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9320U -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9320U
CN206459320U CN201720088756.5U CN201720088756U CN206459320U CN 206459320 U CN206459320 U CN 206459320U CN 201720088756 U CN201720088756 U CN 201720088756U CN 206459320 U CN206459320 U CN 206459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ier
water
water droplet
air channel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87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展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87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9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9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9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湿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通过在水箱本体的风道底端设置水滴引导段使风道内形成的水滴沿着水滴引导段滑下,避免水滴直接滴落产生噪音,提高用户体验;水滴引导段为敞口结构,风道处的空间最小,风机吹出来的雾状水滴在进入风道前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并在进入风道的过程中流通面积逐渐减小,水雾浓度越来越高,风道内的水雾浓度高,加湿效果好。

Description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片将水滴雾化,雾化后的水滴经由风机吹送出来时候,会在风道内凝结成大的水滴,水滴直接滴到下方的水面上会造成困扰人的水滴声,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加湿器雾气凝结形成的水滴直接落下会有水滴声,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用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底端的进风口处设有水滴引导段,所述水滴引导段包括上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下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锥形段上端的开口面积。
其中,所述水滴引导段还包括连接在锥形段下方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为由弧形面构成的敞口结构,所述弧形段下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弧形段上端的开口面积。
其中,所述弧形面为外凸圆弧。
其中,所述外凸圆弧的半径为5-30mm。
其中,所述弧形面为内凹圆弧。
其中,所述锥形段与弧形段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其中,所述弧形段的内壁上设有多根竖向设置的引导条。
其中,所述锥形段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
其中,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水雾引导腔,所述水滴引导段的底端与所述水雾引导腔的侧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布了一种加湿器,具有如上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用水箱,通过在风道底端设置水滴引导段使风道内形成的水滴沿着水滴引导段滑下,避免水滴直接滴落产生噪音,提高用户体验;水滴引导段为敞口结构,风道处的空间最小,风机吹出来的雾状水滴在进入风道前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并在进入风道的过程中流通面积逐渐减小,水雾浓度越来越高,风道内的水雾浓度高,加湿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具有如上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使用过程中水滴直接滴落的几率大大减小,降低了水滴滴落产生噪音的几率,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箱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箱本体的仰视图。
其中,1、水箱本体;11、风道;12、锥形段;13、弧形段;14、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上”的范围包括本数,“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本方案,将锥形段与弧形段分别放在图1和图2中予以突出显示,图1中的填充区域为锥形段,图2中的填充区域为弧形段。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用水箱,包括水箱本体1,所述水箱本体1内设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底端的进风口处设有水滴引导段,所述水滴引导段包括上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锥形段12,所述锥形段12下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锥形段12上端的开口面积。风道11沿竖直方向贯穿整个水箱本体1,被雾化后的水滴在经过风道11的过程中,部分水滴会粘附在风道11壁上,凝聚成大水滴并回到风道11入口;由于风道11入口设置了锥形段12,水滴不会直接落下,而是沿着锥形段12滑下并最终落回到加湿器内的水里,而不是直接从进风口处滴落到水面上,因此不会有水滴声产生,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小,用户体验好;另外该锥形段12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风道11处的空间最小,风机吹出来的雾状水滴在进入风道11前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并在进入风道11的过程中流通面积逐渐减小,水雾浓度越来越高,风道11内的水雾浓度高,加湿效果好。
进一步的,图1和图2所示均为水箱本体1的底部结构,正常使用时水箱本体1的底部朝下放置。所述水滴引导段还包括连接在锥形段12下方的弧形段13,所述弧形段13为由弧形面构成的敞口结构,所述弧形段13下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弧形段13上端的开口面积。水滴在沿着水滴引导段滚下的过程中,体积会越来越大,紧靠锥形段12的粘附能力已经无法确保水滴不会落下;而相对于锥形段12来说,弧形段13对水滴的粘附能力更强,因此在锥形段12下方增设了弧形段13,以确保水滴不会因体积过大而直接滴落,避免因水滴落产生噪音。同时,弧形段13也是敞口结构,水雾在进入风道11前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流动性好;水雾进入风道11的过程中流通面积逐渐减小,风道11内的水雾浓度最高,加湿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弧形面为外凸圆弧。所述外凸圆弧的半径为5-30mm。外凸圆弧的半径可根据水箱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但对于常用的加湿器用水箱来说,若弧形段13的弧形面采用外凸圆弧时,将外凸圆弧的半径设置成5-30mm可有效解决加湿器的滴水声音问题。
