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5305U -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5305U
CN205245305U CN201521102066.8U CN201521102066U CN205245305U CN 205245305 U CN205245305 U CN 205245305U CN 201521102066 U CN201521102066 U CN 201521102066U CN 205245305 U CN205245305 U CN 205245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storage
temperature
high temperature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20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忠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Valley energy branch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高忠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忠凡 filed Critical 高忠凡
Priority to CN2015211020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5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5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53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包括固体加热蓄热部份、液动热交换器和电脑控制系统;固体蓄热部分的蓄热砖的高温通过高温油与热交换器系统相连;热交换器包括高温油换热器、油水分离器、低温换热器和水循环系统交换部分,所述高温油用高温油泵进行交换,低温换热过程通过介质与铜盘管进行接触式传热,所述铜盘管进出口与暖气的循环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高效节能,可利用谷电蓄热,蓄热温度高、热交换过程平稳、安全可靠,整机的贮蓄能力强,释放输出连续并能保证时长,达到零污染、零排放,适合南、北方的生活小区、办公楼、学校、酒楼的独立大面积集中供暖。

Description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液动换热的新型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冬季取暖一直采用集中供暖方式,采用烧煤或天然气的供暖锅炉。这种传统的供热方式主要有以下缺点:能源利用率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多且浪费严重,煤炭或天然气产生污染;热水运送半径及运送能源量过大,调节困难,冷热不均,且维修量也大,安装、运行成本高;供暖舒适稳定性不强,不具有用户操作性;由于设备、材料、施工、运行、维修等因素使得系统漏水,用户受损现象时有发生,且一旦发生,不能立即停止泄漏,甚至因为一户的问题牵连到其他用户。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诸多分户供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不能控制室内温度的问题,且更加舒适,但这些方式投入成本较大,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供暖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汽热供暖、水热供暖、电热供暖等,其中,电热供暖是一种环保方式的供暖,其总的设备投资较低,不产生有害气体,无环境污染,无管道布置之占地,不会影响环境美观,使用方便;当不使用时可切断电源,既节约能源,又不会影响邻室供暖。因此,电热供暖有其一定的市场占有额,且呈发展的趋势。而如何改进设计,使其进一步的节能、高效,是业者努力的方向。
为合理分配电网资源,降低能耗,一些地方提倡错峰用电。为了配合错峰用电,人们研发了储热式电暖器。比如专利CN2692544Y的储热式电暖器,主要由箱体、储热体、保温层以及电热管构成,电热管安装在储热体内。在用电低谷时,电热管工作加热储热体,储热体储存热量,等到用电高峰时,电热管不工作,储存了热量的储热体向外部散热,达到供暖的目的。由于该储热式电暖器没有即时供暖功能,只能先加热储热体,然后利用储热体进行散热取暖,因而其使用的便捷性是有限的,在没有储热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快速取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谷电蓄热,液动换热的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固体蓄热堆供暖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动式固体蓄热堆供暖装置,所述供暖装置包括一体化设计的固体蓄热堆1、变频油泵系统、液动换热器2、智能控制柜3和水箱;其中,
所述固体蓄热堆1包括固体蓄热砖4、加热管5和高温换热管6;加热管5、固体蓄热砖4和高温换热管6紧密接触,高温换热管6内通高温油;
所述液动换热器2包括:介质室9、高温油室10、换热铜盘管11、热管12和水泵15;所述高温换热管6的高温油进入高温油室10加热所述热管12,所述热管12将热能传导到介质室9,来自水箱的冷水通过水泵15进入介质室9内的换热铜盘管11,加热后的热水循环进入所述水箱;
