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8922U -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8922U
CN206448922U CN201720103044.6U CN201720103044U CN206448922U CN 206448922 U CN206448922 U CN 206448922U CN 201720103044 U CN201720103044 U CN 201720103044U CN 206448922 U CN206448922 U CN 206448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tage
piston
headstock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30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
杨庆明
门志磊
韩冬梅
姜之红
吴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UQIAO AIR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UQIAO AIR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UQIAO AIR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WUQIAO AIR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030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8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8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89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动力箱,动力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和第二压缩部分,第一压缩部分包括第一壳体和依次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气缸,第一导向滑道、一级压缩气缸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和一级活塞,第一十字头与动力箱连接,第一十字头和一级活塞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环板,环板上从靠近动力箱到远离动力箱依次设置有刮油环和斯特封,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位于一级压缩气缸旁的一级气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式空压机在很多工况环境下并不适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活塞式的无油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其按型式可分为固定式空压机、移动式空压机、封闭式空压机,活塞式空压机是一种容积式空压机,其压缩元件是一个活塞,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气缸内做往复运动,其气缸布置成L型、V型、W型和星型等不同角度。空压机根据润滑方式还可以分为有油空压机和无油空压机,有油无油一般都是指空压机排气口排出气体的含油量的多少,一般有油机含油量较大,无油空压机的含油量小于0.01ppm,所以用这个含油量来区分空压机有油与无油,现有技术中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压缩气体中的机油含油量高,会对终端设备造成污染,在很多工况环境下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式空压机在很多工况环境下并不适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包括
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和第二压缩部分,所述第一压缩部分包括第一壳体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气缸,所述第一导向滑道、所述一级压缩气缸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和一级活塞,所述第一十字头与所述动力箱连接,所述第一十字头和所述一级活塞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环板,所述环板上从靠近所述动力箱到远离所述动力箱依次设置有刮油环和斯特封,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一级压缩气缸旁的一级气阀;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动力箱依次连接的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壳体四,
所述第一导向滑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内,所述第一隔离腔由所述壳体二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
所述壳体三、所述壳体四围成一级压缩腔,所述一级压缩气缸设置在所述一级压缩腔内,所述一级压缩腔连通有一级进气口和一级排气口,所述一级气阀与一级压缩腔相通,所述一级气阀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壳体三外围和所述壳体四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二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二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组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压缩部分包括第二壳体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导向滑道、第二隔离腔、二级压缩气缸、三级压缩气缸,所述第二导向滑道、所述二级压缩气缸、所述二级压缩气缸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十字头、二级活塞、三级活塞,所述第二十字头与所述动力箱连接,所述第二十字头和所述二级活塞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所述三级活塞同轴设置在所述二级活塞上且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二级气阀和三级气阀,所述二级气阀位于所述二级压缩气缸旁,所述三级气阀位于所述三级压缩气缸的末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动力箱依次连接的壳体五、壳体六、壳体七、壳体八、壳体九、端盖,
所述第二导向滑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五内,所述第二隔离腔由所述壳体六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
