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2648U -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2648U
CN206442648U CN201720022480.0U CN201720022480U CN206442648U CN 206442648 U CN206442648 U CN 206442648U CN 201720022480 U CN201720022480 U CN 201720022480U CN 206442648 U CN206442648 U CN 206442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evel
heat pipe
pipe
pipelin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24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辉
庞晓风
冯剑超
任聪颖
李宾
陈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24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2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2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2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包括一级热管和二级热管,一级热管放热端与二级热管吸热端紧密贴合,一级热管吸热端与服务器放热部件直接接触并将吸收的热量快速传递至一级热管放热端,与一级热管放热端紧密贴合的二级热管吸热端吸收热量后,通过二级热管冷凝部件将热量转移至室外,减少传热热阻的同时,提高了传热效率;一级热管和二级热管均采用氟利昂作为传热介质,换热效率高且水不进入服务器;二级热管蒸发端温度高达40℃左右,对冷源温度要求降低,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服务器的散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范围数据机房的数量和规模均急剧增长,数据机房节能已成为当前节能工作的重要关注点。同时,机房内机柜服务器集成密度越来越高,服务器的发热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也受到了挑战。
现有的服务器机柜中,CPU的产热占到总体机柜产热的60%,在常用的机柜冷却系统中,都是先把CPU产生的热排到空气中,和空气掺混后由空气带走,CPU的工作温度一般为60℃,而制冷空气一般在20℃左右,大温差传热造成比较大的能源浪费。
而服务器级液冷技术因其散热、节能效果显著,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的服务器级液冷技术主要方式是由冷却设备提供冷冻水经管路输送至服务器内部直接带走服务器内发热元件的热量,该方式虽散热、节能效果显著,但水管进入服务器,存在水泄漏的潜在危险。
因此,需考虑一种新型的服务器与冷却系统的连接方式,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一级热管吸热端与服务器CPU直接接触并将吸收的热量快速传递至一级热管放热端,与一级热管放热端紧密贴合的二级热管吸热端吸收热量后,通过二级热管冷凝部件将热量转移至室外,减少传热热阻的同时,提高了传热效率;一级热管和二级热管均采用氟利昂作为传热介质,换热效率高且水不进入服务器;二级热管蒸发端温度高达40℃左右,对冷源温度要求降低,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包括一级热管和二级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热管包括一级热管吸热端、一级热管放热端及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其中,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包括一级热管吸热端端板、嵌入在一级热管吸热端端板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所述一级热管放热端包括一级热管放热端端板、嵌入在一级热管放热端端板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相互连通;
--所述二级热管包括二级热管吸热端、二级热管冷凝部件及连接管路,其中,所述二级热管吸热端包括二级热管吸热端端板、嵌入在二级热管吸热端端板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二级热管传热管;所述二级热管传热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二级热管冷凝部件构成闭合回路;
--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与服务器放热部件直接接触,所述一级热管放热端与所述二级热管吸热端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均呈一端密封、另一端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连通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为同一根铜管的不同部位。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为多根铜管的不同部位。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中包括的换热管数量不少于1根;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中包括的换热管数量一致。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放热部件为服务器CPU。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管和所述二级热管均采用氟利昂作为传热介质。
优选地,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与服务器放热部件接触的端面以及一级热管放热端与二级热管吸热端接触的端面,均涂有导热介质。
优选地,所述二级热管为重力热管,所述二级热管冷凝部件设置在高于所述二级热管吸热端的位置且远离服务器机柜。
优选地,提供给所述二级热管冷凝部件的冷源,可以水或R22、R134a、R407C或R410A中的任意一种。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一级热管吸热端与服务器CPU直接接触并将吸收的热量快速传递至一级热管放热端,与一级热管放热端紧密贴合的二级热管吸热端吸收热量后,通过二级热管冷凝部件将热量转移至室外,减少传热热阻的同时,提交了传热效率;一级热管和二级热管均采用氟利昂作为传热介质,换热效率高且水不进入服务器;二级热管蒸发端温度高达40℃左右,对冷源温度要求降低,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的局部示意图。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包括一级热管1和二级热管2。
一级热管1包括一级热管吸热端3、一级热管放热端4及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5;一级热管吸热端3包括一级热管吸热端端板6、嵌入在一级热管吸热端端板6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7;一级热管放热端4包括一级热管放热端端板8、嵌入在一级热管放热端端板8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9。