所述的变频油泵系统包括高温变频油泵13、油管和回油泵33,所述高温变频油泵13的一端通过油管与固体蓄热堆1的油管入口20相接,另一端通过油管与液动换热器热2的高温油室10相连;所述回油泵33的一端通过油管与固体蓄热堆1的油管出口19相接,另一端通过油管与高温油室10相连,实现高温油在固体蓄热堆1和液动换热器2之间循环;
所述智能控制柜3包括低压配电柜和多组温度控制感应器8,所述低压配电柜通过3组继电器向所述固体蓄热堆1的加热管5通三相电;所述固体蓄热堆1内设置多处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所述液动换热器2内设置多处换热器测温点14,测温点处设置K式热电偶温度计,所述温度控制感应器8分别与K式热电偶温度计一一相连,接收K式热电偶温度计的温度信号;所述智能控制柜通过输入的温度信号控制装置的运行和远程监控。
所述固体蓄热堆1的每一层固体蓄热砖4以及高温换热管6的油管出口19和油管进口20处均设置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所述介质室9设置热管放热端24处和设置换热铜盘管11处以及换热铜盘管11的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处均设置换热器测温点14;所述高温油室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换热器测温点14。
所述的固体蓄热堆1从外至里依次包括外保温层31、水冷壁保温层16和蓄热箱体32,所述蓄热箱体上端面内设置有上压板17,所述蓄热箱体下端面内设置有下压板22,所述上压板17和下压板22通过紧固螺栓18将固体蓄热砖4、加热管5和高温换热管6紧密接触并固定在蓄热箱体32内;所述下压板22下端垫衬保温砖21,下有槽钢底盘;所述加热管5横向设置;所述高温换热管6呈盘管状排列。
所述换热铜盘管11分别通过冷水进口25和热水出口26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热管12的热管吸热端23位于高温油室10内,热管放热端24位于介质室9的下半部分;与固体蓄热堆1连通的高温换热管6通入高温油室10。
所述介质室9的顶端设置介质膨胀箱29,顶部有介质膨胀箱排压口30;所述高温油室10侧上方设置溢油桶27,顶部有溢油桶排压口28。
所述热管12以矩阵形式均匀分布,数量为96-384根;在所述热管放热端24的表面排布有散热片;所述介质室9和高温油室10的壳体有保温层,覆盖在壳体的侧表面;室内均设置有高斯磁铁。
所述水箱箱体的外表面设置保温层,内部分布有高斯磁铁,所述高斯磁铁为25000高斯磁铁;在所述水箱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系统结构合理、高效节能,可利用谷电蓄热,环保稳定、安全可靠,不仅容易操作、蓄热温度高、热交换过程平稳,而且整机的热贮蓄能力强(1:5.9),能够即时释放热水,输出连续并能保证时长,达到零污染、零排放,适合于我国南、北方各生活小区、办公楼、学校、酒楼等独立大面积集中供暖。夏季还可作为“溴化锂中央空调”的动力热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动式固体蓄热堆供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体蓄热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液动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动式固体蓄热堆供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液动式蓄热堆供暖装置由固体蓄热堆1、液动换热器2、高温变频油泵13、智能控制柜3和水箱(图中未示)几大部分组成。固体蓄热堆1中的固体蓄热砖4由加热管5通三相电加热,产生的高温加热高温油(液态),并通过与液动换热器热2相连得高温换热管6进入液动换热器热2;所述液动换热器热2包括:介质室9、高温油室10、换热铜盘管11、热管12、高温油泵13、换热器测温点14和水泵15。高温油进入高温油室10,加热热管12,热管12将热能传导到介质室9,加热通过换热铜盘管11进入介质室9的冷水,热水通过水泵15
智能控制柜3设置多组温度控制感应器8,固体蓄热堆1和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液动换热器2设置多处换热器测温点14,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和换热器测温点14的总和与温度控制感应器8对应。温度控制感应器8分别与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和换热器测温点14中的K式热电偶温度计相连,接收温度信号,本实施例的整个系统的信号控制点为24个节点。控制系统与蓄热堆体的连接主要有:K式热电偶温度计的信号连接,加热管的三相平衡连接。控制系统与热交换器的连接主要有:变频油泵的三相连接,水泵的三相连接,K式热电偶温度计的信号连接。智能控制柜与配电柜的连接。
整个供暖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柜3的电脑控制:首先在谷电时间启动固体蓄热堆1的加热管5,使常温的固体蓄热砖4的温度升至600左右(升温时间为6小时左右);在谷电停止前系统自动停止加热(启停方式为软启动)。当固体蓄热砖温度达到200-300度时控制系统启动高温变频油泵13,在300度以下时油泵会以高频率运行,使得10高温油室中的高温油(冷油)循环升温,当油温升至80度以上时热管12就会开始工作,这会使得介质层9里的传热介质开始快速升温,当介质层9的温度到80度以上时,控制系统会开启水泵15,将水箱(图中未示)的低温水通过液动换热器2循环加温。当水箱的水温升至80度时后,供热系统就可以向管网中循环热水供暖。
液动换热器2中的高温油层的工作温度控制在300度以下,介质层9的温度控制在100以下。当固体蓄热砖4的温度升至300度以上的,变频油泵13的工作频率会趋向于低频率运行。当整个系统的换热速度达到平衡时,系统就可以向水箱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水,直到蓄热砖4的温度降至100度以下,等待第二天的谷电时间重新加热蓄热,4。系统在运行时一旦有某单元的温度超过系统设定温度,前一装置就会停止工作,直到温度低于系统设定温度时才会重新启动。
