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0202U -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0202U
CN206440202U CN201621112173.3U CN201621112173U CN206440202U CN 206440202 U CN206440202 U CN 206440202U CN 201621112173 U CN201621112173 U CN 201621112173U CN 206440202 U CN206440202 U CN 206440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face
measurement
datum plat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21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坤河
刘琴
李小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21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0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0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020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测量准确的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校对规的顶面的长度等于零件的顶面长度的标准值,其倾斜面与顶面之间形成的第二测量角与零件的斜面角相等;基准板的底面的部分和第一定位部的左面分别与校对规的顶面和右面贴合;侧板的上部的右面和底面分别与基准板的左斜面和第二定位部倾斜面贴合,其下部上的定位孔的中心线与校对规的左面的倾斜面垂直对应;百分表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中,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校对规的左面的倾斜面上的读数与压在零件的斜面上的读数相对应且压在零件的斜面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的第一测量角的余弦值与零件的顶面长度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相对应。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的测量量规及方法,具体涉及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特殊机械中有一种端面带斜面的零件7,该零件7的本体7-1的左端面的上端为斜面M,右端面的上端为内凹面K,其斜面M与顶面J之间的形成斜面角为α0,其顶面J的顶面长度L是一个重要尺寸。该顶面长度L有规定的标准值和允许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且其允许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别与标准值之间的差为顶面长度L标准值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只要顶面长度L等于规定的标准值和允许的最大值及最小值,或者在规定的标准值加上最大公差值之间,以及规定的标准值减去最小公差值之间,则顶面长度L合格。由于顶面长度L是零件7的本体7-1的左端面的上端的斜面M和右端面的上端的内凹面K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即一边是斜面M、另一边是内凹面K。因而,一般的量具不能对该顶面长度L进行测量,只能采用三坐标检测机进行测量,所存在的问题是;必须将零件7从机床上转运到三坐标机上,若尺寸不合格,还要将零件7再次装夹在机床上进行加工。因此,通常需要多次测量、多次加工,才能确定该顶面长度L是否等于规定的标准值、或者是否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范围之内,即是否合格,测量效率和加工效率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准确、效率较高的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包括基准板、侧板2、夹套、螺钉、百分表和校对规,其特征是:
所述基准板包括基准板本体和由基准板本体的右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由基准板本体的左斜面的底部向左延伸且顶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的第二定位部,所述基准板本体的左斜面向下延伸的虚线面与其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测量角,该第一测量角与零件的斜面角互补;
所述侧板包括具有较宽的上部、较窄的下部和横向贯通下部的定位孔,以及由下部的前面或后面向定位孔延伸并与定位孔垂直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钉装配于该螺纹孔中;
所述夹套由弹性的材料制成,其上设有轴向贯通的开口,其过盈配合地装配于侧板的下部上的定位孔中且其开口与侧板的下部上的螺纹孔相互错开;
所述校对规的左面的上部为倾斜面,其顶面的长度等于零件的顶面长度的标准值,其倾斜面与顶面之间形成第二测量角,该第二测量角与零件的斜面角相等;
所述基准板的底面的部分和第一定位部的左面分别与校对规的顶面和右面贴合;
所述侧板的上部的右面和底面分别与基准板的左斜面和第二定位部倾斜面贴合,其下部上的定位孔的中心线与校对规的左面的倾斜面垂直对应;
所述百分表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中,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校对规的左面的倾斜面上的读数与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零件的斜面上的读数相对应且压在零件的斜面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的第一测量角的余弦值与零件的顶面长度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由弹簧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夹套与侧板上的定位孔的过盈配合量为0~0.03mm。
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开口的开口距离为2~2.5mm。
本实用新型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1、能够在机床上对的零件的顶面长度进行检测,检测比较方便且使零件的加工和合格率均较高。
2、由于基准板包括基准板本体和由基准板本体的右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由基准板本体的左斜面的底部向左延伸且顶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的第二定位部,能够确保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定位稳定可靠。
3、由于校对规的顶面的长度与零件的顶面长度相等,且百分表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中,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校对规的左面的倾斜面上的读数与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零件的斜面上的读数相对应且压在零件的斜面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的第一测量角的余弦值与零件的顶面长度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拆去百分表的左视图;
图4是基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基准板的左视图;