所述壳体七、所述壳体八围成二级压缩腔,所述二级压缩腔连通有二级进气口和二级排气口,所述二级气阀与所述二级压缩腔相通,
所述壳体八、所述壳体九、所述端盖围成三级压缩腔,所述三级压缩腔连通有三级进气口和三级排气口,所述三级气阀与所述三级压缩腔相通,且所述三级气阀设置在所述端盖的中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六上,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六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所述密封组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缩部分和所述第二压缩部分的外壳均为空腔且连接有水冷却入口和水冷却出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上均设置有环形变径凹槽,所述密封组件在所述环形变径凹槽中沿轴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缩部分的第一壳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气缸,三者内部分别为相互连接的第一十字头、第一活塞杆、一级活塞,第一隔离腔可以使得第一导向滑道与一级压缩气缸完全的隔离开,使得动力箱及第一导向滑道中的机油不会流至一级压缩腔中的一级压缩气缸,而且之间通过特殊设计的密封组件进行密封,刮油环和斯特封的搭配设计可以完全满足高压气体的密封和隔离,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压缩部分压缩出的气体几乎无油,从而满足各种工况所需压缩气体的供应,而且经运行实践证明,不但可靠密封、第一活塞杆磨损小,尤其此种搭配使得密封组件寿命大大延长,设备运行效益得到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缩部分的第一壳体由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壳体四依次连接组成,此种搭配使得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腔能够更好的分开,使得总装精度更高且更便于生产、组装以及更换维修,第一隔离腔上设置有观察口,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隔油效果的观察。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缩部分的第二壳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二导向滑道、第二隔离腔、二级压缩气缸、三级压缩气缸,四者内部分别为第二十字头、第二活塞杆、二级活塞、三级活塞,第二隔离腔可以使得第二导向滑道、二级压缩气缸完全的隔离开,使得动力箱及第二导向滑道中的机油不会流至二级压缩腔中的二级压缩气缸,更不会流至三级压缩腔中的三级压缩气缸,而且之间通过特殊设计的密封组件进行密封,使得第二压缩部分中的密封效果同样可以满足工况需求。
4、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缩部分的第二壳体由壳体五、壳体六、壳体七、壳体八、壳体九、端盖依次连接而成,此种设计使得第二导向滑道、第二隔离腔、二级压缩腔、三级压缩腔能够更好的分开,使得总装精度更高且更便于生产、组装以及更换维修,第二隔离腔上设置有观察口,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隔油效果的观察。
5、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六上的密封组件可以对第二导向滑道和第二隔离腔之间、二级压缩腔与第二隔离腔之间实现很好的密封,第二活塞杆穿过壳体六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密封组件,对于二级压缩腔和第二隔离腔之间的密封组件,因为二级压缩腔其内部压强较高,因此可以设置更多的刮油环填料,从而进一步保证可靠密封性、第二活塞杆磨损度,使得第二活塞杆寿命得到保证,设备运行效益得到提高。
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缩部分和第二压缩部分的外壳均为空腔且连接有水冷却入口和水冷却出口,水冷方式可以使得气缸、填料及油冷却器通水冷却,同时压缩气体的级间和末级排气均分别进入水冷器冷却,冷却后的气体温度可以达到不高于环境温度;气缸、填料及油冷却器通水冷却,使得整机冷却效果非常好。
7、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上均设置有环形变径凹槽,密封组件在环形变径凹槽中沿轴向滑动,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在隔离腔与压缩腔、隔离腔与导向滑道之间直径便小的独特设计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体密封效果,同时减小摩擦量同时也不影响设备稳定性,因而可以提高设备精度和整机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动力箱,3-第一压缩部分,31-第一壳体,311-壳体一,312-壳体二,313-壳体三,314-壳体四,315-观察口,316-一级压缩腔,32-第一导向滑道,33-第一隔离腔,34-一级压缩气缸,35-第一十字头,36-一级活塞,361-一级气阀,38-第一活塞杆,39-密封组件,391-环板,392-刮油环,393-斯特封,4-第二压缩部分,41-第二壳体,411-壳体五,412-壳体六,413-壳体七,414-壳体八,415-壳体九,416-端盖,417-二级压缩腔,418-三级压缩腔,42-第二导向滑道,43-第二隔离腔,44-二级压缩气缸,45-三级压缩气缸,46-第二十字头,47-二级活塞,471-二级气阀,48-三级活塞,481-三级气阀,49-第二活塞杆,51-水冷却入口,52-水冷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包括
基座1和设置在基座1上的动力箱2,动力箱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3和第二压缩部分4,第一压缩部分3包括第一壳体31和依次设置在第一壳体31内的第一导向滑道32、第一隔离腔33、一级压缩气缸34,第一导向滑道32、一级压缩气缸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35和一级活塞36,第一十字头35与动力箱2连接,第一十字头35和一级活塞36通过第一活塞杆38连接,第一壳体31和第一活塞杆38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9,密封组件39包括环板391,环板391上从靠近动力箱2到远离动力箱2依次设置有刮油环392和斯特封393,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位于一级压缩气缸34旁的一级气阀361;
第一壳体31包括与动力箱2依次连接的壳体一311、壳体二312、壳体三313、壳体四314,
第一导向滑道32设置在壳体一311内,第一隔离腔33由壳体二312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315,
