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1963U -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1963U
CN206511963U CN201621074695.9U CN201621074695U CN206511963U CN 206511963 U CN206511963 U CN 206511963U CN 201621074695 U CN201621074695 U CN 201621074695U CN 206511963 U CN206511963 U CN 206511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running
concentrated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746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程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746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11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1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19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其中,净水系统中设置了第二自来水进水管,净水器中设置了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二自来水进水口,以使得自来水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进入后,从第二自来水进水口流出,达到反向冲洗过滤膜的效果,反向冲洗后的水从浓水出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在定期给过滤膜反向冲洗的情况下,能够延长净水器的使用寿命,从而为用户节约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日常饮用的自来水经过了多种清洁、杀菌消毒手段,经出厂水质检测能够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再经过漫长的管道和二次加压的水箱,流入千家万户。流入住户前,漫长的管道经过了复杂地形和道路,有些管道年久失修,有些水管与污水管交叉,楼里的一些水管甚至先要经过厕所,才能够到达厨房。因为水管四周的渗漏和二次加压水箱很少清理消毒,水箱里不可能一尘不染,以及水管中的铁锈等诸多原因会造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再一检测,铁锈、铅、酚等致病微生物、农药都有不同程度出现,其污染情况可能触目惊心。长期饮用有可能成为结石、心血管、动脉硬化等症的发病原因。人们一直认为只要烧开饮用就是安全的,其实开水只是不会引起腹泻而已,烧水过程并不能除去水中那些会引起慢性疾病的杂质,可以说我们长期以来饮用的水不是十分卫生的。
随着中国人均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净水技术成熟,净水器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及使用。净水器可以有效清除水中的氯、重金属细菌、病毒、藻类以及固体悬浮物。目前比较常见的是超滤膜净水器,超滤膜净水器利用膜分离技术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即为净水,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即超滤膜管内,成为浓缩液即浓水。在家庭环境中,净水使用频繁、用水量大,而过滤剩下的浓水只用于冲洗马桶、浇花、使用频率低,用量小,超滤膜无法工作在最佳工况,容易导致超滤膜效能降低,寿命缩短。现有双净水器和复杂的反冲管路实现超滤膜的反向冲洗维护,可以有效地延长净水器使用寿命,但其实施成本较高,不适合家用,并且在家用环境中,通常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标准的反向冲洗管路。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适用于家用环境中,且能够反向冲洗净水器的滤膜,以有效地延长净水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包括壳体和过滤膜;
所述过滤膜将所述壳体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和浓水腔;
所述浓水腔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
所述净水腔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进水口和净水出水口。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其中,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净水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第二自来水进水管、浓水出水管和净水出水管;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
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阀门;
所述浓水出水管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浓水阀门;
所述净水出水管与所述净水出水口连通,且所述净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净水阀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其中,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的开关。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所述第一水箱设置在所述净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净水出水口与所述净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所述第二水箱设置在所述浓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所述浓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将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和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替换为一个三通阀;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通过三通阀连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中,包括壳体和过滤膜;
所述过滤膜将所述壳体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和浓水腔;
所述浓水腔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
所述净水腔上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用于输入自来水或输出净水。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其中,包括实施例2所述的净水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浓水出水管和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包括第二自来水进水管、净水出水管口和T形连接管;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
所述浓水出水管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浓水阀门;
所述T形连接管第一端与所述进出水口连通,所述T形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和进水出水管连通;
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阀门;
