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7625U - 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47625U CN206447625U CN201720003416.8U CN201720003416U CN206447625U CN 206447625 U CN206447625 U CN 206447625U CN 201720003416 U CN201720003416 U CN 201720003416U CN 206447625 U CN206447625 U CN 2064476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 tank
- agitating shaft
- wastewater treatment
- treatment equipment
- filtration memb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以及罩设于处理罐上方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向处理罐加药的加药装置、搅拌轴、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以及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轴与端盖转动连接并轴向限位,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过滤件,过滤件与处理罐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与搅拌轴固定连接的过滤件,可增大过滤件上的过滤孔与废水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且因过滤件旋转,可减少絮状沉淀堵塞过滤孔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废水是在化工生产中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弃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工农业的生产。化工废水的处理一般先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固体、砂和油类等物质,称为一级处理;废水经一级处理后,仍会含有某些细小的悬浮物以及溶解的有机物,为了进一步去除残存在水中的污染物,在废水中投入絮凝剂,形成絮体沉降,絮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还能够去除废水中的色度、油份、微生物、氮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及有机物等,称为二级处理;之后再经微电解技术或氧化还原法等进行三级处理,经过三极处理后的化工废水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部分水域排放和回收利用标准。
公开号为20568770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处理池顶端设置连接板,还包括絮凝剂罐,处理池侧壁上设置排水口,出水口上设置阀门,阀门上设置排水管,处理池内部设置第一过滤板和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过滤板铰接,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清理铲,清理铲一侧设置滑动杆,滑动杆一端设置框架,框架底部和顶部均设置直齿条,框架内部设置残齿轮,残齿轮一侧设置第一电机,处理池底端设置排絮口,排絮口下方设置收集箱。
在使用上述化工废水处理装置时,絮状物沉淀完全后,通过旋转第二过滤板,使第二过滤板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将位于处理池下方的絮状物与废水隔离,然后打开排水管进行排水。但因第二过滤板旋转所需占用的空间较大,且搅拌叶片与第二过滤板之间不能发生干涉,导致搅拌轴与搅拌叶片所占用空间较小,并不能很有效的对处理池中的废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因此产生絮体所需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以及罩设于处理罐上方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向处理罐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搅拌轴、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以及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轴与端盖转动连接并轴向限位,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与处理罐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处理罐内添加絮凝剂,然后通过搅拌轴与搅拌叶使絮凝剂与废水完全接触,形成絮状沉淀,并通过过滤件进行过滤,然后将处理过的废水排出。设置过滤件与搅拌轴固定,过滤件随搅拌轴的旋转而旋转,将被动过滤转化为主动过滤,旋转过程可增大过滤网中的滤孔与废水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对废水中的絮状沉淀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同时因过滤件旋转,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絮状沉淀堵塞过滤孔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搅拌轴上环绕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过滤件和搅拌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可起固定作用,使搅拌轴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废水经过支撑架才能与过滤件接触进行过滤,支撑架也可起一部分搅拌作用,使絮凝剂与废水更好的接触,更快形成絮状沉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网二以及环绕过滤网二设置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与所述处理罐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网二位于所述支撑架之间。
搅拌过程中,支撑架旋转使废水产生涡流,此时,废水容易沿支撑架与处理罐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影响过滤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只有经过支撑架围成的区域才能与过滤网二接触进行过滤,可更好的使支撑架起搅拌作用,使凝絮剂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二呈上小下大的锥状设置。
