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5282U -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5282U
CN206495282U CN201720187938.8U CN201720187938U CN206495282U CN 206495282 U CN206495282 U CN 206495282U CN 201720187938 U CN201720187938 U CN 201720187938U CN 206495282 U CN206495282 U CN 206495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crushing
valve
detection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79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QIANLONG HARDW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QIANLONG HARDW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QIANLONG HARDW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QIANLONG HARDW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79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5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5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52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粉碎通道、堵塞检测装置和清理装置,粉碎通道内设有粉碎轮,堵塞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窗、检测通道、检测箱和报警器,检测窗位于粉碎通道的一侧,检测窗通过检测通道与检测箱连接,清理装置位于粉碎通道的下方,清理装置内设有清理网兜,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与粉碎通道的连通处均设有隔板和阀门,阀门的一端与隔板铰接,阀门的另一端通过吸附装置与阀门连接,第二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的吸引力小于第三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的吸引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快水流的排出,防止倒流,减少排水管道的堵塞,同时还具有堵塞报警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建材行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道和管道连接件,无论是工业用管道或民用管道的连接部件,在施工时很不方便,既费时,又费力。在建筑行业领域,通常直接采用管材作为下水管排水系统最后的输出端,在地下庞大的下水管排水系统中会采用众多的排水管道,相邻排水管道之间一般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在水流经过排水管道排出的过程中,水流中会夹带杂物,水管中的杂物不易清理,容易堵塞排水管道,导致排水不畅,排水速度慢,污水倒流,引起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结构简单,加快水流的排出,防止倒流,减少排水管道的堵塞,同时还具有堵塞报警功能,更加实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粉碎通道、堵塞检测装置和清理装置,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管的左右两侧,粉碎通道位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相通处,粉碎通道内设有粉碎轮,粉碎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粉碎通道内,堵塞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窗、检测通道、检测箱和报警器,检测窗位于粉碎通道的一侧,检测窗通过检测通道与检测箱连接,清理装置位于粉碎通道的下方,清理装置内设有清理网兜,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与粉碎通道的连通处均设有隔板和阀门,隔板上设有导流孔,阀门的一端与隔板铰接,阀门的另一端通过吸附装置与阀门连接,第二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的吸引力小于第三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的吸引力。
进一步,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均由不同管径的连接段构成,相邻连接段之间呈阶梯状。可以根据连接的排水管道的管径大小从而选择将排水管道连接到不同的连接段上,扩大使用范围,安装方便,设计合理。
进一步,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外侧均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相匹配,保护套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吸水层。设置的保护套增加三通连接件的强度,使得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不易变形和受损,延长三通连接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设置的吸水层用来将溢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水分吸收,防止水分浸润到地内和地表。
进一步,粉碎轮的外表面按圆周均匀设有第一粉碎刀和第二粉碎刀,第一粉碎刀与第二粉碎刀间隔设置,第一粉碎刀的长度大于第二粉碎刀的长度。通过设置的第一粉碎刀和第二粉碎刀将水中的杂质切碎,提高粉碎的效果,同时将第一粉碎刀和第二粉碎刀设置成不同的长度,从而扩大粉碎的范围,粉碎物质更加全面,粉碎能力更强。
进一步,检测窗上设有检测口,检测通道内设有浮球,浮球的直径大于检测口的直径,检测箱内设有检测板,检测板通过连接杆与检测箱连接,检测板的下侧设有接触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当三通连接件发生堵塞时,粉碎通道内的水从检测窗的检测口流出,通过检测通道流向检测箱,水流在检测通道内与浮球接触,浮球在水流的带动下也随之向检测箱移动,由于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在检测箱内时,浮球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越来多,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越来越高,直至与检测板上接触,检测板上的接触传感器感应到该接触信息,则发送信号到报警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进一步,导流孔内设有过滤筛网,隔板上设有定位轴孔,阀门通过铰轴与定位轴孔连接,阀门上靠近铰轴的一侧设有弹簧,弹簧与隔板连接。设置的过滤筛网用来阻拦水流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被阻拦的杂质进入到清理网兜内,便于集中清理,设置的弹簧实现阀门的自动回复功能。