壳体三313、壳体四314围成一级压缩腔316,一级压缩气缸34设置在一级压缩腔316内,一级压缩腔316连通有一级进气口和一级排气口,一级气阀361与一级压缩腔316相通,一级气阀361为多个且设置在壳体三313外围和壳体四314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缩部分3的第一壳体3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滑道32、第一隔离腔33、一级压缩气缸34,三者内部分别为相互连接的第一十字头35、第一活塞杆38、一级活塞36,第一隔离腔33可以使得第一导向滑道32与一级压缩气缸34完全的隔离开,使得动力箱2及第一导向滑道32中的机油不会流至一级压缩腔316中的一级压缩气缸34,而且之间通过特殊设计的密封组件39进行密封,刮油环392和斯特封393的搭配设计可以完全满足高压气体的密封和隔离,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压缩部分3压缩出的气体几乎无油,从而满足各种工况所需压缩气体的供应,而且经运行实践证明,不但可靠密封、第一活塞杆38磨损小,尤其此种搭配使得密封组件39寿命大大延长,设备运行效益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缩部分3的第一壳体31由壳体一311、壳体二312、壳体三313、壳体四314依次连接组成,此种搭配使得第一导向滑道32、第一隔离腔33、一级压缩腔316能够更好的分开,使得总装精度更高且更便于生产、组装以及更换维修,第一隔离腔33上设置有观察口315,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隔油效果的观察。
进一步,环板391设置在壳体二312上,第一活塞杆38穿过壳体二312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组件39。
进一步,第二压缩部分4包括第二壳体41和依次设置在第二壳体41内的第二导向滑道42、第二隔离腔43、二级压缩气缸44、三级压缩气缸45,第二导向滑道42、二级压缩气缸44、二级压缩气缸44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十字头46、二级活塞47、三级活塞48,第二十字头46与动力箱2连接,第二十字头46和二级活塞47通过第二活塞杆49连接,三级活塞48同轴设置在二级活塞47上且二者为一体结构,第二壳体41和第二活塞杆49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9,第二壳体41上设置有二级气阀471和三级气阀481,二级气阀471位于二级压缩气缸44旁,三级气阀481位于三级压缩气缸45的末端。
进一步,第二壳体41包括与动力箱2依次连接的壳体五411、壳体六412、壳体七413、壳体八414、壳体九415、端盖416,
第二导向滑道42设置在壳体五411内,第二隔离腔43由壳体六412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315,
壳体七413、壳体八414围成二级压缩腔417,二级压缩腔417连通有二级进气口和二级排气口,二级气阀471与二级压缩腔417相通,
壳体八414、壳体九415、端盖416围成三级压缩腔418,三级压缩腔418连通有三级进气口和三级排气口419,三级气阀481与三级压缩腔418相通,且三级气阀481设置在端盖416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缩部分4的第二壳体41内依次设置有第二导向滑道42、第二隔离腔43、二级压缩气缸44、三级压缩气缸45,四者内部分别为第二十字头46、第二活塞杆49、二级活塞47、三级活塞48,第二隔离腔43可以使得第二导向滑道42、二级压缩气缸44完全的隔离开,使得动力箱2及第二导向滑道42中的机油不会流至二级压缩腔417中的二级压缩气缸44,更不会流至三级压缩腔418中的三级压缩气缸45,而且之间通过特殊设计的密封组件39进行密封,使得第二压缩部分4中的密封效果同样可以满足工况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缩部分4的第二壳体41由壳体五411、壳体六412、壳体七413、壳体八414、壳体九415、端盖416依次连接而成,此种设计使得第二导向滑道42、第二隔离腔43、二级压缩腔417、三级压缩腔418能够更好的分开,使得总装精度更高且更便于生产、组装以及更换维修,第二隔离腔43上设置有观察口315,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隔油效果的观察。
进一步,环板391设置在壳体六412上,第二活塞杆49穿过壳体六412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密封组件39。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六412上的密封组件39可以对第二导向滑道42和第二隔离腔43之间、二级压缩腔417与第二隔离腔4之间实现很好的密封,第二活塞杆49穿过壳体六412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密封组件39,对于二级压缩腔417和第二隔离腔43之间的密封组件39,因为二级压缩腔417其内部压强较高,因此可以设置更多的刮油环392填料,从而进一步保证可靠密封性、第二活塞杆49磨损度,使得第二活塞杆49寿命得到保证,设备运行效益得到提高。
进一步,第一压缩部分3和第二压缩部分4的外壳均为空腔且连接有水冷却入口51和水冷却出口52。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缩部分3和第二压缩部分4的外壳均为空腔且连接有水冷却入口51和水冷却出口52,水冷方式可以使得气缸、填料及油冷却器通水冷却,同时压缩气体的级间和末级排气均分别进入水冷器冷却,冷却后的气体温度可以达到不高于环境温度;气缸、填料及油冷却器通水冷却,使得整机冷却效果非常好。
进一步,第一活塞杆38和第二活塞杆49上均设置有环形变径凹槽,密封组件39在环形变径凹槽中沿轴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活塞杆38和第二活塞杆49上均设置有环形变径凹槽,密封组件39在环形变径凹槽中沿轴向滑动,第一活塞杆38和第二活塞杆49在隔离腔与压缩腔、隔离腔与导向滑道之间直径便小的独特设计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体密封效果,同时减小摩擦量同时也不影响设备稳定性,因而可以提高设备精度和整机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3)和第二压缩部分(4),所述第一压缩部分(3)包括第一壳体(31)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1)内的第一导向滑道(32)、第一隔离腔(33)、一级压缩气缸(34),所述第一导向滑道(32)、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35)和一级活塞(36),所述第一十字头(35)与所述动力箱(2)连接,所述第一十字头(35)和所述一级活塞(36)通过第一活塞杆(38)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一活塞杆(38)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9),所述密封组件(39)包括环板(391),所述环板(391)上从靠近所述动力箱(2)到远离所述动力箱(2)依次设置有刮油环(392)和斯特封(393),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旁的一级气阀(361);
所述第一壳体(31)包括与所述动力箱(2)依次连接的壳体一(311)、壳体二(312)、壳体三(313)、壳体四(314),
