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1981U -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1981U
CN206451981U CN201720134888.7U CN201720134888U CN206451981U CN 206451981 U CN206451981 U CN 206451981U CN 201720134888 U CN201720134888 U CN 201720134888U CN 206451981 U CN206451981 U CN 206451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polation fram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ttery
power distribution
electric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348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鬲新海
王军利
吕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348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1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1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1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配电插框,包括:插框框架;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的通信电源单元,设置于插框框架内;用于电连接至电池及负载的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设置于插框框架的侧面;正负母排,设置于插框框架内,包括分别电连接于通信电源单元及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之间的正母排及负母排;用于防止电池反接及防雷的直流保护电路,设置于插框框架内,电连接于正母排及负母排之间。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过合理布设插框框架的结果,提高功率密度;减小产品体积;增加安全可靠的电源保护功能,具备外接电池防反接功能;可全正面进出线操作,方便用户使用;通过设置不同位置的挂耳,可满足用户机架、壁挂安装方式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源系统中,电源模块需要装配在配电插框内,该配电插框可以提供AC-DC或DC-DC电流的转换、为电源系统提供输出电流、电源系统的信号采集和监控的功能。
但是,现有的电源配电插框存在以下缺点:
1、功率密度低,空间得不到较好的利用;
2、插框框架所占用的体积大,设备深度小;
3、外接电池无防反接功能;
4、正面进出线操作困难,用户使用不便;
5、安装方式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功率密度低,空间得不到较好的利用;插框框架所占用的体积大,设备深度小;外接电池无防反接功能;正面进出线操作困难,用户使用不便;安装方式局限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电源配电插框,包括:
插框框架;
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的通信电源单元,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
用于电连接至电池及负载的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
正负母排,包括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通信电源单元及所述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之间的正母排及负母排;
用于防止电池反接及防雷的直流保护电路,电连接于所述正母排及所述负母排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所述直流保护电路包括:
空心电感;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正母排,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至所述空心电感的一端,所述空心电感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负母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所述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包括:
用于插接电池的电池端子,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正母排;
电池空开,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所述电池空开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端子,所述电池空开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
至少一个用于插接负载的负载端子,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正母排;
至少一个负载空开,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至少一个负载空开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负载端子,至少一个负载空开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还包括:
接触器,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及所述电池空开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所述通信电源单元包括:
用于接入交流电的交流端,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
至少一个模块背板,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通过交流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端以接入交流电,并通过直流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正负母排;
至少一个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整流模块,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至少一个所述整流模块分别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模块背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所述通信电源单元还包括:
交流输入防雷电路,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端,并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模块背板的交流输入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还包括:
监控模块,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正负母排及所述通信电源单元;
扩展板,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监控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所述插框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挂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中,所述插框框架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阵列。
上述公开的一种电源配电插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合理布设插框框架的结果,提高功率密度;减小产品体积;增加安全可靠的电源保护功能,具备外接电池防反接功能;可全正面进出线操作,方便用户使用;通过设置不同位置的挂耳,可满足用户机架、壁挂安装方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内部线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配电插框100,其目的在于,通过合理布设插框框架1的结果,提高功率密度,最大可配置模块的输出功率为3kw;减小产品体积,设备深度最小可到230mm;增加安全可靠的电源保护功能,具备外接电池防反接功能;可全正面进出线操作,方便用户使用;通过设置不同位置的挂耳13,可满足用户机架、壁挂安装方式需求。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电源配电插框100包括插框框架1、通信电源单元2、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3、正负母排4及直流保护电路5。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100的内部线路图,通信电源单元2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内;所述通信电源单元2包括交流端21、模块背板22、整流模块23及交流输入防雷电路24。