所述净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净水阀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其中,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的开关。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所述第一水箱设置在所述净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进出水口与所述净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所述第二水箱设置在所述浓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所述浓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将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和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替换为一个三通阀;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通过三通阀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其中,净水系统中设置了第二自来水进水管,净水器中设置了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二自来水进水口,以使得自来水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进入后,从第二自来水进水口流出,达到反向冲洗过滤膜的效果,反向冲洗后的水从浓水出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在定期给过滤膜反向冲洗的情况下,能够延长净水器的使用寿命,从而为用户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数字代表意义如下:
10-壳体; 20-过滤膜; 30-浓水腔;
31-第一自来水进水口; 32-浓水出水口; 33-第一自来水进水管;
34-浓水出水管; 35-第一自来水阀门; 36-浓水阀门;
40-净水腔; 41-第二自来水进水口; 42-净水出水口;
43-第二自来水进水管 44-净水出水管 45-第二自来水阀门
46-净水阀门 50-第一水箱 51-第二水箱
52-进出水口 53-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采用热插拔方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超滤膜净水器因其结构简单、净水效果明显,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环境中。通常的家用超滤膜净水器是利用膜分离技术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压力下,当原液(自来水)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净水),而原液(自来水)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超滤膜管内),成为浓缩液(浓水),在浓水端用水时,冲洗排出。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原理示意图,该净水器包括壳体10和过滤膜20;
过滤膜20将壳体10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
浓水腔30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和浓水出水口32;
净水腔40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进水口41和净水出水口42。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壳体10用于盛装待过滤的自来水和经过滤后的净水;过滤膜20作为过滤介质,过滤膜20的两侧存在压力差,当原液(自来水)流过过滤膜20表面时,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水及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过滤膜20成为净水,而原液(自来水)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过滤膜20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浓水),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随着浓水端用水时排出。
由于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器,过滤膜20将壳体10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内的压强不同,即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存在压力差。浓水腔30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和浓水出水口32,而净水腔40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进水口41和净水出水口42。自来水从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进入浓水腔30后,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水及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过滤膜20成为净水并进入到净水腔40中,净水能够通过净水出水口42流出使用。自来水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过滤膜20的进液侧(即浓水腔30中的过滤膜20),成为浓缩液(浓水),浓水能够通过浓水出水口32流出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壳体10与过滤膜20优选为柱状的中空腔体,且过滤膜20设置在壳体10内部,将壳体10分为浓水腔30和净水腔40,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净水过程描述,由于净水器长期使用后,过滤膜20中靠近浓水腔30的一侧堆积了大量的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够及时清理,会严重影响该净水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器还能够用于反向冲洗过滤膜20。当用于反向冲洗时,自来水能够从第二自来水进水口41进入到净水腔40中,进而透过过滤膜20,将附着在过滤膜20另一侧(靠近浓水腔30的一侧)上的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从过滤膜20上冲洗下来,冲洗过后的包含杂质的废水在浓水腔30中,当浓水出水口32用水时,上述废水能够顺着浓水出水口32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了前述净水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浓水出水管34和净水出水管44。其中,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连通,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与第二自来水进水口41连通,浓水出水管34与浓水出水口32连通,净水出水管44与净水出水口42连通。进一步,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35;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阀门45;浓水出水管34上设置有浓水阀门36;净水出水管44上设置有净水阀门4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在净水过程中,自来水从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进水,流经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后进入浓水腔30,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水及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过滤膜20成为净水并进入到净水腔40中,净水能够通过净水出水口42流出到净水出水管44中,进而被人们使用。自来水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过滤膜20的进液侧(即浓水腔30中的过滤膜20),成为浓缩液(浓水),浓水能够通过浓水出水口32流出到浓水出水管34中,进而被人们用于冲洗马桶或浇花等。安装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上的第一自来水阀门35用于控制自来水的进水情况,当需要净水时,打开第一自来水阀门35;安装在净水出水管44上的净水阀门46用于控制净水的出水情况,当需要使用净水时,打开净水阀门46即可;安装在浓水出水管34上的浓水阀门36用于控制浓水的出水情况,当需要使用净水时,打开净水阀门46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用于反向冲洗时,自来水能够从第二自来水进水口41进水,流经第二自来水进水口41后进入到净水腔40中,进而透过过滤膜20,将附着在过滤膜20另一侧(靠近浓水腔30的一侧)上的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从过滤膜20上冲洗下来,冲洗过后的包含杂质的废水在浓水腔30中,当浓水出水口32用水时,上述废水能够顺着浓水出水口32,以及与浓水出水口32连接的浓水出水管34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
