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7913U -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7913U
CN206477913U CN201621485090.9U CN201621485090U CN206477913U CN 206477913 U CN206477913 U CN 206477913U CN 201621485090 U CN201621485090 U CN 201621485090U CN 206477913 U CN206477913 U CN 206477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ter pipe
heat exchange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50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
张冲
梁鹏飞
梅亮
郝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ies (shangh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ies (shangh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ies (shanghai)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ies (shangh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50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7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7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7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包括液化天然气存储罐、燃气发动机、烟气换热器、缸套水换热器、散热换热器、中冷水换热器、水泵、外循环水管、内循环水管,发电装置、储能装置、换热装置均可集成安装在移动集装箱内,水泵布置在内外循环水管上,燃气发动机与发电机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式能源站系统不仅具备分布式能源的所有优点,可采用LNG或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同时引入储能系统,可集成安装在移动集装箱内,具有高系统集成性、高发电效率、低排放和移动便捷等优点,可作为应急电源和辅助电源,为客户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服务。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优化设计。

Description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领域的能源站系统,特征是一种发电装置、储能装置、换热装置均可集成安装在移动集装箱内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相对传统的集中式供能的能源系统而言的,传统的集中式供能系统采用大容量设备、集中生产,然后通过专门的输送设施将各种能量输送给较大范围内的众多用户;而分布式能源系统则是直接面向用户,按用户的需求就地生产并供应能量,具有多种功能,可满足多重目标的中、小型能量转换利用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让使用单位本身有较大的调节、控制与保证能力,保证使用单位的各种二次能源能够充分供应,非常适合对发展中区域及商业区和居民区、乡村、牧区及山区提供电力、供热及供冷,大量减少环保压力。总之,分布式能源系统可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为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提供了可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方向,并可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安全性与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国外有3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发展迅速,在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丹麦、荷兰等得到大力发展和推广;在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大多都是固定式区域性供能项目,安装在机房内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不仅具备分布式能源的所有优点,可采用LNG或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同时引入储能系统,可集成安装在移动集装箱内,具有高系统集成性、高发电效率、低排放和移动便捷等优点,可作为应急电源和辅助电源,为客户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服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化天然气存储罐、燃气发动机、缸套冷却装置、油冷器、中冷器、燃料总管、冷水阀、液化天然气输送管、液化天然气气化器、第一控制阀、外接天然气输送管、第二控制阀、发电机、储能蓄电池组、对外供电装置、线束、排气管、消声器、烟气换热器、缸套水换热器、散热换热器、中冷水换热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热水阀、第一冷水管、第一外循环水管、空冷器、第二冷水管、第二外循环水管、第一内循环水管、第二内循环水管,缸套冷却装置、油冷器、中冷器均布置在燃气发动机内,液化天然气输送管的进口与液化天然气存储罐的底部相连接,液化天然气输送管、外接天然气输送管的出口均与燃料总管的入口相连接,燃料总管的出口与燃气发动机相连接,液化天然气气化器、第一控制阀依次布置在液化天然气输送管,第二控制阀布置在外接天然气输送管上,冷水阀布置在第一冷水管的进水口,发电机与燃气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发电机通过线束分别与储能蓄电池组、对外供电装置相连接,储能蓄电池组、对外供电装置之间也通过线束相连接,排气管的进口与燃气发动机的排气道相连接,消声器布置在排气管的后部,排气管的中部在烟气换热器中穿过,第一外循环水管的进出口分别与第一水泵、热水阀相连接,第一外循环水管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缸套水换热器、烟气换热器穿过,第一冷水管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外循环水管的进出口分别与第二水泵、空冷器相连接,第二外循环水管中间部位依次穿过中冷水换热器、散热换热器,第二冷水管的进口与空冷器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冷水管的出口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第四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与第四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油冷器、缸套冷却装置、缸套水换热器、散热换热器,第二内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第三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内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与第三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内循环水管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中冷器、中冷水换热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管、第三控制阀,连接管的两端口分别与散热换热器外部的第一内循环水管相连通,第三控制阀布置在连接管上。