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0054U -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0054U
CN206440054U CN201621350858.1U CN201621350858U CN206440054U CN 206440054 U CN206440054 U CN 206440054U CN 201621350858 U CN201621350858 U CN 201621350858U CN 206440054 U CN206440054 U CN 206440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enriched membrane
membrane component
contain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08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若武
姜波
刘浩泉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08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0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0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0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其中,储物容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每个富氧膜组件安装于筒体且其周围空间与气调保鲜空间连通,每个富氧膜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富氧膜和一富氧气体收集腔,配置成使得富氧膜组件周围空间气流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富氧膜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以及透氧量调节装置,配置成调节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储物容器组件的冰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调保鲜空间内的氧气排出从而在该空间内获得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且可通过调节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使气调保鲜空间的氧气排出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Description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储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背景技术
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储存食品的保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食物的色泽、口感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储存的食物也应当保证在储存期间,食物的色泽、口感、新鲜程度等尽可能的保持不变。目前市场上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仅有真空保鲜一种。经常采用的真空保鲜方式为真空袋保鲜和真空储物间室保鲜。
采用真空袋保鲜,消费者每次存储食物都需要进行抽真空动作,操作麻烦,得不到消费者的喜爱。
采用真空储物间室保鲜,由于箱体等为刚性结构,要保持真空状态,对抽真空系统的要求很高,对冰箱的密封性能要求很高,每取放一件物品,涌进的新空气多,对能量的消耗较大。而且,真空环境下,食物接收冷量比较困难,特别不利于食物的储存。此外,由于为真空环境,用户每次打开冰箱门等需要费很大的力气,造成用户使用不便。虽然有的冰箱可通过抽真空系统向真空储物间室内通气,然而这样会造成用户等待较长时间,时效性差。真空时间较长,也会造成冰箱箱体等变形严重,即现有的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冰箱不能很好地完成真空保鲜,需要箱体等的强度很大,实现要求很高,成本很高。
此外,实用新型人发现:传统上的气调保鲜设备一般通过排出储物间室内的氧气或充入一定量的氮气来实现保鲜。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的氧气排出量和氮气充入量并没有特别设置,当储物间室的储物较多时若氧气排出量或氮气充入量较少会导致保鲜效果不好,当储物间室的储物较少时若氧气排出量或氮气充入量较大会导致设备能耗增大,造成能源浪费。因此亟待一种能够根据储物间室内的储物量灵活调节氧气排出量或氮气充入量的气调保鲜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冰箱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储物容器组件,其创造性地提出了将一空间内空气中的氧气排出该空间,从而在该空间内获得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储物容器组件的气调保鲜空间的氧气排出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包括具有气调保鲜空间的筒体,还包括:
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每个所述富氧膜组件安装于所述筒体且其周围空间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连通,每个所述富氧膜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富氧膜和一富氧气体收集腔,配置成使得所述富氧膜组件周围空间气流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所述富氧膜进入所述富氧气体收集腔;以及
透氧量调节装置,配置成调节至少一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
可选地,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贴靠于所述富氧膜组件,且配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富氧膜组件运动,以改变所述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
可选地,所述阻挡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富氧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阻挡件配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富氧膜组件的部分或全部暴露于所述容置腔外部。
可选地,所述阻挡件的一个横向侧端面具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开口,以允许所述富氧膜组件相对于所述阻挡件从所述开口滑出。
可选地,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壁;且所述操作杆的后端连接所述阻挡件的前端面,所述操作杆的前端暴露于所述筒体的外部,以在所述操作杆的前端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使所述操作杆沿横向滑动,以带动所述阻挡件沿横向滑动。
可选地,所述顶壁内设置有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富氧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顶壁开设有从所述容纳腔贯穿至所述筒体外部的、沿横向延伸的引导滑槽,且所述操作杆的前端经由所述引导滑槽伸出所述筒体。
可选地,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包括:抽气装置,其进口端经由多个管路与每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所述富氧气体收集腔连通,且配置成促使多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所述富氧气体收集腔内的气体经由多个所述管路流向所述抽气装置;以及管路控制装置,配置成控制多个所述管路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管路控制装置为电磁阀;多个所述管路包括多个第一管路和一个第二管路;每个所述第一管路的进口连通一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富氧气体收集腔,每个所述第一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口经由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