进一步,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片和第二吸附片,第一吸附片位于阀门上远离铰轴的一侧,第二吸附片位于隔板上,第一吸附片和第二吸附片相对应吸合。利用第一吸附片和第二吸附片相互之间的吸引作用,从而实现阀门与隔板之间的连接,通过阀门密封导流孔,防止水流的通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水流从第一连接管进入,经过粉碎通道内的粉碎轮将水中的杂质切碎后,再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排出;水流进入到粉碎通道后,水流的流动带动粉碎轮转动,从而使粉碎轮切碎水流中的大颗粒杂质,使其颗粒变小,防止大颗粒杂质堵塞排水管道,减少堵塞情况,便于水流的排出,无需其他驱动装置,节省零件和成本,便于安装;
2、设置的堵塞检测装置用来检测三通连接件的排水情况,一旦发生堵塞,水流通过粉碎通道进入到检测箱,报警器就会报警,向使用者告知管道的堵塞情况,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通;
3、在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处设置的阀门,可根据水流大小自动控制排水速度,当水流流量较小时,水流的冲击力首先将第二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冲击开,从而使积水从第二连接管处排出,当水流流量较大时,水流的冲击力将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均冲击开,从而使积水同时从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排出,加快排水速度,防止淤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快水流的排出,防止倒流,减少排水管道的堵塞,同时还具有堵塞报警功能,更加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和阀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管;11、连接段;2、第二连接管;3、第三连接管;31、隔板;311、定位轴孔;32、阀门;321、铰轴;322、弹簧;33、导流孔;331、过滤筛网;34、吸附装置;341、第一吸附片;342、第二吸附片;35、保护套;36、吸水层;4、粉碎通道;41、粉碎轮;42、转轴;43、第一粉碎刀;44、第二粉碎刀;5、堵塞检测装置;51、检测窗;511、检测口;52、检测通道;521、浮球;53、检测箱;54、报警器;55、检测板;56、连接杆;57、接触传感器;6、清理装置;61、清理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粉碎通道4、堵塞检测装置5和清理装置6,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管1的左右两侧,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均由不同管径的连接段11构成,相邻连接段11之间呈阶梯状。可以根据连接的排水管道的管径大小从而选择将排水管道连接到不同的连接段11上,扩大使用范围,可连接不同的排水管道,安装方便,设计合理。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的外侧均设有保护套35,保护套35与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相匹配,保护套35与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吸水层36。设置的保护套35增加三通连接件的强度,使得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不易变形和受损,延长三通连接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设置的吸水层36用来将溢出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的水分吸收,防止水分浸润到地内和地表。
粉碎通道4位于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的相通处,粉碎通道4内设有粉碎轮41,粉碎轮41通过转轴42转动连接在粉碎通道4内,粉碎轮41的外表面按圆周均匀设有第一粉碎刀43和第二粉碎刀44,第一粉碎刀43与第二粉碎刀44间隔设置,第一粉碎刀43的长度大于第二粉碎刀44的长度。通过设置的第一粉碎刀43和第二粉碎刀44将水中的杂质切碎,提高粉碎的效果,同时将第一粉碎刀43和第二粉碎刀44设置成不同的长度,从而扩大粉碎的范围,粉碎物质更加全面,粉碎能力更强。水流从第一连接管1进入,经过粉碎通道4内的粉碎轮41将水中的杂质切碎后,再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排出;水流进入到粉碎通道4后,水流的流动带动粉碎轮41转动,从而使粉碎轮41切碎水流中的大颗粒杂质,使其颗粒变小,防止大颗粒杂质堵塞排水管道,减少堵塞情况,便于水流的排出,无需其他驱动装置,节省零件和成本,便于安装。
堵塞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窗51、检测通道52、检测箱53和报警器54,检测窗51位于粉碎通道4的一侧,检测窗51通过检测通道52与检测箱53连接,设置的堵塞检测装置5用来检测三通连接件的排水情况,一旦发生堵塞,水流通过粉碎通道4进入到检测箱53,报警器54就会报警,向使用者告知管道的堵塞情况,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通。检测窗51上设有检测口511,检测通道52内设有浮球521,浮球521的直径大于检测口511的直径,检测箱53内设有检测板55,检测板55通过连接杆56与检测箱53连接,检测板55的下侧设有接触传感器57,接触传感器57与报警器54连接。当三通连接件发生堵塞时,粉碎通道4内的水从检测窗51的检测口511流出,通过检测通道52流向检测箱53,水流在检测通道52内与浮球521接触,浮球521在水流的带动下也随之向检测箱53移动,由于浮球521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在检测箱53内时,浮球521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越来多,浮球521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越来越高,直至与检测板55上接触,检测板55上的接触传感器57感应到该接触信息,则发送信号到报警器54,报警器54发出报警信息。
清理装置6位于粉碎通道4的下方,清理装置6内设有清理网兜61,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与粉碎通道4的连通处均设有隔板31和阀门32,隔板31上设有导流孔33,导流孔33内设有过滤筛网331,隔板31上设有定位轴孔311,阀门32通过铰轴321与定位轴孔311连接,阀门32上靠近铰轴321的一侧设有弹簧322,弹簧322与隔板31连接。设置的过滤筛网331用来阻拦水流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被阻拦的杂质进入到清理网兜61内,便于集中清理,设置的弹簧322实现阀门32的自动回复功能。阀门32的一端与隔板31铰接,阀门32的另一端通过吸附装置34与阀门32连接,第二连接管2处的吸附装置34的吸引力小于第三连接管3处的吸附装置34的吸引力。在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处设置的阀门32,可根据水流大小自动控制排水速度,当水流流量较小时,水流的冲击力首先将第二连接管2处的吸附装置34冲击开,从而使积水从第二连接管2处排出,当水流流量较大时,水流的冲击力将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处的吸附装置34均冲击开,从而使积水同时从第二连接管2和第三连接管3排出,加快排水速度,防止淤积。吸附装置34包括第一吸附片341和第二吸附片342,第一吸附片341位于阀门32上远离铰轴321的一侧,第二吸附片342位于隔板31上,第一吸附片341和第二吸附片342相对应吸合。