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1933U -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1933U
CN206521933U CN201720191397.6U CN201720191397U CN206521933U CN 206521933 U CN206521933 U CN 206521933U CN 201720191397 U CN201720191397 U CN 201720191397U CN 206521933 U CN206521933 U CN 206521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roofing
main joist
joist
fix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913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广东
陈学英
张乾伟
刘文烈
陶天恒
廖春懿
李运富
曹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913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1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1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193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该操作架包括架设在待铺设的屋面上侧的架体,架体包括与屋面垂直的支撑部、平面网状操作部和顶部角度调节部;支撑部为支撑杆;平面网状操作部由纵向主龙骨和横向次龙骨通过扣接而成,纵向主龙骨与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顶部角度调节部包括角度固定杆、顶部拼装主轴杆和角度调节杆;角度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角度固定杆的中部可调连接,三者呈三角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只需制作一套配件可循环使用,组装与拆卸简单较传统操作架体节省了后期处理的成本同时保证了屋面整体的施工质量,施工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操作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斜屋面铺装施工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背景技术
传统斜屋面一般均需铺装屋面瓦,操作架体则一般由直径统一的长钢管龙骨、支撑短钢管和扣件组成。在屋面铺装前、施工屋面保护层过程中,先按一定纵距及横距预埋支撑杆在保护层内,然后再采用扣件将纵向主龙骨及横向次龙骨进行相连,然后再通过扣件将龙骨与支撑杆连接形成操作架体。这种操作架存在以下缺点:
一、由于此种操作架为先预埋短钢管再采用扣件相连的方式,在屋面铺装的推进过程中为保证架体整体稳定性不能拆除钢管更不能随着施工的推进相应的调整架体(随着屋面瓦的铺装架体逐步的拆除)。
二、支撑短钢管部位需预留屋面瓦位置,待后期大面铺装完之后才能整体的拆除操作架体,支撑短钢管由于为预埋的形式后期拆除只能采取割除或者借用外力砸松后在将其拔除,然后在将此部位的钢管洞口塞实在施工防水及屋面保温层后铺设屋面瓦。
因此,此种操作架体施工复杂后期拆除麻烦架体稳定性较差且不能随着施工的推进架体也相应的改进,钢管预留洞口部位的防水施工及塞实密实度不够的话后期使用过程中将产生渗水隐患影响整体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解决传统斜屋面操作架稳定性差,操作复杂,后期预留部分防水处理繁琐并且无法随屋面铺装随时进行架体推进与拆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包括架设在待铺设的屋面上侧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与屋面垂直的支撑部,还包括与支撑部连接、覆盖两侧屋面并且其坡度与屋面分别相适应的两片平面网状操作部,所述架体还包括位于两片平面网状操作部的交汇处、屋脊上方的顶部角度调节部;
所述支撑部为底端垂直落置均布在屋面表面的支撑杆;
所述平面网状操作部由纵向主龙骨和横向次龙骨通过扣件扣接而成,所述纵向主龙骨与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顶部角度调节部包括角度固定杆、顶部拼装主轴杆和角度调节杆;
所述角度固定杆分别位于两侧屋面纵向主龙骨的延长线上,其一端与纵向主龙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在屋脊上方交叠,
所述顶部拼装主轴杆沿屋脊方向通长设置,顶部拼装主轴杆与两侧角度固定杆的交叠处可拆卸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角度固定杆的中部可调连接,三者呈三角形设置。
所述纵向主龙骨由一组纵向主龙骨标准节首尾依次承插连接组成,所述纵向主龙骨标准节的一端部为尺寸不变的主龙骨插口,另一端部为尺寸放大的主龙骨承口,纵向主龙骨标准节之间承插连接的部分通过分别开设的主龙骨连接卡孔并穿入主龙骨连接卡钉固定为一体,所述主龙骨连接卡钉的插拔方向与屋面垂直。
所述支撑杆纵向布置距离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的长度相适应,每根纵向主龙骨标准节的中部均开有支撑杆穿孔,所述支撑杆穿孔的开孔方向与屋面垂直,支撑杆的中部沿杆身开有支撑杆限位孔,支撑杆限位孔内穿有一根水平向的主龙骨限位卡钉,支撑杆的顶部贯穿支撑杆穿孔,纵向主龙骨标准节的底部卡在主龙骨限位卡钉上,所述纵向主龙骨和横向次龙骨的扣接位置位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的中部、支撑杆的一侧。
