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1401U - 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61401U CN206461401U CN201720152233.2U CN201720152233U CN206461401U CN 206461401 U CN206461401 U CN 206461401U CN 201720152233 U CN201720152233 U CN 201720152233U CN 206461401 U CN206461401 U CN 2064614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switch pipe
- inductance
- control circuit
- drain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设置于相邻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之间,包括第一电感,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池的负极以及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处;第一开关管,栅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池的正极,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一续流二极管,正极与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栅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源极连接至第二电池的负极;第二续流二极管,正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能量转移过程中基本没有能量的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组由上百节单体电池串联而成,如小轿车需要75节左右,达到200Ah/300V的标准;大功率客车需要125节,达到500Ah/500V的标准。众多的电池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势必会因性能不一致而发生能量不一致的现象,此时,若电池组处于放电状态,那么电池组所能释放的电量将由最低电量的那节电池所决定,即木桶效应,同时也极易使该电池过放而使其损坏;若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对高能量的电池而言,则极有可能发生过充的危险。
所以在电动汽车运行的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套电池管理系统来有效解决各电池间能量的不均衡问题,杜绝隐患的发生。
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均衡控制电路来有效解决各电池间能量的不均衡问题。均衡技术就是利用电子知识,通过搭建控制回路,配合均衡策略来实现电量的迁移或耗散,以达到电池间电量的统一。
均衡控制电路按分类来分有好多种分法,但其常见的均衡电路主要有两种:
1.利用电阻消耗电池多余能量而实现的均衡。这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由于引入消耗电阻,能量稍多的几个单体电池中多余的能量将变成热量发散出去,一般只应用于充电均衡过程。
2.利用电容和一定的开关元件,将电荷从电压高的电池转移到电压低的电池,从而达到平衡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不会造成能量上的损耗,也不会造成散热困难的问题,但是它的转换效率比较低,对于一些大电流的充放电过程效果不是太好。
现有技术中的均衡控制电路存在均衡效率较低,存在能量内耗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均衡控制电路存在均衡效率较低,存在能量内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设置于相邻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之间,包括第一电感,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池的负极以及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处;第一开关管,栅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池的正极,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一续流二极管,正极与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栅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源极连接至第二电池的负极;第二续流二极管,正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当电池间能量不均衡时,就可以通过控制电路进行能量均衡,且由于通过电感以及二极管实现能量的转移,电感的充放电不会有额外的消耗,因此在能量转移过程中基本没有能量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当电池组为两个电池B1与B2串联连接时,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一端连接至电池B1的负极以及电池B2的正极连接处;第一开关管T1,其栅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电池B1的正极,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一续流二极管D1,其正极与第一开关管T1的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一开关管T1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T3,其栅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源极连接至电池B2的负极;第二续流二极管D3,其正极与第二开关管T3的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二开关管T3的漏极连接。
如图1所示,设置于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通过其内部设置的程序检测相邻两个电池B1与B2的电压差值,当电池电压达到一定的差值后,对相应的开关管进行片选,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在输出驱动信号,进行导通。当电池B1的电压高于电池B2的电压时,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在开关管T1的栅极上施加一定频率的驱动信号,使开关管T1的栅极导通。当开关管T1导通时,电池B1为电感L1充电;驱动信号消失后开关管T1关断,这时电感L1中的电流会通过并联在电池B2正负极之间的续流二极管D3为电池B2进行充电。
反之,当电池B1的电压低于电池B2的电压时,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在开关管T3的栅极上施加一定频率的驱动信号,使开关管T3栅极导通。当开关管T3导通时,电池B2为电感L1充电;驱动信号消失后开关管T3关断,这时电感L1中的电流会通过并联在电池B1正负极之间的续流二极管D1为电池B1进行充电。