交流端21用于接入交流电,其通过火线(L)和零线(N)连接至市电以接入交流电,参见图1,交流端21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
模块背板22的数量与整流模块23对应,模块背板22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内,通过交流输入端J1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端21以接入交流电,并通过直流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正负母排4;模块背板22将整流模块23回传的直流电输出至正负母排4。
整流模块2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整流模块23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每个所述整流模块23均电连接于对应的模块背板22,图2中整流模块23包括火线端(L)、零线端(N)、地线端(PE)、0V端、-48V端及CAN端,均连接至对应的模块背板22的火线端(L)、零线端(N)、地线端(PE)、0V端、-48V端及CAN端。
交流输入防雷电路24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内,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端21,并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模块背板22的交流输入端。交流输入防雷电路24连接于交流端21及模块背板22之间。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100的第一角度示意图,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3用于电连接至电池及负载,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所述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3包括电池端子31、负载端子33、电池空开32及负载空开34。
电池端子31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正母排41;电池端子31的数量为1。
电池空开32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所述电池空开32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端子31,所述电池空开3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42;电池空开32的数量与电池端子31的数量对应。
负载端子33的数量至少为1个,优选数量为3个,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电连接于正母排41;
负载空开34的数量与负载端子33的数量对应,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至少一个负载空开34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负载端子33,至少一个负载空开3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42。
负载端子33、电池端子31些指定的端子分别用来接用户的负载、电池;通过电池端子31实现给客户电池充电,如无市电输入,则电池放电通过电池端子31转接给客户设备供电。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100的局部结构图,正负母排4包括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通信电源单元2及所述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3之间的正母排41及负母排42;
直流保护电路5用于防止电池反接及防雷,电连接于所述正母排41及所述负母排42之间。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保护电路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直流保护电路5包括空心电感51及二极管52。二极管52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正母排41,所述二极管52的正极电连接至所述空心电感51的一端,所述空心电感51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负母排42。如此,直流保护电路5具有电池防反接兼具防雷功能。
优选的,电源配电插框100还包括接触器6、监控模块7及扩展板8。
参见图1,接触器6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内,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42及所述电池空开32之间。监控模块7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正负母排4及所述通信电源单元2;扩展板8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1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监控模块7。监控模块7主要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显示运行信息,故障告警等监控功能;用户可选扩展板8主要与监控模块7连接后,增加可监控的设备数量或和运行信息;监控需要在正负母排4上取电,即正负母排4为监控模块7提供电源接入。
通过将负载空开34、电池空开32、负载端子33、电池端子31、监控模块7、扩展板8等设置在插框框架1的侧面,达到以下效果:
1)用户输入、输出接口(线)全部正面操作,线缆插入快插端子(即负载端子33及电池端子31)即可,亦可正面拔出。
2)1u插框正面设计用户空开,正面操作,实现对系统通断的控制。
3)监控、模块等正面插拔方式可实现对其维护更换等。
参见图6及图7,分别为电源配电插框100的不同角度图,所述插框框架1的两侧设置有挂耳13。图6的电源配电插框100水平放置,挂耳13设置在插框框架1两个侧面的交叉位置,如此即可安装在机架上;图7的电源配电插框100垂直放置,挂耳13设置在插框框架1的侧面,实现壁挂安装。
此外,插框框架1具有上盖12与下盖11,其中图1为取掉上盖12时可看到的内部架构图,所述插框框架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阵列14,优选的,上盖1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阵列14。优选的,通孔阵列14设置在模块背板22的散热位置。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主要优点在于:
1)整机体积较小,深度最小可到230mm。
2)整流模块最大可以装3个,现有产品只能装2个,主要在于本案中的模块体积、外形尺寸更小。
3)客户接线操作更便利,本案只用线缆插入即可连接,已有产品需要螺丝刀等接入,花费时间较厂长。
4)本案外观造型更美观、内部布局更紧凑。
本文提供了实施例的各种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个或操作可以构成一个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在被电子设备执行时将使得计算设备执行所述操作。描述一些或所有操作的顺序不应当被解释为暗示这些操作必需是顺序相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具有本说明书的益处的可替代的排序。而且,应当理解,不是所有操作必需在本文所提供的每个实施例中存在。
而且,本文所使用的词语“优选的”意指用作实例、示例或例证。奉文描述为“优选的”任意方面或设计不必被解释为比其他方面或设计更有利。相反,词语“优选的”的使用旨在以具体方式提出概念。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旨在意指包含的“或”而非排除的“或”。即,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中清楚,“X使用A或B”意指自然包括排列的任意一个。即,如果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和B二者,则“X使用A或B”在前述任一示例中得到满足。
而且,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公开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例如元件等)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公开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多个或多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存储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框框架;
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的通信电源单元,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
用于电连接至电池及负载的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