过滤网二在过滤过程中,因絮状沉淀在过滤网二上不断积聚,容易堵塞过滤网二,影响过滤效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可加大过滤网二与废水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率;其次,被过滤的絮状沉淀可沿过滤网二下滑至引导板,减少絮状沉淀堵塞过滤网二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的上端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絮状沉淀积聚于一侧,便于收集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罐上对应引导板最低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控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控制件打开出料口,絮状沉淀便会沿倾斜设置的引导板下滑至出料口排出,便于对絮状沉淀的收集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罐内固定设有凸环,所述过滤件放置于所述凸环上且与所述处理罐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加处理罐与过滤件的接触面积,减少废水直接从过滤件与处理罐接触处流出,提高废水过滤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件与处理罐接触的缘部套设于橡胶层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小过滤件与处理罐接触产生的摩擦和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罐上设有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废水进入处理罐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上设有控制出水口启闭的出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排出处理罐中的废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设置与搅拌轴固定连接的过滤件,增大过滤件上的过滤孔与废水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其二,通过设置支撑架和搅拌叶,可增大搅拌装置与废水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使废水更好的与絮凝剂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废水处理装置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废水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废水处理装置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盖;2、处理罐;21、进水口;22、出料口;23、出水口;24、凸环;25、卡槽;3、加药装置;31、储药箱;32、进药主管;33、进药支管;34、喷嘴;35、管道;4、搅拌装置;41、搅拌轴;411、限位块;42、搅拌叶;43、支撑架;44、搅拌片;5、驱动装置;51、齿轮;52、电机;6、过滤件;61、过滤网二;62、引导板;7、控制件;8、吸附网;9、滤渣腔;91、取渣板;10、过滤网一;11、出水阀;12、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2以及罩设于处理罐2上方的端盖1,端盖1与处理罐2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端盖1上设有用于向处理罐2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3、对处理罐2内的废水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4以及驱动搅拌装置4转动的驱动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处理罐2中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产生絮状沉淀。
如图2和3所示,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轴41以及固定于设置于搅拌轴41上的搅拌叶42,搅拌叶42呈倾斜设置,搅拌轴41与端盖1转动连接且通过设置于搅拌轴41上的限位块411限制搅拌轴41沿轴向上下移动。搅拌轴41上固定设有过滤件6,且通过环绕搅拌轴41周向设置的若干支撑架43固定过滤件6和搅拌轴41。过滤件6包括过滤网二61以及环绕过滤网二61设置的引导板62,过滤网二61位于支撑架43之间,且呈上小下大的锥状设置;处理罐2的内壁设有凸环24,引导板62放置于凸环24上且与处理罐2转动连接,为减小引导板62与处理罐2相对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引导板62与处理罐2接触的缘部被包裹于橡胶层12内。为便于积聚于引导板62上的絮状沉淀排出,引导板62的上端呈倾斜设置,且处理罐2上对应引导板62的最低端设有出料口22,出料口22上设有控制出料口22启闭的控制件7。可设置控制件7与处理罐2滑动连接,通过上下滑移控制件7启闭出料口22,开启出料口22后,絮状沉淀沿引导板62下滑并从出料口22排出。
如图2和3所示,搅拌轴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片44,搅拌片44呈倾斜设置且位于过滤件6与出水口23之间。搅拌叶42的外围环绕搅拌片44设有用于吸附絮状沉淀的吸附网8,吸附网8固定于处理罐2侧壁。吸附网8可选用活性炭、化纤以及棉纤等具有一定吸附性的材质。因此经过滤件6的废水和未被过滤件6过滤的絮状沉淀会在搅拌片44的作用下做离心运动,絮状沉淀被吸附网8所吸附。
如图2和3所示,加药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药箱31、进药主管32、进药支管33以及设置于进药支管33端部的喷嘴34。进药主管32位于搅拌轴41中,进药支管33位于搅拌叶42中。储药箱31固定于端盖1上,通过管道35与进药主管32相连通,管道35的一端与储药箱31固定连接,另一端嵌入进药主管32中与进药主管32固定。凝絮剂依次经过储药箱31、进药主管32、进药支管33和喷嘴34,通入处理罐2中与废水接触,且在搅拌轴41的旋转作用下周向喷射。
如图2所示,处理罐2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21,进水口21的高度与搅拌叶42的高度相对应,使进入处理罐2的废水能够最大限度的被搅拌。进水口21与处理罐2之间设有滤渣腔9,滤渣腔9与处理罐2的接触端设有过滤网一10,过滤网一10呈倾斜状设置,且处理罐2上设有卡槽25,过滤件6嵌于卡槽25中,滤渣腔9下方设有与滤渣腔9可拆卸连接的取渣板91,过滤网一10的下端与取渣板91抵触连接,在固定过滤网一10位置的同时,被过滤出的杂质可沿过滤网一10下滑至取渣板91而被收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滤渣腔9与取渣板91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处理罐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3且出水口23上设有控制出水口23启闭的出水阀11。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于搅拌轴41上的齿轮51以及与齿轮51相啮合带动齿轮51旋转的电机52,电机52固定放置于端盖1上。
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电机52,电机52带动搅拌轴41旋转;
2、打开储药箱31,凝絮剂经管道35、进药主管32、进药支管33和喷嘴34进入处理罐2中;
3、在进水口21中通入废水,废水经过过滤网一10,一部分杂质被存留于滤渣腔9中,并沿过滤网一10下滑至取渣板91上;
4、废水进入处理罐2,在搅拌叶42搅拌作用下,废水与絮凝剂接触,产生絮状沉淀;
5、废水通过过滤件6,絮状沉淀残留于过滤件6上并沿过滤网二61下滑,积存于引导板62上;
6、废水通过搅拌片44并在搅拌片44的离心作用下,一部分残留的絮状沉淀被吸附于吸附网8上;
7、废水从出水口23流出至下一工序;
8、旋转取渣板91,取出滤渣腔9中的杂质;