可选地,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所述气调保鲜空间内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以及电控板,配置成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控制所述管路控制装置,以使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的所述富氧膜组件的个数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对应。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物和放置设备的容纳空间,所述冰箱还包括上述任一种储物容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储物容器组件因为具有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且每个富氧膜组件周围空间与气调保鲜空间连通,可使气调保鲜空间内形成富氮贫氧而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并且,因为储物容器组件包括透氧量调节装置,可调节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进而调节富氧膜组件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的吸收效率。由于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的周围空间与气调保鲜空间连通,通过调节富氧膜组件对其周围空间氧气的吸收效率可调节气调保鲜空间内的氧气排出效率,进而调节气调保鲜空间内的氧气含量,也就是说使气调保鲜空间的氧气排出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进一步地,因为富氧膜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且透氧量调节装置包括阻挡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富氧膜组件运动,可改变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也就是说,可通过手动的方式调节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灵活方便。
进一步地,因为富氧膜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透氧量调节装置包括抽气装置和管路控制装置,可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管路的开闭调节与抽气装置连通的富氧膜组件的数量,进而调节多个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也就是说,可通过电动的方式调节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进而调节多个富氧膜组件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的吸收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2是图1所示储物容器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10的储物容器组件100,其可包括具有气调保鲜空间130的筒体110,气调保鲜空间130可用于存储食物。特别地,储物容器组件1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120和一透氧量调节装置。
其中,每个富氧膜组件120可安装于筒体110且其周围空间可与气调保鲜空间130连通,每个富氧膜组件120可具有至少一个富氧膜和一富氧气体收集腔,配置成使得富氧膜组件120周围空间气流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富氧膜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可使气调保鲜空间130内形成富氮贫氧而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进一步地,透氧量调节装置可配置成调节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120的透氧面积,进而可调节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的吸收效率。具体地,富氧膜组件120周围空间的气流中的氧气通过富氧膜流入富氧气体收集腔,所以通过改变富氧膜的透氧面积可以调节富氧膜组件120周围空间氧气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的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富氧膜与其周围空间的气流中的氧气接触,但是富氧膜组件120若无法使其周围空间的氧气流入其富氧气体收集腔,此时该富氧膜组件120不发挥其吸收氧气的作用,因此不存在透氧面积。也就是说,在富氧膜与其周围空间的氧气接触时,能够允许周围空间的氧气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的富氧膜的面积称之为透氧面积。由于富氧膜组件120的周围空间与气调保鲜空间130连通,通过调节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氧气的吸收效率可调节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氧气排出效率,进而调节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氧气含量。本实施例可尽量使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储物量与所需的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吸收能力相适应,避免气调保鲜空间130的储物较多时氧气排出效率较低会导致保鲜效果不好,或者气调保鲜空间130的储物较少时氧气排出效率较高导致设备能耗增大,造成能源浪费。
结合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富氧膜组件120的数量可为一个。透氧量调节装置可包括阻挡件140,阻挡件140可贴靠于富氧膜组件120,且配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富氧膜组件120运动,改变富氧膜组件120的透氧面积。具体地,阻挡件140可贴靠于富氧膜组件120的富氧膜外侧,通过改变富氧膜与外侧的空气的接触面积,改变氧气流入富氧气体收集腔的效率,进而可使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吸收能力具有一定范围,这里的富氧膜组件120的富氧膜均视为能够使周围空间氧气透过而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通过手动的方式调节富氧膜组件120的透氧面积,灵活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富氧膜组件120可呈平板型,且可水平地设置于筒体110的顶壁。阻挡件140也可呈平板型,且可贴靠于富氧膜组件12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也就是说,阻挡件140可阻挡平板型富氧膜组件120的上侧或者下侧,也可同时阻挡富氧膜组件120的上下两侧,以提高对周围空间氧气的阻挡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阻挡件140可具有容置腔,富氧膜组件120可设置于容置腔内,且阻挡件140可配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滑动,使富氧膜组件120的部分或全部暴露于容置腔外部。也就是说,阻挡件140可为套筒型结构,套设于富氧膜组件120(同时阻挡富氧膜组件120的上侧和下侧)。阻挡件140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可沿水平方向滑动,使富氧膜组件120从容置腔内滑出,这样可调节富氧膜的外表面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的阻挡件140结构简单、可靠,且安装方便,能够完全阻挡富氧膜组件120的富氧膜外侧,使阻挡件140在滑动时富氧膜组件120的透氧面积变化快速,提高了调节效果。
