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1067U -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1067U
CN206461067U CN201621320834.1U CN201621320834U CN206461067U CN 206461067 U CN206461067 U CN 206461067U CN 201621320834 U CN201621320834 U CN 201621320834U CN 206461067 U CN206461067 U CN 206461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housing
casing
filter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08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强
王轶冬
刘纯勇
张潇迪
张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e h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k 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k H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k 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208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1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1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1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壳体包括外框,外框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外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板面与第二隔板的板面相互垂直,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外框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成行列排布的腔体;外框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第一隔板的板面和第二隔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第二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二贯通孔;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弓形;第二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该滤波器包括谐振棒及滤波器壳体;谐振棒设置于腔体中。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得腔体的强度得到保证的特点。

Description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背景技术
带通滤波器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的概念相对。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滤波,带内的信号能通过滤波器,带外的信号被抑制不能通过,广播电视领域使用的带通滤波器大部分是同轴谐振腔滤波器。为了满足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要求,滤波器的壳体通常由较多的腔体构成;多腔体的壳体有的采用8mm的铝合金板用螺丝进行拼接而成,这种结构安装复杂,对每一块铝合金板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同时对安装工人要求也非常高,一旦出现连接不平的情况,滤波器组装起来指标非常差,容易降低滤波器腔体的强度。还有采用钣金的加工方法来制作壳体,虽然钣金加工的方法容易加工外框,但是对外框中的隔板非常难加工,而且隔板之间不可避免的容易出现缝隙,降低腔体的强度,还会造成滤波器的损耗增加,影响大功率滤波器的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腔体的强度得不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壳体,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外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板面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外框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成行列排布的腔体;所述外框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隔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隔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弓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隔板的数量为2个;所述腔体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腔体呈二行三列分布。
进一步地,每一行的3个所述腔体中,相邻两个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三贯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器壳体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器壳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或铜。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横截面呈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包括谐振棒及所述的滤波器壳体;所述谐振棒设置于所述腔体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框的相对的两侧,用于封闭所述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波器壳体,包括外框,外框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外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板面与第二隔板的板面相互垂直,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外框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成行列排布的腔体;外框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第一隔板的板面和第二隔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第二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二贯通孔;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弓形或多边形;第二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通过使腔体成行列排布,有利于壳体的加工;另外在外框上设置第一加强筋、第一隔板的板面及第二隔板的板面设置第二加强筋增加每个腔体的强度,在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上分别设置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有利于节省材料,并且可以通过第二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可以利用螺钉或螺丝对外框进行固定及腔体的密封;而将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弓形或多边形及第二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均可以增强加强筋的强度,从而增强腔体的强度,使得腔体的强度得到保证,减少了滤波器的损耗,延长大功率滤波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波器,包括谐振棒及滤波器壳体;谐振棒设置于腔体中。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波器具有增强腔体的强度,使得腔体的强度得到保证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滤波器壳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滤波器壳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滤波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滤波器壳体的左视图。
图中:101-外框;102-第一隔板;103-第二隔板;104-腔体;105-第一加强筋;106-第二加强筋;107-第三加强筋;108-第一贯通孔;109-第二贯通孔;110-第三贯通孔;111-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壳体,包括外框101,外框101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外框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102和第二隔板103;第一隔板102的板面与第二隔板103的板面相互垂直,且第一隔板102和第二隔板103将外框10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成行列排布的腔体104;外框10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5,且第一加强筋105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一贯通孔108;第一隔板102的板面和第二隔板103的板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06,且第二加强筋106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二贯通孔109;第一加强筋105的横截面呈弓形或多边形;第二加强筋106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具体而言,外框101具有四个外板;四个外板围成外框101的内部;且四个外板为一体结构;第一隔板102的板面、第二隔板103的板面与外板的板面均垂直于同一参考平面,该参考平面可以为水平面。第一加强筋105的轴线垂直于参考平面,第二加强筋106的轴线垂直于参考平面。外框101的外板的连接处也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5,外框101的外板与第一隔板102的连接处及外框101的外板与第二隔板10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波器壳体通过使腔体104成行列排布,有利于壳体的加工;另外在外框101上设置第一加强筋105、第一隔板102的板面及第二隔板103的板面设置第二加强筋106增加每个腔体104的强度,在第一加强筋105及第二加强筋106上分别设置第一贯通孔108和第二贯通孔109有利于节省材料,并且可以通过第二贯通孔109和第二贯通孔109可以利用螺钉或螺丝对外框101进行固定及腔体104的密封;而将第一加强筋105的横截面呈弓形或多边形及第二加强筋106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均可以增强加强筋的强度,从而增强腔体104的强度,使得腔体104的强度得到保证,减少了滤波器的损耗,延长大功率滤波器的使用寿命。
该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02的数量为一个,第二隔板103的数量为2个;腔体104的数量为6个,6个腔体104呈二行三列分布。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02和第二隔板103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实现情况来确定以将外框10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成行成列排布的腔体104,例如:第一隔板102的数量为1~4个,第二隔板103的数量为1~4个。