第一自来水阀门35、第二自来水阀门45、浓水阀门36和净水阀门46均与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自来水阀门35、第二自来水阀门45、浓水阀门36和净水阀门46的开关。
优选的,上述第一自来水阀门35、第二自来水阀门45、浓水阀门36和净水阀门46均为电磁阀,能够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上述各个阀门为开启或关闭状态。
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水箱50和第二水箱51;
第一水箱50设置在净水出水管44上,且位于净水出水口42与净水阀门46之间的位置;
第二水箱51设置在浓水出水管34上,且位于浓水出水口32与浓水阀门36之间的位置。
第一水箱50用于存储过滤后的净水,以保证净水阀门46开启后,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水流量。同理,第二水箱51用于存储从浓水腔30流出的浓水,以使的在使用浓水进行冲洗马桶或浇花时也有较为稳定的水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将第一自来水阀门35和第二自来水阀门45替换为一个三通阀;
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通过三通阀连通。
由于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并不会同时使用,且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和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35和第二自来水阀门45。本实施例1的优选方案将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通过一个三通阀门连通后,使得整个净水系统的结构更为简单,更易操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器,包括壳体10和过滤膜20;
过滤膜20将壳体10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
浓水腔30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和浓水出水口32;
净水腔40上设置有进出水口52,进出水口52用于输入自来水或输出净水。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器,壳体10用于盛装待过滤的自来水和经过滤后的净水;过滤膜20作为过滤介质,过滤膜20的两侧存在压力差,当原液(自来水)流过过滤膜20表面时,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水及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过滤膜20成为净水,而原液(自来水)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过滤膜20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浓水),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随着浓水端用水时排出。
由于本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器,过滤膜20将壳体10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内的压强不同,即净水腔40和浓水腔30存在压力差。浓水腔30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和浓水出水口32,而净水腔40上设置有进出水口52。自来水从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进入浓水腔30后,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水及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过滤膜20成为净水并进入到净水腔40中,净水能够通过进出水口52流出使用。自来水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过滤膜20的进液侧(即浓水腔30中的过滤膜20),成为浓缩液(浓水),浓水能够通过浓水出水口32流出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壳体10与过滤膜20优选为柱状的中空腔体,且过滤膜20设置在壳体10内部,将壳体10分为浓水腔30和净水腔40,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净水过程描述,由于净水器长期使用后,过滤膜20中靠近浓水腔30的一侧堆积了大量的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够及时清理,会严重影响该净水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器还能够用于反向冲洗过滤膜20。当用于反向冲洗时,自来水能够从进出水口52进入到净水腔40中,进而透过过滤膜20,将附着在过滤膜20另一侧(靠近浓水腔30的一侧)上的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从过滤膜20上冲洗下来,冲洗过后的包含杂质的废水在浓水腔30中,当浓水出水口32用水时,上述废水能够顺着浓水出水口32排出。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包括了实施例2的净水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浓水出水管34和进出水管,进出水管包括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净水出水管44口和T形连接管。其中,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连通,浓水出水管34与浓水出水口32连通,T形连接管与进出水口52连通。进一步,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35;浓水出水管34上设置有浓水阀门36;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阀门45;净水出水管44上设置有净水阀门4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在净水过程中,自来水从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进水,流经第一自来水进水口31后进入浓水腔30,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水及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过滤膜20成为净水并进入到净水腔40中,净水能够通过进出水口52流出到净水出水管44中,进而被人们使用。自来水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孔径的物质如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过滤膜20的进液侧(即浓水腔30中的过滤膜20),成为浓缩液(浓水),浓水能够通过浓水出水口32流出到浓水出水管34中,进而被人们用于冲洗马桶或浇花等。安装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上的第一自来水阀门35用于控制自来水的进水情况,当需要净水时,打开第一自来水阀门35;安装在净水出水管44上的净水阀门46用于控制净水的出水情况,当需要使用净水时,打开净水阀门46即可;安装在浓水出水管34上的浓水阀门36用于控制浓水的出水情况,当需要使用净水时,打开净水阀门46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用于反向冲洗时,自来水能够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进水,流经进出水口52后进入到净水腔40中,进而透过过滤膜20,将附着在过滤膜20另一侧(靠近浓水腔30的一侧)上的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从过滤膜20上冲洗下来,冲洗过后的包含杂质的废水在浓水腔30中,当浓水出水口32用水时,上述废水能够顺着浓水出水口32,以及与浓水出水口32连接的浓水出水管34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
第一自来水阀门35、浓水阀门36、第二自来水阀门45和净水阀门46均与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自来水阀门35、浓水阀门36、第二自来水阀门45和净水阀门46的开关。
优选的,上述第一自来水阀门35、浓水阀门36、第二自来水阀门45和净水阀门46均为电磁阀,能够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上述各个阀门为开启或关闭状态。
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水箱50和第二水箱51;
第一水箱50设置在净水出水管44上,且位于进出水口52与净水阀门46之间的位置;
