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7442U -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7442U
CN206497442U CN201720191227.8U CN201720191227U CN206497442U CN 206497442 U CN206497442 U CN 206497442U CN 201720191227 U CN201720191227 U CN 201720191227U CN 206497442 U CN206497442 U CN 206497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signal
control electrode
touching signals
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912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青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912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7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7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7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第一信号写入端;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的条数大于或等于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的条数;与每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中,包括至少一条公共线,公共线为从第一信号写入端贯穿触控电极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的触控信号线;第二信号写入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开关与公共线一一对应电连接;当开关打开时,第一信号写入端和第二信号写入端向触控电极写入公共信号;当开关关闭时,第一信号写入端向触控电极写入触控信号。如此方式,有利于增加显示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触控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根据电容的检测方式,电容式触摸屏可以分为自电容式和互电容式两种。根据玻璃面板、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的相对位置关系,触控显示装置又分为内嵌式、表面式和外挂式三种。
现有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通常包含n行m列的自电容式电极,每个电极通过走线与显示装置中的控制电路IC相连。根据走线的贯穿情况,现有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又分为等电容和等电阻两种方案。
在等电容方案中,参见图5,图5为现有技术中等电容触控显示装置的构成示意图,与每个自电容式电极连接的走线的数量都是相同的,且连接每个自电容式电极的走线都会贯穿到显示面板顶部。此种方式中,距离控制电路IC200较远的自电容式电极的电阻较大,具体表现为与该自电容式电极连接的走线的电阻较大,对应地,该自电容式电极的电压比较不稳定,在显示阶段,需要从控制电路IC200一端以及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同时为自电容式电极提供信号,以使各自电容式电极的电压一致。
在等电阻方案中,参见图6,图6为现有技术中等电阻触控显示装置的构成示意图,距离控制电路IC较远的自电容式电极所连接的走线数量多于距离控制电路IC较近的自电容式电极所连接的走线数量,而且没有走线贯穿到显示面板顶部。此种方式中,每个自容式电极的电容和电阻都有差异,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既能保证触控效果,又能确保显示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第一信号写入端;
远离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条数大于或等于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条数;
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中,包括至少一条公共线,所述公共线为从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贯穿所述触控电极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信号线;
所述第二信号写入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公共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当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写入端向所述触控电极写入公共信号;
当所述开关关闭时,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向所述触控电极写入触控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本实用新型中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每个触控电极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第一信号写入端,且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的条数大于等于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的条数,此种方式,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的触控电极的电阻与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的触控电极的电阻差异较小,每个触控 电极的电压都比较稳定,触控灵敏度高。此外,与每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中至少有一条作为公共线从第一信号写入端贯穿触控电极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如此,第一信号写入端和第二信号写入端可同时向触控电极写入公共信号,此种方式有利于增加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包括控制芯片的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包括控制芯片的另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开关体现为晶体管的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等电容触控显示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等电阻触控显示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 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的构成示意图,该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
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10,所述触控电极10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20电连接第一信号写入端30;
远离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所述触控电极10所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大于或等于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所述触控电极10所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
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10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20中,包括至少一条公共线50,所述公共线50为从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30贯穿所述触控电极10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40的所述触控信号线20;
所述第二信号写入端40包括至少一个开关60,所述开关60与所述公共线50一一对应电连接;
当所述开关60打开时,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30和所述第二信号写入端40向所述触控电极10写入公共信号;
当所述开关60关闭时,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30向所述触控电极10写入触控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中,每个触控电极10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20电连接第一信号写入端30,且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大于等于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此种方式,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的电阻与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的电阻差异较小,每个触控电极的电压都比较稳定,触控灵敏度高。此外,本申请中,与每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中至少有一条作为公共线50从第一信号写入端30贯穿触控电极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40,如此,第一信号写入端30和第二信号写入端40可同时向触控电极写入公共信号,此种方式有利于增加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具体地,以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的触控电极11为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包括控制芯片的一种构成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出了本申请触控显示装置中一列触控电极的情形。当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开关61打开时,本申请中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进入显示阶段,触控电极11同时与第一信号写入端30和第二信号写入端40连通,此时,第一信号写入端30和第二信号写入端40同时向触控电极11写入公共信号,如此有利于增加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稳定性。当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开关61关闭时,本申请中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进入触控阶段,触控电极11与开关61断开,此时第一信号写入端30向触控电极写入触控信号。