所述横向次龙骨沿横向通长设置。
所述角度调节杆设置于两侧角度固定杆的同侧,所述角度固定杆交叠、与角度调节杆之间形成管径空隙,该管径空隙垫补设有垫衬管,
所述角度固定杆的中部开有固定杆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杆上沿杆身开设有一组固定杆角度可调孔,所述垫衬管上开有垫衬管孔,
固定杆调节卡钉依次穿过固定杆调节孔和固定杆角度可调孔或者依次穿过固定杆调节孔、垫衬管孔和固定杆角度可调孔,
所述固定杆调节卡钉的插拔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角度固定杆的底端部为尺寸放大的固定杆承口,固定杆承口和顶端最末节的主龙骨插口的连接方式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角度固定杆的中部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相同。
所述角度固定杆的顶端部开有水平向的主轴杆插孔,顶部拼装主轴杆依次穿过两侧角度固定杆上的两个主轴杆插孔。
所述顶部拼装主轴杆由一组主轴杆标准节首尾依次承插连接组成,所述主轴杆标准节的一端部为尺寸不变的主轴插口,另一端部为尺寸放大的主轴承口,主轴杆标准节之间承插连接的部分通过分别开设的主轴杆连接孔并穿入主轴杆连接卡钉固定为一体,所述主轴杆连接卡钉的插拔方向与屋脊垂直。
所述横向次龙骨上设有三角形的脚踏操作台,该脚踏操作台由模板拼装而成,包括落置在屋面上的落置边、卡挡在横向次龙骨上的卡挡边以及水平方向的脚踏操作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斜屋面的铺装施工提供一种简易操作、能保证操作者的安全以及提高屋面铺装施工质量的思路及技术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由不同构件可拆卸组合而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装卸简便、能够适用于不同角度的斜屋面、一套构件可以循环使用施工方便节约成本的优势。其中,纵向主龙骨和横向次龙骨设计成由标准节连接的形式,两种龙骨之间通过扣件组成平面网状操作部;增设顶部角度调节部,在屋面架体拼装完之后可采用角度固定杆将平面网状操作部之间的角度固定以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性,方便应用于不同角度的斜屋面。由于此种架体均采用卡钉插销式固定,全部连接位置均为可拆卸连接,架体随着屋面铺装的推进逐步调整架体,屋面瓦铺装为从下往上铺装,架体可以随着铺装的推进由下往上拆除。同时,支撑部无需再埋入屋面内部,可以直接立在屋面表面,无需采取预埋形式避免了漏水且保证的屋面瓦铺装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只需制作一套配件可循环使用,组装与拆卸简单较传统操作架体节省了后期处理的成本同时保证了屋面整体的施工质量,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纵向主龙骨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横向次龙骨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角度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主轴杆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角度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A节点处纵向主龙骨标准节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4中B节点处纵向主龙骨、横向次龙骨和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4中C节点处角度固定杆、顶部拼装主轴杆和角度调节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垫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脚踏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4中D节点处脚踏操作台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纵向主龙骨、1.1-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2-主龙骨连接卡孔、1.3-支撑杆穿孔、1a-主龙骨承口、1b-主龙骨插口、2-支撑杆、2.1-支撑杆限位孔、3-横向次龙骨、4-主轴杆连接卡钉、5-角度固定杆、5.1-固定杆调节孔、5.2-主轴杆插孔、5a-固定杆承口、6-顶部拼装主轴杆、6.1-主轴杆标准节、6.2-主轴杆连接孔、6a-主轴承口、6b-主轴插口、7-角度调节杆、7.1-固定杆角度可调孔、8-脚踏操作台、8.1-落置边、8.2-卡挡边、8.3-脚踏操作边、9-垫衬管、9.1-垫衬管孔、10-屋面、11-屋脊、12-主龙骨连接卡钉、13-主龙骨限位卡钉、14-固定杆调节卡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图1-2所示,传统斜屋面操作架体由直径统一的长钢管龙骨、支撑短钢管和扣件组成。在屋面铺装前、施工屋面保护层过程中,先按一定纵距及横距预埋支撑杆2即支撑短钢管在保护层内,然后再采用扣件将纵向主龙骨1及横向次龙骨3进行相连,然后再通过扣件将龙骨与支撑杆连接形成操作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方案如下:
参见图3-4所示,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包括架设在待铺设的屋面上侧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与屋面垂直的支撑部,还包括与支撑部连接、覆盖两侧屋面并且其坡度与屋面分别相适应的两片平面网状操作部,所述架体还包括位于两片平面网状操作部的交汇处、屋脊11上方的顶部角度调节部。
