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4691U -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 Google Patents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4691U
CN206494691U CN201621125447.2U CN201621125447U CN206494691U CN 206494691 U CN206494691 U CN 206494691U CN 201621125447 U CN201621125447 U CN 201621125447U CN 206494691 U CN206494691 U CN 206494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elevating platform
rotary elevating
turntable
lift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54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新
尹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ine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ine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ine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ineng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54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4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4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4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制作,提供一种旋转升降装置,包括主旋转升降台、安设于主旋转升降台上且可由主旋转升降台带动同步旋转的副旋转升降台以及用于控制主旋转升降台与副旋转升降台工作的电控中心,主旋转升降台包括主升降组件以及安设于主升降组件上的主旋转台组件,副旋转升降台包括安设于主旋转台组件上且可相对主旋转台组件旋转的副旋转台组件以及安设于副旋转台组件上的副升降组件;还提供一种预制棒上料车,包括上述旋转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升降装置,主旋转升降台与副旋转升降台可以使得其上物件,比如预制棒等,形成两级升降以及两级旋转,且可由电控中心控制完成,不但有效控制预制棒至合适位置,而且工作量大大减少。

Description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制作,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背景技术
当前在制作光纤的过程中,需要将光纤棒料搬运至Butting Lathe设备上,该步骤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但是当光纤棒料的尺寸较大时,人工搬运就非常麻烦,而且难以保证对Butting Lathe实现精确上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升降装置,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光纤制作流程中光纤棒料需要人工搬运至Butting Lathe设备上,非常麻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升降装置,包括主旋转升降台、安设于所述主旋转升降台上且可由所述主旋转升降台带动同步旋转的副旋转升降台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主旋转升降台与所述副旋转升降台工作的电控中心,所述主旋转升降台包括主升降组件以及安设于所述主升降组件上的主旋转台组件,所述副旋转升降台包括安设于所述主旋转台组件上且可相对所述主旋转台组件旋转的副旋转台组件以及安设于所述副旋转台组件上的副升降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滑动设置于所述主旋转升降台上,所述副旋转升降台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升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直线导轨以及竖直设置的主驱动丝杆,所述主旋转台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主直线导轨上且与所述主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的主旋转台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主旋转台旋转的主控制结构,所述主旋转台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包括原点开关以及两个极限开关,相邻两个开关之间的圆心角均为120度,且两个所述极限开关与所述原点开关均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结构还包括由所述驱动电机驱使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蜗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旋转台下方以带动所述主旋转台同步旋转的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其与所述蜗杆之间通过行星减速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旋转台组件包括可相对所述主旋转升降台旋转的副旋转台以及驱使所述副旋转台转动的副控制结构,所述副升降组件包括安设于所述副旋转台上且与预制棒安装结构螺纹连接的副驱动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副控制结构包括控制手轮以及链轮链条组,所述链轮链条组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手轮与所述副旋转台。
