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1170U -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1170U
CN206421170U CN201720075596.0U CN201720075596U CN206421170U CN 206421170 U CN206421170 U CN 206421170U CN 201720075596 U CN201720075596 U CN 201720075596U CN 206421170 U CN206421170 U CN 206421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discharge valve
glow discharge
cathode glow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55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宗阳
谷汝楠
李枝亮
张雨阁
张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0755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1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1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11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用于各组件的控制及计时功能;供电电路,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控制下输出可调节的工作电压;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控制下对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显示进行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用于在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采用供电电路提供的可调节工作电压实现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数字显示。本实用新型用较少的电子元器件及电路,并利用冷阴极辉光放电管发光显示的原理实现定时及计时显示,成本低,控制简单,多路显示效果好,能用于特殊恶劣生产场合的计时。

Description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时器,具体是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背景技术
辉光显示管,亦称称“冷阴极离子管”,是一种利用辉光放电原理制成的一种离子管。离子管通过内部辉光现象进行显示。
冷阴极辉光放电管光源即冷阴极光源,其有别于热电子发射的热阴极光源。其突出特点是阴极管电流小,是一类高电压低电流的直流供电管。其优点有:
1.节能:辉光显示管点电流小,只有毫安级别且转换光转换效率高于白炽灯。
2.发热量低:使用辉光显示管发热量明显少于普通白炽灯。适用于对环境温度要求苛刻的场合。
3.有耐低温性:热阴极荧光灯在低温场合下可能会由于温度过低导致阴极加热不够导致难以启辉。辉光显示管光源不需要加热启辉,适用于极端低温环境。
4.耐开关频率高:热阴极荧光管在开关时会受到高密度离子冲击,这将大大减少其光源寿命。冷阴极辉光显示管在开关时其寿命将不会受到影响,适用于高频率开关显示的场合。
5.抗震性强:热阴极荧光灯是由阴极部位钨丝和外接电源供给阴极加热,实现热电子发射。加热时钨丝变得易脆,因此热阴极荧光灯不适用于有振动场合。而冷阴极辉光管不需要加热,适用于有振动场合。
辉光显示管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显示光源器件。为环境恶劣场所显示要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其光源的独特性为装饰美化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冷阴极辉光显示必将成为日后照明显示光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辉光管在特殊场合显示及装饰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基于实用性适用性原则,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控制简单,功能丰富的多路辉光计时器,该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可以用于特殊恶劣生产场合的时间计时也可应用于装饰居室,对研究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应用也有一定的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包括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用于各组件的控制及计时功能;供电电路,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控制下输出可调节的工作电压;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控制下对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显示进行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用于在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采用供电电路提供的可调节工作电压实现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数字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供电电路包括有变压器T1,信号输入端口X8、X9,电压输出端口VH,肖特基二极管D2,三极管Q1,Q2,场效应管Q3,限流电阻R8,分压电阻R9,R10,其中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X8用于接收单片机发送的PWM波信号,所述的限流电阻R8的1端与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三极管Q1的1端与限流电阻的2端相连,三极管Q1的3端与VCC端相连,三极管Q1的2端与三极管Q2的3端相连,三极管Q2的2端与GND端相连,用于为场效应管Q3提供可调节的驱动脉冲,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1端与三极管Q2的3端相连,场效应管Q3的2端与GND端相连,场效应管Q3的3端与变压器T1的2端相连,用于为变压器T1提供可调节的升压震荡频率,所述的变压器T1的1端与VCC端相连,变压器T1的2端与场效应管Q3的3端相连,变压器T1的3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1端相连,变压器T1的4端与GND端相连,肖特基二极管D2的2端与电压输出端口VH相连,用于产生可调节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工作电压,所述的分压电阻R9的1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2端相连,分压电阻R10的1端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信号输入端口X8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分压电阻R10的1端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用于采集输出电压反馈回单片机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包括有移位寄存器U1,限流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信号输入端口X1、X2、X3、X4、X5、X6、X7,其中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1、X2、X3、X4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移位信号,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5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时钟信号,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6和X7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使能信号,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用于识别信号输入端口X5、X6和X7的控制信息并处理信号输入端口X1、X2、X3、X4接收到的移位控制信息,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31引脚与供电电路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2引脚与供电电路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3引脚与供电电路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4引脚与供电电路的GND相连用于提供移位寄存器U1的工作电压,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的K端引脚与移位寄存器U1的40引脚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40引脚与限流电阻R1的1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的A端引脚与供电电路的GND相连,稳压二极管D1的K端引脚与限流电阻R1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1的2端与供电电路HV端相连用于提供移位寄存器U1的输出截止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包括有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L2、L3、L4、L5、L6,限流电阻R2、R3、R4、R5、R6、R7,其中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2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2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3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3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4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4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5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5的2端与供电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6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6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7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7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8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较少的电子元器件及电路,并利用冷阴极辉光放电管发光显示的原理实现定时及计时显示,该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克服了传统三极管多路控制电路复杂且无法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亮度等问题,该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成本低,控制简单,多路显示效果好,能用于特殊恶劣生产场合的计时。同时其显示的独特性也可以应用于居家装饰及家用日常时间显示,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3是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4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原理图;
