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5881U - 枢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枢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5881U
CN206495881U CN201720115306.0U CN201720115306U CN206495881U CN 206495881 U CN206495881 U CN 206495881U CN 201720115306 U CN201720115306 U CN 201720115306U CN 206495881 U CN206495881 U CN 206495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ed
pivot joint
pin
pivot
join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153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威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153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5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5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58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接结构,包括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枢接固定件和竖直导杆,所述第一枢接件包括套设部和沿所述套设部一端部侧面延伸的第一枢接部,所述套设部具有套设孔,所述的竖直导杆穿设在所述套设孔上,所述的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枢接部,所述的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上形成有枢接槽,所述枢接槽两侧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凸耳,每个所述的连接凸耳上设置有两个枢接孔,所述第二枢接件也形成有枢接孔,所述的第二枢接部配合在所述枢接槽内且所述枢接固定件穿过所述枢接孔将所述第一枢接件和第二枢接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组装工序简单、调节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枢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可调节桌子上的枢接结构。
背景技术
桌子是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现有技术中,桌子的形状都比较固定,并且功能比较单一,桌子均完全固定在地面上,书桌最普遍的应用还是落地式的,桌子桌板的高度不可调节或者调节不便,应用于可调节桌子上的枢接结构结构复杂,有鉴于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枢接组构,包括: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和枢接件,所述第一枢接件包括套设部和沿所述套设部一端部侧面延伸的第一枢接部,所述套设部具有套设孔,所述的竖直导杆穿设在所述套设孔上,所述的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枢接部,所述的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上形成有枢接槽,所述枢接槽两侧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凸耳,每个所述的连接凸耳上设置有两个枢接孔,所述第二枢接件也形成有枢接孔,所述的第二枢接部配合在所述枢接槽内且所述枢接件穿过所述枢接孔将所述第一枢接件和第二枢接件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枢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枢接部连接的抵持部,所述的抵持部上形成有抵持槽,所述的抵持槽适于与所述竖直导杆配合。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竖直导杆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呈直线形排列的定位槽,所述的抵持槽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套设部侧壁上还设置有沿轴线方向上的长条形定位凸起,所述的定位凸起适于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定位槽配合。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枢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枢接部连接的接合部。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枢接结构还可以包括紧固调节件,所述的套设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紧固调节件适于配合在所述固定孔上。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枢接结构还可以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的套设部上套设孔两端形成为套设腔,所述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套设腔。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枢接槽包括第一枢接面、第一枢接面、连接于第一枢接面和第一枢接面之间的圆弧面和第三枢接面,所述第三枢接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枢接面、第二枢接面和圆弧面,所述的第一枢接面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的第二枢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连接于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圆弧面配合面和第三配合面,所述枢接槽的第一枢接面、第一枢接面、圆弧面、第三枢接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圆弧面配合面和第三配合面配合。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枢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和锁持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枢接结构组装工序非常简单、方便快捷,可大大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直导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枢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枢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