图2是固体蓄热堆结构示意图,图3是液动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固体蓄热堆1主要有电加热管5、固体蓄热砖4、高温换热管6、上下夹板17,22、多级保温层16和位于底盘的保温砖21等组成。
液动换热器2主要有介质室9和高温油室10,介质室9的上半部分设置换热铜盘管11,其分别接冷水进口25和热水出口26;
其中,热管12的热管吸热端23位于高温油室10内,热管放热端24位于介质室9的下半部分;与固体蓄热堆1连通的高温换热管6通入高温油室10,进行高温油的循环。
高温换热管6与特制的固体蓄热砖4之间形成紧密接触,油管与油管之间由不锈钢弯头焊接连接,进、出口油管与换热装置的管网之间是由法兰密封连接。油路运行方向在变频油泵作用下由低温处向高温处运行,运行中不会产生回流现象。水箱与换热器之间也是通过管网法兰连接。高温变频油泵13的作用是将高温油经过高温油管与高温蓄热砖之间充分换热,将蓄热砖的温度带到下一级换热装置中,蓄热砖的温度会慢慢降低。当高温油到达下一级换热装置中,换热装置里的热管会自动由下往上传热。油温越高热管的传热功率就会越大,换热装置里的油层温度被系统设定在300以内。当温度越接近300度时,高温变频油泵13的工作频率就会自动降低。由于热管12的无动力传热作用,上层介质层9的传热介质会很快到达工作温度80度以上,此时变频水泵15就会将水箱里的冷水流向介质层9的铜盘管11里,经过低温交换使得水箱里的水不断升温,以达到持续换热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装置包括一体化设计的固体蓄热堆(1)、变频油泵系统、液动换热器(2)、智能控制柜(3)和水箱;其中,
所述固体蓄热堆(1)包括固体蓄热砖(4)、加热管(5)和高温换热管(6);加热管(5)、固体蓄热砖(4)和高温换热管(6)紧密接触,高温换热管(6)内通高温油;
所述液动换热器(2)包括:介质室(9)、高温油室(10)、换热铜盘管(11)、热管(12)和水泵(15);所述高温换热管(6)的高温油进入高温油室(10)加热所述热管(12),所述热管(12)将热能传导到介质室(9),来自水箱的冷水通过水泵(15)进入介质室(9)内的换热铜盘管(11),加热后的热水循环进入所述水箱;
所述的变频油泵系统包括高温变频油泵(13)、油管和回油泵(33),所述高温变频油泵(13)的一端通过油管与固体蓄热堆(1)的油管入口(20)相接,另一端通过油管与液动换热器热(2)的高温油室(10)相连;所述回油泵(33)的一端通过油管与固体蓄热堆1的油管出口(19)相接,另一端通过油管与高温油室(10)相连,实现高温油在固体蓄热堆(1)和液动换热器(2)之间循环;
智能控制柜3包括低压配电柜和多组温度控制感应器8,所述低压配电柜通过3组继电器向所述固体蓄热堆(1)的加热管(5)通三相电;所述固体蓄热堆(1)内设置多处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所述液动换热器(2)内设置多处换热器测温点(14),测温点处设置K式热电偶温度计,所述温度控制感应器(8)分别与K式热电偶温度计一一相连,接收K式热电偶温度计的温度信号;所述智能控制柜通过输入的温度信号控制装置的运行和远程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蓄热堆(1)的每一层固体蓄热砖(4)以及高温换热管(6)的油管出口(19)和油管进口(20)处均设置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所述介质室(9)设置热管放热端(24)处和设置换热铜盘管(11)处以及换热铜盘管(11)的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处均设置换热器测温点(14);所述高温油室(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换热器测温点(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蓄热堆(1)从外至里依次包括外保温层(31)、水冷壁保温层(16)和蓄热箱体(32),所述蓄热箱体上端面内设置有上压板(17),所述蓄热箱体下端面内设置有下压板(22),所述上压板(17)和下压板(22)通过紧固螺栓(18)将固体蓄热砖(4)、加热管(5)和高温换热管(6)紧密接触并固定在蓄热箱体(32)内;所述下压板(22)下端垫衬保温砖(21),下有槽钢底盘;所述加热管(5)横向设置;所述高温换热管(6)呈盘管状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铜盘管(11)分别通过冷水进口(25)和热水出口(26)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热管(12)的热管吸热端(23)位于高温油室(10)内,热管放热端(24)位于介质室(9)的下半部分;与固体蓄热堆1连通的高温换热管6通入高温油室(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室(9)的顶端设置介质膨胀箱(29),顶部有介质膨胀箱排压口(30);所述高温油室(10)侧上方设置溢油桶(27),顶部有溢油桶排压口(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2)以矩阵形式均匀分布,数量为96-384根;在所述热管放热端(24)的表面排布有散热片;所述介质室(9)和高温油室(10)的壳体有保温层,覆盖在壳体的侧表面;室内均设置有高斯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箱体的外表面设置保温层,内部分布有高斯磁铁,所述高斯磁铁为25000高斯磁铁;在所述水箱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排气阀。