这样,当电池间能量不均衡时,就可以通过控制电路进行能量均衡,且由于通过电感以及二极管实现能量的转移,电感的充放电不会有额外的消耗,因此在能量转移过程中基本没有能量的消耗。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图2示出了电池B1、B2、B3串联连接时,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电池B1与B2之间,电池B2与B3之间各有一个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即电感L1、开关管T1、开关管T3、续流二极管D1、续流二极管D3形成电池B1与B2之间的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电感L2、开关管T2、开关管T4、续流二极管D2、续流二极管D4形成电池B2与B3之间的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图3示出了多个电池串联连接时,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相邻的两个电池之间设置有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两两电池的能量均衡,且由于通过电感以及二极管实现能量的转移,电感的充放电不会有额外的消耗,因此在能量转移过程中基本没有能量的消耗。
同时,由于电路结构简单、也实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
1.一种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设置于相邻两个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感,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以及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处;
第一开关管,栅极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
第一续流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
第二开关管,栅极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芯片连接,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
第二续流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52233.2U CN206461401U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52233.2U CN206461401U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61401U true CN206461401U (zh) | 2017-09-01 |
Family
ID=5969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52233.2U Active CN206461401U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6140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6080A (zh) * | 2019-03-29 | 2020-10-09 | 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组均衡装置及方法 |
CN113489096A (zh) * | 2021-07-06 | 2021-10-08 |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均衡管理功能的电池系统 |
CN114421570A (zh) * | 2022-01-27 | 2022-04-29 | 合肥太初电子有限公司 | 串联电池自均衡电路 |
-
2017
- 2017-02-13 CN CN201720152233.2U patent/CN2064614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6080A (zh) * | 2019-03-29 | 2020-10-09 | 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组均衡装置及方法 |
CN111756080B (zh) * | 2019-03-29 | 2021-12-14 | 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组均衡方法 |
CN113489096A (zh) * | 2021-07-06 | 2021-10-08 |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均衡管理功能的电池系统 |
CN114421570A (zh) * | 2022-01-27 | 2022-04-29 | 合肥太初电子有限公司 | 串联电池自均衡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8628B (zh)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均衡装置 | |
CN106532852B (zh) | 基于lc串联储能的电池组均衡电路 | |
CN107294174B (zh) | 一种电池单体与电池组间均衡电路结构与方法 | |
WO2021104190A1 (zh) | 多个电池的并联充放电管理系统 | |
CN106787021A (zh) |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电池组均衡器模块化系统及方法 | |
CN108134414B (zh) | 一种模块化均衡电路及其均衡方式 | |
CN104578288B (zh) | 一种双层桥臂串联蓄电池组高效均衡器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117577A (zh) | 电动汽车电池组能量均衡电路 | |
CN108039759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多重模式高效能量均衡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461401U (zh) | 电感型均衡控制电路 | |
CN104377778A (zh) | 基于LCL谐振变换的Adjacent-Cell-to-Cell均衡电路及实现方法 | |
CN205725049U (zh) | 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 | |
CN205646951U (zh) | 一种电池包充电控制系统 | |
CN107785957A (zh) | 基于正激和反激变换的电池均衡电路及实现方法 | |
CN107579575A (zh) | 基于开关耦合电容的电池均衡电路及实现方法 | |
CN110667437A (zh) |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和lc谐振单元的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 | |
CN207819499U (zh) | 主被动结合升降压电池均衡电路 | |
CN106329594B (zh) | 储能系统电池充电限流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1752078U (zh) | 一种多节锂离子电池组能量转移方式的充电管理系统 | |
CN216904379U (zh) |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和Buck-Boost单元的自动电压均衡电路 | |
CN206517117U (zh) |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电池组均衡器模块化系统 | |
CN203014420U (zh) | 一种具有单体电池间能量均衡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 | |
CN105871022A (zh) | 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及方法 | |
CN115498734A (zh) | 基于Buck-Boost变换器与开关电容的锂电池环形均衡器 | |
CN211789351U (zh) | 一种主动均衡与被动均衡结合的电池均衡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