其中:1-单片机控制核心;2-供电电路;3-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4-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路辉光计时器,包括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1,用于各组件的控制及计时功能。还设置有:供电电路2,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1下输出可调节的工作电压;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3,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1下对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显示进行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4,用于在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3的控制下,采用供电电路2提供的可调节工作电压实现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数字显示。
如图2所示,所述的供电电路2包括有变压器T1,信号输入端口X8、X9,电压输出端口VH,肖特基二极管D2,三极管Q1,Q2,场效应管Q3,限流电阻R8,分压电阻R9,R10,其中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X8用于接收单片机发送的PWM波信号,所述的限流电阻R8的1端与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三极管Q1的1端与限流电阻的2端相连,三极管Q1的3端与VCC端相连,三极管Q1的2端与三极管Q2的3端相连,三极管Q2的2端与GND端相连,用于为场效应管Q3提供可调节的驱动脉冲,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1端与三极管Q2的3端相连,场效应管Q3的2端与GND端相连,场效应管Q3的3端与变压器T1的2端相连,用于为变压器T1提供可调节的升压震荡频率,所述的变压器T1的1端与VCC端相连,变压器T1的2端与场效应管Q3的3端相连,变压器T1的3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1端相连,变压器T1的4端与GND端相连,肖特基二极管D2的2端与电压输出端口VH相连,用于产生可调节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工作电压,所述的分压电阻R9的1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2端相连,分压电阻R10的1端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信号输入端口X8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分压电阻R10的1端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用于采集输出电压反馈回单片机控制器。
如图3所示,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3包括有移位寄存器U1,限流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信号输入端口X1、X2、X3、X4、X5、X6、X7,其中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1、X2、X3、X4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移位信号,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5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时钟信号,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6和X7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使能信号,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用于识别信号输入端口X5、X6和X7的控制信息并处理信号输入端口X1、X2、X3、X4接收到的移位控制信息,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31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2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3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4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GND相连用于提供移位寄存器U1的工作电压,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的K端引脚与移位寄存器U1的40引脚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40引脚与限流电阻R1的1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的A端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GND相连,稳压二极管D1的K端引脚与限流电阻R1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1的2端与供电电路2HV端相连用于提供移位寄存器U1的输出截止电压。
如图4所示,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4包括有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L2、L3、L4、L5、L6,限流电阻R2、R3、R4、R5、R6、R7,其中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2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2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3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3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4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4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5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5的2端与供电电路2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6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6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7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7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8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较少的电子元器件及电路,并利用冷阴极辉光放电管发光显示的原理实现定时及计时显示,该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克服了传统三极管多路控制电路复杂且无法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亮度等问题,该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成本低,控制简单,多路显示效果好,能用于特殊恶劣生产场合的计时。同时其显示的独特性也可以应用于居家装饰及家用日常时间显示,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1),用于各组件的控制及计时功能;供电电路(2),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1)控制下输出可调节的工作电压;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3),用于在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1)控制下对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显示进行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4),用于在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3)的控制下,采用供电电路(2)提供的可调节工作电压实现多路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数字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电路(2)包括有变压器T1,信号输入端口X8、X9,电压输出端口VH,肖特基二极管D2,三极管Q1,Q2,场效应管Q3,限流电阻R8,分压电阻R9,R10,其中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X8用于接收单片机发送的PWM波信号,所述的限流电阻R8的1端与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三极管Q1的1端与限流电阻的2端相连,三极管Q1的3端与VCC端相连,三极管Q1的2端与三极管Q2的3端相连,三极管Q2的2端与GND端相连,用于为场效应管Q3提供可调节的驱动脉冲,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1端与三极管Q2的3端相连,场效应管Q3的2端与GND端相连,场效应管Q3的3端与变压器T1的2端相连,用于为变压器T1提供可调节的升压震荡频率,所述的变压器T1的1端与VCC端相连,变压器T1的2端与场效应管Q3的3端相连,变压器T1的3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1端相连,变压器T1的4端与GND端相连,肖特基二极管D2的2端与电压输出端口VH相连,用于产生可调节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的工作电压,所述的分压电阻R9的1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2的2端相连,分压电阻R10的1端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信号输入端口X8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分压电阻R10的1端与分压电阻R9的2端相连,用于采集输出电压反馈回单片机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3)包括有移位寄存器U1,限流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