另外,所述弧形面也可以采用内凹圆弧。无论采用内凹圆弧还是外凸圆弧,只要能实现粘附水滴、避免水滴直接滴落的功能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段12与弧形段13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锥形段12与弧形段13的连接处若过于尖锐,容易引起水滴掉落,因此将该处设置成圆弧过渡结构,进一步降低水滴从水滴引导段上滴落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弧形段13的内壁上设有多根竖向设置的引导条。竖向设置的引导条可以分担弧形段13的压力,部分水滴可以沿着引导条滑下,进一步降低水滴从水滴引导段上滴落的几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水雾引导腔,所述水滴引导段的底端与所述水雾引导腔的侧壁14连接。风机吹出来的水雾可以在水雾引导腔内流动,并最终经水滴引导段进入风道11,水雾引导腔的侧壁14一般都是竖直设置的以方便水箱的安装;对于离缝到距离较近的侧壁14,凝结成的水滴较小,不易掉落,可以只通过锥形段12与风道11底端连接;对于距离较远的侧壁14,水滴引导段的水滴越来越大,只设置锥形段12容易出现水滴掉落的现象,因此可以顺次通过弧形段13、锥形段12与风道11底端连接,水滴滚动到弧形段13后掉落几率大大减小,避免产生水滴声。优选的,所述锥形段12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在这一范围内,锥形段12具有较高的引导能力,水滴滴落机率较低。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公布了一种加湿器,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水箱安装在加湿器底座上后才能正常工作,同时实施例一提到的水雾引导腔实际上是一个底部敞开的结构,水箱与加湿器底座组装后,加湿器底座部分插入该水雾引导腔内,此时水雾引导腔才形成封闭的空间供水雾流动。雾化器启动后水箱内流出的水被雾化,雾化后的水滴在风机的吹动下经水雾引导腔、水滴引导段进入风道11并排出,实现加湿外界空气的目的;风道11为竖向设置的通道,水雾在风道11内流动过程中会与风道11壁发生碰撞而被粘附在风道11壁上,大量水雾与风道11壁发生碰撞后会在风道11壁上凝聚成水滴,并顺着风道11壁滑下;当水滴到达风道11底端时,会被水滴引导段引导,使水滴沿着水滴引导段滑下并最终汇入下方的水中,不会出现水滴直接从风道11底端处滴落到水里的现象,大大降低了驾驶过程中水滴直接滴落落产生噪音的几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底端的进风口处设有水滴引导段,所述水滴引导段包括上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下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锥形段上端的开口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滴引导段还包括连接在锥形段下方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为由弧形面构成的敞口结构,所述弧形段下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弧形段上端的开口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为外凸圆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圆弧的半径为5-3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为内凹圆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与弧形段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的内壁上设有多根竖向设置的引导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0°。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水雾引导腔,所述水滴引导段的底端与所述水雾引导腔的侧壁连接。
10.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用水箱。
CN201720088756.5U 2017-01-19 2017-01-19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Active CN206459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8756.5U CN206459320U (zh) 2017-01-19 2017-01-19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8756.5U CN206459320U (zh) 2017-01-19 2017-01-19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9320U true CN206459320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8756.5U Active CN206459320U (zh) 2017-01-19 2017-01-19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93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0937A (zh) * 2020-06-04 2020-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加湿器出雾口结构及加湿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0937A (zh) * 2020-06-04 2020-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加湿器出雾口结构及加湿器
CN111720937B (zh) * 2020-06-04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加湿器出雾口结构及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2055B (zh) 一种加湿器
CN202195570U (zh) 空调器滴水处理装置
CN101285610A (zh) 空气加湿器
CN203464424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5002327U (zh) 空调室内机用接水盘及空调室内机
CN206459320U (zh) 加湿器用水箱、加湿器
CN104822997A (zh) 凉爽装置
CN107152741A (zh) 超声波雾化组件和空调器
CN208382444U (zh) 一种低噪音雾化加湿器
CN105588248B (zh) 加湿设备出雾组件及加湿设备
CN205664516U (zh) 空调加湿器
CN204528732U (zh) 一种雾幕挡尘装置
CN204678588U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雾化加湿器
CN106839376A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设有该出风装置的冷风扇
CN205860326U (zh) 用于竖款挂壁空调的加湿装置及竖款挂壁空调
CN203385094U (zh) 家用立式加湿空调
CN207335039U (zh) 加湿空调器
CN209935063U (zh) 一种液体雾化器雾化座
CN202024453U (zh) 天车空调冷凝水雾化排水装置
CN205165881U (zh) 一种预合金粉水气联合雾化装置
CN204240523U (zh) 加湿装置及空调
CN203687271U (zh) 空调加湿装置
CN208612801U (zh) 一种离心控温雾化盘
CN208846705U (zh) 一种回流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05928120A (zh) 空调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