所述支撑部为底端垂直落置均布在屋面表面的支撑杆2。
所述平面网状操作部由纵向主龙骨1和横向次龙骨3通过扣件扣接而成,所述纵向主龙骨1与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顶部角度调节部包括角度固定杆5、顶部拼装主轴杆6和角度调节杆7。所述角度固定杆5分别位于两侧屋面纵向主龙骨1的延长线上,其一端与纵向主龙骨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在屋脊11上方交叠。所述顶部拼装主轴杆沿屋脊11方向通长设置,顶部拼装主轴杆6与两侧角度固定杆5的交叠处可拆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角度固定杆5的中部可调连接,三者呈三角形设置。
参见图5-7、图9、图11-13所示,所述纵向主龙骨1可由一组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首尾依次承插连接组成,所述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一端部为尺寸不变的主龙骨插口1b,另一端部为尺寸放大的主龙骨承口1a,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之间承插连接的部分通过分别开设的主龙骨连接卡孔1.2并穿入主龙骨连接卡钉12固定为一体,所述主龙骨连接卡钉12的插拔方向与屋面10垂直。
所述支撑杆2纵向布置距离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长度相适应,每根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中部均开有支撑杆穿孔1.3,所述支撑杆穿孔1.3的开孔方向与屋面10垂直,支撑杆2的中部沿杆身开有支撑杆限位孔2.1,支撑杆限位孔2.1内穿有一根水平向的主龙骨限位卡钉13,支撑杆2的顶部贯穿支撑杆穿孔1.3,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底部卡在主龙骨限位卡钉13上,所述纵向主龙骨1和横向次龙骨3的扣接位置位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中部、支撑杆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
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长度为1000mm,其中主龙骨承口1a的长度为100mm,为直径52mm、壁厚3.5mm的钢管,其余900mm为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两部分焊接而成。支撑杆限位孔2.1居中设置,孔径为32mm。主龙骨连接卡孔1.2左右端各设置一个,孔径为20mm,支撑杆穿孔1.3的孔径为20mm。
支撑杆2为直径30mm、壁厚5mm的钢管,支撑杆限位孔2.1的孔径为20mm,沿杆身设置两个。
所述横向次龙骨3沿横向通长设置。在实际中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只需要满足横向均设有次龙骨即可。
本实施例中,横向次龙骨3为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
参见图8-10、14和15所示,所述角度调节杆7设置于两侧角度固定杆5的同侧,所述角度固定杆5交叠、与角度调节杆7之间形成管径空隙,该管径空隙垫补设有垫衬管9。
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中部开有固定杆调节孔5.1,所述角度调节杆7上沿杆身开设有一组固定杆角度可调孔7.1,所述垫衬管9上开有垫衬管孔9.1。
固定杆调节卡钉14依次穿过固定杆调节孔5.1和固定杆角度可调孔7.1或者依次穿过固定杆调节孔5.1、垫衬管孔9.1和固定杆角度可调孔7.1。所述固定杆调节卡钉14的插拔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底端部为尺寸放大的固定杆承口5a,固定杆承口5a和顶端最末节的主龙骨插口5b的连接方式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中部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相同。
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顶端部开有水平向的主轴杆插孔5.2,顶部拼装主轴杆6依次穿过两侧角度固定杆5上的两个主轴杆插孔5.2。
所述顶部拼装主轴杆6由一组主轴杆标准节6.1首尾依次承插连接组成,所述主轴杆标准节6.1的一端部为尺寸不变的主轴插口6b,另一端部为尺寸放大的主轴承口6a,主轴杆标准节之间承插连接的部分通过分别开设的主轴杆连接孔6.2并穿入主轴杆连接卡钉4固定为一体,所述主轴杆连接卡钉4的插拔方向与屋脊垂直。
本实施例中:
角度调节杆7为直径48mm、壁厚3.5mm、长度为1100mm的钢管。所述固定杆角度可调孔7.1的孔径为20mm,左右各自沿杆身设置三个,孔间距为100mm,孔距离杆端距离为50mm。
角度固定杆5的长度为1000mm,其中固定杆承口是直径52mm、壁厚3.5mm的钢管,其余900mm为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两部分焊接而成。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区别是开设了固定杆调节孔5.1,固定杆调节孔5.1的孔径为20mm。
支撑杆限位孔2.1居中设置,孔径为32mm。主龙骨连接卡孔1.2左右端各设置一个,孔径为20mm,支撑杆穿孔1.3的孔径为20mm;支撑杆2为直径30mm、壁厚5mm的钢管,支撑杆限位孔2.1的孔径为20mm,沿杆身设置两个。
主轴杆标准节6.1为直径40mm、壁厚3.5mm的钢管,主轴插口6b的长度为100mm。主轴杆连接孔6.2的孔径为20mm。