第二水箱51设置在浓水出水管34上,且位于浓水出水口32与浓水阀门36之间的位置。
第一水箱50用于存储过滤后的净水,以保证净水阀门46开启后,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水流量。同理,第二水箱51用于存储从浓水腔30流出的浓水,以使的在使用浓水进行冲洗马桶或浇花时也有较为稳定的水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将第一自来水阀门35和第二自来水阀门45替换为一个三通阀53;
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通过三通阀53连通。
由于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并不会同时使用,且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和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35和第二自来水阀门45。本实施例2的优选方案将第一自来水进水管33与第二自来水进水管43通过一个三通阀53门连通后,使得整个净水系统的结构更为简单,更易操作,具体如图8所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第二自来水进水管、浓水出水管和净水出水管;
所述净水器包括壳体和过滤膜;
所述过滤膜将所述壳体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和浓水腔;
所述浓水腔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
所述净水腔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进水口和净水出水口;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
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阀门;
所述浓水出水管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浓水阀门;
所述净水出水管与所述净水出水口连通,且所述净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净水阀门;
还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所述第一水箱设置在所述净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净水出水口与所述净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所述第二水箱设置在所述浓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所述浓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和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替换为一个三通阀;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通过三通阀连通。
4.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器、第一自来水进水管、浓水出水管和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包括第二自来水进水管、净水出水管口和T形连接管;
所述净水器包括壳体和过滤膜;
所述过滤膜将所述壳体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净水腔和浓水腔;
所述浓水腔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
所述净水腔上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用于输入自来水或输出净水;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自来水阀门;
所述浓水出水管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浓水出水管上设置有浓水阀门;
所述T形连接管第一端与所述进出水口连通,所述T形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和进水出水管连通;
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自来水阀门;
所述净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净水阀门;
还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所述第一水箱设置在所述净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进出水口与所述净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所述第二水箱设置在所述浓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所述浓水阀门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所述浓水阀门、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和所述净水阀门的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自来水阀门和所述第二自来水阀门替换为一个三通阀;
所述第一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水管通过三通阀连通。
CN201621074695.9U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11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4695.9U CN206511963U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4695.9U CN206511963U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1963U true CN206511963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7469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11963U (zh) 2016-09-22 2016-09-22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11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967A (zh) * 2020-08-12 2022-02-22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家用净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967A (zh) * 2020-08-12 2022-02-22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家用净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1012U (zh) 环境水样快速病毒富集装置
CN103880247A (zh) 一种生活用水净化设备
CN205773828U (zh) 一种新型的农村净水机
CN206511963U (zh) 一种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CN106861265A (zh) 一种净水系统及反洗方法
CN105130036B (zh) 自冲洗净水机
CN102235948A (zh) 环境水样快速病毒富集方法和富集装置
CN105271553A (zh) 多功能家用净水器
JP4969071B2 (ja) 浄水装置
CN207468312U (zh) 市政自来水管网压力回收型反渗透纯水设备
CN211612279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膜分离装置
CN204874077U (zh) 双重净化净水器
CN208599492U (zh) 反渗透膜水处理装置
CN208008570U (zh) 一种厨下净水器
CN208843826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以及净水设备
CN207576145U (zh) 净水装置及净水机
CN202227412U (zh) 循环净化节水器
CN105668882B (zh) 一种无前置滤芯式净水装置
CN205222842U (zh) 多功能家用净水器
CN110316845A (zh) 一种家用带自动冲洗的ro反渗透净水机
CN213824204U (zh) 一种多重过滤家用环保净水器
CN204474375U (zh) 一种民用水处理设备
CN214287594U (zh) 一种滤膜滤清设备
CN203750414U (zh) 一种无废水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13569960U (zh) 一种冲洗式自清洗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