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1801U -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1801U
CN206491801U CN201620845303.8U CN201620845303U CN206491801U CN 206491801 U CN206491801 U CN 206491801U CN 201620845303 U CN201620845303 U CN 201620845303U CN 206491801 U CN206491801 U CN 206491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e
skin
light
optical trans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53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齐
林志豪
黄骏妍
李志伟
李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L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LI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L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53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1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1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18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按钮;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一端开设有一检测开口的遮光筒、从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端往另一端依次设置于遮光筒内的第一光发射单元、第一偏振单元、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学镜头、光切换器和成像单元。通过利用光的反射获取被测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图像,实现不以药物接触的方式实现对人体皮肤敏感度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受试者的测试舒适度,不会对受试者的皮肤造成刺激及不良反应,并相对于放大镜能够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且该装置小型便携,有利于受试者能够随时随地监测并了解自身皮肤的状态,而选用合适的护肤品或保养品对皮肤进行恰当的保养。

Description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皮肤分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皮肤处于敏感状态时,会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刺激,而产生紧绷、瘙痒、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因此,敏感性皮肤人群在面对不同气候的环境下会容易产生不适的生理反应,在选择护肤品、清洁剂和纺织品等接触皮肤的物剂时需要格外小心。但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自身皮肤是否确实为敏感皮肤、处于哪一敏感等级,都是依靠非常主观的自我感知方法。
目前皮肤敏感度的检知方法一般为:通过医生或者美容师利用皮肤放大镜或类似的仪器,基于经验观察判断并得出结论。故皮肤敏感度的检测误差和医生或美容师的专业程度密切相关,导致皮肤敏感度的检测结果掺杂了较多的人为认定因素,准确率较低。
为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种基于生物化学探测实验的方法,通过先将10%的乳酸水溶液涂抹在受试者脸颊上,然后让受试者在湿热条件下充分出汗,由此通过评测受试者脸颊的刺痛程度来判定其敏感度等级。但是,该基于生物化学探测实验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对用户的皮肤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用户体验十分糟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不以药物接触的方式实现对人体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皮肤的检测,同时也可结合检测人体皮肤阻抗得到人体皮肤的水分信息,大大提高了受试者的测试舒适度,不会对受试者的皮肤造成刺激及不良反应,并相对于放大镜能够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且该装置小型便携,有利于受试者能够随时随地监测并了解自身皮肤的状态,而选用合适的护肤品或保养品对皮肤进行恰当的保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按钮;
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一端开设有一检测开口的遮光筒、从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端往另一端依次设置于遮光筒内的第一光发射单元、第一偏振单元、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学镜头、光切换器和成像单元;
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切换器、成像单元和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安装于遮光筒内壁,其光源发射端朝向所述遮光筒开口,且其发出的光线与遮光筒的轴线相交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偏振单元安装于遮光筒内壁,且其与遮光筒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安装于遮光筒内壁,其光源发射端朝向所述遮光筒的开口,且其发出的光线与遮光筒的轴线平行;
所述光学镜头的镜头光心位于所述遮光筒的轴线上,且其镜头朝向所述遮光筒的开口;
所述光切换器设置于所述遮光筒的轴线上;
所述成像单元设置于所述遮光筒的轴线上,且其接收端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工作模式滑钮;所述工作模式滑钮包括关机档位、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和真皮层图像采集档位;
通过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关机档位,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切换器和成像单元处于关机状态;
通过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和成像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第二光发射单元和光切换器处于关机状态;