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均为电磁阀,并与发动机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循环水管、第二外循环水管、第一内循环水管、第二内循环水管上均布置温度传感器,这些温度传感器均与发动机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烟气换热器、缸套水换热器、散热换热器、中冷水换热器均为表面接触式换热器。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储能装置、换热装置均可集成安装在移动集装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可将发电、储能、换热等系统集成在可移动的集装箱内,集成性高,移动便捷,解决了传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不可移动的问题。偏远地区或工地等没有管道气,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备LNG供气集成系统,解决气源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紧急散热器和电磁阀,根据外部热负荷变动调节缸套水流量,保证机组效率。本实用新型,利用天然气发电,排放清洁,集装箱加装隔音罩降低噪声。本实用新型配备储能电池组,可事先在有管道气的地方发电给蓄电池充满电,运送到紧急用电地首先利用电池组对外供电,然后再启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利用LNG发电和供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集成50kW-500kW的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及配套的LNG集成供气系统和储能系统,具有高系统集成性、高发电效率、低排放和移动便捷等优点,可作为应急电源和辅助电源,为客户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液化天然气存储罐,2、燃气发动机,3、缸套冷却装置,4、油冷器,5、中冷器,6、燃料总管,7、冷水阀,8、液化天然气输送管,9、液化天然气气化器,10、第一控制阀,11、外接天然气输送管,12、第二控制阀,13、发电机,14、储能蓄电池组,15、对外供电装置,16、线束,17、排气管,18、消声器,19、烟气换热器,20、缸套水换热器,21、散热换热器,22、中冷水换热器,23、第一水泵,24、第二水泵,25、第三水泵,26、第四水泵,27、热水阀,28、第一冷水管,29、第一外循环水管,30、空冷器,31、第二冷水管,32、第二外循环水管,33、第一内循环水管,34、第二内循环水管,35、连接管,36、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化天然气存储罐1、燃气发动机2、缸套冷却装置3、油冷器4、中冷器5、燃料总管6、冷水阀7、液化天然气输送管8、液化天然气气化器9、第一控制阀10、外接天然气输送管11、第二控制阀12、发电机13、储能蓄电池组14、对外供电装置15、线束16、排气管17、消声器18、烟气换热器19、缸套水换热器20、散热换热器21、中冷水换热器22、第一水泵23、第二水泵24、第三水泵25、第四水泵26、热水阀27、第一冷水管28、第一外循环水管29、空冷器30、第二冷水管31、第二外循环水管32、第一内循环水管33、第二内循环水管34、连接管35、第三控制阀36,缸套冷却装置3、油冷器4、中冷器5均布置在燃气发动机2内,液化天然气输送管8的进口与液化天然气存储罐1的底部相连接,液化天然气输送管8、外接天然气输送管11的出口均与燃料总管6的入口相连接,燃料总管6的出口与燃气发动机2相连接,液化天然气气化器9、第一控制阀10依次布置在液化天然气输送管8,第二控制阀12布置在外接天然气输送管11上,冷水阀7布置在第一冷水管28的进水口,发电机13与燃气发动机2的输出轴相连接,发电机13通过线束16分别与储能蓄电池组14、对外供电装置15相连接,储能蓄电池组14、对外供电装置15之间也通过线束16相连接,排气管17的进口与燃气发动机2的排气道相连接,消声器18布置在排气管17的后部,排气管17的中部在烟气换热器19中穿过,第一外循环水管29的进出口分别与第一水泵23、热水阀27相连接,第一外循环水管29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缸套水换热器20、烟气换热器19穿过,第一冷水管28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泵23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外循环水管32的进出口分别与第二水泵24、空冷器30相连接,第二外循环水管32中间部位依次穿过中冷水换热器22、散热换热器21,第二冷水管31的进口与空冷器30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冷水管31的出口与第二水泵24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33的进水口与第四水泵26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33的出水口与第四水泵26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33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油冷器4、缸套冷却装置3、缸套水换热器20、散热换热器21,第二内循环水管34的进水口与第三水泵25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内循环水管34的出水口与第三水泵25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内循环水管34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中冷器5、中冷水换热器22;连接管35的两端口分别与散热换热器21外部的第一内循环水管33相连通,第三控制阀36布置在连接管35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在有管道天然气的场所,直接利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气发动机2发电,对外供电或存储在储能蓄电池组14,同时回收缸套水和排气中的余热对外供热;还可以根据外部热负荷变化,调节冷水流量和缸套水进入紧急散热器流量,实现余热的智能化回收,同时保证燃气发动机2的效率不受外部影响。在没有管道天然气或管道气较贵的场所,配备有液化天然气存储罐1,将LNG气化作为燃料,可作为应急电源和辅助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供气、发电、储能、换热等系统全部集成在可移动的集装箱内,集成性高,移动便捷;进气系统为可调进气,可满足两种气源进气;可以实现智能化供热,可根据外部热负荷变化,调节冷水流量和缸套水进入紧急散热器流量,保证燃气发动机冷却环境使其效率不受外部影响。本实用新型还配备储能电池组,可事先在有管道气的地方发电给蓄电池充满电,运送到紧急用电地首先利用电池组对外供电,然后再启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利用LNG发电和供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为发电机组配备静音箱,降低噪音。

Claims (5)