垫衬管9为直径50mm、壁厚5mm、长度为130mm的钢管,垫衬管孔9.1的孔径为20mm。
参见图16-17所示,所述横向次龙骨上设有三角形的脚踏操作台8,该脚踏操作台由模板拼装而成,包括落置在屋面上的落置边8.1、卡挡在横向次龙骨上的卡挡边8.2以及水平方向的脚踏操作边8.3。
本实施例中,模板的厚度为18mm,落置边8.1和卡挡边8.2均为360mm。
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卡钉的钉身均为直径18mm的圆钢。
这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屋面的面积设计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各个构件的尺寸和布置位置;
步骤二,将纵向主龙骨1和横向次龙骨3通过扣件连接组成平面网状操作部;
步骤三,将支撑杆与纵向主龙骨1之间可拆卸连接,保持支撑杆2与平面网状操作部垂直;
步骤四,将角度固定杆5与纵向主龙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保持在屋脊11上方交叠;
步骤五,将顶部拼装主轴杆6与两侧的角度固定杆5可拆卸连接;
步骤六,调整角度固定杆5的角度,保证角度固定杆与屋面的角度相适应,然后将角度调节杆7与两侧的角度固定杆可拆卸连接;
步骤七,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组装完毕后整体吊装至屋面上;
步骤八,工人自下而上对屋面进行铺装施工,每施工完一部分屋面拆卸覆盖这部分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直至施工至屋脊处,拆卸也随之完成;
步骤九,将拆卸下来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的构件进行周转使用。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包括架设在待铺设的屋面上侧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与屋面垂直的支撑部,还包括与支撑部连接、覆盖两侧屋面并且其坡度与屋面分别相适应的两片平面网状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位于两片平面网状操作部的交汇处、屋脊(11)上方的顶部角度调节部;
所述支撑部为底端垂直落置均布在屋面表面的支撑杆(2);
所述平面网状操作部由纵向主龙骨(1)和横向次龙骨(3)通过扣件扣接而成,所述纵向主龙骨(1)与支撑杆(2)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顶部角度调节部包括角度固定杆(5)、顶部拼装主轴杆(6)和角度调节杆(7);
所述角度固定杆(5)分别位于两侧屋面纵向主龙骨(1)的延长线上,其一端与纵向主龙骨(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在屋脊(11)上方交叠,
所述顶部拼装主轴杆沿屋脊(11)方向通长设置,顶部拼装主轴杆(6)与两侧角度固定杆(5)的交叠处可拆卸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角度固定杆(5)的中部可调连接,三者呈三角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主龙骨(1)由一组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首尾依次承插连接组成,所述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一端部为尺寸不变的主龙骨插口(1b),另一端部为尺寸放大的主龙骨承口(1a),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之间承插连接的部分通过分别开设的主龙骨连接卡孔(1.2)并穿入主龙骨连接卡钉(12)固定为一体,所述主龙骨连接卡钉(12)的插拔方向与屋面(10)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纵向布置距离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长度相适应,每根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中部均开有支撑杆穿孔(1.3),所述支撑杆穿孔(1.3)的开孔方向与屋面(10)垂直,支撑杆(2)的中部沿杆身开有支撑杆限位孔(2.1),支撑杆限位孔(2.1)内穿有一根水平向的主龙骨限位卡钉(13),支撑杆(2)的顶部贯穿支撑杆穿孔(1.3),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底部卡在主龙骨限位卡钉(13)上,所述纵向主龙骨(1)和横向次龙骨(3)的扣接位置位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1.1)的中部、支撑杆(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次龙骨(3)沿横向通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杆(7)设置于两侧角度固定杆(5)的同侧,所述角度固定杆(5)交叠、与角度调节杆(7)之间形成管径空隙,该管径空隙垫补设有垫衬管(9),
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中部开有固定杆调节孔(5.1),所述角度调节杆(7)上沿杆身开设有一组固定杆角度可调孔(7.1),所述垫衬管(9)上开有垫衬管孔(9.1),
固定杆调节卡钉(14)依次穿过固定杆调节孔(5.1)和固定杆角度可调孔(7.1)或者依次穿过固定杆调节孔(5.1)、垫衬管孔(9.1)和固定杆角度可调孔(7.1),