进一步地,所述副旋转台上还设置有角度编码器,所述角度编码器电连接所述电控中心,所述电控中心控制所述主旋转升降台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棒上料车,包括可移动的底座以及用于安装预制棒的托盘,还包括上述的旋转升降装置,所述主旋转升降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托盘安设于所述副旋转升降台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升降装置中,主旋转升降台与副旋转升降台均可驱使位于各自对应上方物件沿竖直方向的移动以及水平方向上的旋转,且副旋转升降台上的升降以及旋转不会对主旋转升降台产生影响,从而可以使得副旋转升降台上部件形成两级升降以及两级旋转,两部分均可由电控中心来控制,不但控制比较方便,而且能够形成有效操控,使得副旋转升降台上的物件可以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比如将其应用于预制棒的上料中,通过该旋转升降装置,可以将托盘上的预制棒调整至合适位置,进而可以较方便将预制棒安装于Butting Lathe 设备,实现对预制棒的上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棒上料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预制棒上料车的水平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预制棒上料车的旋转升降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升降装置1,包括主旋转升降台11、副旋转升降台12以及电控中心13,电控中心13主要用于控制主旋转升降台11以及副旋转升降台12的各动作,具体地,主旋转升降台11包括主升降组件111以及主旋转台组件112,对应地副旋转升降台12包括副升降组件121以及副旋转台组件122,将副旋转升降台12安设于主旋转升降台11上,对此通过主升降组件111以及主旋转台组件112可以带动副旋转升降台12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及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而在副旋转升降台12上还可以安设其它物件,对此则可以在副升降组件121以及副旋转台组件122的作用下使得该物件可以相对主旋转升降台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及水平方向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主升降组件111与副升降组件121可以驱使物件沿竖直方向形成两级移动,同时主旋转台组件112与副旋转台组件122可以驱使物件沿水平方向形成两级旋转,且位于上方的副旋转升降台12的动作不受位于下方的主旋转升降台11影响,可以方便控制物件的角度与高度均处于合适位置,且当物件为预制棒时,采用这种结构的旋转升降装置1可以将预制棒调节至Butting Lathe设备的安装位置,实现对预制棒的上料操作,非常方便,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见图1以及图2,优化上述实施例,旋转升降装置1还包括有水平导轨 14,该水平导轨14滑动设置于主旋转升降台11上,而副旋转升降台12则滑动设置于水平导轨14上。本实施例中,水平导轨14与副旋转升降台12的滑动方向相同,当水平导轨14相对主旋转升降台11滑动时,其可以带动副旋转升降台12同步移动,同时还可以控制副旋转升降台12相对水平导轨14滑动。具体地水平导轨14包括有两条轨道141、滑动架142与固定架143,固定架143安设于主旋转升降台11上,而滑动架142上安装有上述的副旋转升降台12,滑动架142与固定架14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两条轨道141均穿过滑动架142以及固定架143,副旋转升降台12与滑动架142之间为齿轮齿条144啮合连接,当固定架143与滑动架142之间的连接结构解除后,滑动架142、副旋转升降台 12以及两条轨道141均可相对固定架143水平移动,而当锁定滑动架142后,旋转齿轮可以驱使副旋转升降台12沿两条轨道141以及齿条144的长度方向滑动。对此,位于副旋转升降台12上的预制棒等物件通过副旋转升降台12、水平导轨14以及主旋转升降台11既可以做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移动,又可以做水平方向的旋转,预制棒可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做任意位置调节以满足其搬运至Butting Lathe设备上的位置要求,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量也进一步降低。
参见图1以及图3,细化主旋转升降台11的结构,主升降组件111包括主直线导轨以及主驱动丝杆,主直线导轨与主驱动丝杆均竖直设置且均安装于座体上,一般主直线导轨为两根,其中主驱动丝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可以绕自身轴线旋转,对于主旋转台组件112则包括主旋转台1121以及主控制结构1122,主旋转台1121水平设置,水平导轨14部件安设于该主旋转台1121上,即水平滑道设置于主旋转台1121上,且主旋转台1121与两根直线导轨之间滑动连接,主驱动丝杆与主旋转台1121的部分结构之间螺纹连接,对此当主驱动丝杆旋转后,主旋转台1121可沿两根直线导轨竖直移动,主控制结构1122为控制部件,其可以控制主旋转台1121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当然主旋转台1121应分为两部分结构,其中一部分结构与主驱动丝杆螺纹连接,另一部分可以相对前一部分旋转,且在主控制结构1122的作用下水平转动,可以避免主旋转台1121带动水平导轨14部件旋转时,其与主驱动丝杆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
