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4438U -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4438U
CN206504438U CN201720145196.2U CN201720145196U CN206504438U CN 206504438 U CN206504438 U CN 206504438U CN 201720145196 U CN201720145196 U CN 201720145196U CN 206504438 U CN206504438 U CN 206504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fresh
air
condenser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51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ulu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ULU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ULU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ULU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451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4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4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4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除湿模块,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加装新的除湿系统成本和工程量过高,对原有的建筑结构影响大的问题。本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压缩机,机体中部由第一隔板分隔两侧,第一隔板一侧设有新风通道,第一隔板另一侧设有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新风通道两端的机体外壁上分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新风通道中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除湿蒸发器和除湿冷凝器组成除湿两器,所述排风通道两端的机体外壁上分设有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排风通道内设有散热冷凝器,所述散热冷凝器和除湿冷凝器串联。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将除湿模块嵌入现有的新风系统使用,并利用排风带走除湿系统产生的额外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在家居、工作甚至仓储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建筑都配备有室内外换气的新风系统、调节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进一步的,一些场所对空气的湿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套房屋,分别可安装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外换风的新风系统、调节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调节室内湿度的除湿系统等等,过多的管路设计不仅安装难度大,而且增加了设计和施工成本,也给后续的维修带来了麻烦。除湿系统采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的循环,利用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冷凝除湿,然后利用冷凝器对除湿后的空气重新加热,蒸发器和冷凝器沿除湿气流方向依次排布组成除湿两器。对于一些已有的建筑改造,新加一套除湿系统需要设置单独的风管、除湿两器和压缩机、以及送风的风机,成本和工程量过高,对原有的建筑结构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加装新的除湿系统成本和工程量过高,对原有的建筑结构影响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可以模块化嵌入现有建筑的新风系统中使用,是新风系统具备除湿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压缩机,机体中部由第一隔板分隔两侧,第一隔板一侧设有新风通道,第一隔板另一侧设有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新风通道两端的机体外壁上分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新风通道中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除湿蒸发器和除湿冷凝器组成除湿两器,所述排风通道两端的机体外壁上分设有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排风通道内设有散热冷凝器,所述散热冷凝器和除湿冷凝器串联。本装置机体模块化设置,可以嵌入新风系统的进风和排风管道中,机体的新风通道与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串联,机体的排风通道与新风通道的排风管道串联。除湿机工作过程中,压缩机做工产生热量,除湿两器从空气中冷凝水汽,冷凝水释放热量,除湿系统会产生额外的热量,导致新风温度升高。本装置中,新风进入新风通道进行除湿,排风进入排风通道后,能将系统热量带走一部分进行散热,避免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升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板另一侧还设有回风通道,回风通道与排风通道采用第二隔板分隔,回风通道的回风进口在机体外壁上与排风进口并排设置,回风通道的回风出口设置在第一隔板上、与新风进口内侧连通。当室外新风的湿度较大,超出除湿机的除湿能力,单纯的新风除湿方式无法满足除湿需求,室内空气的湿度无法达到设定湿度以下,此时,本装置的回风通道中,将一部分排风汇入新风中重新向室内循环,减少新风进气量,降低除湿压力,使室内空气能达到设定的湿度标准。
作为优选,所述回风通道的入口处或出口处设置有调风阀。调风阀可以开闭和调节流量,调节回风流量。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冷凝器设置在排风通道靠排风出口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除湿两器为U型结构,除湿两器U型弯的内侧朝向新风进口、除湿两器U型弯的外侧底边朝向新风出口,除湿蒸发器位于除湿冷凝器的内侧。在有限空间中增加了除湿两器的过流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除湿两器U型弯内部空间的中心设有向两侧导风的导风板,导风板朝向新风进口的一端为顺着气流方向的直板,导风板朝向新风出口的一端分两片分别向两侧弯折。导风板对气流向两侧进行导向,充分利用U型除湿两器两侧的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新风通道中,新风通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为压缩机、除湿蒸发器、除湿冷凝器。
作为优选,除湿蒸发器和除湿冷凝器一端通过压缩机串联,另一端通过毛细管串联,散热冷凝器串联在压缩机和除湿冷凝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新风通道和所述排风通道的气流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除湿设计,可以将除湿模块嵌入现有的新风系统使用,使新风系统具备除湿功能;利用散热冷凝器的设置,利用排风带走系统热量,避免新风温度过高;利用回风通道设置,改善新风湿度过大时的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回风一侧的结构立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回风一侧的结构侧剖图。