1.一种移动式能源站系统,包括液化天然气存储罐(1)、燃气发动机(2)、缸套冷却装置(3)、油冷器(4)、中冷器(5),缸套冷却装置(3)、油冷器(4)、中冷器(5)均布置在燃气发动机(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OG气引出管(6)、第一控制阀(7)、发动机燃料管(8)、液化天然气气化器(9)、第二控制阀(10)、外接天然气输送管(11)、第三控制阀(12)、发电机(13)、蓄电池组(14)、对外供电装置(15)、线束(16)、排气管(17)、消声器(18)、烟气换热器(19)、缸套水换热器(20)、散热换热器(21)、中冷水换热器(22)、第一水泵(23)、第二水泵(24)、第三水泵(25)、第四水泵(26)、热水箱(27)、第一冷水管(28)、第一外循环水管(29)、空冷器(30)、第二冷水管(31)、第二外循环水管(32)、第一内循环水管(33)、第二内循环水管(34),发动机燃料管(8)的进口与液化天然气存储罐(1)的底部相连接,发动机燃料管(8)的出口与燃气发动机(2)相连接,液化天然气气化器(9)、第二控制阀(10)依次布置在发动机燃料管(8)上,BOG气引出管(6)的进口与液化天然气存储罐(1)的顶部相连通,BOG气引出管(6)的出口与液化天然气气化器(9)、第二控制阀(10)之间的发动机燃料管(8)相连通,第一控制阀(7)布置在BOG气引出管(6)上,外接天然气输送管(11)与第二控制阀(10)之后的发动机燃料管(8)相连通,第三控制阀(12)布置在外接天然气输送管(11)上,发电机(13)与燃气发动机(2)的输出轴相连接,发电机(13)通过线束(16)分别与蓄电池组(14)、对外供电装置(15)相连接,蓄电池组(14)、对外供电装置(15)之间也通过线束(16)相连接,排气管(17)的进口与燃气发动机(2)的排气道相连接,消声器(18)布置在排气管(17)的后部,排气管(17)的中部在烟气换热器(19)中穿过,第一外循环水管(29)的进出口分别与第一水泵(23)、热水箱(27)相连接,第一外循环水管(29)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缸套水换热器(20)、烟气换热器(19)穿过,第一冷水管(28)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泵(23)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外循环水管(32)的进出口分别与第二水泵(24)、空冷器(30)相连接,第二外循环水管(32)中间部位依次穿过中冷水换热器(22)、散热换热器(21),第二冷水管(31)的进口与空冷器(30)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冷水管(31)的出口与第二水泵(24)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33)的进水口与第四水泵(26)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33)的出水口与第四水泵(26)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内循环水管(33)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油冷器(4)、缸套冷却装置(3)、缸套水换热器(20)、散热换热器(21),第二内循环水管(34)的进水口与第三水泵(25)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内 循环水管(34)的出水口与第三水泵(25)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内循环水管(34)的中间部位依次穿过中冷器(5)、中冷水换热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35)、第四控制阀(36),连接管(35)的两端口分别与散热换热器(21)外部的第一内循环水管(33)相连通,第四控制阀(36)布置在连接管(3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36)均为电磁阀,并与发动机(2)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循环水管(29)、第二外循环水管(32)、第一内循环水管(33)、第二内循环水管(34)上均布置温度传感器,这些温度传感器均与发动机(2)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换热器(19)、缸套水换热器(20)、散热换热器(21)、中冷水换热器(22)均为表面接触式换热器。
CN201621485090.9U 2016-12-31 2016-12-31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Active CN206477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5090.9U CN206477913U (zh) 2016-12-31 2016-12-31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5090.9U CN206477913U (zh) 2016-12-31 2016-12-31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7913U true CN206477913U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5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5090.9U Active CN206477913U (zh) 2016-12-31 2016-12-31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79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2784A (zh) * 2017-12-26 2018-07-06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燃气热电联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2784A (zh) * 2017-12-26 2018-07-06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燃气热电联产系统
CN108252784B (zh) * 2017-12-26 2021-03-02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燃气热电联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8737U (zh) 一种燃气发电余热高效利用系统
CN204716420U (zh) 箱撬式天然气发电机组装置
CN206477913U (zh) 移动式能源站系统
CN204783320U (zh) 一种燃气三联供系统的中冷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06917747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6096248A (zh) 不同环境下的最佳供暖方式的甄选方法
CN111425271B (zh) 一种基于斜温层储罐的热电冷三联供调峰系统
CN201539311U (zh) 微型燃气发电机组热电联供系统
CN205245305U (zh)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CN204923481U (zh) 环保型集热器
CN204404220U (zh) 基于城市沼气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4419354U (zh) 一种余热制冷制热发电机组集装箱
CN111811206A (zh) 一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8380716U (zh) 利用内燃机热量的锅炉供热系统
CN205064095U (zh) 一种集装箱式热电联产机组
CN202660240U (zh) 一种具有燃气调峰功能的lng与cng联合供气装置
CN201802462U (zh) 气体发电机组排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816194U (zh) 基于天然气压力能回收的多能互补系统
CN2585130Y (zh) 太阳能有机热载体炉
CN102062432A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自循环供热系统
CN2793618Y (zh) 太阳能-空气源全自动热水供应系统
CN211120789U (zh) 一种沼气发电余热回收系统
CN209588142U (zh) 一种背压式供热机组的废热回收系统
CN205206996U (zh) 移动式lng燃气发电机组
CN207865515U (zh) 移动式热源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