二级热管2包括二级热管吸热端10、二级热管冷凝部件11及连接管路12;二级热管吸热端10包括二级热管吸热端端板13、嵌入在二级热管吸热端端板13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二级热管传热管14;一级热管放热端4与二级热管吸热端10紧密贴合;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7、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9均呈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5连通的结构;对于1根铜管而言,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5、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7、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9为同一根铜管的不同部位;对于多根铜管而言,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5、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7、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9为多根铜管的不同部位;图1中一级热管吸热端3数量为2个;二级热管冷凝部件11设置在高于二级热管吸热端13的位置且远离机柜。
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包括一级热管和二级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热管包括一级热管吸热端、一级热管放热端及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其中,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包括一级热管吸热端端板、嵌入在一级热管吸热端端板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所述一级热管放热端包括一级热管放热端端板、嵌入在一级热管放热端端板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相互连通;
--所述二级热管包括二级热管吸热端、二级热管冷凝部件及连接管路,其中,所述二级热管吸热端包括二级热管吸热端端板、嵌入在二级热管吸热端端板换热面且呈扁平状的二级热管传热管;所述二级热管传热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二级热管冷凝部件构成闭合回路;
--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与服务器放热部件直接接触,所述一级热管放热端与所述二级热管吸热端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均呈一端密封、另一端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连通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为同一根铜管的不同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为多根铜管的不同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中包括的换热管数量不少于1根;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Ⅱ、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Ⅲ与所述一级热管传热管段Ⅰ中包括的换热管数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放热部件为服务器CPU。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管和所述二级热管均采用氟利昂作为传热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管吸热端与服务器放热部件接触的端面以及一级热管放热端与二级热管吸热端接触的端面,均涂有导热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热管为重力热管,所述二级热管冷凝部件设置在高于所述二级热管吸热端的位置且远离服务器机柜。
CN201720022480.0U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Active CN206442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2480.0U CN206442648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2480.0U CN206442648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2648U true CN206442648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2480.0U Active CN206442648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26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545A (zh) * 2019-04-22 2019-06-28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环路热管式制热和制冷空调系统
CN111093351A (zh) * 2020-01-12 2020-05-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散热机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545A (zh) * 2019-04-22 2019-06-28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环路热管式制热和制冷空调系统
CN111093351A (zh) * 2020-01-12 2020-05-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散热机柜
CN111093351B (zh) * 2020-01-12 2021-11-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散热机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8745A (zh) 一种基于二级热管的服务器机柜的散热结构
CN103968574B (zh) 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方法
CN205245471U (zh) 数据中心风冷散热系统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7741070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高密度储热一体机
WO2014111012A1 (zh) 一种溴化锂机组与冷库结合使用的冷热内平衡系统
CN103940271B (zh) 一种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热管换热系统
CN106507647A (zh)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液冷结合的散热系统
CN102645022B (zh) 一种节能型多温段开水炉
CN106686953A (zh) 一种机柜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60650U (zh) 一种冷凝器冷却装置
CN104582442A (zh) 冷却系统和服务器系统
CN206352878U (zh) 一种回收机房液冷散热量的供暖系统
CN104236164B (zh) 一种超高温复叠式水源热泵系统
WO2014111017A1 (zh) 一种冷热外平衡机组
CN203880976U (zh) 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
CN206442648U (zh) 一种服务器用液冷热管散热器
CN205864932U (zh) 一种基于二级热管的服务器机柜的散热结构
CN207487026U (zh) 一种高热效率的分离式热管空调系统
CN103868276A (zh) 一种超导式复合源热泵系统
CN202066108U (zh) 一种太阳能导热采暖装置
CN206876025U (zh) 一种多液位环路热管系统
CN206877263U (zh) 一种双温冷源双回路热管循环系统
CN203258779U (zh) 一种热管系统
CN206251568U (zh)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液冷结合的散热系统
CN206094638U (zh) 一种热管冷却式热电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