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9395U - 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9395U
CN206469395U CN201720162745.7U CN201720162745U CN206469395U CN 206469395 U CN206469395 U CN 206469395U CN 201720162745 U CN201720162745 U CN 201720162745U CN 206469395 U CN206469395 U CN 206469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vmc
inner tube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27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学俊
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wei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1627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9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9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9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供电装置和空气加热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设于室外的初过滤箱和设于室内的内出风装置;初过滤箱中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内出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二过滤装置,排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三过滤装置;空气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装置内;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外接电源。室内无需增加管道系统,系统通过进、排风装置运行使室内环境产生的正负压状态,形成空气自循环,进、排风装置中的多次过滤,使得空气净化效果好,使用清洁能源及辅助电能,可在任何天气状态时都能加热及净化空气,不仅节能减排,还能持续改变室内密闭环境状态,持久净化空气,并达到基本采暖要求。

Description

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净化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气温较为寒冷的地方,常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专利02823485.5公开了一种用来加热空气的太阳能集热器板,在这种太阳能集热器板中,在远离太阳的后侧上的传统绝热材料用位于可透过的后板和可透过的吸热装置之间的空间来取代,因此热对流气流通过后板并且逆着温度梯度进入到太阳能板的内部中,这可以防止沿着相反方向的对流热量损失。后板也减少了来自吸热装置的辐射热量损失。但该专利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其对解决现中国的空气污染没做具体措施和要求,现设备不能解决净化细微有害污染物(PM2.5)的问题。其二,其直接利用吸收的热能加热空气,如果没有太阳时,设备就不能运行并且不能加热空气,达不到采暖效果。
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一些过滤空气的手段,但过滤装置通常仅设置在进风处并且过滤材料没有针对去除微颗粒污染物选择,故过滤效果差,其过滤功能不能与太阳能加热设备有效集成。而且由于设备是不可拆卸的,无法进行过滤层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其空气净化效果好,利用空气流动的自循环,并且在无太阳时也能加热、过滤空气,而且能够持久净化空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供电装置和空气加热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设于室外的初过滤箱和设于室内的内出风装置;所述初过滤箱中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内出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空气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装置内;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利用电源转换装置切换供电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外接电源。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初过滤网和微孔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为低风阻静电滤网。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进风外管、进风内管和风扇,所述进风外管套设于所述进风内管的外部并与所述进风内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设于所述进风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进风内管的端部。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外管、排风内管和风扇,所述排风内管设于所述排风外管的内部并与所述排风外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排风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三过滤装置设于所述排风内管的端部。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空气加热装置的主体结构呈能够透风的环状或孔隙状,且设于所述进风内管之内。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初过滤箱的至少一个面为可拆卸式栅格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于所述初过滤箱中,所述新风系统工作时,风流经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到所述内出风装置;所述初过滤箱体至少一个面为透光面,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设于所述初过滤箱中,并面对所述透光面。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单向风阀,所述单向风阀的开启方向为由室内向室外。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全热交换器。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风装置上设有风量调节装置;
和/或,所述排风装置上设有风量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系统通过在初过滤箱的内出风口处,增加可拆卸更换式过滤网的装置,并与带可拆卸更换式过滤网的循环排风装置联动,做到吸进净化过的新鲜空气,排出室内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同时,产生负压,使室内滞留微颗粒污染物可通过滤网过滤截留,再一次进行空气净化,以达到解决空气净化过滤,去除室内PM2.5、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效。
(2)在通风管道中增加可透风加热装置及进风风扇,采用电能加热及循环,有太阳时可利用太阳能电池及蓄电池系统辅助供电,在没太阳时,通过外接电源进行加热并进行空气自循环,达到增加室内温度的功效。