通过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真皮层图像采集档位,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切换器和成像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处于关机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的光源发射端与遮光筒的检测开口之间的距离为12~18mm,且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0°~45°,及所述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的半径为8~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包括沿遮光筒一内周均匀设置的若干发光灯,及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包括若干沿遮光筒另一内周均匀设置的若干发光灯;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中的若干发光灯和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中的若干发光灯相互交错设置,呈环形交错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偏振单元为一环形结构的偏振片,及所述光切换器包括一结构为圆形的偏振片和一透镜;所述光切换器中的偏振片和透镜沿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端往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和所述成像单元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包括皮肤导电接触单元;所述皮肤导电接触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安装于所述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嵌设于所述遮光筒的外壳上,显示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度分析结果;或者,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包括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信息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将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分析结果发送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显示;或者,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同时包括分别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显示单元和信息传输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嵌设于所述遮光筒的外壳上,显示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度分析结果;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将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分析结果发送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旋钮;所述焦距旋钮内部与所述光学镜头联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遮光筒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图像采集按钮,以及所述焦距旋钮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按钮即可控制所述成像单元获取当前图像,由处理单元根据当前图像的清晰度通过所述焦距旋钮调整光学镜头的焦距。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光的反射获取被测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图像,实现不以药物接触的方式实现对人体皮肤敏感度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受试者的测试舒适度,不会对受试者的皮肤造成刺激及不良反应,并相对于放大镜能够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且该装置小型便携,有利于受试者能够随时随地监测并了解自身皮肤的状态,而选用合适的护肤品或保养品对皮肤进行恰当的保养。
2)通过对各个单元和各个器件的安装位置的限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检测并获取皮肤真皮层和表皮层图像的准确性。
3)通过对控制按钮的限定,有利于进一步方便用户的自身检测操作,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和操作方便性。
4)通过对第一光发射单元的光源发射端与遮光筒的检测开口之间的距离、所述夹角的角度、及所述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的半径的大小的限定,有利于保证射到被测皮肤的光照强度,获取更加清晰及更加准确的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图像。
5)通过增设皮肤导电接触单元,以体现被测皮肤的水分状态,结合拍摄的图像对被测皮肤的敏感度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皮肤敏感度判定的准确性。
6)通过显示单元,可以直观地显示皮肤敏感度的判定结果,让受测者能够明确地知道自身皮肤状况;通过信息传输单元,可以不需要在本装置中再设置显示单元,直接利用信息传输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即可查看皮肤敏感度的判定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本装置的体积,降低本装置的成本。
7)通过焦距旋钮;方便对光学镜头的焦距进行方便准确地调整,获取清晰的图像
8)通过图像采集按钮,有利于方便对焦距旋钮的控制,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对光学镜头的焦距进行调整,快速获取当前图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发射模块光源的光源参数调节实验结果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进一步改进后的从遮光筒开口方向往遮光筒内看去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表示被偏振片3B遮挡住的透镜6;
图4是图3中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进一步改进后的从遮光筒开口方向往遮光筒内看去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表示被偏振片3B遮挡住的透镜6;
图5是图1中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进一步改进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进一步改进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进一步改进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进一步改进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按钮10。