枢接结构10;
竖直支撑组件1;竖直导杆11;定位槽111;
枢接组件2;第一枢接件21;枢接槽210;第一枢接面2101;第一枢接面2102;圆弧面2103;第三枢接面2104;套设部211;套设孔2111;套设腔2112;穿孔2113;第一枢接部212;连接凸耳2121;两个安装孔2122;接合面2123;第二枢接件22;连接基部221;第一基面2211;配合槽2212;接合部222;第二连接孔2221;第二枢接部223;第一配合面2231;第二配合面2232;圆弧面配合面2233;第三配合面2134;枢接孔2235;抵持部224;抵持槽2241;定位凸起2242;枢接件23;连接螺栓231;锁持螺母232;紧固调节件24;直线轴承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接结构10。该枢接结构10可以用于连接所述桌面和桌面支撑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枢接结构10可以用于连接所述桌面和桌面支撑件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接结构10,所述的枢接结构10包括枢接组件2和与所述枢接组件2连接的支撑组件1。
所述的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支撑件,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竖直导杆11和连接在竖直导杆11底部的固定件(图未示出)。
参照图2,所述的竖直导杆11呈圆柱性杆状,竖直导杆11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沿竖直导杆11轴线方向呈直线形排列的定位槽111,所述的定位槽111可以为长方形状或圆形。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的枢接组件2包括第一枢接件21、第二枢接件22和枢件23,所述的第一枢接件21通过枢接件23与所述第二枢接件22连接。
参照图1、图3,所述的第一枢接件21包括套设部211和沿所述套设部211一端部侧面延伸的第一枢接部212。
参照图3,所述的套设部211整体呈圆柱状,所述的套设部211轴线方向上设置有贯穿两端面的套设孔2111,所述的套设孔2111两端形成为套设腔2112,所述套设部211侧壁上还设置有沿轴线方向上的长条形穿孔2113,所述穿孔2113与套设孔2111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的套设部2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套设部211适于套设在所述竖直导杆11上。
继续参照图3,所述的第一枢接部212上形成有枢接槽210,相应的所述枢接槽210两侧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凸耳2121,所述的连接凸耳212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枢接孔2122,所述连接凸耳2121端部形成为圆弧形的接合面2123,所述的枢接槽210包括第一枢接面2101、第一枢接面2102、连接于第一枢接面2101和第一枢接面2102之间的圆弧面2103和第三枢接面2104,所述第三枢接面2104垂直于所述第一枢接面2101、第二枢接面2102和圆弧面2103,所述的第一枢接面2101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例如所述的第一枢接面2101与水平面呈5度角,所述第二枢接面2102垂直于所述水平面。
参照图4,所述的第二枢接件22包括连接基部221、接合部222和第二枢接部223,所述的连接基部221包括平面状的第一基面2211和曲面状的第二基面。所述的接合部222垂直于所述第一基面2211向上延伸,所述的接合部222整体呈圆台状,所述的接合部2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221;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3垂直于所述第二基面,第二基面两端形成配合槽2212,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2231、第二配合面2232、连接于第一配合面2231和第二配合面2232之间的圆弧面配合面2233和第三配合面2234,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配合面2234的枢接孔2235,所述的枢接孔2235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221的轴线相交,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3适于配合在所述的枢接槽210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1沿第二配合面2232方向上向右形成的抵持部224,所述的抵持部224上形成有抵持槽2241,所述的抵持槽2241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二配合面2232的定位凸起2242。
参照图1,所述的枢接件23包括连接螺栓231和锁持螺母23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枢接组件2还可以包括紧固调节件24,所述的紧固调节件24适于配合在所述套设部211侧壁的固定孔上,以调节所述第一枢接件21与竖直导杆11松紧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枢接组件2还可以包括直线轴承25,所述直线轴承25设置在所述套设腔2112,同时,所述竖直导杆11穿设在直线轴承25轴孔上,所述的所述直线轴承25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枢接件21在竖直导杆11上的位置调节。
组装时,所述的第二枢接件22的第二枢接部223配合所述第一枢接件21的枢接槽210上,此时,所述枢接槽210的第一枢接面2101、第一枢接面2102、圆弧面2103、第三枢接面2104分别与所述第二枢接部223的第一配合面2231、第二配合面2232、圆弧面配合面2233和第三配合面2234配合;将所述枢接件23的连接螺栓231穿过枢接孔2235和枢接孔2122将所述的第二枢接件22与第一枢接件21连接,然后,将所述的锁持螺母232与连接螺栓231连接;将所述的第一枢接件21的套设部211套设在所述竖直导杆11上,通过调节所述紧固调节件24以调节第一枢接件21与竖直导杆11的松紧度,将所述的套设部211滑动到相应位置,进一步地,通过紧固调节件24将所述的第一枢接件21固定竖直导杆11上。