图中 :1、机体,2、新风通道,3、新风进口,4、压缩机,5、导风板,6、除湿两器,61、除湿蒸发器,62、除湿冷凝器,7、新风出口,8、排风通道,9、排风进口,10、排风出口,11、散热冷凝器,12、回风出口,13、回风进口,14、回风通道,15、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调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如图 1所示。本装置可嵌入新风系统的模块化的机体1,机体为方形,中部采用竖直的第一隔板15分隔两侧,右侧为新风通道2,左侧通过横向的第二隔板16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排风通道8,下层为回风通道14。
新风通道前端在机体外壁上开设有新风进口3,新风通道后端在机体外壁上开设有新风出口7,新风通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压缩机4、除湿蒸发器61、除湿冷凝器62。除湿蒸发器61和除湿冷凝器62组成除湿两器6。除湿两器6为U型结构,除湿两器U型弯的内侧朝向新风进口、除湿两器U型弯的外侧底边朝向新风出口,除湿蒸发器61位于除湿冷凝器62的内侧。除湿两器U型弯内部空间的中心设有向两侧导风的导风板5,导风板朝向新风进口的一端为顺着气流方向的直板,导风板朝向新风出口的一端分两片分别向两侧弯折。除湿蒸发器61和除湿冷凝器62一端通过压缩机4串联,另一端通过毛细管串联,形成介质循环回路。
如图1、2、3所示,排风通道位于第二隔板16上侧,排风通道8后端在机体外壁上设有排风进口9,排风通道8前端在机体外壁上设有排风出口10,排风通道靠排风出口一端设有散热冷凝器11,散热冷凝器串联在压缩机和除湿冷凝器之间。
如图2、3所示,回风通道14位于第二隔板下侧,回风通道的回风进口13在机体外壁上与排风进口上下并排设置,回风通道的回风出口12设置在第一隔板15上、与新风进口3内侧连通。回风通道14的进口处设置有调风阀17,用于调节回风通道的流量。调风阀也可以不再模块上设置,根据客户需要自行加装。
新风进入新风通道进行除湿,排风进入排风通道后,能将系统热量带走一部分进行散热,避免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升高。当室外新风的湿度较大,超出除湿机的除湿能力,单纯的新风除湿方式无法满足除湿需求,室内空气的湿度无法达到设定湿度以下,此时,本装置的回风通道中,将一部分排风汇入新风中重新向室内循环,减少新风进气量,降低除湿压力,使室内空气能达到设定的湿度标准。

Claims (9)

1.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压缩机,机体中部由第一隔板分隔两侧,第一隔板一侧设有新风通道,第一隔板另一侧设有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新风通道两端的机体外壁上分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新风通道中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除湿蒸发器和除湿冷凝器组成除湿两器,所述排风通道两端的机体外壁上分设有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排风通道内设有散热冷凝器,所述散热冷凝器和除湿冷凝器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另一侧还设有回风通道,回风通道与排风通道采用第二隔板分隔,回风通道的回风进口在机体外壁上与排风进口并排设置,回风通道的回风出口设置在第一隔板上、与新风进口内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通道的入口处或出口处设置有调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冷凝器设置在排风通道靠排风出口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两器为U型结构,除湿两器U型弯的内侧朝向新风进口、除湿两器U型弯的外侧底边朝向新风出口,除湿蒸发器位于除湿冷凝器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两器U型弯内部空间的中心设有向两侧导风的导风板,导风板朝向新风进口的一端为顺着气流方向的直板,导风板朝向新风出口的一端分两片分别向两侧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新风通道中,新风通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为压缩机、除湿蒸发器、除湿冷凝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除湿蒸发器和除湿冷凝器一端通过压缩机串联,另一端通过毛细管串联,散热冷凝器串联在压缩机和除湿冷凝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和所述排风通道的气流方向相反。
CN201720145196.2U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Active CN206504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5196.2U CN206504438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5196.2U CN206504438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4438U true CN206504438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3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5196.2U Active CN206504438U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4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1969C (zh) 通风系统
CN204513599U (zh) 一种顶部出风的双风机除湿机
CN102425822A (zh) 新风空调
KR101269287B1 (ko) 열에너지 회수형 환기장치
CN103591666B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JPS6356450B2 (zh)
CN105928102A (zh) 一种辐射顶板与置换通风联合空调系统
CN203310034U (zh) 一种用于建筑通风降温的屋顶新风装置
CN107218688A (zh) 一种多功能新风交换机
KR20210051675A (ko) 창문형 열교환 환기장치
CN205481659U (zh) 恒温恒湿毛细管空调新风双冷源除湿系统
CN207584951U (zh) 全新风吊顶式空调系统
CN104976706A (zh) 具有二次热回收的新风处理装置
CN206504438U (zh) 一种新风除湿模块
CN100483033C (zh) 吊顶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06123114A (zh) 采用纤维布风器的对流辐射式墙体空调器
CN106369703A (zh) 一种洞库空调机组
CN205593082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
CN201628319U (zh) 组合式新风综合处理机
CN104089330A (zh) 一种卧室专用分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3928165U (zh) 卧室专用分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897446U (zh) Glv及新风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其安装室
CN206274197U (zh) 一种外接冷水盘管的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CN207094881U (zh) 一种带除湿新风功能的中央空调系统
CN206803351U (zh) 双向流新风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8, No. 22 Hengyi Street, Tangqi Town,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03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Oulun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100 No.17 tangmei Road, Yu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OULUN ELECTRIC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