(3)初过滤箱由可拆卸式结构构成,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也都是可拆卸的,使新风系统中的过滤装置可以经常更换,保证装置能持久有效净化空气。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进风装置;B-室内;C-排风装置;1-栅格板;2-透光面;3-初过滤网;4-微孔过滤板;5-太阳能电池板;6-太阳能充电蓄电池;7-电源转换装置;8-第一电路;9-第二电路;10-第二过滤装置;11-空气加热装置;12-绝缘隔热固定件;13-风量调节装置;14-密封件;15-进风内管;16-风扇;17-进风外管;18-外接电源;19-外格栅罩;20-单向风阀;21-全热交换器;22-排风外管;23-排风内管;24-第三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A、排风装置C、供电装置和空气加热装置。进风装置A包括设于室外的初过滤箱和设于室内的内出风装置。初过滤箱中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内出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二过滤装置10,排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三过滤装置24。空气加热装置11设置在进风装置A内。供电装置包括利用电源转换装置7切换供电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外接电源18。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系统用于室内,用于净化室内的空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泛指一切由墙体或者框架构造的内部空间,其包括但不限于房子等建筑物。其中,进风装置A用于向室内B引风,排风装置C用于向室外排风,以形成室内B空气的流动,不断的循环净化室内的空气。空气加热装置11产生热量加热进风装置A所引进的风,从而达到加热室内B空气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装置A和排风装置C作为室内B与外接连通的风口,过滤装置作为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上的必要部件,用于防止外界的灰尘及杂质进入室内,同时在新风系统工作时,吸附室内的灰尘及杂质。由于过滤装置是一种消耗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10、第三过滤装置24与进风装置、排风装置的可拆卸结构,使得第二过滤装置10、第三过滤装置24的更换更加的方便,可以单独更换过滤装置,降低了使用与维护的成本。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电源转换装置7,电源转换装置7用于在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太阳能充电蓄电池6和外接电源18中切换选择供电电源。在本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向进风装置A、排风装置C和空气加热装置11供电,即向新风系统供电。其既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又包括外接电源18和太阳能充电蓄电池6。外接电源18和太阳能充电蓄电池6作为备用电源,在太阳能发电装置能产生电能时由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不足时由外接电源18和太阳能充电蓄电池6供电,保证新风系统始终有电供应。
进一步地,初过滤箱的至少一个面为可拆卸式的栅格板1。第一过滤装置设于初过滤箱中,新风系统工作时,空气流经第一过滤装置到内出风装置。初过滤箱体至少一个面为透光面2,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板5设于初过滤箱中,并面对透光面2。
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一过滤装置,如图2所示,第一过滤装置包括初过滤网3和微孔过滤板4。初过滤网3设置在初过滤箱的内部,且覆盖初过滤箱的所有进风口,使空气只能经过初过滤网3进入内出风装置。微孔过滤板4设置在初过滤网3的背面,用于加强空气净化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二过滤装置10和第三过滤装置24,第二过滤装置10和第三过滤装置24为低风阻静电滤网。
通过上述设计,吸进新鲜空气时,先用初滤箱中的初过滤网3和微孔过滤板4进行大颗粒污染物过滤,然后由低风阻静电滤网构成的第二过滤装置10再过滤细微污染物。在排出室内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同时,通过由低风阻静电滤网构成的第三过滤装置24再吸附室内的细微灰尘,进行第三次空气净化,以达到解决空气净化过滤,去除室内PM2.5、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效。
进一步地,进风装置A和排风装置C联动,用于使新风系统空气自循环。具体地,启动进风装置A和排风装置C中的一个时,利用空气压差或者人工干预,使进风装置A和排风装置C同时工作,进风装置A进风时排风装置C同时排风,由此空气在室内流动达到自动循环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进风装置A还包括进风外管17、进风内管15和风扇16。进风外管17套设于进风内管15的外部并与进风内管15可拆卸连接,风扇16设于进风外管17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10设于进风内管15的端部。
如图1、图3所示,进风外管17安装于墙体或框架中,使得室内B能够与外界连通,风扇16放置于进风外管17中,通过风扇16的转动,将风由外界引入室内B。第二过滤装置10安装于进风内管15的端部,将进风内管15的一个开口封住。进风外管17套设于进风内管15的外部,进风内管15一端封有第二过滤装置10,另一端设有轴肩。进风内管15的外径小于进风外管17的内径,进风内管15上的轴肩的直径大于进风外管17的直径。
进一步地,排风装置C包括排风外管22、排风内管23和风扇16。排风内管23设于排风外管22的内部并与排风外管22可拆卸连接,风扇16设于排风外管22的内部,第三过滤装置24设于排风内管23的端部。
如图1、图3所示,排风外管22安装于墙体或框架中,使得室内B能够与外界连通,风扇16放置于排风外管22中,通过风扇16的转动,将室内空气由室内B排到室外。第三过滤装置24安装于排风内管23的端部,将排风内管23的一个开口封住。排风外管22套设于排风内管23的外部,排风内管23一端封有第三过滤装置24,另一端设有轴肩。排风内管23的外径小于排风外管22的内径,排风内管23上的轴肩的直径大于排风外管22的直径。
进一步地,进风内管15上的轴肩与管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4,排风内管23上的轴肩与管体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14。通过设置密封件14,可以使空气只能沿管的内部流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空气加热装置11的主体结构呈能够透风的环状或孔隙状,且设于进风内管15之内。具体地,通过绝缘隔热固定件12安装在进风内管15的内部。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温控单元(图中未示出)。温控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空气加热装置11停止加热。具体地,在室内B设置若干温度传感器或者热敏组件,当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或者热敏组件反馈相应信号给控制器通过输出控制信号,并最终通过继电装置切断空气加热装置11的电源。
进一步地,排风装置C还包括单向风阀20,单向风阀20的开启方向为由室内B向室外。通过在排风装置C处设置单向风阀20,可以阻止室外污染物和冷空气倒流入室内B。排风装置C的排风口处还设置有外格栅罩19,用于保护排风口。
进一步地,排风装置C还包括全热交换器21。全热交换器21是一种排换气装置,可以把需要排出的热空气的热量留在室内,排出一部分废气。这是一种在冬季排风防止室内热量外泄的装置,内置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进风装置A上设有风量调节装置13。进一步地,排风装置C上设有风量调节装置13。通过设置风量调节装置13,可以根据需求实时调节空气循环速度及噪音。
进一步地,电源转换装置7具有两种电压类型的电路。具体为给空气加热装置11和全热交换器21供电的第一电路8,其电压为110V、220V或380V。以及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充电蓄电池6和风扇16的电路构成的第二电路9,其电压为12V、24V或36V。
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进风装置A处设置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过滤装置,与进风装置A联动的排风装置C处也设置有过滤装置。吸进新鲜空气时,先用初滤箱中的初过滤网3和微孔过滤板4进行大颗粒污染物过滤,然后由低风阻静电滤网构成的第二过滤装置10再过滤细微污染物。在排出室内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同时,产生负压,通过由低风阻静电滤网构成的第三过滤装置24再吸附室内的细微灰尘,进行第三次空气净化,以达到解决空气净化过滤,去除室内PM2.5、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效。
(2)进风内管15内增加可透风的空气加热装置11及进风风扇16。其加热装置11采用外接电源18供电。进风风扇部分,有太阳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5供电,在没太阳时,通过外接电源18或太阳能充电蓄电池6进行供电,风扇运转向室内吹入热空气,并且排风装置C中的排风风扇16与进风风扇16联动,向外抽风产生负压,使室内空气产生流动,形成自循环,达到增加室内温度的功效。