进一步地,阻挡件140的一个横向侧端面可具有连通容置腔的开口,可允许富氧膜组件120相对于所述阻挡件140从开口滑出,即套筒型阻挡件140可沿水平横向滑动。具体地,该横向侧端面可位于阻挡件140的任意横向一侧,阻挡件140的与该横向侧端面相对的另一横向侧端面也可具有开口,此时阻挡件140为通孔状的套筒,可节省材料,便于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氧量调节装置还可包括操作杆150。具体地,操作杆150可沿前后方向设置于筒体110的顶壁。操作杆150的后端可连接阻挡件140的前端面,操作杆150的前端可暴露于筒体110的外部,在操作杆150的前端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使操作杆150沿横向滑动,带动阻挡件140沿横向滑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杆150可为直杆状。操作杆150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些其他形状,例如折线型,且操作杆150的竖向截面优选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壁内可设置有与气调保鲜空间130连通的容纳腔111,富氧膜组件120可设置于容纳腔111内。顶壁可开设有从容纳腔111贯穿至筒体110外部的、沿横向延伸的引导滑槽112,且操作杆150的前端经由引导滑槽112伸出筒体110。也就是说,操作杆150可沿着滑槽的横向延伸方向滑动,引导滑槽112起到使操作杆150伸出筒体110的通孔的作用,还可起到使操作杆150沿横向滑动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在筒体110的顶壁的容纳腔111与气调保鲜空间130之间的壁面中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与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间隔开,以分别在不同位置连通容纳腔111与气调保鲜空间130。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为小孔,且数量均可为多个。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筒体110的顶壁内侧具有凹陷槽。富氧膜组件120可设置于筒体110的顶壁的凹陷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阻挡件140和富氧膜组件120之间可设置多条滑轨,以便于阻挡件140的滑动。具体地,多条滑轨可沿横向设置于富氧膜组件1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每条滑轨可包括从富氧膜组件120朝阻挡件140竖向延伸出的滑槽、从阻挡件140竖向延伸出的、伸入滑槽的凸肋以及位于凸肋与滑槽之间的滚珠,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少阻挡件140滑动时的摩擦阻力,操作省力。且可减少阻挡件140和富氧膜组件120之间滑动摩擦导致的磨损,起到保护部件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富氧膜组件120还可包括支撑框架,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内部可形成有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通的至少一个气流通道。富氧膜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富氧膜可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以与支撑框架的至少一个气流通道共同限定形成富氧气体收集腔。
进一步地,支撑框架可包括边框,设置于边框内的肋板和/或平板等结构,肋板之间、肋板与平板之间等可形成气流通道,肋板的表面上、平板的表面上均可开设有凹槽,以形成气流通道。肋板和/或平板可提高富氧膜组件120的结构强度等。也就是说,支撑框架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支撑框架上形成有分别在第一表面上延伸、在第二表面上延伸,以及贯穿支撑框架以连通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多个气流通道,多个气流通道共同形成富氧气体收集腔;至少一个富氧膜为两个平面形富氧膜,分别铺设在支撑框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框架可具有与多个气流通道连通的抽气孔,以允许富氧气体收集腔中的富氧气体被输出。抽气孔可开设于支撑框架的一个横向侧端面,也就说抽气孔可开设于支撑框架的任意一个侧端面。优选地,抽气孔开设在阻挡件140完全套设于富氧膜组件120时富氧膜组件120靠近开口的侧端面上,这样设置可避免阻挡件140运动时对抽气孔的影响,尤其是对连在抽气孔的管路170的触碰。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容器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富氧膜组件120的数量可为多个,透氧量调节装置可包括抽气装置160和管路控制装置180。具体地,抽气装置160的进口端可经由多个管路170与每个富氧膜组件120的富氧气体收集腔连通,且配置成促使多个富氧膜组件120的富氧气体收集腔内的气体经由多个管路170流向抽气装置160。也就是说,抽气装置160可经由富氧膜组件120将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气体向外抽出,以使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空气流向富氧膜组件120,并在富氧膜组件120的作用下使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空气中的部分或全部氧气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后经由管路170和抽气装置160排出气调保鲜空间130,从而在气调保鲜空间130内获得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优选地,抽气装置160可为抽气泵。管路控制装置180可配置成控制多个管路170的开闭,也就是说可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管路170的开闭调节与抽气装置160连通的富氧膜组件120的数量,进而调节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的吸收效率。具体地,当一个富氧膜组件120与抽气装置160连通的管路170被关闭后,由于没有抽气装置160的作用无法使该富氧膜组件120的富氧气体收集腔内处于相对于其周围空间的低压环境,也就无法继续使该富氧膜组件120周围空间的氧气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因此,关闭该富氧膜组件120的管路170相当于使该富氧膜组件120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通过利用管路控制装置180对每个富氧膜组件120的开关可使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吸收能力具有一定范围,进而实现对气调保鲜空间130的氧气排出效率的调节。也就是说,通过电动的方式调节多个富氧膜组件120的透氧面积,进而调节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的吸收能力,实现自动调节,方便了用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管路控制装置180可为电磁阀,当然还可为一些其他形式阀门,可以实现多个管路170的开闭即可。多个管路170可包括多个第一管路171和一个第二管路172,且每个第一管路171的进口连通一个富氧膜组件120的富氧气体收集腔,每个第一管路171的出口连通电磁阀,电磁阀的出口经由第二管路172与抽气装置160连通。也就是说,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可通过多个管路170与电磁阀连通,电磁阀再与抽气装置160连通,以通过一个电磁阀调节多个富氧膜组件120与抽气装置160的连通状态。在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每个富氧膜组件120可通过一个管路170单独与抽气装置160连通,电磁阀的数量可为多个,安装在每个管路17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可沿横向排列。具体地,每个富氧膜组件120可贴靠于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多个富氧膜组件120的上表面可位于一个水平面,多个富氧膜组件120的下表面可位于另一个水平面,以提高富氧膜与其周围空间的气体的接触面积,提升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的吸收效率。而且,该布置方式可便于多个富氧膜组件120的安装,且提高了外观的平整性。
