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7708U - 吸管杯 - Google Patents

吸管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7708U
CN206507708U CN201621322007.6U CN201621322007U CN206507708U CN 206507708 U CN206507708 U CN 206507708U CN 201621322007 U CN201621322007 U CN 201621322007U CN 206507708 U CN206507708 U CN 206507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water
filtering part
suction pipe
soft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20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燕
赵一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3220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7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7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7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管杯,它包括杯体和软质吸管,杯体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杯体内腔底部设有滤水部,滤水部内部设有滤水腔,滤水部设有连通杯体内腔与滤水腔的滤水孔,滤水部底壁与杯体底壁内侧固定连接,滤水部侧壁与杯体内侧壁固定连接,软质吸管位于杯体内,其外侧壁与杯体内侧壁固定连接,软质吸管一端与滤水部固定连接,并与滤水腔连通,另一端伸出杯体外;本实用新型产品制造简单成本低,泡茶材料可被杯底的滤水部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使用者通过吸管直接从滤水腔中吸水饮用,既避免饮水时呛水或泼洒水,更加安全卫生,又避免泡茶材料被使用者吸入口内,喝茶更加方便省心,且多个产品可上下套叠,收纳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吸管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管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杯子例如水杯、一次性杯子等,一般没有自带软质吸管,需要嘴唇贴合杯沿喝水,不够安全卫生,若嘴唇不贴合杯沿喝水,则容易溅水、呛水,若想使用软质吸管,往往需要使用者另外携带软质吸管。市场上也有自带软质吸管的杯子,但是由于软质吸管的底端往往伸入杯子内底部,在喝茶时非常不方便,容易将用于泡茶的材料(例如:茶叶、荞麦、花瓣、中药材等)吸入使用者口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纳携带方便、饮用安全卫生且喝茶方便的吸管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管杯,它包括杯体和软质吸管,所述杯体的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杯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滤水部,所述滤水部的内部设有滤水腔,所述滤水部设有连通所述杯体的内腔与所述滤水腔的滤水孔,所述滤水部的底壁与所述杯体的底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滤水部的侧壁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吸管位于所述杯体内,其外侧壁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吸管的一端与所述滤水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滤水腔连通,所述软质吸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杯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投入成本低,由于滤水部的设置,无论是茶叶、荞麦、花瓣,还是各种中药材等泡茶材料,在放于杯体内冲泡后,泡茶材料均可以被杯底的滤水部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只有水透过滤水孔进入滤水腔,从而保证使用者能够通过吸管直接从滤水腔中吸水饮用,既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在饮水时发生呛水或泼洒水的情况发生(例如避免在移动的车辆上饮水极易呛水或泼洒),并且饮用水更加安全卫生(杯沿更易被灰尘等脏物污染),又有效避免泡茶材料被使用者吸入口内,使得使用者喝茶更加方便省心;而产品上粗下细,软质吸管紧贴杯体的内侧壁并固定连接,使得多个产品可上下套叠(相邻杯体会挤压外侧杯体内部的软质吸管,从而实现杯体的上下套叠),收纳携带更加方便,节省收纳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水孔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滤水部。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有效保证泡茶材料均被杯底的滤水部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又能有效保证茶水能够顺利进入滤水腔,提高滤水效果,使得使用者通过吸管从滤水腔中吸水饮用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水孔的孔径小于1mm。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有效保证泡茶材料均被杯底的滤水部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又能有效保证茶水能够顺利进入滤水腔,提高滤水效果,使得使用者通过吸管从滤水腔中吸水饮用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水部呈块状或环状,所述滤水部的底壁与所述杯体的底壁内侧粘接或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有效保证泡茶材料均被杯底的滤水部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以及茶水能够顺利进入滤水腔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滤水部占用空间,有效保证杯体的内腔能容纳更多的泡茶材料,节省滤水部的制作材料,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水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杯体的内腔底部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滤水部的四周侧壁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所述滤水部的底壁与所述杯体的底壁一体成型,所述滤水部的顶壁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滤水孔位于所述滤水部的顶壁上。