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2122U -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2122U
CN206442122U CN201620467454.4U CN201620467454U CN206442122U CN 206442122 U CN206442122 U CN 206442122U CN 201620467454 U CN201620467454 U CN 201620467454U CN 206442122 U CN206442122 U CN 206442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device
power supply
converter
unloader
pow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674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乐
徐俊
朱长东
何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Distribu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Distribu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Distribu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Distribu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674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2122U/zh
Priority to CA3019619A priority patent/CA3019619C/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722 priority patent/WO201719817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2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2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电接入装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接入发电单元与储能单元,包括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整流器用于对发电单元的输入整流,直流变换器用于升压,卸荷器用于释放多余能量,逆变器用于将直流转换为交流,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直流变换器、卸荷器以及逆变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接入装置,通过使用一个控制器,减小了占用的空间并降低了成本;将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中的多个设置于同一个PCB板上,减少使用外接线缆进行连接,提高了接线的可靠性,从而使得通过供电接入装置构成的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快速增容、现代控制理论的日趋成熟、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为微电网系统中的微电网装置的发展带了了契机,使得微电网装置在体积和重量上有了改进的空间。
在典型的智能微电网系统中,为了安全、高效地接入且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整流器、逆变器,DCDC变换器,风光互补控制器、卸荷器都是微电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微型电网装置。目前市面上相关产品均为各厂家生产的单功能独立产品,
这些单功能独立产品,若要构成智能微电网系统,则需将各微型电网装置通过电缆连接后,方可提供给用户使用。
而这样搭建出来的系统,因各功能分开设计,具有重复的功能部分,例如不同的单功能独立产品使用不同的控制器,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成本高。
选用不同参数的独立产品整合在一起,会产生信号、通信中的诸多困难,造成开发成本高、调试难度大、兼容性有限及后期运维难等问题,接线中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接入装置,通过使用一个控制器,减小了占用的空间并降低了成本;将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中的多个设置于同一个PCB板上,减少使用外接线缆进行连接,提高了接线的可靠性,从而使得通过供电接入装置构成的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电接入装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接入发电单元与储能单元,包括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整流器用于对发电单元的输入整流,直流变换器用于升压,卸荷器用于释放多余能量,逆变器用于将直流转换为交流,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直流变换器、卸荷器以及逆变器。
进一步地,发电单元为直流发电装置和/或交流发电装置。
进一步地,电压为设定范围内的直流发电装置或交流发电装置能够接入。
进一步地,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中的多个或全部设置于同一个PCB板上。
进一步地,整流器为不控整流器或可控整流器。
进一步地,储能单元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将供电接入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接收端。
进一步地,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交互模块,用于操作人员交互操作。
进一步地,控制器具有电池管理功能。
进一步地,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变频器,用于输出三相交流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接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共用控制器,可省去不同独立产品的控制器,减小系统中的冗余,约占总成本的30%;
(2)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中的多个设置于同一个PCB板上,也就是直接在PCB板上连接,减少通过外接线缆连接,提高了供电接入装置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通过供电接入装置构成的供电系统可靠地供电;
(3)减小了整个供电接入装置的体积,约占原先空间的50%,同时降低了通信、接线的难度,便于开发、调试与后期运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供电接入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供电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供电接入装置,用于接入发电单元与储能单元,包括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整流器用于发电单元的输入,直流变换器用于升压,卸荷器用于释放多余能量,逆变器用于将直流转换为交流,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直流变换器、卸荷器以及逆变器。
本实施例中,直流变换器、卸荷器以及逆变器共用一个控制器,可省去三种电路的控制器,减小了占用的空间并降低了成本。
发电单元为直流发电装置和/或交流发电装置,只要在设定电压范围的直流发电装置、交流发电装置均可接入,例如,直流发电装置的输入电压范围为:60~350V,交流发电装置的输入电压范围为:60~350V。
直流发电装置可以为光伏组件。
交流发电装置可以为风机或柴油发电机。
直流变换器由BOOST升压电路实现。
卸荷器通过控制IGBT控制其开通与关断,释放多余能量。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
逆变器由直-交逆变电路实现。
逆变器可输出标准交流电:220VAC,50Hz的交流电,可以带动符合此电压标准且功率在小于5KW的范围内的各种家用电器,包括洗衣机、冰箱、电饭锅、电视机以及电脑等各种家用电器。
本实施例中,发电单元为光伏组件与风机,供电接入装置的输入为来自光伏的低压直流电与来自风机的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后,再经过BOOST电路升压,输出至高压直流母线,为逆变器提供直流支撑;同时供电接入装置还可以接入一个或多个铅酸电池、铅炭电池或锂电池,或者其他相同电压等级的电池,经过BOOST电路升压后,给逆变器提供补充,使得通过供电接入装置构成的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供电。
当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储能单元,例如铅酸电池,并联在高压母线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整流器为不控整流器或可控整流器。