图6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侧板的左视图
图8是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校对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2至图10,本实用新型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包括基准板1、侧板2、夹套3、螺钉4、百分表5和校对规6。由图2至图10可见,所述基准板1包括基准板本体1-1和由基准板本体1-1的右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部1-2,以及由基准板本体1-1的左斜面的底部向左延伸且顶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的第二定位部1-3,所述基准板本体1-1的左斜面向下延伸的虚线面与其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测量角α,该第一测量角α与零件7的斜面角α0互补;所述侧板2包括具有较宽的上部2-1、较窄的下部2-2和横向贯通下部2-2的定位孔2-3,以及由下部2-2的前面或后面向定位孔2-3延伸并与定位孔2-3垂直连通的螺纹孔2-4,所述螺钉4装配于该螺纹孔2-4中;所述夹套3由弹性的材料制成,其上设有轴向贯通的开口3-1,其过盈配合地装配于侧板2的下部2-2上的定位孔2-3中且其开口3-1与侧板2的下部2-2上的螺纹孔2-4相互错开;所述校对规6的左面的上部为倾斜面,其顶面的长度L3等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标准值,其倾斜面与顶面之间形成第二测量角α1,该第二测量角α1与零件7的斜面角α0相等;所述基准板1置于校对规6上、其底面的部分和第一定位部1-2的左面分别与校对规6的顶面和右面贴合;所述侧板2置于基准板1上,其上部2-1的右面和底面分别与基准板1的左斜面和第二定位部1-3倾斜面贴合,其下部2-2上的定位孔2-3的中心线与校对规6的左面的倾斜面垂直对应;所述百分表5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3中,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2的右端面之外,所述百分表5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3中,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2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校对规6的左面的倾斜面上的读数与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2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零件7的斜面M上的读数相对应且压在零件7的斜面M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相对应。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能够这样进行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检测与判断,先将百分表5的测量头抵靠在校对规6的倾斜面上并将百分表5的读数调整为零,然后,取下校对规6,换上零件7,将百分表5的测量头抵靠在零件7的斜面M上,并记录下百分表5上的读数,再用该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进行比较,当该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大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零件不合格,还需要继续加工;当该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等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或最小公差值,零件合格,当该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在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之间,零件合格;当该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小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小公差值,零件不合格,报废。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机床上对零件7的顶面长度L进行检测,检测比较方便且使零件7的加工和合格率均较高。
优选地,所述夹套3由弹簧钢制成。这使得其开口部位3-1的开口距离能够较好地缩小或变大。
优选地,所述夹套3与侧板2上的定位孔2-3的过盈配合量为0~0.03mm。这使得夹套3能够较好地固定装配于侧板2上的定位孔2-3中。
优选地,所述夹套3的开口3-1的开口距离为2~2.5mm。这样一来,当螺钉4作用在夹套3上时,继续旋紧螺钉4压缩夹套3,就可以使夹套3的开口部位3-1的开口距离较好地缩小,反之就可以使夹套3的开口部位3-1的开口距离较好地变大,从而使夹套3的直径能够较好地减小或变大,既能够较好地将百分表5的表杆部份夹紧,还能够较好地松开对表杆部份夹紧,有利于百分表5的固定或取出。
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
1)将基准板1置于校对规6上且使其底面的部分和第一定位部1-2的左面分别与校对规6的顶面和右面贴合,
2)将侧板2置于基准板1上,使其上部2-1的右面和底面分别与基准板1的左斜面和第二定位部1-3倾斜面贴合,其下部2-2上的定位孔2-3与校对规6的左面的倾斜面贴合,
3)将百分表5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3中,使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2右端面之外18mm左右并压在校对规6的左面的倾斜面上,
4)旋转螺钉4压缩夹套3,使夹套3的开口3-1的开口逐渐减小,同时向右移动百分表5使其测量头继续向右移动进一步压在校对规6的左面的倾斜面上,并且确保百分表5的测量头有一定的压缩量,旋转螺钉4压缩夹套3,使夹套3的开口3-1的开口逐渐减小将百分表5紧固在侧板2上,旋转百分表5的表盘,使百分表5的读数校对为0,
5)向左移动装有百分表的侧板2,将校对规6取下,然后,将基准板1置于零件7上,使其底面的部分和第一定位部1-2的左面分别与端面带斜面零件7的顶面J和内凹面K贴合,
6)将侧板2置于基准板1上,使其上部2-1的底面分别与基准板1的左斜面贴合并向右移动,使侧板2的上部2-1的右面和基准板1的第二定位部1-3倾斜面贴合,并将百分表5上显示的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与校对规6的顶面的长度L3的差值的读数记录下来;
7)判断零件7的顶面长度L是否合格,
当上述记录下的百分表5上的读数为零,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与校对规6的顶面的长度L3相等,即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等于其标准值,此时,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合格;
当上述记录下的百分表5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大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大于校对规6的顶面的长度L3,即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大于其规定的最大值,零件的顶面长度不合格,(此时,零件7需要继续加工;
当上述记录下的百分表5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小于或等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大于校对规6的顶面的长度L3,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小于或等于其规定的最大值,零件的顶面长度L合格;
