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8444U - 钢结构框架柱 - Google Patents

钢结构框架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8444U
CN206448444U CN201720077765.4U CN201720077765U CN206448444U CN 206448444 U CN206448444 U CN 206448444U CN 201720077765 U CN201720077765 U CN 201720077765U CN 206448444 U CN206448444 U CN 206448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main body
steel plate
column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77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志鹏
周满清
徐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ity Into Design LLC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ity Into Design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ity Into Design LLC filed Critical Wuxi City Into Design LLC
Priority to CN2017200777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8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8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84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框架柱,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钢柱主体,所述钢柱主体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钢板、垂直于第一钢板两侧的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所述钢柱主体两侧设有加厚板,所述加厚板与第一钢板平行,所述加厚板与第二钢板、第三钢板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若干分支杆,所述分支杆的两端分别抵触在钢柱主体和加厚板上,与钢柱主体、加厚板呈三角状设置。当钢柱主体受到作用于其截面上的外力时,力作用在截面上,由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加厚板形成矩形状截面,矩形状的截面的稳定性相较于“H”形截面更为稳固,使钢柱尽可能地减小平面内失稳和平面外失稳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钢结构框架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框架柱。
背景技术
钢结构框架柱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有箱型柱、“H”形钢柱等,这些钢柱被大量运用在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领域中,
目前,公开号为CN1043583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房屋及其安装方法,其采用的钢结构框架柱即为“H”形柱。
这种“H”形柱一般采用三片钢片相互连接,位于两侧的两片钢片的端部在受力过程中,由于缺少限位,易发生形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如外力作用于钢柱的截面处时,钢柱的平面外稳定易出现超限现象,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传统的加固方法为:在钢柱翼缘上粘焊钢板或槽钢,施工前在钢柱翼缘上涂刷油漆面,将油漆面打磨清理干净后进行焊接。但是这种施工方法在现场操作时,所耗费的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框架柱,其具有能够尽量满足平面外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结构框架柱,包括钢柱主体,所述钢柱主体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钢板、垂直于第一钢板两侧的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所述钢柱主体两侧设有加厚板,所述加厚板与第一钢板平行,所述加厚板与第二钢板、第三钢板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若干分支杆,所述分支杆的两端分别抵触在钢柱主体和加厚板上,与钢柱主体、加厚板呈三角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柱主体受到作用于其截面上的外力时,力作用在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加厚板的截面上,由于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加厚板形成矩形状截面,矩形状的截面的稳定性相较于“H”形截面更为稳固,在受到相同的力矩作用的前提下,矩形状截面的钢柱主体更不易受力发生形变,使钢柱尽可能地减小平面内失稳和平面外失稳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支杆中,每两根分支杆为一组,每组分支杆中的两根分支杆相互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支杆用于加固加厚板与钢柱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起到支撑作用,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分支杆使加厚板与钢柱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尽量保持不变。
进一步设置:每组分支杆中的两根分支杆的相交处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分支杆焊接的结构相较于两根分支杆相互独立的结构,其连接强度更高,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钢柱主体与加厚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以第一钢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空腔中的两端设置受力面,所述受力面包括两根相互交叉的受力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柱主体的截面处受力时,力能够通过受力筋传导至钢柱主体或加厚板处,减小截面处受力变形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受力筋面向空腔内部的一侧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抵触在受力面和钢柱主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筋能够增多力传导的途径,便于快速将外力传导至钢柱主体各处。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筋至少设置两根,所述支撑筋的靠近受力面的一端均固连于两根受力筋相交处,所述支撑筋的另一端固连于钢柱主体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力在被支撑筋传导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将外力均匀散布至钢柱主体的各处。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厚板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在加厚板上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气孔能够减少原料的用量,阵列设置能够减小局部受力不均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厚板内设置有防断筋,所述防断筋位于气孔之间的加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断筋能够增强加厚板的自身强度,减小加厚板受力变形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在钢柱主体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在钢柱主体的两侧和端面设置加厚板、受力面,使钢柱主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钢柱主体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钢柱主体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钢柱主体;11、第一钢板;12、第二钢板;13、第三钢板;2、加厚板;3、加强筋组件;4、分支杆;5、空腔;6、受力面;61受力筋7、支撑筋;8、气孔;9、防断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钢结构框架柱,如图1所示,包括钢柱主体1,钢柱主体1由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和第三钢板13组成,其中,第二钢板12、第三钢板13与分别垂直于第一钢板11的两端,呈“工”字形。
