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1044U - 一种电子模型眼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模型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1044U
CN206471044U CN201720123006.7U CN201720123006U CN206471044U CN 206471044 U CN206471044 U CN 206471044U CN 201720123006 U CN201720123006 U CN 201720123006U CN 206471044 U CN206471044 U CN 206471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eat
adjustment sheet
connector
main body
circular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30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小力
宁宏
佐楠
刘贤杰
陈禹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1230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1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1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1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模型眼,解决现有医疗教学中存在的眼底检查技能不易掌握,需要较长学习曲线,影响对患者病情判断的问题。包括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连接体圆环状主体内壁围合构成光圈布置腔,圆环状主体的一端设置变焦镜头,圆环状主体的另一端设置调节片固定座;连接体的光圈布置腔内设置可调光圈,可调光圈与设置在连接体圆环状主体上的调节环相连;调节片固定座的一端与连接体的固定座连接端相连,调节片固定座的另一端与球形曲面屏相连;调节片固定座的定位卡槽内设置透明度调节片;主控制器分别与变焦镜头、可调光圈、透明度调节片、球形曲面屏相连。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模拟观察各类眼底疾病,有助于医护人员经验的累积。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模型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屈光度、瞳孔大小和屈光间质混浊程度,便于模拟观察各类眼底疾病的电子模型眼。
背景技术
眼底检查以及检影验光,是眼科医生、验光师以及相关专业人士所必须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但是,眼底检查以及检影验光技能的掌握,需要很长的学习曲线;并且,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强的光线、长时间的照射被检查者的眼底,常常由于初学者技术不够熟练,导致被检查者被强光持续刺激、异常痛苦,从而很难配合检查,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另外,由于眼底疾病众多,某些罕见疾病在临床中,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遇到,以往只能通过眼底图谱或照片进行教学;但这些疾病在眼底的真实表现如何,在检眼镜下的实际观察形态又是什么样,现有的医疗教学用具无法进行展示,不利于医护人员经验的累积。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眼底检查教学用具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整屈光度、瞳孔大小和屈光间质混浊程度,便于模拟观察各类眼底疾病的电子模型眼。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子模型眼包括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由圆环状主体构成,圆环状主体的内壁围合构成光圈布置腔,圆环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镜头连接端,圆环状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连接端;连接体的光圈布置腔内设置有可调光圈,可调光圈与设置在连接体圆环状主体上的调节环相连;连接体的镜头连接端设置有变焦镜头,连接体的固定座连接端设置有调节片固定座;调节片固定座包括座体,座体的中部设置有透光通孔,透光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卡槽;调节片固定座设置有定位卡槽的一端与连接体的固定座连接端相连,调节片固定座的另一端则与球形曲面屏相连,球形曲面屏的内部显像面围合构成成像区;调节片固定座的定位卡槽内设置有透明度调节片;所述变焦镜头、可调光圈、透明度调节片、以及球形曲面屏的控制端,分别与主控制器相连。
所述调节片固定座定位卡槽内设置的透明度调节片包括透明玻璃片,透明玻璃片上设置有调光薄膜。以通过对调光薄膜控制电压的调节,使透明度调节片模拟出不同屈光间质混浊状态。
所述调节片固定座定位卡槽内设置的透明度调节片,与连接体的固定座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以进一步调节、并固定透明度调节片的位置,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设置在连接体圆环状主体上的调节环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辊纹。以增加调节环表面的摩擦力,便于特殊情况时的手动调节。
所述调节片固定座一端设置的球形曲面屏为OLED球形曲面屏。以全景动态显示视网膜的各类病变。
所述连接体的圆环状主体与可移动支撑架相连。以便于该电子模型眼的移动、放置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圆环状主体构成的连接体,圆环状主体内壁围合构成光圈布置腔,圆环状主体的一端设置镜头连接端,圆环状主体的另一端设置固定座连接端;连接体的光圈布置腔内设置可调光圈,可调光圈与设置在连接体圆环状主体上的调节环相连;变焦镜头与连接体的镜头连接端相连,调节片固定座与连接体的固定座连接端相连;调节片固定座包括座体,座体的中部设置透光通孔,透光通孔的一端设置定位卡槽;调节片固定座设置定位卡槽的一端与连接体的固定座连接端相连,调节片固定座的另一端与球形曲面屏相连;调节片固定座的定位卡槽内设置透明度调节片;主控制器分别与变焦镜头、可调光圈、透明度调节片、球形曲面屏的控制端相连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模拟正视、远视、近视等不同的屈光状态、调整瞳孔大小,模拟轻、中、重度白内障等不同屈光间质混浊状态;并且具有类似视网膜的高仿真曲面全景显示,以及众多的眼底疾病动态图像,便于医疗教学过程中模拟观察各类眼底疾病,有助于医护人员经验的累积,减少检查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利于病情的判断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连接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调节片固定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序号说明:1连接体、2变焦镜头、3可调光圈、4调节环、5辊纹、6透明度调节片、7球形曲面屏、8成像区、9调节片固定座、10弹性垫片、11圆环状主体、12镜头连接端、13光圈布置腔、14固定座连接端、15内螺纹、16座体、17透光通孔、18外螺纹、19定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电子模型眼包括由圆环状主体11构成的连接体1,其中,连接体1圆环状主体11的内壁,围合构成用于设置可调光圈3的光圈布置腔13。