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有效保证泡茶材料均被杯底的滤水部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以及茶水能够顺利进入滤水腔的前提下,只需另外制造加工滤水部的顶壁,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投入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杯体的截面呈圆形,所述软质吸管的截面呈椭圆形。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软质吸管的截面呈椭圆形,使得相邻杯体挤压软质吸管更加方便,杯体的截面呈圆形,使得杯体的上下套叠更加方便,从而有效保证多个产品在上下套叠时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杯体的收纳和取用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软质吸管的外侧壁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粘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软质吸管的一端与所述滤水部粘接或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软质吸管与杯体内壁以及滤水部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有效避免软质吸管在杯体上下套叠时因发生脱落或歪斜而影响后期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杯体为纸杯或塑料杯,所述软质吸管为纸管或塑料管。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制造加工更加简单,投入成本更低,相邻杯体挤压软质吸管时更加方便,多个产品在上下套叠时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软质吸管伸出所述杯体的一端向下弯折,并与所述杯体的外侧壁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只需要提起软质吸管的弯折部分,将其捋顺即可使用,既干净卫生,又方便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软质吸管由依次连通的直管段、弯管段和吸嘴段组成,所述直管段位于所述杯体内,所述弯管段位于所述杯体的杯沿处,所述吸嘴段位于所述杯体外,所述弯管段上设有可调节其弯曲或伸直的环状折纹。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软质吸管伸出杯体外的一端(即吸嘴段)可以通过弯曲段的弯曲而弯折至杯体的外侧壁处,也可以通过弯曲段的伸直而翘起以便于使用者饮水,不但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杯体,2、软质吸管,3、滤水部,4、滤水腔,5、滤水孔,6、直管段,7、弯管段,8、吸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吸管杯,它包括杯体1和软质吸管2。所述杯体1的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杯体1的截面最好呈圆形,可以使杯体1的上下套叠更加方便;所述软质吸管2的截面最好呈椭圆形,可以使相邻杯体1挤压软质吸管2更加方便;最终有效保证多个产品在上下套叠时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杯体1的收纳和取用效率。
所述杯体1最好为纸杯或塑料杯,所述软质吸管2最好为纸管或塑料管;这样制造加工更加简单,投入成本更低,相邻杯体1挤压软质吸管2时更加方便,多个产品在上下套叠时更加方便快捷。
所述杯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滤水部3,所述滤水部3的内部设有滤水腔4,所述滤水部3设有连通所述杯体1的内腔与所述滤水腔4的滤水孔5。所述滤水孔5的形状、尺寸、数量不限,只要能够起到过滤作用,保证泡茶材料无法进入滤水腔4,而茶水能够进入滤水腔4即可。
所述滤水孔5最好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滤水部3,所述滤水孔5的孔径最好小于1mm;这样既有效保证泡茶材料均被杯底的滤水部3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4,又能有效保证茶水能够顺利进入滤水腔4,提高滤水效果,使得使用者通过吸管从滤水腔4中吸水饮用更加方便省力。
所述滤水部3的底壁与所述杯体1的底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滤水部3的侧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软质吸管2位于所述杯体1内,其外侧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例如粘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所述软质吸管2的一端与所述滤水部3固定连接,例如粘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并与所述滤水腔4连通。这样软质吸管2与杯体1内壁以及滤水部3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有效避免软质吸管2在杯体1上下套叠时因发生脱落或歪斜而影响后期使用。所述软质吸管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杯体1外。
所述软质吸管2伸出所述杯体1的一端可以向下弯折,并与所述杯体1的外侧壁连接,例如将软质吸管2弯折部分靠近杯体1的一侧通过粘接头与杯体1粘接,使用时只需要提起软质吸管2的弯折部分,将其捋顺即可使用,既干净卫生,又方便粘接。
所述软质吸管2还可以由依次连通的直管段6、弯管段7和吸嘴段8组成,所述直管段6位于所述杯体1内,所述弯管段7位于所述杯体1的杯沿处,所述吸嘴段8位于所述杯体1外,所述弯管段7上设有可调节其弯曲或伸直的环状折纹。这样软质吸管2伸出杯体1外的一端(即吸嘴段)可以通过弯曲段7的弯曲而弯折至杯体1的外侧壁处,也可以通过弯曲段7的伸直而翘起以便于使用者饮水,不但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投入成本低,由于滤水部3的设置,无论是茶叶、荞麦、花瓣,还是各种中药材等泡茶材料,在放于杯体1内冲泡后,泡茶材料均可以被杯底的滤水部3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4,只有水透过滤水孔5进入滤水腔4,从而保证使用者能够通过软质吸管2直接从滤水腔4中吸水饮用,既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在饮水时发生呛水或泼洒水的情况发生(例如避免在移动的车辆上饮水极易呛水或泼洒),并且饮用水更加安全卫生(杯沿更易被灰尘等脏物污染),又有效避免泡茶材料被使用者吸入口内,使得使用者喝茶更加方便省心;而产品上粗下细,软质吸管2紧贴杯体1的内侧壁并固定连接,使得多个产品可上下套叠(相邻杯体1会挤压外侧杯体1内部的软质吸管2,从而实现杯体1的上下套叠),收纳携带更加方便,节省收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水部3可以呈块状或环状,所述滤水部3的底壁与所述杯体1的底壁内侧粘接或一体成型。这样在有效保证泡茶材料均被杯底的滤水部3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4以及茶水能够顺利进入滤水腔4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滤水部3占用空间,有效保证杯体1的内腔能容纳更多的泡茶材料,节省滤水部3的制作材料,降低成本。
