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1109U - 同轴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1109U
CN206461109U CN201720165205.4U CN201720165205U CN206461109U CN 206461109 U CN206461109 U CN 206461109U CN 201720165205 U CN201720165205 U CN 201720165205U CN 206461109 U CN206461109 U CN 206461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inner core
coaxial cable
cable connector
interna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52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凯
刘永坤
卢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652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1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1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1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包括前外壳、与电缆外导体电性连接的内芯、中外壳、与所述内芯连接且用于锁紧电缆的电缆夹、以及后外壳;其中,所述中外壳连接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内芯和电缆夹位于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芯包括靠近所述电缆夹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电缆夹的第二端、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呈弧形的内陷部,所述内陷部的中间部分的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和所述第二端的内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其新的内芯和电缆夹,内芯呈环形封闭接触,不易剐蹭电缆外导体;接触力稳定,对电缆尺寸及圆度要求不高;加工简单,连接器组装简易。

Description

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缆外导体电接触结构为铍青铜弹片时,铍青铜弹片使用弹性及塑性较好的铍青铜材料、冲压成条状弹性接触垫片,通过环绕式结构达到与电缆环形外导体的紧密接触。采用铍青铜弹作为电缆外导体电接触结构,其优点为:弹性形变尺寸区间较大,适配电缆尺寸公差较宽,且适用于“失圆”电缆;其缺点为:条状弹片环绕后始终存在一个非闭合的缺口,引起接触的不完整,同时电缆与连接器在相对转动时,该缺口处容易与第电缆纵包外导体剐蹭造成结构的损伤失效;另外,在应对小型电缆使用时由于金属弹片本身弯曲半径限制,并不适用。
电缆外导体电接触结构为外导体划破插入式接触结构时,通过将电缆外导体与护套层划破后(通常延电缆轴向等分为3瓣),在同轴电缆绝缘层外部与电缆外导体内部间插入一只金属套筒,再从外部夹紧护套达到电接触目的。采用外导体划破插入式接触结构作为电缆外导体电接触结构,其优点为:在达到电接触目的,同时完成连接器与电缆的锁紧;其缺点为:在安装时十分不便,且要求一定操作经验;电缆绝缘层尺寸要求高;对电缆结构造成破坏,容易改变其传输性能。
现有电缆护套锁紧结构为多瓣卡爪收紧结构时,该结构为传统连接器抓紧护套形式,十分有效。但卡爪长度较长,造成整体结构长度难以缩短;同时对小型电缆也不太适用。
现有电缆护套锁紧结构为护套夹紧结构时,仍需将护套延轴向划开后夹紧。难以避免破坏电缆结构,或加紧后连接器易延径向转动;安装不便,且不好定位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剐蹭电缆外导体、接触力稳定,对电缆尺寸及圆度要求不高、其组装简易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包括前外壳、与电缆外导体电性连接的内芯、中外壳、与所述内芯连接且用于锁紧电缆的电缆夹、以及后外壳;其中,所述中外壳连接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内芯和电缆夹位于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芯包括靠近所述电缆夹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电缆夹的第二端、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呈弧形的内陷部,所述内陷部的中间部分的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和所述第二端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内陷部设有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多个第一开槽。
优选地,所述内陷部设有从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的多个第一开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槽设有5-8个。
优选地,所述内芯的内壁厚度≤0.5mm。
优选地,所述电缆夹包括固定端、与该固定端连接的多个卡环、以及位于相邻卡环之间的第二开槽。
优选地,所述卡环设有6-9个。
优选地,所述卡环呈C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其新的内芯和电缆夹,内芯呈环形封闭接触,不易剐蹭电缆外导体;接触力稳定,对电缆尺寸及圆度要求不高;漏泄电缆组件互调等级IM3≤-130dBc@1800MHz;安装便捷,结构稳定;加工简单,连接器组装简易;获得了更为便捷的安装特性以及更优的电气性能,革新了行业中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连接器形式,取得了创新性的进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部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作为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连接的标准接口连接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前外壳10、与电缆外导体电性连接的内芯20、与该前外壳10连接的中外壳30、与该内芯20连接且用于锁紧电缆的电缆夹40、以及后外壳50。其中,中外壳40连接前外壳10和后外壳50,内芯20和电缆夹40位于在前外壳10和后外壳50组成的容置空间内。
其中,内芯20包括靠近电缆夹40的第一端21、远离电缆夹40的第二端23、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端21和第二端23之间且呈弧形的内陷部22,第一端21和第二端23的内径相同,内陷部22的中间部分的内径均小于第一端21和第二端23的内径;内陷部22设有从第一端21向第二端23延伸的多个第一开槽221、或者内陷部22设有从第二端23向第一端21延伸的多个第一开槽221,该第一开槽221不切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槽221设有5-8个。
内芯20由弹性较好且易于加工的锡磷青铜,内芯20的内壁厚度≤0.5mm,结构轻便小巧,可保证本同轴电缆连接器重复插拔性能稳定。
本内芯20的优点为:环形封闭接触,不易剐蹭电缆外导体;接触力稳定,对电缆尺寸及圆度要求不高;漏泄电缆组件互调等级IM3≤-130dBc@1800MHz;安装便捷,结构稳定;加工简单,连接器组装简易。
