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8747U -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8747U
CN206438747U CN201720056355.1U CN201720056355U CN206438747U CN 206438747 U CN206438747 U CN 206438747U CN 201720056355 U CN201720056355 U CN 201720056355U CN 206438747 U CN206438747 U CN 206438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groove
support
support abutment
connec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563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梅学
王伟炎
赵岚
章彩江
俞文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E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E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E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E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563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8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8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87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包括支撑板、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左支座、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右支座和支撑横杆;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槽对;支撑槽对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槽;支撑槽的横截面呈L型;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支撑槽对对称的部分开设有收纳槽;左支座的上端铰接在一对水平滑行设置在收纳槽前后侧壁之间的左滑块之间;右支座的上端铰接在一对水平滑行设置在收纳槽前后侧壁之间的右滑块之间;支撑横杆水平设置并且两端上下滑行设置在左支座和右支座的相对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优点:本脚手架组装和拆卸简便,并且左支座、右支座和支撑横杆以收纳在支撑板内,运输时支撑板上端面朝下方便装载。

Description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在部分工程中也将脚手架当成模板使用,此外其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而回到建筑领域中,目前所使用的脚手架主要是采用钢管、连接卡件以及其他部件按照预定的规格进行搭设,并且对于架体的不同部位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钢管,造成脚手架材料种类较多,且架体结构复杂,在组装及拆卸的过程中均需耗费过多的人工,就单个施工人员而言劳动强度大;同时组装时架体不同部位连接结构的一致性低,进而在组装过程中由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易导致架体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基于前述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建筑脚手架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应急回收装置的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包括支撑板、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左支座、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右支座和支撑横杆;左支座和右支座下端成型为倒置的“T”字型;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槽对;支撑槽对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槽;支撑槽的横截面呈L型;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支撑槽对对称的部分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左平移槽和一对水平设置的右平移槽;收纳槽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方形的横杆收纳槽;横杆收纳槽的下端不封口;一对左平移槽内分别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左滑块;一对右平移槽内分别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右滑块;左支座的上端铰接在一对左滑块之间;右支座的上端铰接在一对右滑块之间;支撑横杆包括左右相对移动的一对结构左右对称的连接座;支撑横杆水平设置并且一对连接座分别上下滑行设置在左支座和右支座的相对的侧壁上;连接座的前后侧壁上固定有与横杆收纳槽相对的方形的收纳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收纳槽的上侧壁左侧开设有左端面不封口的左避让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平移槽位于右平移槽的左上方并且收纳槽的上侧壁的右端成型支撑块;支撑块的下端面的右侧开设有右端面不封口的右避让槽;左支座和右支座的长度之差与左平移槽的水平对称面和右平移槽的水平对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连接座的内侧端为圆柱、外侧端为长方体;连接座的外侧端固定有长方体状的滑行块;滑行块的前后宽度大于连接座的外侧端的前后宽度;左支座和右支座的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左竖直滑行槽和右竖直滑行槽;左竖直滑行槽的右端的前后侧壁之间分别固定一对左限位板;右竖直滑行槽的左端的前后侧壁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对右限位板;
一对左限位板之间的间隙与连接座的前后宽度;连接座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前后宽度与左竖直滑行槽和右竖直滑行槽的水平横截面的前后宽度;连接座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左右宽度与左竖直滑行槽的左侧壁面和左限位板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连接座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左右宽度与右竖直滑行槽的右侧壁面和右限位板的右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左限位板下端面与左竖直滑行槽的下侧壁面平齐、上端面与左竖直滑行槽的上侧壁面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大于连接座的滑行块的厚度;右限位板下端面与右竖直滑行槽的下侧壁面平齐、上端面与右竖直滑行槽的上侧壁面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大于连接座的滑行块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连接座的相对的端面成型有圆柱槽状的伸缩槽;伸缩槽内固定有伸缩螺母;支撑横杆还包括旋转操作手柄;旋转操作手柄为圆柱并且两端面上成型有圆柱槽状的伸缩避让槽;旋转操作手柄