进一步地,富氧膜组件120的数量可为三个,相应地,第一管路171的数量也为三个,这样,可使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的吸收能力具有三个档位。当然,富氧膜组件120的数量还可为四个,五个等,可进一步扩大多个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氧气的吸收能力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氧量调节装置还可包括检测装置和电控板。其中,检测装置可配置成检测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电控板可配置成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控制管路控制装置180,以使与抽气装置160连通的富氧膜组件120的个数与检测装置检测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对应。也就是说,尽量使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储物量与所需的富氧膜组件120对其周围空间的氧气吸收能力相适应,避免气调保鲜空间130的储物较多时氧气排出效率较低会导致保鲜效果不好,或者气调保鲜空间130的储物较少时氧气排出效率较高导致设备能耗增大,造成能源浪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可为氧气传感器,配置成检测气调保鲜空间130内氧气的含量。在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也可直接检测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储物量,例如通过拍照等方式获取储物量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容器组件100还可包括含氧量指示装置。含氧量指示装置可具有用于指示气调保鲜空间130内含氧量的多个刻度或档位,且含氧量指示装置可配置成使其刻度或档位所指示的含氧量与多个富氧膜组件120的透氧面积相对应,以提供表征与富氧膜组件120的透氧面积相对应的储物空间内氧气含量的指示信息。具体地,含氧量指示装置可包括指针,指针延伸的末端可指向透氧量指示装置的刻度或档位,且含氧量指示装置还可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氧气传感器,可将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气调保鲜空间130内氧气含量通过指针表征给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容器组件100还可包括风机。风机可设置在顶壁,且可促使气调保鲜腔内的气体流入容纳腔111,然后返回气调保鲜腔内。具体地,风机可促使气调保鲜空间130的气体经由第一通气孔进入容纳腔111,且使容纳腔111内的气体经由第二通气孔进入气调保鲜空间130。也就是说,风机可促使气调保鲜空间130的气体依次经由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容纳腔111和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返回气调保鲜空间130,实现容纳腔111内的气体与气调保鲜空间130的气体的交换和循环。
在该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机可优选为离心风机,设置于容纳腔111内第一通气孔处。也就是说,离心风机可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的上方,且旋转轴线竖直向下,进风口正对于第一通气孔。离心风机的出气口可朝向富氧膜组件120。富氧膜组件120可设置于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的上方且使得富氧膜组件120的每个富氧膜平行于筒体110的顶壁。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可设置于顶壁前部,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可设置于顶壁后部。即,离心风机设置于容纳腔111的前部,富氧膜组件120设置于容纳腔111的后部。进一步地,筒体110的顶壁包括主板部和盖板部,主板部的一局部区域中形成有凹陷部,盖板部可拆卸地盖设于凹陷部上,以形成容纳腔111。为了便于筒体110的制造,主板部可与筒体110的侧壁、底壁、后壁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10上可开设有多个微孔,冰箱10的储物空间和气调保鲜空间130经由多个微孔连通。微孔也可被称为气压平衡孔,每个微孔可为毫米级的微孔,例如每个微孔的直径为0.1mm至3mm,优选为1mm、1.5mm等。设置多个微孔可使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压力不至于太低,多个微孔的设置也不会使气调保鲜空间130内的氮气向大的储物空间流动,即使流动也是很小甚至是可忽略不计的,不会影响气调保鲜空间130内食物的保存。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筒体110上也可不设置微孔,即使这样,气调保鲜空间130内还具有大量的氮气等气体存在,用户在拉开抽屉本体时,也不用太费力气,相比于现有的真空储物室,则会大大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容纳腔111的密封性能,从盖板部向下延伸出两个同轴设置的筒状围板,横截面轮廓可为方形或矩形或矩圆形。内侧的筒状围板限定出容纳腔111的周向边界。从下板部向上延伸出一环形凸肋,插入两个筒状围板形成的环形槽内,且设置密封圈,以保证密封性能。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10,其可包括箱体200,其内可限定有用于储物或放置设备的容纳空间。冰箱10还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储物容器组件10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具体地,容纳空间可包括储物空间和压机仓。筒体110可设置于储物空间内,抽气装置160可设置于压机仓内。该储物容器组件100还可包括抽屉,筒体110可具有前向开口,抽屉设置于筒体110内且可从开口抽出,也就是说该储物容器组件100可为抽屉组件。抽气装置160可设置于压机仓的一端。压缩机可设置于压机仓的另一端,以使抽气装置160距离压缩机的距离比较远,减少噪音叠加和废热叠加。冰箱10还可包括制冷系统,其可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安装于压机仓内。蒸发器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空间内提供冷量。例如当该冰箱10为家用压缩式直冷冰箱10时,蒸发器可设置于内胆的后壁面外侧或内侧。当该冰箱10为家用压缩式风冷冰箱10时,箱体200内还具有蒸发器室,蒸发器室通过风路系统与储物空间连通,且蒸发器室内设置蒸发器,出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向储物空间进行循环制冷。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包括具有气调保鲜空间的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富氧膜组件,每个所述富氧膜组件安装于所述筒体且其周围空间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连通,每个所述富氧膜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富氧膜和一富氧气体收集腔,配置成使得所述富氧膜组件周围空间气流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所述富氧膜进入所述富氧气体收集腔;以及
透氧量调节装置,配置成调节至少一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且
