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7962U -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7962U
CN206477962U CN201621395367.9U CN201621395367U CN206477962U CN 206477962 U CN206477962 U CN 206477962U CN 201621395367 U CN201621395367 U CN 201621395367U CN 206477962 U CN206477962 U CN 206477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ust removal
rain insensitive
air regulator
wind turb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53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向翌
宋振龙
侯震宇
贺允珍
李超
庞渊
李清东
闫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uadian East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Inner Mongolia Kailu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Inner Mongolia Kailu Wind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Inner Mongolia Kailu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953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7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7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7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该聚风罩上设置有溢风窗,在风力过大的时候,风力能够冲破溢风窗上磁铁的磁性吸力,使得溢风窗向两侧张开,并且带动弹性构件进一步拉伸,所以随着风力的增大,窗口的开启面积越大,风力越小,窗口的开启面积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越来越小,直至最终闭合,通过该溢风窗能够调节聚风罩整体的受力情况,使得其受到的风力稳定在一定区间内,保证了聚风罩的受力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领域,具体涉及风力发电机的配件,尤其是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作为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代表技术,因设计问题,未能将机舱散热问题提高到更优状态,由于设备运行3-5年后,机舱内的主要设备(齿轮箱、发电机、各种电器柜)效能下降,发热量也增加,机舱内的空气不能有效流通,导致机舱温度骤升。由于主齿轮箱、发电机、各种电器设备本身都是发热单元,如果机舱内热量积聚,会造成风机内各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比如在夏季高温大风天气风机主齿轮箱油温高限功率、风机机舱温度高停机、滤波板温度高限功率、发电机温度高限功率,严重的影响了风机的发电量,为此,有人提出设置一种除尘聚风罩,将外界空气引入到机舱中,通过高速流动的空气带走机舱中的热量,该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需要考虑设备的体积、质量等问题,其强度往往较弱,而且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巨大的风力极易损毁聚风罩,进而给风场的经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进入到机舱中的空气容易携带一些颗粒物等不明物体,容易对机舱内部造成一定的损坏,所以需要对进入机舱的空气作出适宜的处理。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除尘聚风罩做了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该聚风罩上设置有溢风窗,在风力过大的时候,风力能够冲破溢风窗上磁铁的磁性吸力,使得溢风窗向两侧张开,并且带动弹性构件进一步拉伸,所以随着风力的增大,窗口的开启面积越大,风力越小,窗口的开启面积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越来越小,直至最终闭合,通过该溢风窗能够调节聚风罩整体的受力情况,使得其受到的风力稳定在一定区间内,保证了聚风罩的受力安全,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舱顶部的聚风罩,该聚风罩包括竖直设置的进风口1和水平设置的出风口2,
在进风口1和出风口2之间连接有壁面,
在正对着进风口1的壁面上开设有可转动的溢风窗3,
所述溢风窗3包括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
在左窗扇31上与右窗扇32相接触的侧边上设置有磁性元件一41,
在右窗扇32上与左窗扇31相接触的侧边上设置有磁性元件二42;
在溢风窗3闭合时,所述磁性元件一41与磁性元件二42相接,且两个相接的表面上表现出的磁性相反。
其中,所述溢风窗3的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都仅能向外旋转。
其中,在溢风窗3上还设置有拉拽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以使得溢风窗闭合的弹性装置。
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一51和弹簧二52,
其中,弹簧一51一端与左窗扇31相连,另一端与溢风窗3左侧的壁面相连;
弹簧二52一端与右窗扇32相连,另一端与溢风窗3右侧的壁面相连。
其中,所述弹簧一51和弹簧二52都处于具有收紧趋势的拉伸状态。
其中,所述聚风罩进风口1的开口方向朝向风力发电机的轮毂迎风面。
其中,所述聚风罩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舱顶部天窗的外部,与风力发电机机舱尾部的通风窗形成对流风道。
其中,在出风口2下方,在所述风力发电机机舱内部还设置有排水装置6,所述排水装置6为盛接雨水的中空壳状构件,所述排水装置6顶部与聚风罩的出风口2固接,排水装置6上与进风口同侧的侧部开口,其余方向密闭。
其中,在所述排水装置6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区7,在所述集水区7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8。