当所述第二枢接件2受到向下的力时,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3的定位凸起2242穿过所述穿孔2113与所述的竖直导杆11定位槽111配合,所述的抵持槽2241配合在所述竖直导杆11侧壁,以防止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3相对于所述竖直导杆11转动,此时所述的第一枢接件21在定位凸起的作用下进一步的固定于竖直导杆11上,当所述第二枢接件2受到向上的力时,所述的第二枢接部223的定位凸起2242穿出所述穿孔2113与所述的第一枢接件21的脱离定位槽111,继续调节第一枢接件21与竖直导杆11的松紧度,可以调节第一枢接件21在竖直导杆11上的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枢接固定件和竖直导杆,所述第一枢接件包括套设部和沿所述套设部一端部侧面延伸的第一枢接部,所述套设部具有套设孔,所述的竖直导杆穿设在所述套设孔上,所述的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枢接部,所述的第二枢接件包括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上形成有枢接槽,所述枢接槽两侧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凸耳,每个所述的连接凸耳上设置有两个枢接孔,所述第二枢接件也形成有枢接孔,所述的第二枢接部配合在所述枢接槽内且所述枢接固定件穿过所述枢接孔将所述第一枢接件和第二枢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枢接部连接的抵持部,所述的抵持部上形成有抵持槽,所述的抵持槽适于与所述竖直导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导杆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呈直线形排列的定位槽,所述的抵持槽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套设部侧壁上还设置有沿轴线方向上的穿孔,所述的定位凸起适于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定位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枢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枢接部连接的接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结构还可以包括紧固调节件,所述的套设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紧固调节件适于配合在所述固定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接结构还可以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的套设部上套设孔两端形成为套设腔,所述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套设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接槽包括第一枢接面、第一枢接面、连接于第一枢接面和第一枢接面之间的圆弧面和第三枢接面,所述第三枢接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枢接面、第二枢接面和圆弧面,所述的第一枢接面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的第二枢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连接于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圆弧面配合面和第三配合面,所述枢接槽的第一枢接面、第一枢接面、圆弧面、第三枢接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圆弧面配合面和第三配合面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接固定件包括连接螺栓和锁持螺母。
CN201720115306.0U 2017-02-08 2017-02-08 枢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5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5306.0U CN206495881U (zh) 2017-02-08 2017-02-08 枢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5306.0U CN206495881U (zh) 2017-02-08 2017-02-08 枢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5881U true CN206495881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4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53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5881U (zh) 2017-02-08 2017-02-08 枢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5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7537B2 (en) Support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a display
JP6814952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スタンドセット
US10767807B2 (en) Appliance stand
EP1229286A2 (en) Arm apparatu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US2195013A (en) Arm mounting construction
US20100118538A1 (en) Adjustable light fixture with lens directed beam
CN207539588U (zh) 多功能电视支架
CN206495881U (zh) 枢接结构
US20080308700A1 (en) Hanger of Overhead Projector
AU764114B2 (en) Arm apparatu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206755093U (zh) 头盔用灯具连接器及头盔装置
CN208801278U (zh) 力矩扳手
CN206724092U (zh) 头盔用灯具连接器及头盔装置
CN104776063A (zh) 电风扇连接头组件及其电风扇
CN206875065U (zh) 可夹式旋转底座
US20060152929A1 (en) Collapsible chandelier
CN106545733A (zh) 手扭式四驱挂钩和显示墙
CN208999495U (zh) 天线测量系统中的连续线性调整被测物高度的装置
CN111427219A (zh) 直播补光设备
CN209495106U (zh) 摄像机支架及摄像机组件
CN206656093U (zh) 转头调节机构
CN206571838U (zh) 轴承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汽车
CN207728657U (zh) 气缸装置
CN218907056U (zh) 一种安装定位结构
CN214306978U (zh) 一种带有转动轴固定结构的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