水平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两端成型为旋向相反的螺纹部并且两端螺纹部分别与两侧的伸缩螺母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脚手架组装和拆卸简便,并且左支座、右支座和支撑横杆可以收纳在支撑板内,运输时支撑板上端面朝下方便装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时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时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横杆40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板;11、支撑槽;12、收纳槽;120、左避让槽;13、左平移槽;130、左滑块;14、右平移槽;140、右滑块;15、横杆收纳槽;16、支撑块;160、右避让槽;20、左支座;21、左竖直滑行槽;210、左限位板;30、右支座;31、右竖直滑行槽;310、右限位板;40、支撑横杆;41、连接座;410、伸缩槽;411、伸缩螺母;42、旋转操作手柄;420、伸缩避让槽;421、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包括支撑板10、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左支座20、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右支座30和支撑横杆40;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下端成型为倒置的“T”字型;支撑板10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槽对;支撑槽对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槽11;支撑槽的横截面呈L型;支撑板10的下端面上支撑槽对对称的部分开设有收纳槽12;收纳槽12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左平移槽13和一对水平设置的右平移槽14;收纳槽12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方形的横杆收纳槽15;横杆收纳槽15的下端不封口;一对左平移槽13内分别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左滑块130;一对右平移槽14内分别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右滑块140;左支座20的上端铰接在一对左滑块130之间;右支座30的上端铰接在一对右滑块140之间;支撑横杆40包括左右相对移动的一对结构左右对称的连接座41;支撑横杆40水平设置并且一对连接座41分别上下滑行设置在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相对的侧壁上;连接座41的前后侧壁上固定有与横杆收纳槽15相对的方形的收纳块412。
如图1所示,收纳槽12的上侧壁左侧开设有左端面不封口的左避让槽120。
如图1所示,左平移槽13位于右平移槽14的左上方并且收纳槽12的上侧壁的右端成型支撑块16;支撑块16的下端面的右侧开设有右端面不封口的右避让槽160;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长度之差与左平移槽13的水平对称面和右平移槽14的水平对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1、图4所示,连接座41的内侧端为圆柱、外侧端为长方体;连接座41的外侧端固定有长方体状的滑行块;滑行块的前后宽度大于连接座41的外侧端的前后宽度;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左竖直滑行槽21和右竖直滑行槽31;左竖直滑行槽21的右端的前后侧壁之间分别固定一对左限位板210;右竖直滑行槽31的左端的前后侧壁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对右限位板310;
如图1、图4所示,一对左限位板210之间的间隙与连接座41的前后宽度;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前后宽度与左竖直滑行槽21和右竖直滑行槽31的水平横截面的前后宽度;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左右宽度与左竖直滑行槽21的左侧壁面和左限位板210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左右宽度与右竖直滑行槽31的右侧壁面和右限位板310的右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1、图4所示,左限位板210下端面与左竖直滑行槽21的下侧壁面平齐、上端面与左竖直滑行槽21的上侧壁面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大于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厚度;右限位板310下端面与右竖直滑行槽31的下侧壁面平齐、上端面与右竖直滑行槽31的上侧壁面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大于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厚度。
如图1、图4所示,一对连接座41的相对的端面成型有圆柱槽状的伸缩槽410;伸缩槽410内固定有伸缩螺母411;支撑横杆40还包括旋转操作手柄42;旋转操作手柄42为圆柱并且两端面上成型有圆柱槽状的伸缩避让槽420;旋转操作手柄42水平固定有螺纹杆421;螺纹杆421的两端成型为旋向相反的螺纹部并且两端螺纹部分别与两侧的伸缩螺母411螺接。
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状态如图1所示,收纳状态如图2所示,
从图2收纳状态变成图1打开状态的过程如下:首先向外拉动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然后向下旋转,使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内侧壁与连接座41的滑行块接触,此时连接座41的滑行块可滑入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左竖直滑行槽21和右竖直滑行槽31内,然后向下滑动支撑横杆40,这样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就垂直于支撑板10,然后插设到下方的脚手架的支撑板10的支撑槽11内,接着扭动旋转操作手柄42;旋转操作手柄42带动螺纹杆421旋转;螺纹杆421推动两侧的连接座41连带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向两侧移动,使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底部完全进入到支撑板10的支撑槽11内,此时脚手架完全塔接起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0)、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左支座(20)、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右支座(30)和支撑横杆(40);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下端成型为倒置的“T”字型;支撑板(10)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槽对;支撑槽对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槽(11);支撑槽的横截面呈L型;支撑板(10)的下端面上支撑槽对对称的部分开设有收纳槽(12);收纳槽(12)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左平移槽(13)和一对水平设置的右平移槽(14);收纳槽(12)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方形的横杆收纳槽(15);横杆收纳槽(15)的下端不封口;一对左平移槽(13)内分别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左滑块(