信号输入端口X1、X2、X3、X4、X5、X6、X7,其中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1、X2、X3、X4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移位信号,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5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时钟信号,所述的信号输入口X6和X7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使能信号,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用于识别信号输入端口X5、X6和X7的控制信息并处理信号输入端口X1、X2、X3、X4接收到的移位控制信息,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31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2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3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VCC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34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GND相连用于提供移位寄存器U1的工作电压,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的K端引脚与移位寄存器U1的40引脚相连,移位寄存器U1的40引脚与限流电阻R1的1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的A端引脚与供电电路(2)的GND相连,稳压二极管D1的K端引脚与限流电阻R1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1的2端与供电电路(2)HV端相连用于提供移位寄存器U1的输出截止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显示电路(4)包括有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L2、L3、L4、L5、L6,限流电阻R2、R3、R4、R5、R6、R7,其中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2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2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3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3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4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4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5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5的2端与供电电路(2)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6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6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引脚与限流电阻R7的1端相连,限流电阻R7的2端与升压电路HV端相连,用于为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1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2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8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3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7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4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6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5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2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3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0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1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2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1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50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1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2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9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10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3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8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9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4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7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8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5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6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7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6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5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6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7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4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5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8的显示状态,所述的移位寄存器U1的43引脚与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的4脚相连用于控制冷阴极辉光放电管L6中数字9的显示状态。
CN201720075596.0U 2017-01-21 2017-01-21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1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5596.0U CN206421170U (zh) 2017-01-21 2017-01-21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5596.0U CN206421170U (zh) 2017-01-21 2017-01-21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1170U true CN206421170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55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1170U (zh) 2017-01-21 2017-01-21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11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0896A (zh) * 2019-03-26 2019-06-11 王飞 一种辉光计时器
CN114355750A (zh) * 2020-10-14 2022-04-15 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间歇显示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0896A (zh) * 2019-03-26 2019-06-11 王飞 一种辉光计时器
CN114355750A (zh) * 2020-10-14 2022-04-15 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间歇显示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7578B (zh) Led背光驱动电路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3399351U (zh) 可调色温的led灯具
CN203814010U (zh) 智能调光调色控制系统
CN105025615A (zh) 控制开关调光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及使用其的调光方法
CN206421170U (zh) 一种多路可控辉光计时器
CN103096565B (zh) Led照明装置及其灯光控制方法
CN201804534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电视机
CN201571238U (zh) Led恒流开关电源电路
CN202121822U (zh) Led恒流驱动电路
CN203984749U (zh) 一种无级调光触摸灯
CN218336498U (zh) 亮度可调光感可调人体感应电池灯
CN205093002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8029151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107740947B (zh) 一种应用可调节灯光控制器的台灯
CN103068127B (zh) 一种led灯具及双色led调光电路
CN105392247A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108601161A (zh) 一种分段供电式多路触摸蓝牙控制单火线开关电路
CN213818247U (zh) 一种基于apc控制的led电源控制器
CN211457466U (zh)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CN208258141U (zh) Led照明系统
CN202435648U (zh) 基于led照明的无极调光开关
CN202444651U (zh) 一种可调led七彩灯泡电路系统
CN203632934U (zh) 单键记忆led色温调节控制电路
CN220896879U (zh) 一种led色温控制器
CN212013135U (zh) 一种多通道led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