参见图2以及图3,优化上述实施例,主控制结构1122主要包括驱动电机 1123以及控制开关1124组两个部分,具体地,控制开关1124组包括一个原点开关1125以及两个极限开关1126,相邻的两个开关之间的圆心角为120度,且两个极限开关1126以及原点开关1125均电连接至驱动电机1123。本实施例中,原点开关1125以及两个极限开关1126均为传感器,用于控制主旋转台1121的旋转角度,两个极限开关1126分别位于原点开关1125的两侧,在主旋转台1121 上设置有感应器,正常情况下感应器对应原点开关1125位置,且当感应器对应其中一极限开关1126时,主旋转台1121难以继续旋转,即主旋转台1121逆时针与顺时针均可旋转120度。
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主控制结构1122还包括有蜗杆以及蜗轮,蜗轮蜗杆啮合连接,且蜗杆可由驱动电机1123驱使绕自身轴线旋转,进而由蜗杆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蜗轮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将蜗轮安设于主旋转台1121下方,蜗轮与主旋转台1121同步转动。一般,驱动电机1123为伺服电机,与蜗杆之间通过行星减速机1127传动连接,进而可以方便控制中心对主旋转台1121转速的控制。
副旋转台组件122包括副旋转台1221以及副控制结构1222,副旋转台1221 可与水平导轨14部件相对移动,具体为副旋转台1221的底部设置有齿轮,其与滑轨上的齿条144啮合,副旋转台1221可沿齿条144的长度方向移动,而在另一方面副控制结构1222可以控制副旋转台1221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对此副旋转台1221也采用两部分结构,其一部分可与水平导轨14连接,另一部分则在副控制结构1222的驱动下可与前述部分相对旋转,该副旋转台1221可以在 360度范围内旋转;副升降组件121包括竖直设置的副驱动丝杆,其安设于副旋转台1221上且与预制棒的安装结构之间螺纹连接,通过副驱动丝杆的旋转可以驱使安装结构沿竖直方向移动,该调节方式相对于主升降组件111为微调,其主要是用于调节预制棒能够与Butting Lathe设备上的安装结构对应,使得预制棒可以安装固定于安装结构上。
再次参见图1以及图3,优化上述实施例,副控制结构1222包括控制手轮 1223以及链轮链条组1224,链轮链条组1224传动连接控制手轮1223以及副旋转台1221,即在旋转控制手轮1223后,在链轮链条组1224的传动作用下,副旋转台1221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同步旋转。本发明中,副旋转升降台12主要是微调预制棒与Butting Lathe设备安装结构的相对位置,对此在该处副控制结构 1222可以采用控制手轮1223的驱动方式,通过手动灵活调节预制棒的旋转角度,以使其Butting Lathe设备的安装结构对应。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副旋转台1221 上还设置有角度编码器1225,该角度编码器1225电连接电控中心13,而电控中心13可以控制主旋转升降台11的旋转,具体为电控中心13控制主驱动丝杆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调节控制手轮1223以使副旋转台1221旋转,此时角度编码器1225可以捕捉获取副旋转台1221的转动角度,且将该角度信息传输至电控中心13,经过电控中心13处理后其向驱动电机1123发送角度信息,驱动电机1123工作,且在其向主驱动丝杆的传动后主旋转台1121也旋转同样的角度,且旋转方向与副旋转台1221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在该工作过程中,通过旋转控制手轮1223,可以使得主旋转台1121旋转相应的角度,而副旋转台 1221的位置角度保持不变,实现通过控制手轮1223控制主旋转台1121的目的。当然对于该种控制方式,应设置有控制关开,当控制开关1124关闭时,旋转控制手轮1223,副旋转台1221转动,而当打开控制开关1124时,旋转控制手轮 1223,主旋转台1121转动,从而可以通过一个控制手轮1223实现两个旋转台的转动,不但控制方便,而且可以起到优化控制机构4结构的目的。
再次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棒上料车,包括底座2、托盘3以及上述的旋转升降装置1,托盘3即为预制棒的安装结构,通过托盘3 将预制棒安装于旋转升降装置1上,旋转升降装置1通过主旋转升降台11安装于底座2上,且通过副旋转升降台12支撑安装托盘3,底座2可移动,其下设置有若干滚轮,而托盘3则可安装预制棒,进而可以通过上料车实现对预制棒的搬运,其能够将预制棒转移至Butting Lathe设备上,非常方便。且在上料过程中,当将预制棒固定于托盘3上后,通过底座2上的滚轮可以驱使上料车整体向Butting Lathe设备移动,且在靠近Butting Lathe设备后,主旋转升降台11 工作,控制水平导轨14高于Butting Lathe设备的工作台,然后旋转水平导轨14 使得水平导轨14具有部分结构位于Butting Lathe设备上,继续控制水平导轨14 下移,水平导轨14的端部支撑于Butting Lathe设备的工作台上,然后副旋转升降台12沿水平导轨部件14的长度方向移动,托盘3上的预制棒位于Butting Lathe 设备的安装区域,进而可以通过副旋转升降台12的微调作用,可以使得预制棒沿水平方向转动以及竖直方向移动直至其与Butting