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贴靠于所述富氧膜组件,且配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富氧膜组件运动,以改变所述富氧膜组件的透氧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富氧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
所述阻挡件配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富氧膜组件的部分或全部暴露于所述容置腔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的一个横向侧端面具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开口,以允许所述富氧膜组件相对于所述阻挡件从所述开口滑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壁;且
所述操作杆的后端连接所述阻挡件的前端面,所述操作杆的前端暴露于所述筒体的外部,以在所述操作杆的前端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使所述操作杆沿横向滑动,以带动所述阻挡件沿横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内设置有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富氧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
所述顶壁开设有从所述容纳腔贯穿至所述筒体外部的、沿横向延伸的引导滑槽,且所述操作杆的前端经由所述引导滑槽伸出所述筒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
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包括:
抽气装置,其进口端经由多个管路与每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所述富氧气体收集腔连通,且配置成促使多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所述富氧气体收集腔内的气体经由多个所述管路流向所述抽气装置;以及
管路控制装置,配置成控制多个所述管路的开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控制装置为电磁阀;
多个所述管路包括多个第一管路和一个第二管路;
每个所述第一管路的进口连通一个所述富氧膜组件的富氧气体收集腔,每个所述第一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口经由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氧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所述气调保鲜空间内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以及
电控板,配置成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控制所述管路控制装置,以使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的所述富氧膜组件的个数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含量、或食物储量对应。
10.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物和放置设备的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物容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CN201621350858.1U 2016-12-09 2016-12-09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Active CN206440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0858.1U CN206440054U (zh) 2016-12-09 2016-12-09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0858.1U CN206440054U (zh) 2016-12-09 2016-12-09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0054U true CN206440054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0858.1U Active CN206440054U (zh) 2016-12-09 2016-12-09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00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763A (zh) * 2016-12-09 2017-08-1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N109737666A (zh) * 2018-11-28 2019-05-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763A (zh) * 2016-12-09 2017-08-1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N107062763B (zh) * 2016-12-09 2023-10-31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N109737666A (zh) * 2018-11-28 2019-05-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2763A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N106766622A (zh) 抽屉组件及具有该抽屉组件的冷藏冷冻装置
CN106679274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4718235U (zh) 冰箱
CN107035652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524644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7062746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839586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440054U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N106839584A (zh) 风冷冰箱
WO2018099465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642917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449980U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N106989556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抽屉组件
CN20644996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766553A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组件
CN206362082U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
CN20639908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399083U (zh) 风冷冰箱
CN20639908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44996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51459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44996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766510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679278A (zh) 冷藏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