所述滤水部3的形状大小还可以与所述杯体1的内腔底部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滤水部3的四周侧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所述滤水部3的底壁与所述杯体1的底壁一体成型,所述滤水部3的顶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滤水孔5位于所述滤水部3的顶壁上。这样在有效保证泡茶材料均被杯底的滤水部3阻挡而无法进入滤水腔4以及茶水能够顺利进入滤水腔4的前提下,只需另外制造加工滤水部3的顶壁,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投入成本低。
滤水部3的形状、大小、尺寸不限,只要能够形成滤水腔4,只要能够起到过滤作用,保证泡茶材料无法进入滤水腔4,而茶水能够进入滤水腔4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管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杯体(1)和软质吸管(2),所述杯体(1)的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杯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滤水部(3),所述滤水部(3)的内部设有滤水腔(4),所述滤水部(3)上设有连通所述杯体(1)的内腔与所述滤水腔的滤水孔(5),所述滤水部(3)的底壁与所述杯体(1)的底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滤水部(3)的侧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吸管(2)位于所述杯体(1)内,其外侧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吸管(2)的一端与所述滤水部(3)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滤水腔(4)连通,所述软质吸管(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杯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孔(5)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滤水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孔(5)的孔径小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部(3)呈块状或环状,所述滤水部(3)的底壁与所述杯体(1)的底壁内侧粘接或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部(3)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杯体(1)的内腔底部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滤水部(3)的四周侧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所述滤水部(3)的底壁与所述杯体(1)的底壁一体成型,所述滤水部(3)的顶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滤水孔(5)位于所述滤水部(3)的顶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截面呈圆形,所述软质吸管(2)的截面呈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吸管(2)的外侧壁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粘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软质吸管(2)的一端与所述滤水部(3)粘接或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为纸杯或塑料杯,所述软质吸管(2)为纸管或塑料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吸管(2)伸出所述杯体(1)的一端向下弯折,并与所述杯体(1)的外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吸管(2)由依次连通的直管段(6)、弯管段(7)和吸嘴段(8)组成,所述直管段(6)位于所述杯体(1)内,所述弯管段(7)位于所述杯体(1)的杯沿处,所述吸嘴段(8)位于所述杯体(1)外,所述弯管段(7)上设有可调节其弯曲或伸直的环状折纹。
CN201621322007.6U 2016-12-02 2016-12-02 吸管杯 Active CN206507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2007.6U CN206507708U (zh) 2016-12-02 2016-12-02 吸管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2007.6U CN206507708U (zh) 2016-12-02 2016-12-02 吸管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7708U true CN206507708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1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2007.6U Active CN206507708U (zh) 2016-12-02 2016-12-02 吸管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77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889A (zh) * 2018-09-20 2019-01-18 深圳大学 一种自带吸管的纸杯
CN113747818A (zh) * 2019-04-26 2021-12-03 迈克尔·K·科尔比 具有不可移除的吸管的一次性饮料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889A (zh) * 2018-09-20 2019-01-18 深圳大学 一种自带吸管的纸杯
CN113747818A (zh) * 2019-04-26 2021-12-03 迈克尔·K·科尔比 具有不可移除的吸管的一次性饮料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07708U (zh) 吸管杯
CN202107216U (zh) 一次性纸杯储存筒
CN202642237U (zh) 内置吸管的饮料瓶
CN207107144U (zh) 纸杯
CN104586196A (zh) 吸管勺
CN203989179U (zh) 吸乳器的球形吸盘
CN209074061U (zh) 多功能吸管
CN202525755U (zh) 一种卧床病人护理杯
CN202198335U (zh) 儿童防噎饮料可伸缩吸管
CN201295074Y (zh) 双吸管分隔式饮料杯
KR200440207Y1 (ko) 드링크 가이드가 부착된 종이컵
CN207370459U (zh) 杯子
CN110973947A (zh) 果茶杯及其内胆
CN206151115U (zh) 饮料杯
CN209136083U (zh) 限饮杯结构
CN204378734U (zh) 杯子和用于杯子的吸管装置
CN203447018U (zh) 一种吸管
CN202875901U (zh) 吸奶器
CN215738283U (zh) 一种吸管出水端头部节流并错位出水口结构
CN202704165U (zh) 一种带有伸缩吸管的饮料瓶
CN2403311Y (zh) 方便饮水杯
CN209712427U (zh) 一次性防烫保温塑料杯
CN106510383A (zh) 一种分体折叠式速溶饮料杯
CN210355493U (zh) 集奶器
CN208463551U (zh) 一种便捷饮料吸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