正负母排,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包括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通信电源单元及所述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之间的正母排及负母排;
用于防止电池反接及防雷的直流保护电路,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电连接于所述正母排及所述负母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保护电路包括:
空心电感;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正母排,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至所述空心电感的一端,所述空心电感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负母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及负载插接单元包括:
用于插接电池的电池端子,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正母排;
电池空开,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所述电池空开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端子,所述电池空开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
至少一个用于插接负载的负载端子,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正母排;
至少一个负载空开,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至少一个负载空开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负载端子,至少一个负载空开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触器,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电连接于所述负母排及所述电池空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源单元包括:
用于接入交流电的交流端,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
至少一个模块背板,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通过交流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端以接入交流电,并通过直流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正负母排;
至少一个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整流模块,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至少一个所述整流模块分别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模块背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源单元还包括:
交流输入防雷电路,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内,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端,并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模块背板的交流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模块,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正负母排及所述通信电源单元;
扩展板,可拔插地设置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侧面,电连接于所述监控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框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挂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框框架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阵列。
CN201720134888.7U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Active CN206451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4888.7U CN206451981U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4888.7U CN206451981U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1981U true CN206451981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34888.7U Active CN206451981U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19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378A (zh) * 2018-12-28 2019-04-12 宁波格澜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阵列电源模块以及一种阵列式机柜
CN111934412A (zh) * 2020-08-05 2020-11-1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超高压变电站的通信电源改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378A (zh) * 2018-12-28 2019-04-12 宁波格澜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阵列电源模块以及一种阵列式机柜
CN109617378B (zh) * 2018-12-28 2021-02-09 宁波格澜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阵列电源模块以及一种阵列式机柜
CN111934412A (zh) * 2020-08-05 2020-11-1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超高压变电站的通信电源改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8371B1 (en) Charging post
CN207069581U (zh) 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电能路由器
CN104199534A (zh) 一种基于双输入电源的高密度机柜节能供电装置
CN206451981U (zh)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CN204613375U (zh) 机柜式模块化交流负载柜
CN202353297U (zh) 一种数据中心it设备供电系统和后备式高压直流电源
CN204794663U (zh) 一种电源变换器和供电系统
CN203537004U (zh) 一种智能锂电池备用电源装置
CN106356907B (zh) 一种家庭供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4694770U (zh) 一种可扩展的模块化智能电表
CN201252308Y (zh) 设有电子开关的交流电源排插
CN204144955U (zh) 抽屉式动态无功补偿电容柜
CN206164093U (zh) 一种家庭能源路由器
CN203851047U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用微型智能交直流复合电源
CN207149809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103078395B (zh) 一种电源动态路径管理电路
CN206759065U (zh) 一种家庭供电系统
CN209659135U (zh) 一体式低压直流排插
CN203537005U (zh) 一种智能锂电池备用电源柜
CN203456931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CN208028386U (zh)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的电池组件
CN111953077A (zh) 一种新型高压储能装置
CN103247928B (zh) 一种具有电源分支插头的电源适配器
CN202183077U (zh) 多电源电力系统
CN209642326U (zh) 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Patentee after: Vitam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Patentee before: Aimosheng Network Energy Sourc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