所述固定杆调节卡钉(14)的插拔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底端部为尺寸放大的固定杆承口(5a),固定杆承口(5a)和顶端最末节的主龙骨插口(5b)的连接方式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中部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与纵向主龙骨标准节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固定杆(5)的顶端部开有水平向的主轴杆插孔(5.2),顶部拼装主轴杆(6)依次穿过两侧角度固定杆(5)上的两个主轴杆插孔(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拼装主轴杆(6)由一组主轴杆标准节(6.1)首尾依次承插连接组成,所述主轴杆标准节(6.1)的一端部为尺寸不变的主轴插口(6b),另一端部为尺寸放大的主轴承口(6a),主轴杆标准节之间承插连接的部分通过分别开设的主轴杆连接孔(6.2)并穿入主轴杆连接卡钉(4)固定为一体,所述主轴杆连接卡钉(4)的插拔方向与屋脊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次龙骨上设有三角形的脚踏操作台(8),该脚踏操作台由模板拼装而成,包括落置在屋面上的落置边(8.1)、卡挡在横向次龙骨上的卡挡边(8.2)以及水平方向的脚踏操作边(8.3)。
CN201720191397.6U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21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1397.6U CN206521933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1397.6U CN206521933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1933U true CN206521933U (zh) 2017-09-26

Family

ID=5989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9139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21933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19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511A (zh) * 2017-03-01 2017-05-17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511A (zh) * 2017-03-01 2017-05-17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06677511B (zh) * 2017-03-01 2022-04-19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1591B (zh) 箱形钢骨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01397844B (zh) 特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倾斜墙体模架工程施工方法
CN106284089A (zh) 一种钢栈桥快速施工方法
CN206053274U (zh) 高层建筑竖百叶外遮阳板与玻璃幕墙兼用的外脚手架装置
CN109629810A (zh) 封闭式悬挑脚手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5544873B (zh) 一种波浪形空心屋面的施工方法
CN205444887U (zh) 坡屋面模板系统
CN106284988A (zh) 斜圆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8534048U (zh) 用于火工品和高辐射工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测温对拉螺杆
CN110080517A (zh) 混凝土薄壳穹顶结构的模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07476A (zh) 一种连拱形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21933U (zh)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
CN206530050U (zh) 一种超大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CN107724540A (zh) 钢板剪力墙与钢筋桁架楼层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242788U (zh) 一种连续渐变的波浪形屋面结构
CN208934254U (zh) 一种装配式钢骨异形柱连接构造
CN208830702U (zh) 一种带腹丝混凝土浇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
CN106677511A (zh) 一种组合式斜屋面操作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79915U (zh) 一种坡屋面模板支撑系统
CN102661034A (zh) 钢管扣件桁架平台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13146U (zh) 剪力墙外架拉结结构
CN211369541U (zh) 一种用于外墙双层飘板模板支设的底座
CN205242789U (zh) 一种交替排布的半锥形拱立窗屋面结构
CN102605945A (zh) 木大模板及制作方法
CN206319595U (zh) 斜圆柱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