当上述记录下的百分表5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小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小公差值,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小于校对规6的顶面的长度L3,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小于其规定的最小值,此时零件7的顶面长度L不合格(此时,零件7报废);
当上述记录下的百分表5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大于或等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小公差值,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小于校对规6的顶面的长度L3,则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实际长度大于或等于其规定的最小值,零件的顶面长度L合格。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包括基准板(1)、侧板(2)、夹套(3)、螺钉(4)、百分表(5)和校对规(6),其特征是:
所述基准板(1)包括基准板本体(1-1)和由基准板本体(1-1)的右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部(1-2),以及由基准板本体(1-1)的左斜面的底部向左延伸且顶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的第二定位部(1-3),所述基准板本体(1-1)的左斜面向下延伸的虚线面与其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测量角(α),该第一测量角(α)与零件(7)的斜面角(α0)互补;
所述侧板(2)包括具有较宽的上部(2-1)、较窄的下部(2-2)和横向贯通下部(2-2)的定位孔(2-3),以及由下部(2-2)的前面或后面向定位孔(2-3)延伸并与定位孔(2-3)垂直连通的螺纹孔(2-4),所述螺钉(4)装配于该螺纹孔(2-4)中;
所述夹套(3)由弹性的材料制成,其上设有轴向贯通的开口(3-1),其过盈配合地装配于侧板(2)的下部(2-2)上的定位孔(2-3)中且其开口(3-1)与侧板(2)的下部(2-2)上的螺纹孔(2-4)相互错开;
所述校对规(6)的左面的上部为倾斜面,其顶面的长度(L3)等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标准值,其倾斜面与顶面之间形成第二测量角(α1),该第二测量角(α1)与零件(7)的斜面角(α0)相等;
所述基准板(1)的底面的部分和第一定位部(1-2)的左面分别与校对规(6)的顶面和右面贴合;
所述侧板(2)的上部(2-1)的右面和底面分别与基准板(1)的左斜面和第二定位部(1-3)倾斜面贴合,其下部(2-2)上的定位孔(2-3)的中心线与校对规(6)的左面的倾斜面垂直对应;
所述百分表(5)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3)中,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2)的右端面之外,
所述百分表(5)的测量杆装配于夹套(3)中,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2)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校对规(6)的左面的倾斜面上的读数,与其测量头向右伸出于侧板(2)右端面之外约18mm并压在零件(7)的斜面(M)上的读数相对应,且压在零件(7)的斜面(M)上的读数除以基准板(1)的第一测量角(α)的余弦值,与零件(7)的顶面长度(L)的最大公差值和最小公差值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其特征是:所述夹套(3)由弹簧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其特征是:所述夹套(3)与侧板(2)上的定位孔(2-3)的过盈配合量为0~0.0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其特征是:所述夹套(3)的开口(3-1)的开口距离为2~2.5mm。
CN201621112173.3U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40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173.3U CN206440202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173.3U CN206440202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0202U true CN206440202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217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40202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02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2765A (zh) * 2016-10-11 2017-01-25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2765A (zh) * 2016-10-11 2017-01-25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及方法
CN106352765B (zh) * 2016-10-11 2019-01-29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0202U (zh) 一种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
CN203940846U (zh) 圆柱形工件的轴径检测装置
CN106123752B (zh) 梳棉机锡林法线定规工作面综合校验装置及方法
CN106352765B (zh) 测量端面带斜面的零件的顶面长度的量具及方法
CN206609373U (zh) 一种汽车管件检具
CN204115609U (zh) 一种用于检测零件孔的量化检测装置
CN100479987C (zh) 利用工艺球校正加工中心立卧转换误差的方法
CN109631730A (zh) 一种轧辊扁头对称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8426508A (zh) 一种检测螺栓孔背窝直径的检具
CN215469573U (zh) 一种五轴摆头的校正装置
CN205505942U (zh) 一种可调式读数型内径专用检具
CN215725624U (zh) 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
CN209840906U (zh) 一种中支承气缸套的支承肩高度在线检测装置
CN207881607U (zh) 一种检测螺栓孔背窝直径的检具
CN204007487U (zh) 电感式测平仪
CN205825841U (zh) 带自动吸附功能的翻转卡盘精度检测设备
CN102305584B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球头球心深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3657665U (zh) 一种后制动毂检具工装
CN106225623A (zh) 一种微型双沟道轴承外圈沟位置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718920A (zh) 一种冲压件检测设备
CN102967210B (zh) 曲轴端面连接孔位置度检具
CN206223073U (zh) 一种磁瓦外弧直线度检测工装
CN207423239U (zh) 一种用于单一夹位多面高光探测的锥形探针
CN213515546U (zh) 一种动车底座专用检测工具
CN206638131U (zh) 一种小方管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