Lathe设备的安装结构对应,且在安装结构固定预制棒后,解除托盘3对预制棒的固定,上料车的各部件依次恢复至原状态进行下一次的预制棒搬运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升降装置,包括主旋转升降台、安设于所述主旋转升降台上且可由所述主旋转升降台带动同步旋转的副旋转升降台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主旋转升降台与所述副旋转升降台工作的电控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转升降台包括主升降组件以及安设于所述主升降组件上的主旋转台组件,所述副旋转升降台包括安设于所述主旋转台组件上且可相对所述主旋转台组件旋转的副旋转台组件以及安设于所述副旋转台组件上的副升降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滑动设置于所述主旋转升降台上,所述副旋转升降台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升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直线导轨以及竖直设置的主驱动丝杆,所述主旋转台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主直线导轨上且与所述主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的主旋转台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主旋转台旋转的主控制结构,所述主旋转台水平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包括原点开关以及两个极限开关,相邻两个开关之间的圆心角均为120度,且两个所述极限开关与所述原点开关均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结构还包括由所述驱动电机驱使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蜗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旋转台下方以带动所述主旋转台同步旋转的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其与所述蜗杆之间通过行星减速机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旋转台组件包括可相对所述主旋转升降台旋转的副旋转台以及驱使所述副旋转台转动的副控制结构,所述副升降组件包括安设于所述副旋转台上且与预制棒安装结构螺纹连接的副驱动丝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控制结构包括控制手轮以及链轮链条组,所述链轮链条组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手轮与所述副旋转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旋转台上还设置有角度编码器,所述角度编码器电连接所述电控中心,所述电控中心控制所述主旋转升降台旋转。
10.一种预制棒上料车,包括可移动的底座以及用于安装预制棒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升降装置,所述主旋转升降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托盘安设于所述副旋转升降台上。
CN201621125447.2U 2016-10-12 2016-10-12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Active CN206494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5447.2U CN206494691U (zh) 2016-10-12 2016-10-12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5447.2U CN206494691U (zh) 2016-10-12 2016-10-12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4691U true CN206494691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79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5447.2U Active CN206494691U (zh) 2016-10-12 2016-10-12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4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3823B (zh) 一种弧形轨道式太阳能电池板移动定位装置
CN103662967B (zh) 自动排线装置及方法
CN110863659B (zh) 一种工程钢结构安装施工抬升机械及钢结构抬升方法
CN207073272U (zh) 一种装饰用移动工作平台
CN107553687A (zh) 3d房屋打印机
CN108163785A (zh) 一种可移动的姿态调整平台
CN104440072B (zh) 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
CN108638539B (zh) 一种风电叶片铺层装置和铺层方法
CN109577140A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水利地坪浇筑平整装置
CN204111570U (zh) 浮法玻璃流量闸板升降装置
CN105089257B (zh) 一种粉墙机
CN206494691U (zh) 旋转升降装置以及预制棒上料车
CN111945492A (zh) 板式无砟轨道精调系统
CN103341679A (zh) 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
CN21859695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桥梁检修用侧挂工作台
CN204480590U (zh) 绝缘斗臂车仿真培训装置
CN106807605A (zh) 紫外线烤炉
CN203542868U (zh) 一种全自动异形石材绳切机
CN206597684U (zh) 多向运动紫外线烤炉灯组
CN203356810U (zh) 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
CN203649697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机仓的全自动旋转式焊接机
CN201649097U (zh) 工程管桩校正导向装置
CN107895910A (zh) 一种电力检修架
CN210561508U (zh) 板式无砟轨道精调系统
CN206477751U (zh) 一种滑动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