连接体1圆环状主体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变焦镜头2的镜头连接端12;连接体1圆环状主体1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用于连接调节片固定座9的固定座连接端14。连接体1的光圈布置腔13内设置有用于模拟眼睛瞳孔大小变化的可调光圈3,可调光圈3与设置在连接体1圆环状主体11上的调节环4相连接。根据使用需要,可调光圈3的直径调整范围在0.5mm~8mm之间,以模拟缩瞳、正常瞳孔或散瞳状态下的眼底观察。为了增加设置在连接体1圆环状主体11上的调节环4表面的摩擦力,调节环4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辊纹5,以便于特殊情况时的手动调节。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该电子模型眼的移动、放置以及使用,连接体1的圆环状主体11与可移动的支撑架相连接。
连接体1的镜头连接端12设置有用于模拟眼睛屈光状态的变焦镜头2,变焦镜头2通过其端部的外螺纹18与连接体1镜头连接端12内壁的内螺纹15相连。模拟眼的屈光状态可通过变焦镜头2进行连续无极调节,以模拟正视、远视、近视等不同的屈光状态;根据使用需要,变焦镜头2的变焦范围可以在12mm~24mm之间,用以对应眼睛近视-15.0D到远视+15.0D的屈光状态。连接体1的固定座连接端14,设置有用于布置透明度调节片6的调节片固定座9。调节片固定座9由中部设置有透光通孔17的座体16构成,透光通孔1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透明度调节片6的定位卡槽19;调节片固定座9座体16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8。
调节片固定座9的定位卡槽19内,设置有用于模拟眼睛屈光间质混浊状态的透明度调节片6。透明度调节片6由透明玻璃片构成,透明玻璃片上设置有调光薄膜;以通过对贴合在透明玻璃片上的调光薄膜控制电压的调节,使透明度调节片6模拟出轻、中、重度白内障等不同的屈光间质混浊状态。为了进一步调节、并固定透明度调节片6的位置,调节片固定座9定位卡槽19内设置的透明度调节片6,与连接体1的固定座连接端14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10;弹性垫片10也可对透明度调节片6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理解的是,出于改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目的,用于模拟屈光间质混浊状态的透明度调节片6,也可整合入变焦镜头2中。
调节片固定座9布置有定位卡槽19的一端,通过座体16外壁的外螺纹18,与连接体1固定座连接端14内壁的内螺纹15相连接;调节片固定座9的另外一端,则通过座体16外壁的外螺纹18,与用于模拟视网膜的OLED球形曲面屏7相连接;OLED球形曲面屏7的内部显像面围合构成成像区8;以全景动态模拟显示正常视网膜以及各类眼底病变,并可动态观察血管搏动。OLED球形曲面屏7模拟视网膜,包括:正常视网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血管栓塞等各类眼底病变的动态影像,并可进行后续的扩充。
用于调节电子模型眼的主控制器通过信号传输线,分别与变焦镜头2、可调光圈3、透明度调节片6、球形曲面屏7的控制端相连接;以调整电子模型眼的屈光度、瞳孔大小及屈光间质混浊程度,模拟观察各类眼底疾病。
该电子模型眼使用时,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首先,调节变焦镜头2的焦距,来改变电子模型眼的屈光度(-15.0D~+15.0D);再调整可调光圈3,改变电子模型眼的瞳孔大小(0.5mm~8mm);调节透明度调节片6调光薄膜的控制电压,以改变电子模型眼的屈光间质混浊程度(透光率10%~90%);然后,结合所需观察的视网膜病变状况,相应地调整OLED球形曲面屏7的高仿真曲面全景显示图像。最后,教学过程中的医护人员从电子模型眼的变焦镜头2,透过可调光圈3和透明度调节片6,观察OLED球形曲面屏7成像区8内的图像,以模拟观察眼底疾病;辅助医护人员的经验累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判断。

Claims (6)

1.一种电子模型眼,包括连接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由圆环状主体(11)构成,圆环状主体(11)的内壁围合构成光圈布置腔(13),圆环状主体(11)的一端设置有镜头连接端(12),圆环状主体(1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连接端(14);连接体(1)的光圈布置腔(13)内设置有可调光圈(3),可调光圈(3)与设置在连接体(1)圆环状主体(11)上的调节环(4)相连;连接体(1)的镜头连接端(12)设置有变焦镜头(2),连接体(1)的固定座连接端(14)设置有调节片固定座(9);调节片固定座(9)包括座体(16),座体(16)的中部设置有透光通孔(17),透光通孔(17)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卡槽(19);调节片固定座(9)设置有定位卡槽(19)的一端与连接体(1)的固定座连接端(14)相连,调节片固定座(9)的另一端则与球形曲面屏(7)相连,球形曲面屏(7)的内部显像面围合构成成像区(8);调节片固定座(9)的定位卡槽(19)内设置有透明度调节片(6);所述变焦镜头(2)、可调光圈(3)、透明度调节片(6)、以及球形曲面屏(7)的控制端,分别与主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型眼,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片固定座(9)定位卡槽(19)内设置的透明度调节片(6)包括透明玻璃片,透明玻璃片上设置有调光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型眼,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片固定座(9)定位卡槽(19)内设置的透明度调节片(6),与连接体(1)的固定座连接端(14)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型眼,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连接体(1)圆环状主体(11)上的调节环(4)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辊纹(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型眼,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片固定座(9)一端设置的球形曲面屏(7)为OLED球形曲面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型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的圆环状主体(11)与可移动支撑架相连。