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一端开设有一检测开口13的遮光筒1、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 端往另一端依次设置于遮光筒1内的第一光发射单元2A、第一偏振单元3A、第二光发射单元2B、光学镜头4、光切换器7和成像单元8。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第二光发射单元2B、光切换器7、成像单元8和所述控制按钮10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遮光筒1对外部光线的阻挡性能,优选地,所述遮光筒1为仅有一端设有检测开口13的封闭结构,且其设有检测开口13的一端的半径从与检测开口13相对的一端沿检测开口13逐渐收窄减小,其壁面形成圆台结构的壁面。在对受测皮肤进行检测分析时,将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端与受测皮肤紧密贴合,由此实现对外部光线的屏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安装于遮光筒1内壁,其光源发射端朝向所述遮光筒1开口,且其发出的光线与遮光筒1的轴线相交形成一夹角。且该第一光发射单元2A 用于作为被测皮肤表皮层的检测光线。
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2B安装于遮光筒1内壁,其光源发射端朝向所述遮光筒1的开口,且其发出的光线与遮光筒1的轴线平行。且该第二光发射单元2B用于作为被测皮肤真皮层的检测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和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2B都为白光LED发射单元。
所述第一偏振单元3A安装于遮光筒1内壁,且其与遮光筒1的轴线垂直。且该第一偏振单元3A正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2B的光源发射端外,用于对第二光发射单元2B的光线进行起偏。
所述光学镜头4的镜头光心位于所述遮光筒1的轴线上,且其镜头朝向所述遮光筒1的开口。且该光学镜头4用于接收由被测皮肤反射回遮光筒1内的光线。
所述光切换器7设置于所述遮光筒1的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切换器7为IR-CUT 双滤镜切换器,其包括偏振片3B和透镜6,其中偏振片3B用于对反射光线进行检偏。所述光切换器7中的偏振片3B和透镜6沿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端往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位于所述光学镜头4和所述成像单元8之间。所述光切换器7用于控制偏振片的状态,以影响成像单元8的接受光线。所述透镜不对光线方向做任何处理,任何方向的光线都能通过。在进行真皮层图像拍摄时,光切换器7的偏振片3B作用,对反射光线进行检偏;而在进行表皮层图像拍摄时,光切换器7控制偏振片3B不作用,确保第一光发射单元2A的光线经皮肤反射后,直接被成像单元8采集。
所述成像单元8设置于所述遮光筒1的轴线上,且其接收端朝向所述光学镜头4的光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单元8为成像传感器。具体地,为方便用户的使用操作,作为一种优选对的方案,请参阅图1,所述控制按钮10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工作模式滑钮;所述工作模式滑钮包括关机档位a、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b和真皮层图像采集档位c。通过将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关机档位a,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2A、第二光发射单元2B、光切换器7和成像单元8处于关机状态。通过将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b,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2A和成像单元8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第二光发射单元2B和光切换器7处于关机状态,此时光切换器7控制其偏振片3B不工作,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的光线经被测皮肤反射后透过光切换器7的透镜直接被成像单元8采集。通过将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真皮层图像采集档位c,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二光发射单元2B、光切换器7和成像单元8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2A处于关机状态;此时光切换器7控制其偏振片3B工作,第二光发射单元2B的光线经第一偏振单元3A、被测皮肤、光学镜头4、光切换器7的偏振片3B和透镜6的过滤反射后最终被成像单元8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为处理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成像单元8获得的表皮层图像和真皮层图像进行综合预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表皮层图像和真皮层图像分别检测并计算得到皮肤表皮层的红斑特征值和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特征值,再根据红斑特征值和毛细血管特征值判定皮肤敏感度;最后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的方式将判定的皮肤敏感度输出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偏振单元3A和光切换器7中的偏振片3B的作用:
所述第一偏振单元3A中的偏振片和所述光切换器7中的偏振片3B为两组互相异面垂直的偏振片,分别主要用来进行光线的起偏和检偏。当第二光发射单元2B的光线透过第一偏振单元3A的偏振片时,会形成一个方向的线偏振光,这部分光在被被测皮肤表皮层反射时保持方向不变,返回到遮光筒1内后透过光学镜头4,会全部被所述光切换器7中的偏振片 3B阻挡,而不能被所述成像单元8获取。而透过皮肤进入真皮层的光线,被皮下组织和毛细血管散射和吸收,这部分最终反射回遮光筒11内的时候,包括各个方向的光线,能够经过所述光切换器7的偏振片3B过滤,并被成像单元8获取。
由于光源的照射参数决定了光的照射效果,也即,设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半径为r、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之间的距离为h、第一光发射单元2A的光源发射端所在的直线与遮光筒1轴线的夹角为θ,也即第一光发射单元2A发出的光线与遮光筒1轴线的夹角为θ。由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半径r决定了光在遮光筒1侧面的阻挡下,最大可以照射到的区域;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之间的距离h决定了光源照射到受试皮肤的强度。当距离h足够大时,理想圆台结构的底部大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部分会被遮光筒1测量遮挡;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与遮光筒1轴线的夹角θ决定了光的照射角度,θ角越小表明光源的汇聚作用越小,代表被测皮肤区域边缘的光强越强;θ角越大表明光源的汇聚作用越大,代表被测皮肤区域中心的光强越强。