具体而言,第一隔板102与第二隔板103为一体式结构;1个第一隔板102和2个第二隔板103将外框101的内部分隔成6个成二行三列排布的腔体104。
该实施例中,每一行的3个腔体104中,相邻两个腔体104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111。具体而言,该连接通道111为门形结构;该门形结构的截面由两个不同宽度的矩形组成,也就是说,门形结构的截面呈“凸”字形。
该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02与第二隔板10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07,这样可以加强第一隔板102与第二隔板103之间的连接强度。
该实施例中,第三加强筋107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三贯通孔110。第三贯通孔110也用于安装螺丝或螺钉。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外框101的内壁、第一隔板102和第二隔板103上设置实心的第四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该实施例中,滤波器壳体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具体而言,滤波器壳体的外框101、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03、第一加强筋105、第二加强筋106和第三加强筋107为一体结构;它们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一体成型工艺拉伸而成;由于滤波器壳体的外框101、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03、第一加强筋105、第二加强筋106和第三加强筋107的独特设计,因此可以较容易通过拉伸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由于滤波器壳体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因此,可以避免现有的对壳体拼接产生的缺点,保证了滤波器的指标要求,大大增强了滤波器的腔体104的强度;另外还可以避免钣金加工的方法产生的缺点,隔板之间不会出现缝隙,增强了腔体104的强度,降低了滤波器的损耗,延长了大功率滤波器的使用寿命。
该实施例中,滤波器壳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或铜。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滤波器壳体的材质不仅局限于铝合金或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它的材质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对于其他类型的材质本实施例一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该实施例中,腔体104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每个腔体104的横截面的长和宽的规格为150mm*150mm,该滤波器壳体可以作供功率为2KW的滤波器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腔体104的长和宽的规格还为100*100mm或200*200mm,或其它的规格,具体不再一一赘述。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外框101的相对的两侧的端面上设置沿密封凹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滤波器,所述滤波器采用实施例一所述滤波器壳体,实施例一已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包括谐振棒及实施例一提供的滤波器壳体;谐振棒设置于腔体104中。
该实施例中,滤波器壳体还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于外框101的相对的两侧,用于封闭腔体104。
具体而言,上盖与下盖分别通过螺丝或螺钉与外框101螺纹连接;具体安装时,螺丝或螺钉安装于第一贯通孔108、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110中。
需要说明的是,当外框101的相对的两侧面设置有密封凹槽时,密封凹槽中安装有密封垫;这样将上盖和下盖与外框101连接后,下盖与外框101之间及上盖与外框101之间的密封性能够得到保证。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塑料膨胀螺栓将上盖与下盖与外框101连接,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外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板面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外框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成行列排布的腔体;所述外框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隔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隔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弓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隔板的数量为2个;所述腔体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腔体呈二行三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行的3个所述腔体中,相邻两个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具有沿其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三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壳体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壳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或铜。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横截面呈正方形。
9.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棒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壳体;所述谐振棒设置于所述腔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框的相对的两侧,用于封闭所述腔体。
CN201621320834.1U 2016-12-02 2016-12-02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Active CN206461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0834.1U CN206461067U (zh) 2016-12-02 2016-12-02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0834.1U CN206461067U (zh) 2016-12-02 2016-12-02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1067U true CN206461067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2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0834.1U Active CN206461067U (zh) 2016-12-02 2016-12-02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10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2526A (zh) * 2019-10-25 2020-03-24 芜湖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耐腐蚀型滤波器壳体
CN111180840A (zh) * 2020-01-15 2020-05-19 江苏德是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波导带通滤波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2526A (zh) * 2019-10-25 2020-03-24 芜湖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耐腐蚀型滤波器壳体
CN110912526B (zh) * 2019-10-25 2024-03-15 安徽舜富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耐腐蚀型滤波器壳体
CN111180840A (zh) * 2020-01-15 2020-05-19 江苏德是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波导带通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1067U (zh) 滤波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滤波器
CN212962386U (zh) 一种水平式低风阻风冷罩
CN103227442A (zh) 一种冷却式母线槽
CN207166093U (zh) 密集型母线槽及配电设备
CN204497686U (zh) 一种玻璃钢质电缆桥架
CN205211540U (zh) 一种油浸变压器波纹油箱
CN205543057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复合板栅
CN203707273U (zh) 一种配酸返回管冷却装置
CN206194861U (zh) 一种新型牵引管式铅酸蓄电池用板栅
CN213515244U (zh) 一种空气冷却塔的布液结构
CN209534732U (zh) 一种水箱下横梁活装结构
CN208454310U (zh) 一种滑触线吊架
CN208445486U (zh) 一种避雷器内置的换流阀阀模块
CN206758495U (zh) 一种封闭式电池箱
CN204874766U (zh) 一种带冷却器的电解槽
CN204123562U (zh) 一种打包带冷却装置
CN206402163U (zh) 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
CN204270889U (zh) 一种超级电容散热系统
CN205282565U (zh) 一种电池板栅
CN204967733U (zh) 挤压式太阳电池板边框组件
CN204089109U (zh) 一种密集型铜铝复合母线槽
CN209960569U (zh) 一种油烟净化器收集器的绝缘板改良结构
CN210537079U (zh) 一种扫描器电路电压稳定设备
CN111451482B (zh) 一种水冷及镂空辅助散热的双模镂空铸焊模具
CN220285014U (zh) 一种保温节能型的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2

Address after: 212000 No. 38 Dingmao Panzong Road, Zhenjiang New District,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e h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104 No. 16 Guanghua Road, Tongzho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angjiawan Town,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Fangzhengyuan Commercial and Trade Co., Ltd.) Building 32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ak ho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