其中,在排水装置6上开口的侧部设置有过滤网9。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的壁面上开设有溢风窗,能够在风力较大时卸掉作用在聚风罩上的风力,保证聚风罩的安全稳定;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上的溢风窗具有弹性构件,能够根据风力大小调节溢风窗的开启程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维持机舱中的通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及其上的排水装置结构透示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上溢风窗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带有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的风力发电机机舱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上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进风口
2-出风口
3-溢风窗
31-左窗扇
32-右窗扇
41-磁性元件一
42-磁性元件二
51-弹簧一
52-弹簧二
6-排水装置
7-集水区
8-排水管
9-过滤网
10-聚风罩
11-风力发电机机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中所示,该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包括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舱11顶部的聚风罩10,该聚风罩包括竖直设置的进风口1和水平设置的出风口2,外界的风从进风口进入到聚风罩内,并经过出风口进入到机舱内部,带走机舱内部的热量,并从机舱底部排出。
具体地,在进风口1和出风口2之间连接有壁面,所述壁面呈密闭的包围结构;
在正对着进风口1的壁面上开设有可转动的溢风窗3,
所述溢风窗3包括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都可以向外转动;
在左窗扇31上与右窗扇32相接触的侧边上设置有磁性元件一41,
在右窗扇32上与左窗扇31相接触的侧边上设置有磁性元件二42;
在溢风窗3闭合时,所述磁性元件一41与磁性元件二42相接,且两个相接的表面上表现出的磁性相反,即一个为正极,一个为负极。所述磁性元件一41和磁性元件二42都优选地为永久磁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溢风窗3的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都仅能向外旋转,即只能由进风口进入到聚风罩内的流动空气向外推开溢风窗。优选地,所述两个窗扇上的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力能够使得外界风速在一定范围以下时无法推开溢风窗,在外界风速达到一定的范围后才可能推开溢风窗,进一步优选地,当外界风速大于18m/s时,外界的自然风才能够推开溢风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溢风窗3上还设置有拉拽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以使得溢风窗闭合的弹性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一51和弹簧二52,弹簧一51和弹簧二52都是本领域中常见的拉伸弹簧。
其中,弹簧一51一端与左窗扇31相连,另一端与溢风窗3左侧的壁面相连;
弹簧二52一端与右窗扇32相连,另一端与溢风窗3右侧的壁面相连。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一51和弹簧二52都处于具有收紧趋势的拉伸状态,即当溢风窗开启时,弹簧上的拉力逐渐增大,直至与风力平衡,在风力变小时相应拉回溢风窗,使得缝隙变小,直至弹簧拉力与风力再次平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风罩进风口1的开口方向朝向风力发电机的轮毂迎风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风罩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舱顶部天窗的外部,与风力发电机机舱底部的通风窗形成对流风道,从而便于将机舱内的热量带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出风口2下方,在所述风力发电机机舱内部还设置有排水装置6,即,所述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还包括排水装置6,所述排水装置用于在阴雨天气下,及时地将通过进风口进入的雨水排出到机舱外部,避免雨水进入到机舱中;
如图3、图4和图5中所示,所述排水装置6为盛接雨水的中空壳状构件,所述排水装置6顶部与聚风罩的出风口2固接,排水装置6上与进风口同侧的侧部开口,其余方向密闭。从出风口进入到排水装置中的空气由所述开口侧排出,进入到机舱内部,最终流入待换热区,带走热量;而从出风口进入的雨水,在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落入到排水装置的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排水装置6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区7,在所述集水区7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8,通过所述排水管及时地将集水区中汇集的雨水排出到机舱外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排水装置6上开口的侧部设置有过滤网9,优选地,所述滤网有倾斜设置,其设置在外界进入到机舱中风所必经的通道上,对风进行过滤,避免引入不必要的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由于其倾斜设置,下方朝向排水装置内侧倾斜,过滤网9滤除的颗粒物能够流入到排水装置的底部,聚集在排水管8附近,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舱顶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该聚风罩包括竖直设置的进风口(1)和水平设置的出风口(2),
在进风口(1)和出风口(2)之间连接有壁面,
在正对着进风口(1)的壁面上开设有可转动的溢风窗(3),
所述溢风窗(3)包括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
在左窗扇(31)上与右窗扇(32)相接触的侧边上设置有磁性元件一(41),
在右窗扇(32)上与左窗扇(31)相接触的侧边上设置有磁性元件二(42);