所述第一导向滑道(32)设置在所述壳体一(311)内,所述第一隔离腔(33)由所述壳体二(312)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315),
所述壳体三(313)、所述壳体四(314)围成一级压缩腔(316),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设置在所述一级压缩腔(316)内,所述一级压缩腔(316)连通有一级进气口和一级排气口,所述一级气阀(361)与一级压缩腔(316)相通,所述一级气阀(361)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壳体三(313)外围和所述壳体四(314)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391)设置在所述壳体二(312)上,所述第一活塞杆(38)穿过所述壳体二(312)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组件(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部分(4)包括第二壳体(41)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1)内的第二导向滑道(42)、第二隔离腔(43)、二级压缩气缸(44)、三级压缩气缸(45),所述第二导向滑道(42)、所述二级压缩气缸(44)、所述二级压缩气缸(44)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十字头(46)、二级活塞(47)、三级活塞(48),所述第二十字头(46)与所述动力箱(2)连接,所述第二十字头(46)和所述二级活塞(47)通过第二活塞杆(49)连接,所述三级活塞(48)同轴设置在所述二级活塞(47)上且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41)和所述第二活塞杆(49)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9),所述第二壳体(41)上设置有二级气阀(471)和三级气阀(481),所述二级气阀(471)位于所述二级压缩气缸(44)旁,所述三级气阀(481)位于所述三级压缩气缸(45)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1)包括与所述动力箱(2)依次连接的壳体五(411)、壳体六(412)、壳体七(413)、壳体八(414)、壳体九(415)、端盖(416),
所述第二导向滑道(42)设置在所述壳体五(411)内,所述第二隔离腔(43)由所述壳体六(412)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315),
所述壳体七(413)、所述壳体八(414)围成二级压缩腔(417),所述二级压缩腔(417)连通有二级进气口和二级排气口,所述二级气阀(471)与所述二级压缩腔(417)相通,
所述壳体八(414)、所述壳体九(415)、所述端盖(416)围成三级压缩腔(418),所述三级压缩腔(418)连通有三级进气口和三级排气口(419),所述三级气阀(481)与所述三级压缩腔(418)相通,且所述三级气阀(481)设置在所述端盖(416)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391)设置在所述壳体六(412)上,所述第二活塞杆(49)穿过所述壳体六(412)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所述密封组件(3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部分(3)和所述第二压缩部分(4)的外壳均为空腔且连接有水冷却入口(51)和水冷却出口(5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8)和所述第二活塞杆(49)上均设置有环形变径凹槽,所述密封组件(39)在所述环形变径凹槽中沿轴向滑动。
CN201720103044.6U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8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044.6U CN206448922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044.6U CN206448922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8922U true CN206448922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30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8922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8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9793B (zh) 一种二级压缩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CN200996371Y (zh) 微小型水冷式空压机
CN210195955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
CN113530787A (zh) 一种同步双级压缩机
CN206448913U (zh) 一种耐磨活塞式空压机
CN115750297A (zh) 一种星型布置的多级气体压缩机
CN205937045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
CN111022304A (zh) 一种填料函密封的双作用隔膜压缩机油缸结构
CN206448922U (zh)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CN210460976U (zh) 一种二级压缩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CN110905773A (zh) 一种中冷器及包括该中冷器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CN206448912U (zh) 一种高效多用空气压缩机
CN210239938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
US2899130A (en) Compressor
CN215633579U (zh) 一种同步双级压缩机
CN211623655U (zh) 中冷器及包括该中冷器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CN114483521A (zh) 新型全无油压缩机及其主机
CN211448933U (zh) 一种高压无油空压机
CN110594152B (zh) 一种立式双级涡旋压缩机
CN201277163Y (zh) 内燃机式新型高效节能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CN211924398U (zh) 一种两级制冷冰箱压缩机
CN208503016U (zh) 双进气结构的摆式空压机
CN209539552U (zh) 一种可更换转轴基体的防漏气压缩缸
CN109763962B (zh) 一种自冷却活塞式压缩机
CN207660798U (zh) 一种用于铁路机车空调的大型活塞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