所以,为保证光源射出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强度,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皮肤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的光源发射端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之间的距离h为12~18mm,且所述夹角θ的角度为40°~45°,及所述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半径r为8~13mm。
进一步,为保证本装置体积刚好的同时保证射出的光强,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的光源发射端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之间的距离h为15mm,且所述夹角θ的角度为42°,及所述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半径r为10mm。上述参数的选择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取的,具体为:
1)首先,提供一种光源的照射参数θ角的实验方法。利用本装置拍摄光源参数样图,再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量化光源效果后持续调节到最优。所述光源参数样图为表面光滑和颜色均匀的物质,本实验采用白色亚光纸。在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时,将RGB图像转换为HSI颜色空间,通过I轴,也即光源的强度轴来分析光源的效果。
2)定义光照评价参数U来评估光照效果:该评价参数U=(Imax-Imin)/(Imax+Imin),其中,Imax表示最大光照强度值,Imin表示最小光照强度值。光线越均匀,则U值分子越小;光线强度越高,则U值分母越大时,U整体越小。因此,需要通过获取更小的U值,才能得到更好的光源效果。
随后,进行以下步骤:
3)定义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半径r=10mm、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之间的距离h=15mm;
4)以试验步长为2°在范围[30°,60°]内取出多个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与遮光筒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θ的值;
5)计算不同θ值下的光照评价参数U;
6)选取光照评价参数U最小值下的θ角。
根据上述试验步骤后,整理得到光源参数调节实验数据图,如图2所示,该图中横轴表示夹角θ,该图的纵轴表示光照评价参数U。因此,从该光源参数调节试验数据图可知,当θ=42°时,光照评价参数U的值最小,光照强度最大。
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变化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的半径r、及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与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之间的距离h的大小时,可根据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计算最优的θ值,以获得最大的光照强度。
请参阅图3,为了获取准确性更高的图像,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偏振单元3A为一环形结构的偏振片,其安装于遮光筒1内壁上,且其圆心位于所述遮光筒1的轴线上。及所述光切换器7的偏振片3B为圆形结构,且其圆心位于遮光筒1的轴线上。
请参阅图4,为出光均匀且保证出光及反射回来的光的强度,以获取更加清晰的图像,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包括沿遮光筒1一内周均匀设置的若干发光灯,及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2B包括若干沿遮光筒1另一内周均匀设置的若干发光灯;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中的若干发光灯和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2B中的若干发光灯相互交错设置,呈环形交错等距分布,避免第一光发射单元2A阻挡住位于其后方的第二光发射单元 2B的若干发光灯的光线的发出。
请参阅图5,为进一步精确皮肤敏感度的判定,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包括皮肤导电接触单元12,且内部设有皮肤交变微电流模块。所述皮肤导电接触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安装于所述遮光筒1的检测开口13端相对的另一端。该皮肤导电接触单元 12用于接触被测皮肤并与被测皮肤形成一通电导体,以实现对皮肤阻抗值的测量,得到皮肤水分信息。当所述皮肤导电接触单元12与被测皮肤接触后,在所述皮肤交变微电流模块的驱动下,检测并获取皮肤的阻抗信息。
请参阅图6,为获取更加清晰准确的图像,并进一步方便光学镜头4的焦距的调整,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光学镜头4的焦距旋钮5;所述焦距旋钮5内部与所述光学镜头4联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遮光筒1外围。以及,所述控制按钮10还包括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图像采集按钮9,以及所述焦距旋钮5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按钮9即可控制所述成像单元8获取当前图像,由处理单元根据当前图像的清晰度通过所述焦距旋钮5调整光学镜头4的焦距。
请参阅图7,为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皮肤敏感度的判定结果,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11。所述显示单元11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嵌设于所述遮光筒1的外壳上,显示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度分析结果。
请参阅图8,进一步,为合理分布用户按钮及显示模块的安装位置,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遮光筒1封闭的一端往外延伸形成一安装筒体14。所述皮肤导电接触单元12 安装于该安装筒体14的外端端部,所述图像采集按键、工作模式滑钮和显示单元11均嵌设安装在所述安装筒体14表面,并与安装于安装筒体14内的处理单元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安装筒体14开设电池安装槽,实现对各个器件的外置供电。
以下简述一下本发明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的工作和使用过程:
当需要对皮肤敏感度进行分析时,首先,将工作模式滑钮从关机档位滑动到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若光学镜头4还未进行调焦,则对光学镜头4进行焦距调整操作,也即,使用本装置拍摄待测的被测皮肤,并基于处理单元对图像清晰度的定义下输出评价指标,通过不断调整焦距旋钮5以达到最大的图像清晰度。在此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下,第一光发射单元2A 工作,第二光发射单元2B不工作,光切换器7控制其偏振片3B不工作,第一光发射单元2A 的光线经被测皮肤反射后通过光学镜头4和透镜6后直接被成像单元8采集,完成被测皮肤的表皮层的图像采集。然后,将工作模式滑钮从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滑动到真皮层图像采集档位处,此时本装置处于真皮层图像采集工作状态,此时第一光发射单元2A不工作,第二光发射单元2B工作,光切换器7控制其偏振片3B工作,第二光发射单元2B的光线经第一偏振单元3A、皮肤、光学镜头4、光切换器7的偏振片3B和透镜6的过滤反射后最终被成像单元8采集,完成被测皮肤的真皮层的图像采集;随后,将皮肤导电接触单元12垂直接触被测皮肤,此时其内部的皮肤交变微电流模块工作,并获取皮肤的阻抗信息。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它变形实施例:
1)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不包括显示单元11,而是还包括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信息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将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分析结果发送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2)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可以同时包括分别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显示单元和信息传输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嵌设于所述遮光筒的外壳上,显示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度分析结果;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将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分析结果发送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3)所述处理单元可以为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
4)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可以为WiFi无线通讯,将装置采集的皮肤图像和阻抗信息传输给移动设备如手机或者平板;或者,也可以将手机或者平板作为信息传输模块及处理模块的结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通过利用光的反射获取被测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图像,实现不以药物接触的方式实现对人体皮肤敏感度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受试者的测试舒适度,不会对受试者的皮肤造成刺激及不良反应,并相对于放大镜能够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且该装置小型便携,有利于受试者能够随时随地监测并了解自身皮肤的状态,而选用合适的护肤品或保养品对皮肤进行恰当的保养。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按钮;
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一端开设有一检测开口的遮光筒、从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端往另一端依次设置于遮光筒内的第一光发射单元、第一偏振单元、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学镜头、光切换器和成像单元;
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切换器、成像单元和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安装于遮光筒内壁,其光源发射端朝向所述遮光筒开口,且其发出的光线与遮光筒的轴线相交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偏振单元安装于遮光筒内壁,且其与遮光筒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安装于遮光筒内壁,其光源发射端朝向所述遮光筒的开口,且其发出的光线与遮光筒的轴线平行;
所述光学镜头的镜头光心位于所述遮光筒的轴线上,且其镜头朝向所述遮光筒的开口;
所述光切换器设置于所述遮光筒的轴线上;
所述成像单元设置于所述遮光筒的轴线上,且其接收端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工作模式滑钮;所述工作模式滑钮包括关机档位、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和真皮层图像采集档位;
通过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关机档位,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切换器和成像单元处于关机状态;
通过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表皮层图像采集档位,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和成像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第二光发射单元和光切换器处于关机状态;
通过工作模式滑钮滑动至真皮层图像采集档位,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二光发射单元、光切换器和成像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第一光发射单元处于关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的光源发射端与遮光筒的检测开口之间的距离为12~18mm,且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0°~45°,及所述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的半径为8~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包括沿遮光筒一内周均匀设置的若干发光灯,及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包括若干沿遮光筒另一内周均匀设置的若干发光灯;所述第一光发射单元中的若干发光灯和所述第二光发射单元中的若干发光灯相互交错设置,呈环形交错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单元为一环形结构的偏振片,及所述光切换器包括一结构为圆形的偏振片和一透镜;所述光切换器中的偏振片和透镜沿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端往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和所述成像单元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肤导电接触单元;所述皮肤导电接触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安装于所述遮光筒的检测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嵌设于所述遮光筒的外壳上,显示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度分析结果;