本申请中,从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到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可按照预设数量依次递减。此处的预设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采用此种方案时,距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较远的触控电极10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数量较多,距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较近的触控电极10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数量较少,这就使得距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较远的触控电极的电阻与距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较近的触控电极的电阻的差异较小,从而使得在触控阶段,各触控电极对触控信号的反应更加快速、灵敏。
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从触控电极11、触控电极12、触控电极13、触控电极14一直到触控电极15,与第一信号写入端30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减,触控电极11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5,触控电极12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4,触控电极13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3,触控电极14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2,触控电极15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1,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减少1,也就是说上述的预设数量在该实施例中体现为1,此处的远端指距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较远的触控电极,此处的近端指距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较近的触控电极。
当然,预设数量除取为1外,还可取为其他数量,例如从从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到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 极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可逐2递减、逐3递减、逐4递减、逐5递减等等。本申请不对此处的预设数量进行限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灵活调整。
上述方案中,从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到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逐渐递减,当然除了此种方案外,参见图4实施例,触控电极11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5,触控电极12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3,触控电极13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也为3,触控电极14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为2,触控电极15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也为2。在图4实施例中,从触控电极11到触控电极15,它们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并非按照预设数量递减,在实际应用中,只要确保相邻两个触控电极中,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大于或等于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即可,具体是递减还是相等本申请不对此做出要求。
较佳地,本申请中与每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中,只包括一条公共线50,也就是说,与每个触控信号线20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中,只有一条触控信号线20从第一信号写入端30贯穿触控电极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40。从图2-图4所示实施例可看出,触控电极11、触控电极12、触控电极13、触控电极14和触控电极15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中,各有一条触控信号线20作为公共线50,连接到第二信号写入端40。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小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本申请中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控制芯片70,该控制芯片70位于第一信号写入端30,当位于第二信号写入端40的开关60打开时,控制芯片70提供公共信号,将公共信号通过第一信号写入端30写入触控电极;当位于第二信号写入端40的开关60闭合时,控制芯片70提供触控信号,将触控信号通过第一信号写入端30写入触控电极。具体地,以触控电极11为例,在显示阶段,位于第二信号写入端40的开关61打开,触控电极11与控制芯片70和第二信号写入端 40同时连通,此时控制芯片70和第二信号写入端40同时向触控电极11提供公共信号,此种由两端同时向触控电极11提供公共信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本申请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的显示稳定性。
具体地,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包括控制芯片的另一种构成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出了本申请触控显示装置中一列触控电极的情形。本申请中与每个触控电极连接的一条或多条触控信号线20在第一信号写入端30连接在一起,形成为一条触控引线并与控制芯片70电连接。图3中,连接触控电极11的5条触控信号线20在第一信号写入端3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触控引线81并连接到控制芯片70;连接触控电极12的4条触控信号线20在第一信号写入端3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触控引线82并连接到控制芯片70;连接触控电极13的3条触控信号线20在第一信号写入端3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触控引线83并连接到控制芯片70;连接触控电极14的2条触控信号线20在第一信号写入端3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触控引线84并连接到控制芯片70;连接触控电极15的1条触控信号线20在第一信号写入端30通过触控引线85连接到控制芯片70。当位于第二信号写入端40的开关60打开时,进入显示阶段,控制芯片70将通过触控引线将公共信号发送到触控信号线20,进而再由触控信号线20发送至各触控电极,以实现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功能;当位于第二信号写入端40的开关60关闭时,进入触控阶段,当手指触摸到显示装置的触摸屏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触摸屏体的电容上,使对应的触控电极的电容量增加,在触控阶段,触控电极10通过触控信号线20和触控引线向控制芯片70发送触控感应信号,控制芯片70通过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感应信号得出触摸前后触控感应电极的电容变化情况,以确定触摸点的坐标,控制芯片70进一步再通过触控引线和触控信号线20向触摸点坐标对应的触控电极写入触控信号,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
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本申请中的各公共线50经各自对应的开关60在远离触控电极一侧连接至至少一个公共点,并经引线86与控制芯片70电连接。当开关60打开时,控制芯片70即可通过引线86向各公共线50发送公共信号,如此方式,将各公共线50经开关60在远离触控电极 一侧连接至至少一个公共点,能够在显示阶段为各触控电极提供稳定电位,从而有利于改善本申请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开关体现为晶体管的一种构成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仅示出了本申请触控显示装置中一列触控电极的情形。本申请中的开关60体现为晶体管90,其中,每个晶体管90的栅极与同一开关控制线87连接,每个晶体管90的第一极分别与公共线50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晶体管90的第二极通过引线连接到上述公共点,上述各公共点进一步通过引线88连接到控制芯片70。如此,当晶体管90打开时,控制芯片70即可向公共点发送公共信号,进而再通过引线和公共线50将公共信号发送至触控电极。因此,在显示阶段,控制芯片70可同时通过公共线50和触控信号线20向触控电极发送公共信号,如此方式可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稳定性,使得显示装置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中,各触控信号线20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可选地,连接触控信号线20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的过孔的数量可选为1个至200个。图1-图4所示实施例中,每条触控信号线20和对应的触控电极之间通过5个过孔连接。当然,为确保各触控信号线20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二者之间可通过更多个过孔进行连接,例如10个、20个、60个等等。本申请不对触控信号线20和触控电极之间的连接过孔的数量进行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过孔的数量。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的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本申请中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每个触控电极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20电连接第一信号写入端30,且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大于等于靠近第一信号 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的条数,此种方式,远离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的电阻与靠近第一信号写入端30的触控电极的电阻差异较小,每个触控电极的电压都比较稳定,触控灵敏度高。此外,与每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20中至少有一条作为公共线50从第一信号写入端30贯穿触控电极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40,如此,第一信号写入端30和第二信号写入端40可同时向触控电极写入公共信号,此种方式有利于增加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第一信号写入端;