如图1所示,第二钢板12、第三钢板13均以第一钢板11为对称中心对称布置于第一钢板11上,即第二钢板12、第三钢板13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钢板11的中心轴线平行。
如图1所示,在位于第一钢板11同一侧的第二钢板12和第三钢板13侧边处连接有加厚板2,加厚板2共有两块,分别位于第一钢板11的两侧。如图1和2所示,每块加厚板2上均设有气孔8,气孔8为圆形,阵列设置在加厚板2上,起到节省原料的作用;为了在节省原料的同时保持加厚板2的自身强度,在加厚板2中设置防断筋9,防断筋9与钢柱主体1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如图1和2所示,在钢柱主体1的两端设置受力面6,以提高钢柱主体1两端的耐受程度。由于钢柱主体1的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第三钢板13呈“工”字形设置,“工”字形两侧被钢柱主体1和加厚板2围出空腔5,空腔5在第一钢板11两侧对称设置,受力面6即位于空腔5处,且与钢柱主体1的端面平行。每个受力面6均由两根受力筋61组成,两根受力筋61交叉在空腔5处,两根受力筋61即位于矩形空腔5的对角线上。在受力筋61面向空腔5内的一面还设有支撑筋7,每个空腔5中均设有三根支撑筋7,其中,与第一钢板11所在面平行的两根支撑筋7自两根受力筋61的相交处引出,分别引向第二钢板12和第三钢板13,并且与第二钢板12、第三钢板13焊接连接。
如图1和2所示,在第二钢板12与加厚板2、第三钢板13与加厚板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筋组件3。第二钢板12和加厚板2、第三钢板13和加厚板2之间均呈直角设置,加强筋组件3即为倾斜连接在直角处的分支杆4。若干根分支杆4分成两根一组,两根分支杆4相互交叉设置,两根分支杆4的相交处焊接固定。其中,位于第二钢板12与加厚板2处的分支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钢板12和加厚板2上;位于第三钢板13和加厚板2处的分支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三钢板13和加厚板2上。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钢结构框架柱,包括钢柱主体(1),所述钢柱主体(1)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钢板(11)、垂直于第一钢板(11)两侧的第二钢板(12)和第三钢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主体(1)两侧设有加厚板(2),所述加厚板(2)与第一钢板(11)平行,所述加厚板(2)与第二钢板(12)、第三钢板(13)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筋组件(3),所述加强筋组件(3)包括若干分支杆(4),所述分支杆(4)的两端分别抵触在钢柱主体(1)和加厚板(2)上,与钢柱主体(1)、加厚板(2)呈三角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杆(4)中,每两根分支杆(4)为一组,每组分支杆(4)中的两根分支杆(4)相互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每组分支杆(4)中的两根分支杆(4)的相交处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主体(1)与加厚板(2)之间形成空腔(5),所述空腔(5)以第一钢板(11)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空腔(5)中的两端设置受力面(6),所述受力面(6)包括两根相互交叉的受力筋(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筋(61)面向空腔(5)内部的一侧设有支撑筋(7),所述支撑筋(7)的两端分别抵触在受力面(6)和钢柱主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7)至少设置两根,所述支撑筋(7)的靠近受力面(6)的一端均固连于两根受力筋(61)相交处,所述支撑筋(7)的另一端固连于钢柱主体(1)的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和第三钢板(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板(2)上开设有气孔(8),所述气孔(8)在加厚板(2)上阵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板(2)内设置有防断筋(9),所述防断筋(9)位于气孔(8)之间的加厚板(2)上。
CN201720077765.4U 2017-01-20 2017-01-20 钢结构框架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8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7765.4U CN206448444U (zh) 2017-01-20 2017-01-20 钢结构框架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7765.4U CN206448444U (zh) 2017-01-20 2017-01-20 钢结构框架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8444U true CN206448444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776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8444U (zh) 2017-01-20 2017-01-20 钢结构框架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8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4212A (zh) * 2021-06-29 2021-09-17 长沙三远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的钢结构箱型梁以及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4212A (zh) * 2021-06-29 2021-09-17 长沙三远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的钢结构箱型梁以及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9678A (zh) 一种提高基坑钢支撑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
CN103967166A (zh) 一种两边连接的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
CN206448444U (zh) 钢结构框架柱
CN201835440U (zh) 一种防变形混凝土钢管柱
CN107035156A (zh) 核心筒水平结构自爬式防护平台
CN205735475U (zh) 一种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绑扎胎具
CN202430900U (zh) 一种格构式构件结构混凝土柱
CN207210968U (zh) 箱梁顶板钢筋骨架绑扎用胎具
CN207469504U (zh) 全钢结构超强防屈曲支撑
CN103195079B (zh) 安装式模板、安装式模板组和成套安装式模板装置
CN204876539U (zh) 土木工程施工用模板
CN202644781U (zh) 一种复合截面组合剪力墙
CN205822014U (zh) 一种空心高墩墩顶实体段模板刚架
CN206015700U (zh) 一种筏板基础钢架支架
CN205557890U (zh) 一种局部强度降低的建筑结构全钢防屈曲支撑
CN204530990U (zh) 一种住宅建筑用具有防屈曲支撑构件的防火钢结构框架
CN206829667U (zh) 一种堆场用钢结构支撑模块
CN105155406B (zh) 空心薄壁墩框架承台以及桥
CN204017504U (zh) 一种过滤机专用支撑装置
CN204676883U (zh) 阳角模板斜拉紧固装置
CN212128820U (zh) 一种基于支撑固定桥梁用底架
CN103397638A (zh) 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用的拉杆
CN203569718U (zh) 自限位双t形内核-角钢约束防屈曲支撑
CN108755443B (zh) 一种墩梁临时固结装置
CN203373754U (zh) 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角撑托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