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4077U -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 Google Patents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4077U
CN206424077U CN201621058512.4U CN201621058512U CN206424077U CN 206424077 U CN206424077 U CN 206424077U CN 201621058512 U CN201621058512 U CN 201621058512U CN 206424077 U CN206424077 U CN 206424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lood oxygen
double
oximetry
mc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85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0585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4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4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4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电路包括用于控制整机工作的MCU以及至少两路检测电路,每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模数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驱动电路、接收电路及一用于插接血氧探头的血氧接口,所述血氧接口的输入端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与所述MCU连接,所述血氧接口的输出端接所述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通过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MCU连接。设置至少两条检测电路,可以实现至少两个位置以上的血氧测量,可以同时测量病人的至少两个部位。

Description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电子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背景技术
新生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动脉导管未闭,正常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几小时内闭合。若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在一起,导致氧和度低,并且会发生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故对于新生儿来说,监测动脉管是否闭合变得非常重要。临床上,动脉导管未闭时,导管前(右手)与导管后(左脚或右脚)的血氧饱和度不一致。一般手脚测量的绝对差值>3%,或者手脚同时测量的血氧饱和度为90-94%,可以判定该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
故同时检测双血氧的对于新生儿来说,就变得很重要。
市面上常规病人监护仪或者血氧测量仪只能测试病人一个部位的血氧值,要测量两个部位就需要使用两台机器,非常不方便。
一台能够实现双血氧测量的监护仪或者血氧仪就变得非常有临床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旨在解决市面上常规病人监护仪或者血氧测量仪只能测试病人一个部位的血氧值,要测量两个部位就需要使用两台机器,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血氧测量电路,包括用于控制整机工作的MCU以及至少两路检测电路,每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模数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驱动电路、接收电路及一用于插接血氧探头的血氧接口,所述血氧接口的输入端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与所述MCU连接,所述血氧接口的输出端接所述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通过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MCU连接。
优选地,各路所述检测电路共用同一个模数转换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
优选地,设置一连接在所述MCU和所述血氧接口之间的血氧模块,所述血氧模块集成一路所述检测电路中的所述模数转换电路、所述数模转换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
优选地,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为模数转换器。
优选地,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为数模转换器。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放大信号的运算放大器、控制电路通断的MOS管及分时控制的两路模拟开关。
优选地,所述接收电路包括I-V转换电路、偏压源电路、信号基线调节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后级偏压调节电路以及前级电压监控电路。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为两路。
优选地,所述MCU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监护仪,包括上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
上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设置至少两条检测电路,可以实现至少两个位置以上的血氧测量,可以同时测量病人的至少两个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双血氧测量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双血氧测量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双血氧测量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双血氧测量电路包括用于控制整机工作的MCU 101(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路检测电路。
每路检测电路包括模数转换电路102、接收电路103、血氧接口104、数模转换电路105及驱动电路106。血氧接口104用于插接血氧探头的血氧接口104,血氧接口104的输入端接驱动电路106,驱动电路106通过数模转换电路105与MCU 101连接,血氧接口104的输出端接接收电路103,接收电路103通过模数转换电路102与所述MCU 101连接。
MCU 101如单片机、ARM芯片等。MCU 101实现数据的控制,在本实例中,有三个主要作用:作用1:把经过模数转换电路102转换的电压信号进行算法处理,算出(血氧探头)红光/红外光透过手指后,血氧探头接收到的信号多少。作用2:驱动血氧探头中的红光/红外光LED灯发光,使红光/红外光能够分时的发光,并且根据算法决定发光的亮度。作用3:通过特定的算法,把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出对应的血氧值。
优选地,模数转换电路102为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把接收电路103接收血氧接口104输出的模拟电压V信号,转换为能够被MCU 101识别的数字信号。数模转换电路105为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把MCU 101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到驱动电路106用于驱动血氧探头发光(红光/红外光)。血氧接口104为板卡对外接口,用于插接血氧探头。
优选地,驱动电路106包括放大信号的运算放大器、控制电路通断的MOS管及分时控制的两路模拟开关。外部数模转换器输出周期性方波信号,该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调理后,控制MOS管的导通阻抗,再配合两路模拟开关,从而实现分时恒流控制LED(血氧探头)的发光强度。
优选地,接收电路103包括I-V转换电路、偏压源电路、信号基线调节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后级偏压调节电路以及前级电压监控电路。接收电路103把经过血氧探头内部的LED接收到的电流I信号,转换为电压V信号,并且做放大、调节等信号处理后输出到模数转换器。
其中,各单元电路,特别是接收电路103和驱动电路106的技术比较成熟,不在本文中赘述。
下面列举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参考图1,每路检测电路上分别包含相互独立的模数转换电路102和数模转换电路105。