或者,还包括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信息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并将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分析结果发送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或者,同时包括分别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显示单元和信息传输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嵌设于所述遮光筒的外壳上,显示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度分析结果;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将由处理单元发送的皮肤敏感分析结果发送到外部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旋钮;所述焦距旋钮内部与所述光学镜头联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遮光筒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还包括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图像采集按钮,以及所述焦距旋钮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按钮即可控制所述成像单元获取当前图像,由处理单元根据当前图像的清晰度通过所述焦距旋钮调整光学镜头的焦距。
CN201620845303.8U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1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5303.8U CN206491801U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5303.8U CN206491801U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1801U true CN206491801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530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1801U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18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5290A (zh) * 2019-04-22 2019-07-19 深圳市吉斯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图像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CN113729626A (zh) * 2021-08-03 2021-12-03 蒋登文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便携式皮肤质量检测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5290A (zh) * 2019-04-22 2019-07-19 深圳市吉斯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图像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CN113729626A (zh) * 2021-08-03 2021-12-03 蒋登文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便携式皮肤质量检测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6364B (zh) 一种肤质检测系统及方法
JP2016530917A (ja) 皮膚疾患の光学検出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877886B2 (en)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detection device,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70177B (zh) 皮肤光学诊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A2754602A1 (en) Imaging method
CN206491801U (zh) 一种皮肤敏感度分析装置
KR102036040B1 (ko) 광학식 피부질환 진단장치
US20210068646A1 (en) Portable otoscope
CN203763051U (zh) 瞳孔测量仪
KR102036043B1 (ko) 스마트기기 기반의 피부질환 진단이 가능한 광학식 피부질환 진단장치
CN111012339A (zh)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和生物阻抗数据生理状况监控设备
EP3925518A1 (en) Detecting and tracking macular degeneration
US20200196869A1 (en) A hand-held biophotonic medical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modal and multispectral imaging of a tissue
CN105973760A (zh) 一种纸尿裤尿液扩散轨迹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621981A (zh) 通过照射巩膜来分析受试者体内物质水平的非侵入式光学传感器
KR102036045B1 (ko) 가변파장의 피부 영상 정보를 이용한 휴대용 피부질환 진단장치
WO20201617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middle ear content and/or condition
CN106198946B (zh) 一种家用便携式排卵检测仪
CN210721515U (zh) 一种掌纹采集模块、装置以及门禁机
KR102036048B1 (ko) 스마트기기 기반의 가변파장의 피부 영상 정보를 이용한 휴대용 피부질환 진단장치
CN206491783U (zh) 一种红外乳腺检查装置及系统
CN203591264U (zh) 无创血红蛋白测定仪
CN111839457A (zh) 皮肤内损伤检测装置及皮肤内损伤检测系统
CN110237433A (zh) 一种基于高光谱的光照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1803027A (zh) 人体穴位阻抗与红外热像融合的多信息综合诊断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07

Address after: 518000 Nanshan Zhiyuan C3-12, 1001 Nanshan District Xue Yuan Avenu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Xili Ping Shan Road Valley two phase 11 11 Room 608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EILIZHI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