CN201521102066.8U 2015-12-28 2015-12-28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45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2066.8U CN205245305U (zh) 2015-12-28 2015-12-28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2066.8U CN205245305U (zh) 2015-12-28 2015-12-28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5305U true CN205245305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206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45305U (zh) 2015-12-28 2015-12-28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53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799A (zh) * 2015-12-28 2016-03-16 高忠凡 一种固体蓄热液动换热供暖装置
CN108036666A (zh) * 2017-12-29 2018-05-15 沈阳恒久安泰环保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复合粉末蓄热系统及蓄热方法
CN109028579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于可欣 有机热载体锅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799A (zh) * 2015-12-28 2016-03-16 高忠凡 一种固体蓄热液动换热供暖装置
CN108036666A (zh) * 2017-12-29 2018-05-15 沈阳恒久安泰环保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复合粉末蓄热系统及蓄热方法
CN109028579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于可欣 有机热载体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2799A (zh) 一种固体蓄热液动换热供暖装置
CN204901906U (zh) 一种谷电相变储热式采暖热水系统
CN206831654U (zh) 可调温式蓄热取暖器
CN202470194U (zh) 集中储热式电采暖系统
CN205245305U (zh)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CN105387514A (zh) 固体蓄热直热式供暖装置
CN107131550A (zh) 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
CN202648137U (zh) 基于低位余热回收的污水源热泵生活热水梯级供给系统
CN207584863U (zh) 一种带远红外电热装置的谷电蓄热供暖装置
CN203785058U (zh) 复合型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10197422U (zh) 一种电加热水蓄能供暖系统
CN205245327U (zh) 固体蓄热直热式供暖装置
CN208690301U (zh) 冷热电三联供器件及系统
CN201751746U (zh) 太阳能、燃气壁挂炉互补供热系统
CN204704011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CN204063229U (zh) 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
CN201463063U (zh) 一种太阳能取暖装置
CN110657697A (zh) 一种谷电储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485087U (zh) 一种太阳能暖气装置
CN104676928A (zh) 一种盘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207584862U (zh) 一种谷电蓄热供暖装置
CN102620342A (zh) 全自动环保高效节能太阳能取暖及生活用热水两用系统
CN208347882U (zh) 一种sofc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燃气分布式耦合系统
CN207162709U (zh) 一种电磁加热供暖设备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CN202133136U (zh) 一种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22

Address after: 100076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Jiugong Yi Zhen Xuan Road No. 7 Building No. 2 room 27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Valley energy branch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21000 Guta District, Liaoning City, mile mile happy home 16-11

Patentee before: Gao Zhongfa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