远离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条数大于或等于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电极所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条数;
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中,包括至少一条公共线,所述公共线为从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贯穿所述触控电极直至电连接第二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信号线;
所述第二信号写入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公共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当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写入端向所述触控电极写入公共信号;
当所述开关关闭时,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向所述触控电极写入触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远离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电极到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的所述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信号线的条数按照预设数量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中,只包括一条所述公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位于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
当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控制芯片提供公共信号;
当所述开关关闭时,所述控制芯片提供触控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一条或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在所述第一信号写入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为一条触控引线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线经所述开关在远离所述触控电极一侧连接至至少一个公共点,并经引线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晶体管,其中,所述晶体管的栅极与同一开关控制线连接;每个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公共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每个所述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引线连接到所述公共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信号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过孔的数量为1个至200个。
10.一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CN201720191227.8U 2017-03-01 2017-03-01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Active CN206497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1227.8U CN206497442U (zh) 2017-03-01 2017-03-01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1227.8U CN206497442U (zh) 2017-03-01 2017-03-01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7442U true CN206497442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91227.8U Active CN206497442U (zh) 2017-03-01 2017-03-01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744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2423A (zh) * 2018-06-12 2018-12-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驱动触控装置的方法
CN111221435A (zh) * 2019-12-30 2020-06-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13204292A (zh) * 2021-07-05 2021-08-03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223290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20921B2 (en) * 2020-06-30 2022-05-03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2423A (zh) * 2018-06-12 2018-12-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驱动触控装置的方法
TWI664567B (zh) * 2018-06-12 2019-07-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及驅動觸控裝置的方法
US10671209B2 (en) 2018-06-12 2020-06-0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ouch device
CN111221435A (zh) * 2019-12-30 2020-06-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11221435B (zh) * 2019-12-30 2022-10-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WO2021223290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82539B2 (en) 2020-05-06 2023-10-10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20921B2 (en) * 2020-06-30 2022-05-03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3204292A (zh) * 2021-07-05 2021-08-03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7442U (zh) 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US10175803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9830025B2 (en) Integrated touch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 and performing touch sensing through time-divisional multiplexing
US10108063B2 (en)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rray substrate thereof
KR101924624B1 (ko) 표시장치
CN107272921A (zh) 有源触控笔、包括其的触摸感测系统和触摸感测方法
CN106155449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130088448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4391601A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摸式显示装置
TW201133315A (en) Touch panel and differential detection method for same
TW201335823A (zh) 觸控面板之定位感測方法及其積體電路
WO2015180345A1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容式内嵌触摸屏
CN107025020A (zh) 触摸处理器、包括其的触摸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及其操作方法
US2014030055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20043532A1 (en) Touch control apparatus, touch control drive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CN105373270B (zh) 触控装置
US9817528B2 (en) Touch sensitive device having different surrounding patterns and related touchscreen
US2011000172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electromagnetic input device
CN103677458A (zh) 触控系统及其感应方法
TW202119187A (zh) 觸控結構、觸控方法及觸控顯示裝置
KR101117328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을 이용한 커패시터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KR20150097407A (ko) 터치입력 감지장치 중 비감지영역으로부터 유입되는 노이즈 제거 방법
CN204904248U (zh) 一种触摸屏、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设备
TW201415301A (zh) 觸控筆、感應裝置及辨識與電容式觸控面板接觸之輸入元件的種類的方法
CN106873833B (zh) 触控感测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