不控整流电路由无控制功能的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电路,当输入交流电压一定时,得到的直流电压是不能调节的电路,分为单相及三相不控整流电路。
本实施例中,采用单相及三相不控整流电路,单相不控整流电路用于光伏组件输入的整流,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用于风机输入的整流,控制器仅采集数据,对整流电路不控制。
可控整流器由可控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电路,当输入交流电压一定时,得到的直流电压是能够调节的电路,分为单相及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三相可控整流电路较多,单相可控整流电路较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可控整流器,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用于光伏组件输入的整流,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用于风机输入的整流,控制器通过可控整流二极管对可控整流电路进行控制,调节高压母线上的电压。
储能单元为铅酸电池、铅炭电池或锂电池。本实施例中,储能单元为两个铅酸电池,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增加电池的经济性;或者当负载功率较大时,能够同时使用两个电池放电。当然储能单元也可以为一个,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中的多个或全部设置于同一个PCB板上,甚至所有的模块设置于同一个PCB板上,直接在PCB板上连接,减少通过外接线缆连接,提高了供电接入装置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通过供电接入装置构成的供电系统可靠地供电。
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将供电接入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接收端。
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交互模块,用于操作人员交互操作,例如触摸屏,便于操作人员交互操作。
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变频器,用于输出三相交流电。
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实现以下BMS的功能:
(1)估测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即SOC),即储能单元的剩余电量,保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储能单元的造成损伤;
(2)在储能单元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端电压、充放电电流,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实现电池的BMS的功能,可有效的节约电池使用寿命3%,从而降低整体设备的成本。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供电接入装置,用于接入一个或多个发电单元与储能单元,所述发电单元为直流发电装置和/或交流发电装置;所述供电接入装置包括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卸荷器和逆变器,所述整流器用于对输入的交流进行整流,所述直流变换器用于升压,所述卸荷器用于释放多余能量,所述逆变器用于将直流转换为交流,其特征在于,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卸荷器以及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卸荷器以及所述逆变器,所述卸荷器与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逆变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压为设定范围内的直流发电装置或交流发电装置能够接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所述直流变换器、所述卸荷器和所述逆变器中的多个或全部设置于同一个PCB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为不控整流器或可控整流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能单元为一个或多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供电接入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接收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交互模块,用于操作人员交互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入装置还包括变频器,用于输出三相交流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电池管理功能。
CN201620467454.4U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Active CN206442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7454.4U CN206442122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CA3019619A CA3019619C (en) 2016-05-20 2017-05-17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device,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PCT/CN2017/084722 WO2017198172A1 (zh) 2016-05-20 2017-05-17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7454.4U CN206442122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2122U true CN206442122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7454.4U Active CN206442122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21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201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201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430B (zh) 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在微网中的能量管理方法
CN103066679B (zh) 一种通用型通信基站太阳能风能集中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48700B (zh) 箱式变电站及微网系统
CN204559217U (zh) 一种新型直流电源系统
CN206442122U (zh)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CN205622244U (zh)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CN106026201A (zh)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CN106981917A (zh) 一种组合式直流供电系统
CN204481505U (zh) 多节锂电池串联快速充电装置
CA3019619C (en)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device,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CN206077250U (zh) 储能变流器
CN104882908B (zh) 智能微电网专用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WO2022217721A1 (zh) 智慧电池
CN204651941U (zh) 智能微电网专用逆变器
CN105186664B (zh) 一种车载电源
CN210273591U (zh) 变电站用混合型直流电源装置
CN108258677A (zh)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08651U (zh) 充电装置、多电池充电系统及充电柜
CN203491715U (zh) 微电网风力发电机的并网离网一体装置
CN206516206U (zh) 一种小型风电机组实验台控制柜
CN105186051A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公用母线充放电设备母线控制电路
CN206180677U (zh) 太阳能光伏磨粉装置
CN110768290A (zh)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
CN109980733A (zh) 笔记本电脑电源直流输出充电连接线电路
CN204046487U (zh) 一体式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