9、向上滑动控制件7,打开出料口22,将过滤件6上的絮状沉淀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2)以及罩设于处理罐(2)上方的端盖(1),所述端盖(1)上设有用于向处理罐(2)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上设有搅拌轴(41)、固定于搅拌轴(41)上的搅拌叶(42)以及驱动搅拌轴(41)转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搅拌轴(41)与端盖(1)转动连接并轴向限位,所述搅拌轴(41)上固定安装有过滤件(6),所述过滤件(6)与处理罐(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轴(41)上环绕设有支撑架(43),所述支撑架(43)的两端分别与过滤件(6)和搅拌轴(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6)包括过滤网二(61)以及环绕过滤网二(61)设置的引导板(62),所述引导板(62)与所述处理罐(2)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网二(61)位于所述支撑架(4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二(61)呈上小下大的锥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62)的上端呈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2)上对应引导板(62)最低端设有出料口(22),所述出料口(22)上设有控制出料口(22)启闭的控制件(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2)内固定设有凸环(24),过滤件(6)放置于凸环(24)上且与处理罐(2)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6)与处理罐(2)接触的缘部套设于橡胶层(12)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2)上设有进水口(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3),且出水口(23)上设有控制出水口(23)启闭的出水阀(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03416.8U CN206447625U (zh) | 2017-01-04 | 2017-01-04 | 废水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03416.8U CN206447625U (zh) | 2017-01-04 | 2017-01-04 | 废水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47625U true CN206447625U (zh) | 2017-08-29 |
Family
ID=59672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0341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7625U (zh) | 2017-01-04 | 2017-01-04 | 废水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4762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85274A (zh) * | 2018-05-11 | 2018-09-28 | 张祥 | 一种造纸污水的防堵型多重处理装置 |
CN111637763A (zh) * | 2020-05-19 | 2020-09-08 | 涡阳县沪涡多孔矸石砖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塔进水防堵塞易清理机构 |
CN114470901A (zh) * | 2021-11-05 | 2022-05-13 | 江西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正极三元前驱体废水处理装置 |
CN116022866A (zh) * | 2022-12-26 | 2023-04-28 | 江苏港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
-
2017
- 2017-01-04 CN CN201720003416.8U patent/CN2064476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85274A (zh) * | 2018-05-11 | 2018-09-28 | 张祥 | 一种造纸污水的防堵型多重处理装置 |
CN111637763A (zh) * | 2020-05-19 | 2020-09-08 | 涡阳县沪涡多孔矸石砖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塔进水防堵塞易清理机构 |
CN114470901A (zh) * | 2021-11-05 | 2022-05-13 | 江西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正极三元前驱体废水处理装置 |
CN116022866A (zh) * | 2022-12-26 | 2023-04-28 | 江苏港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
CN116022866B (zh) * | 2022-12-26 | 2024-01-05 | 江苏港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47626U (zh) | 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6417897U (zh) | 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6447625U (zh) | 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5556310U (zh) | 一种多重处理的石油化工废水回收设备 | |
CN208617532U (zh) | 一种污水净化过滤系统 | |
CN110482748A (zh) | 一种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 | |
CN110282775A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500945U (zh) | 一种杂物破碎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8773983A (zh) | 一种重金属化学淋洗废液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783484U (zh) | 一种带加热器的污水处理罐 | |
CN205687703U (zh) |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7091167U (zh) | 一种地下水粗滤水箱及其净水系统 | |
CN20958389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9259820U (zh) | 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 | |
CN117585780A (zh) |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208454682U (zh) |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5559458U (zh) |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净化处理系统 | |
CN211946721U (zh) | 一种化学制药用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9679825U (zh) | 雾化塔 | |
CN210313939U (zh) | 一种方便清理的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946827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环保装置 | |
CN209352707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的环保装置 | |
CN210855534U (zh) | 一种有效过滤的废液高效清洁回收设备 | |
CN207567071U (zh) |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有机质分离过滤装置 | |
CN20690193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