利用第一吸附片341和第二吸附片342相互之间的吸引作用,从而实现阀门32与隔板31之间的连接,通过阀门32密封导流孔33,防止水流的通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粉碎通道、堵塞检测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右两侧,所述粉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相通处,所述粉碎通道内设有粉碎轮,所述粉碎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粉碎通道内,所述堵塞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窗、检测通道、检测箱和报警器,所述检测窗位于所述粉碎通道的一侧,所述检测窗通过所述检测通道与所述检测箱连接,所述清理装置位于所述粉碎通道的下方,所述清理装置内设有清理网兜,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粉碎通道的连通处均设有隔板和阀门,所述隔板上设有导流孔,所述阀门的一端与所述隔板铰接,所述阀门的另一端通过吸附装置与所述阀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的吸引力小于所述第三连接管处的吸附装置的吸引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均由不同管径的连接段构成,相邻所述连接段之间呈阶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外侧均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相匹配,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吸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轮的外表面按圆周均匀设有第一粉碎刀和第二粉碎刀,所述第一粉碎刀与所述第二粉碎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粉碎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粉碎刀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上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通道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检测口的直径,所述检测箱内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检测箱连接,所述检测板的下侧设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内设有过滤筛网,所述隔板上设有定位轴孔,所述阀门通过铰轴与所述定位轴孔连接,所述阀门上靠近所述铰轴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隔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片和第二吸附片,所述第一吸附片位于所述阀门上远离所述铰轴的一侧,所述第二吸附片位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一吸附片和所述第二吸附片相对应吸合。
CN201720187938.8U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5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7938.8U CN206495282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7938.8U CN206495282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5282U true CN206495282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793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5282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52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1218A (zh) * 2019-03-11 2019-08-02 王兵兵 一种便于清理废屑的燃气阀门
CN111622310A (zh) * 2020-06-18 2020-09-04 天津可人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水槽用自清洁防堵塞阀门
CN113073728A (zh) * 2021-03-30 2021-07-06 济南建设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1218A (zh) * 2019-03-11 2019-08-02 王兵兵 一种便于清理废屑的燃气阀门
CN111622310A (zh) * 2020-06-18 2020-09-04 天津可人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水槽用自清洁防堵塞阀门
CN113073728A (zh) * 2021-03-30 2021-07-06 济南建设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5282U (zh) 一种排水管道的三通连接件
CN106049603B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雨水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CN207405726U (zh) 一种城建使用的雨水排水系统
CN105927552A (zh) 一种用于排污系统的水泵
CN206632075U (zh) 自适应管道疏通设备
EP2120065A3 (en) Scintillation-Based Continuous Monitor for Beta-Emitting Radionuclides in a Liquid Medium
CN103614993A (zh) 一种用于塘坝工程的虹吸管防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2801918U (zh) 一种混合轮式自适应管道清淤机器人
CN207649646U (zh) 一种排水管道内部堵塞检测装置
CN202144589U (zh) 一种饱汽减压复合井
CN104374329B (zh) 一种河流淤泥探测装置
CN205917767U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雨水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CN201622184U (zh) 一种水样采集系统
CN206034604U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
CN107558545A (zh) 一种用于水槽下水道的二次垃圾处理装置
CN207934010U (zh) 防水土流失的水土分离装置
CN206903879U (zh) 泵站的排污泵防堵塞系统
CN216077025U (zh) 一种竖向掘进机的泥水循环系统
CN207567923U (zh) 一种具有故障检测系统的滤网及污水处理井
CN206267230U (zh) 一种智能雨水收集系统
CN206829103U (zh) 一种水利工程下水管道垃圾拦截装置
CN207597448U (zh) 一种建筑物主体地下结构防渗漏装置
CN206655295U (zh) 一种截污弃流一体机
CN206015597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218881090U (zh) 一种单相流负压污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