内芯20的缺点为:相对金加工要求较一般车加工产品高,但相对铍青铜弹片加工要简单许多。
漏泄电缆组件互调等级IM3≤-130dBc@1800MHz;安装便捷,结构稳定;加工简单,连接器组装简易。
当电缆外导体(图未示)从内芯20的内部穿过时,内芯20开槽后的内陷部22向外开口,此时在开口处加上一定尺寸限制,迫使内陷部22变形延长,同时向内压紧电缆的外导体。
电缆夹40用于夹紧电缆的外导体,电缆夹40包括固定端41、与该固定端41连接的多个C型卡环42、以及位于相邻C型卡环42之间的第二开槽43,C型卡环41有效防止本同轴电缆连接器安装过程中零件的散落,同时预留出电缆夹40的形变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C型卡环42设有6-9个。
电缆夹40安装便捷,可重复安装;由于中外壳30的倒刺结构使零件不会掉落;防止本同轴电缆连接器安装后旋转,本同轴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其新的内芯和电缆夹,获得了更为便捷的安装特性以及更优的电气性能,革新了行业中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连接器形式,取得了创新性的进展。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外壳、与电缆外导体电性连接的内芯、中外壳、与所述内芯连接且用于锁紧电缆的电缆夹、以及后外壳;其中,所述中外壳连接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内芯和电缆夹位于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芯包括靠近所述电缆夹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电缆夹的第二端、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呈弧形的内陷部,所述内陷部的中间部分的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和所述第二端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陷部设有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多个第一开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陷部设有从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的多个第一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设有5-8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内壁厚度≤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夹包括固定端、与该固定端连接的多个卡环、以及位于相邻卡环之间的第二开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设有6-9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呈C型。
CN201720165205.4U 2017-02-23 2017-02-23 同轴电缆连接器 Active CN206461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5205.4U CN206461109U (zh) 2017-02-23 2017-02-23 同轴电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5205.4U CN206461109U (zh) 2017-02-23 2017-02-23 同轴电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1109U true CN206461109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1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5205.4U Active CN206461109U (zh) 2017-02-23 2017-02-23 同轴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1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1941A (zh) * 2021-12-14 2022-03-11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互调开槽式电缆夹持结构的漏缆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1941A (zh) * 2021-12-14 2022-03-11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互调开槽式电缆夹持结构的漏缆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0762B2 (en) Integrated compression connector
TWI538317B (zh) 電纜終接系統
AU2020101289A4 (en) Quickly-demountable highly-reliable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CN203456687U (zh) 一种新型同轴射频精密快速连接器
CN208078201U (zh) 一种高压线缆的接头结构
CN206461109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AU2018247229B1 (en) Protection apparatus for bent coaxial cable
CN108736278A (zh) 一种室分漏缆用新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8226249U (zh) 一种室分漏缆用新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8722658U (zh) 母联器及其绝缘组件
CN208767521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高可靠性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6448817A (zh) 一种无浮动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8045180U (zh) 一种高压线缆的屏蔽环
CN102005653A (zh) 一种射频天馈系统用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5528115U (zh) 一种抗磁连接器外壳
WO2015039406A1 (zh)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CN205724146U (zh) 一种高频转低频转接器
CN116544731B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7362475U (zh) 一种快插式防爆电缆引入装置
CN212114088U (zh) 同轴线连接器
CN211182697U (zh) 一种鼓簧式电源连接器
US20230038376A1 (en) Novel cable and cable-seal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CN210897731U (zh) 高压电线接头用快速连接装置
CN216714893U (zh) 一种用于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快插堵头
CN201937043U (zh) 机载多路数据总线用抗干扰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