在溢风窗(3)闭合时,所述磁性元件一(41)与磁性元件二(42)相接,且两个相接的表面上表现出的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风窗(3)的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都仅能向外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溢风窗(3)上还设置有拉拽左窗扇(31)和右窗扇(32)以使得溢风窗闭合的弹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一(51)和弹簧二(52),
其中,弹簧一(51)一端与左窗扇(31)相连,另一端与溢风窗(3)左侧的壁面相连;
弹簧二(52)一端与右窗扇(32)相连,另一端与溢风窗(3)右侧的壁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一(51)和弹簧二(52)都处于具有收紧趋势的拉伸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风罩进风口(1)的开口方向朝向风力发电机的轮毂迎风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风罩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舱顶部天窗的外部,与风力发电机机舱尾部的通风窗形成对流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出风口(2)下方,在所述风力发电机机舱内部还设置有排水装置(6),所述排水装置(6)为盛接雨水的中空壳状构件,所述排水装置(6)顶部与聚风罩的出风口(2)固接,排水装置(6)上与进风口同侧的侧部开口,其余方向密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水装置(6)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区(7),在所述集水区(7)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排水装置(6)上开口的侧部设置有过滤网(9)。
CN201621395367.9U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Active CN206477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5367.9U CN206477962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5367.9U CN206477962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7962U true CN206477962U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4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5367.9U Active CN206477962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7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2685A (zh) * 2021-04-09 2021-07-09 铜陵市精方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落灰堵塞的易散热式烟气检测采样机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2685A (zh) * 2021-04-09 2021-07-09 铜陵市精方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落灰堵塞的易散热式烟气检测采样机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18072U (zh) 一种用于户外的水利水电电气柜
CN20542308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冷却装置
CN206531231U (zh) 一种屋顶通风装置
CN107396581A (zh) 一种通风式户外电源机柜系统
CN206477962U (zh)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除尘防雨装置
CN103499989B (zh) 一种室内电气设备空调装置
CN20614472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降温装置
CN203326425U (zh) 一种风电用防尘散热箱变
CN106246479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降温装置
CN206250600U (zh) 一种多功能电器柜
CN201667186U (zh) 一种户外全天候led显示屏的箱体结构
CN207083314U (zh) 一种散热型防尘电气柜
CN205178288U (zh) 一种防雨散热环网柜
CN106304803A (zh) 一种电子设备安装箱
CN208336976U (zh) 一种可以进行自动吸湿除尘的电力柜
CN203490569U (zh) 一种室内电气设备空调装置
CN207098281U (zh) 一种配电柜的挡雨盖
CN207349030U (zh) 风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06401765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的分离散热结构
CN205157607U (zh) 防雨电能计量箱
CN21446900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防护装置
CN204783466U (zh) 空气能发电一体机
CN206100773U (zh) 一种电子设备安装箱
CN209517841U (zh) 汇聚机箱
CN107578730A (zh) 一种电子公告屏及小区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28000 No. 2-1 Jiefang Street, Kailu Town, Tongliao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Huadian East Ene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28499 No. 2-1 Jiefang Street, Kailu Town, Tongliao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Inner Mongolia Kailu Wind Pow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