CN201720123006.7U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电子模型眼 Active CN206471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3006.7U CN206471044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电子模型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3006.7U CN206471044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电子模型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1044U true CN206471044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3006.7U Active CN206471044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电子模型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104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4858A (zh) * 2018-07-20 2018-12-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眼部模型
WO2020047762A1 (zh) * 2018-09-05 2020-03-12 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镜、眼睛模拟器装置、人体模拟器及训练方法
CN112530256A (zh) * 2020-12-17 2021-03-19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急救训练与考核用的电子标准化人体模型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4858A (zh) * 2018-07-20 2018-12-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眼部模型
WO2020047762A1 (zh) * 2018-09-05 2020-03-12 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镜、眼睛模拟器装置、人体模拟器及训练方法
US11967250B2 (en) 2018-09-05 2024-04-23 Tellyes Scientific Inc. Eyepiece, eye simulator device, mannequin simulator and training method
CN112530256A (zh) * 2020-12-17 2021-03-19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急救训练与考核用的电子标准化人体模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027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ommodative stimulation of an eye and simultaneous ipsilateral accommodative imaging
CN206471044U (zh) 一种电子模型眼
CN211928880U (zh) 一种瞳孔观察教学装置
CN208422228U (zh) 一种晶状体和瞳孔可调的眼球教学模型
CN106963547A (zh) 实时监测智能化弱视遮盖眼罩
CN216671002U (zh) 一种眼科模拟教学设备
Kelly et al. Topographical retinal function in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Frank et al. Paradoxic pupillary phenomena: a review of patients with pupillary constriction to darkness
CN206729873U (zh) 全自动眼底相机
Eustis et al. Postnatal development
Saleem Congenital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and the Visual System
RU2816061C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иксации кадаверного глаза животного на рамке головного упора щелевой лампы
CN216222268U (zh) 一种近视治疗仪
Enoch et al. Helping the aphakic neonate to see
RU21656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работки навыка обратной офтальмоскопии
Wadhwani et al. Ocular presentation in multiple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Zhao et 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Neurological Training of Visual Impairment
Kokotas The effects of yoked prisms on body posture and egocentric perception in a normal population
CN208065336U (zh) 实时监测智能化弱视遮盖眼罩
Vaishnavi Effect of Selected Yogasanas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Healthy Volunteers
Murray Saccadic vector optokinetic perimetry: a technique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static perimetry in children using eye tracking
CN107240342B (zh) 眼球病征模型
Ali et al. An Approach to Visual Loss in a Child
Haque et al. Acute idiopathic frosted branch angiitis in an 11-month-old infant treated with 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CN116168593A (zh) 一种用于眼科手术训练的高仿真模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