(3)初过滤箱由可拆卸式结构构成,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也都是可拆卸的,使新风系统中的过滤装置可以经常更换,持久有效净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供电装置和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设于室外的初过滤箱和设于室内的内出风装置;所述初过滤箱中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内出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空气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装置内;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利用电源转换装置切换供电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外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初过滤网和微孔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为低风阻静电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进风外管、进风内管和风扇,所述进风外管套设于所述进风内管的外部并与所述进风内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设于所述进风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进风内管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外管、排风内管和风扇,所述排风内管设于所述排风外管的内部并与所述排风外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排风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三过滤装置设于所述排风内管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的主体结构呈能够透风的环状或孔隙状,且设于所述进风内管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过滤箱的至少一个面为可拆卸式的栅格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于所述初过滤箱中,所述新风系统工作时,风流经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到所述内出风装置;所述初过滤箱体至少一个面为透光面,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设于所述初过滤箱中,并面对所述透光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单向风阀,所述单向风阀的开启方向为由室内向室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全热交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上设有风量调节装置;
和/或,所述排风装置上设有风量调节装置。
CN201720162745.7U 2017-02-22 2017-02-22 新风系统 Active CN206469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2745.7U CN206469395U (zh) 2017-02-22 2017-02-22 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2745.7U CN206469395U (zh) 2017-02-22 2017-02-22 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9395U true CN206469395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7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2745.7U Active CN206469395U (zh) 2017-02-22 2017-02-22 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93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733A (zh) * 2017-02-22 2017-05-31 邹学俊 新风系统
CN110094823A (zh) * 2019-05-14 2019-08-06 江苏大学 一种新风系统及其采用的引风机构
CN110260443A (zh) * 2019-06-11 2019-09-20 安徽金鑫实验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室内智能通风系统
CN112303779A (zh) * 2020-10-31 2021-02-02 叶航艇 一种节能新风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733A (zh) * 2017-02-22 2017-05-31 邹学俊 新风系统
CN106765733B (zh) * 2017-02-22 2022-10-21 邹学俊 新风系统
CN110094823A (zh) * 2019-05-14 2019-08-06 江苏大学 一种新风系统及其采用的引风机构
CN110260443A (zh) * 2019-06-11 2019-09-20 安徽金鑫实验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室内智能通风系统
CN112303779A (zh) * 2020-10-31 2021-02-02 叶航艇 一种节能新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9395U (zh) 新风系统
CN203893367U (zh) 一种双循环新风机
CN204574262U (zh) 新风空调
CN204285721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04043061U (zh)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7062457A (zh) 一种新风与室内空气同步净化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3615511U (zh) 多功能窗式新风机
CN206430312U (zh)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CN108731145A (zh) 吸顶式新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CN106765733A (zh) 新风系统
CN105240947A (zh)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5276693A (zh) 有新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4807209B (zh) 太阳能取暖新风机
CN207797317U (zh) 一种管道风机
CN206195451U (zh) 一种太阳能防雾霾新风换气机系统
CN206556192U (zh)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新风机
CN205860443U (zh) 一种智能全热交换高效净化新风系统
CN211146752U (zh) 一种具备新风空气过滤的中央空调
CN204063299U (zh) 有新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9899979B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暖风机
CN206695286U (zh) 吸顶式新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CN108679775A (zh) 智能新风控温消毒系统
CN107143927A (zh) 一种具有空气能量回收与利用功能的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9926606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暖风机
CN206563406U (zh) 热交换风机及热交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210046 101, room 2, 1 Chuang Chuang Road, Yao Hua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yingm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Room 101, No. 13 Xiaguangli,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ou Xue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4

Address after: 211100 office 1803, building 9, No. 11, mozhou East Road, moling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awei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46 101, room 2, 1 Chuang Chuang Road, Yao Hua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yingm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