮板部,该遮板部更进一步设有一朝内凹陷的一缺口,线端壳体的挡止部为缺口所收纳,而挡止部的段差斜面为该缺口的边缘所抵靠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线端端子包括有一基板、一接收部及一包夹部,其中接收部于基板前方两侧弯折有侧板,并由两侧板朝插接部方向相对朝内斜伸出有用以夹持板端端子的悬空弹臂,而包夹部设于基板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上缘段差处形成有一阻挡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线端壳体更包含一位于线端壳体后端的基部,基部与插接部之间设有复数端子定位部,所述端子定位部包含有至少一定位空间,该定位空间与各端子槽相互连通,与设于基部前端用以挡止阻挡部向后移动的一挡止部,及位于插接部后端穿设两侧板的阻挡部之间用以使端子对正的固定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壳体包含一基座及由该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所形成的插接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壳体的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前端设有用以提供固定路板的焊固片。
12.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板端壳体,该板端壳体前端面朝内凹陷形成供线端连接器插接部收纳的一插接空间,该板端壳体于插接空间上方设有一遮板部,位于该板端壳体后侧且与该插接空间相邻的基座定位有复数板端端子,所述板端端子包括有位于该插接空间内的一对接部及位于该插接空间外用以电性连接电路板的一焊接部,其中对接部前端下方部分朝水平方向延伸有一延长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壳体包含一基座及由该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所形成的插接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壳体的基座二端分别向前延伸的侧壁前端设有用以提供固定电路板的焊固片。
15.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线端壳体及复数线端端子,其中该线端壳体包括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设于线端壳体前端且具有复数贯穿剖沟,所述贯穿剖沟自插接部前端面沿插接顶面水平方向延伸,贯穿剖沟与该线端连接器内所设用以收容线端端子的复数端子槽相连通,线端端子包括用以夹持板端端子的一接收部及用以固定线缆一端的一包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端子包括有一基板,该基板前方二侧弯折有侧板,并由二侧板朝插接部相对朝内斜伸出用以夹持板端端子的一悬空弹臂,而基板后侧设有一包夹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上缘段差处形成一阻挡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线端壳体更包含一个位于线端壳体后端的基部,该基部与插接部间设有复数端子定位部,所述端子定位部包含有至少一定位空间,与设于基部前端用以挡止阻挡部向后移动的一挡止部,及位于插接部后端穿设二侧板的阻挡部间用以使端子对正的固定部,所述定位空间与各端子槽相互连通。
CN201621326822.XU 2016-09-30 2016-12-06 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Active CN2065244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936U TWM536797U (zh) 2016-09-30 2016-09-30 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105214936 2016-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4469U true CN206524469U (zh) 2017-09-26

Family

ID=5860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6822.XU Active CN206524469U (zh) 2016-09-30 2016-12-06 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4469U (zh)
TW (1) TWM5367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2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11952762A (zh) * 2019-05-15 2020-11-17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2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09921213B (zh) * 2017-12-13 2021-06-22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11952762A (zh) * 2019-05-15 2020-11-17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
CN111952762B (zh) * 2019-05-15 2022-03-08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6797U (zh) 2017-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02665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7009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715530B (zh) 电连接器
CN206524469U (zh) 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201097428Y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103579795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104103932B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6271993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7565296A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7320401U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
CN205488658U (zh) 耳机插头连接器
CN202678672U (zh) 组合式逐段发光缆线
CN205211996U (zh) 转接器及其端子
CN205846389U (zh) 转接连接器
CN203339361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1008063Y (zh) 视讯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01149913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4103082U (zh) 电连接器
CN204517002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084858Y (zh) 电连接插座、电连接插头及其组合装置
CN207625011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466310U (zh) 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