130);一对右平移槽(14)内分别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右滑块(140);左支座(20)的上端铰接在一对左滑块(130)之间;右支座(30)的上端铰接在一对右滑块(140)之间;支撑横杆(40)包括左右相对移动的一对结构左右对称的连接座(41);支撑横杆(40)水平设置并且一对连接座(41)分别上下滑行设置在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相对的侧壁上;连接座(41)的前后侧壁上固定有与横杆收纳槽(15)相对的方形的收纳块(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收纳槽(12)的上侧壁左侧开设有左端面不封口的左避让槽(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左平移槽(13)位于右平移槽(14)的左上方并且收纳槽(12)的上侧壁的右端成型支撑块(16);支撑块(16)的下端面的右侧开设有右端面不封口的右避让槽(160);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长度之差与左平移槽(13)的水平对称面和右平移槽(14)的水平对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座(41)的内侧端为圆柱、外侧端为长方体;连接座(41)的外侧端固定有长方体状的滑行块;滑行块的前后宽度大于连接座(41)的外侧端的前后宽度;左支座(20)和右支座(30)的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左竖直滑行槽(21)和右竖直滑行槽(31);左竖直滑行槽(21)的右端的前后侧壁之间分别固定一对左限位板(210);右竖直滑行槽(31)的左端的前后侧壁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对右限位板(310);
一对左限位板(210)之间的间隙与连接座(41)的前后宽度;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前后宽度与左竖直滑行槽(21)和右竖直滑行槽(31)的水平横截面的前后宽度;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左右宽度与左竖直滑行槽(21)的左侧壁面和左限位板(210)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水平横截面的左右宽度与右竖直滑行槽(31)的右侧壁面和右限位板(310)的右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左限位板(210)下端面与左竖直滑行槽(21)的下侧壁面平齐、上端面与左竖直滑行槽(21)的上侧壁面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大于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厚度;右限位板(310)下端面与右竖直滑行槽(31)的下侧壁面平齐、上端面与右竖直滑行槽(31)的上侧壁面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大于连接座(41)的滑行块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一对连接座(41)的相对的端面成型有圆柱槽状的伸缩槽(410);伸缩槽(410)内固定有伸缩螺母(411);支撑横杆(40)还包括旋转操作手柄(42);旋转操作手柄(42)为圆柱并且两端面上成型有圆柱槽状的伸缩避让槽(420);旋转操作手柄(42)水平固定有螺纹杆(421);螺纹杆(421)的两端成型为旋向相反的螺纹部并且两端螺纹部分别与两侧的伸缩螺母(411)螺接。
CN201720056355.1U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8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6355.1U CN206438747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6355.1U CN206438747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8747U true CN206438747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35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5635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8747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87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0558A (zh) * 2017-10-25 2018-01-19 丁文海 一种英语教学用书写规范装置
CN107882412A (zh) * 2017-10-30 2018-04-06 浙江科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车帐篷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05942A (zh) * 2019-06-26 2019-09-06 陆彬燕 一种市政桥梁施工钢构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0558A (zh) * 2017-10-25 2018-01-19 丁文海 一种英语教学用书写规范装置
CN107882412A (zh) * 2017-10-30 2018-04-06 浙江科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车帐篷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05942A (zh) * 2019-06-26 2019-09-06 陆彬燕 一种市政桥梁施工钢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1992U (zh) 移动式满堂支架台车
CN206438747U (zh) 一种可收纳成一体的脚手架
CN207700067U (zh) 一种可移动式箱涵施工台车
CN206128621U (zh) 一种折叠模板施工系统
CN21019519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
CN204826593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架体的可移动辅助操作平台
CN205777412U (zh) 屋面花架梁及外墙装修施工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CN202745385U (zh) 一种砼的浇筑溜槽
CN104372923A (zh) 脚手架
CN205591507U (zh) 一种易于拆卸的脚手架
CN212656117U (zh) 一种双向倾斜v型斜拉桥混凝土桥塔合拢段支架
CN207228674U (zh) 可活动式市政沉井坡道式平台
CN204174915U (zh) 脚手架
CN205400005U (zh) 一种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CN208949829U (zh) 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
CN208966350U (zh) 一种隧道加固及养护用移动支架
CN204163358U (zh) 脚手架
CN20719442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脚架
CN208917660U (zh) 现浇景观拱桥
CN208456101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07598256U (zh) 一种管廊简易模车
CN206458115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工棚支撑装置
CN20695717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脚手架
CN219826180U (zh) 施工作业混凝土垂直输送清理装置
CN205531250U (zh) 一种易于拆卸的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