本实施例中,在各路检测电路中,包括一个模数转换电路102、一个接收电路103、一个血氧接口104、一个数模转换电路105及一个驱动电路106。数模转换电路105的输入端与MCU 101连接,输出端接驱动电路106的输入端,驱动电路106的输出端接血氧接口104的输入端;血氧接口104的输出端接接收电路103的输入端,接收电路103的输出端接模数转换电路102的输入端,模数转换电路102的输出端接MCU 101。
实施例二:参考图2,各路检测电路共用同一个模数转换电路202和数模转换电路207。
本实施例中,双血氧测量电路共包括一个模数转换电路102和一个数模转换电路105,各路检测电路共用。两条检测电路中包括血氧接口204、209。两个驱动电路205、208通过同一个数模转换电路207与MCU 201连接,两个接收电路203、208通过同一个模数转换电路202与MCU 201连接。
实施例三:参考图3,设置一连接在所述MCU 301和血氧接口308之间的血氧模块307,血氧模块307集成一路检测电路中的模数转换电路302、数模转换电路305、驱动电路306和接收电路303。
如此,这个血氧模块307可以单独实现血氧的测量功能,并且把测量结果以串口/I2C等方式传输给MCU 301。灵活易用,可以把血氧模块307做成一个单独的模块,插上即可使用,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接入第三方的血氧模块。这些方式,都可以实现双血氧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监护仪,包括上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
上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设置至少两条检测电路,可以实现至少两个位置以上的血氧测量,可以同时测量病人的至少两个部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整机工作的MCU以及至少两路检测电路,每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模数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驱动电路、接收电路及一用于插接血氧探头的血氧接口,所述血氧接口的输入端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与所述MCU连接,所述血氧接口的输出端接所述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通过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MCU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各路所述检测电路共用同一个模数转换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设置一连接在所述MCU和所述血氧接口之间的血氧模块,所述血氧模块集成一路所述检测电路中的所述模数转换电路、所述数模转换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为模数转换器。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为数模转换器。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放大信号的运算放大器、控制电路通断的MOS管及分时控制的两路模拟开关。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包括I-V转换电路、偏压源电路、信号基线调节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后级偏压调节电路以及前级电压监控电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为两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为单片机。
10.一种监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双血氧测量电路。
CN201621058512.4U 2016-09-14 2016-09-14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Active CN206424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8512.4U CN206424077U (zh) 2016-09-14 2016-09-14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8512.4U CN206424077U (zh) 2016-09-14 2016-09-14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4077U true CN206424077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9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8512.4U Active CN206424077U (zh) 2016-09-14 2016-09-14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40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2994A (zh) * 2018-10-12 2019-01-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血氧监测显示方法和监护设备
CN11137467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血氧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2994A (zh) * 2018-10-12 2019-01-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血氧监测显示方法和监护设备
CN11137467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血氧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5984B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检仪
US5348004A (en) Electronic processor for pulse oximeter
WO2012100090A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ssue oximetry and perfusion imaging
CN206424077U (zh) 双血氧测量电路及监护仪
CN109171688A (zh) 一种用于生命体征综合采集和健康监测的可穿戴设备
Ateş et al. Measuring of oxygen saturation using pulse oximeter based on fuzzy logic
Dai et al. Design of noninvasive pulse oximeter based on bluetooth 4.0 BLE
Xie et al. Development of wearable pulse oximeter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CN1657007A (zh) 袜式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监测装置
CN106667459A (zh) 运动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监测装置
Stojanovic et al. Simplified open HW/SW pulse oximetry interface for purpose of COVID-19 symptoms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CN203935175U (zh) 基于usb传输的便携式心电和脉搏波检测仪
CN105286793A (zh) 生理信号调理电路和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CN1215814C (zh) 脑血氧饱和度检测仪
CN201912089U (zh) 具有显示界面自动多方向切换功能的指夹式脉搏血氧仪
CN204121006U (zh) 一种电子血压计
CN108498085A (zh) 一种基于ble蓝牙技术的无线指夹式血氧仪
CN204950968U (zh) 血氧饱和度检测装置
CN215017302U (zh) 一种多功能手持式脉搏测量装置
CN109512403A (zh) 一种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7666584U (zh) 一种多参数健康检测仪
CN211187269U (zh) 一种睡眠监测仪的脉搏波驱动电路
CN207870883U (zh)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生理指标监测系统
CN105105763A (zh) 安全易用的血氧饱和度检测装置
CN204950970U (zh) 使用安全的血氧饱和度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