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9268U -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9268U
CN206419268U CN201720094029.XU CN201720094029U CN206419268U CN 206419268 U CN206419268 U CN 206419268U CN 201720094029 U CN201720094029 U CN 201720094029U CN 206419268 U CN206419268 U CN 206419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wind wheel
mid
game
hypsokine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40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雁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Foshan Dai F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Foshan Dai F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Foshan Dai F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de Foshan Dai F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40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9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9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9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后倾风轮,包括前盘、中盘)以及等均分布垂直固定在前盘与中盘之间的若干组叶片,所述中盘轴中心位置设有用于与电机输出轴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叶片为平板型圆弧叶片,所述相邻叶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叶片的进风端的宽度从上端往下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可使两叶片之间形成的风道长度也不一样,即风道上端长度逐渐往下端长度增长,有利于大量减小气流在进风端的下端产生的涡流,提高送风效率,在要求等同送风量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后倾风轮设计的送风风机,其所需电机的功率更低,有效降低后倾风轮的转数,从而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轮,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背景技术
随着风轮用途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作为空调、通风、换气而言,一般用低噪音、多翼离心风轮,而要求大风量的离心风轮,通常采用单进风功双进风型式的后倾风轮,它的特点是效率高、噪音低、奢力平稳、非过载、调速方便、结构紧凑和便于维修,现有的普通后倾风轮叶片是垂直于前盘与中盘之间,因为叶片的垂直设置,进行旋转通风时,会导致气流产生的涡流损失,从而使叶轮效率降低,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
中国申请号201120210851公开了一种后倾式离心风轮,包括前盘、中盘、轮毂以及叶片,所述中片为弧形面,所述中盘焊接于所述轮毂上,所述叶片弧形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中盘和前盘上,所述叶片统一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偏转,所述相邻叶片之间开成一个风道,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增强了产品制作的屡灵活性,加强了产品的整体刚性,减轻了产品的自重从减小了电机的功率逍耗,使产品能够承受相对较高的转速,达到铸件才能达到的强度。
然而,上述两种后倾风轮的叶片都是垂直于中盘与前盘之间的平板型圆弧叶片或者平板型直叶片,该两种叶片的两端都是相等的宽度,即叶片之间形成的风道的进风端的上端长度与进风端的下端长度一样,在后倾风轮旋转时,风首先从进风端上端进入,由于进风端的上端长度与进风端的下端长度一样,因此,导致风从进风端的上端随风压压送到进风端的下端时,风在进风端的下端产生气流涡流,从而导致部份风不能从风口送出,降低风轮使用效率,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后风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节能后倾风轮,包括前盘、中盘以及等均分布垂直固定在前盘与中盘之间的若干组叶片,所述中盘轴中心位置设有用于与电机输出轴固定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平板型圆弧叶片,所述相邻叶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叶片的进风端的宽度从上端往下端逐渐增大;其目的是为了使两叶片之间形成的风道长度从上端逐渐往下端增长,由于叶片的进风端的宽度从上端往下端逐渐增大,即所述叶片两端的宽度不一样,换言之所述叶片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当后倾风轮旋转时,减小气流在进风端的下端产生的涡流,为使进风效率提高,所述前盘的前缘设有导风圈。
进一步地,作为决定后倾风轮性能的决定参数,所述叶片出口安装角度是51度。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为10片。
进一步地,所述中盘包括有上盘腔和下盘腔,上盘腔和下盘腔均安装有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上盘腔和下盘腔的叶片在中盘的轴向投影面内相邻错开角度为23度,该错开角度为相邻的叶片在轴向投影面内自中盘的投影中心穿过叶片投影线中心的半径线的夹角;可有效降低后倾风轮的抖动,有效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采用冲断模成型;目的是在同一幅模具上就能灵活选择不同规格的叶片高度和宽度,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能后风轮具有以下优点。
在要求得到同一种后倾风轮性能时,对比现有技术的普通后倾风轮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后倾风轮使用的叶片的作了改进,所述的叶片两端的宽度不一样,所述叶片的宽度从上端逐渐往下端增大,使两叶片之间形成的风道长度也不一样,即风道上端长度逐渐往下端长度增长,有利于大量减小气流在进风端的下端产生的涡流,提高送风效率,在要求等同送风量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后倾风轮设计的送风风机,其所需电机的功率更低,有效降低后倾风轮的转数,从而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单进风后倾风轮)。
图2为图1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叶片出口安装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双进风后倾风轮)。
图6为图5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盘腔和下盘腔的叶片在中盘的轴向投影面内相邻错开角度示意。
图中:前盘1、中盘2、叶片3、固定装置4、进风圈11、上盘腔21、下盘腔22、上端31、下端32、缺口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节能后倾风轮,包括前盘1、中盘2以及等均分布垂直固定在前盘1与中盘2之间的若干组叶片3,对于本实施例一中,所述若干组叶片3以逆时针统一方向垂直固定在所述前盘1与中盘2之间,其固定方式采用焊接方式,所述中盘2为平面圆板,所述中盘2轴中心位置设有用于与电机输出轴固定的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一中的固定装置4是外圆周表面带销键的固定圆柱,所述前盘1是带有向外圆弧形进风圈11的圆盘,所述叶片3采用灵活的冲断模成型,由于叶片3采用冲断模而非落料模,这样在同一副模具上就能灵活选择不同规格的叶片3高度和宽度,可满足不同的要求,根据图纸要求,先用冲断模制成平板型,然后弯曲成平板型圆弧形叶片,并且为减小后倾风轮逆时针旋转时而产生的气流在中盘2表面处形成涡流,导致风量大部份在所述中盘2表面因涡流而损耗,所述的叶片3是平板型圆弧叶片,所述叶片3的宽度从上端31往下端32逐渐增大,为适配所述叶片3的上端31与前盘2焊接,所述叶片3的上端31开有适配进风圈11的缺口3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叶片3是10片,所述叶片3的出口安装角β是51度,在所述中盘2上表面根据所述叶片3的出口安装角β的具体要求作好定位标识,将所述叶片3的下端32对准预先定位标识后,进行焊接,依次把10片叶片3焊接在所述中盘2上表面,然后把所述前盘1的进风圈11部分与所述叶片3上的缺口33对准,将前盘1与10片叶片3装配好,然后焊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3不仅限于10片,根据风量要求,所述叶片3可以是6片、8片、12片、16片等,上述叶片3只是表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结构实施例而已,对于本技术领域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和前提下而更改叶片所得到的产品,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即双进风后倾风轮,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一样,不同之处是所述中盘2包括有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所述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均安装有叶片3,所述叶片3统一以逆时针方向设置在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内,与实施例一的固定方式一致,将叶片3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在所述中盘2上表面及下表面上,为降低噪音及风轮抖动,进一步地对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的叶片3的焊接角度位置作了限制,即所述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的叶片3在中盘2的轴向投影面内相邻错开角度α为23度,该错开角度α为相邻的叶片3在轴向投影面内自中盘2的投影中心穿过叶片3投影线中心的半径线的夹角。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后倾风轮的所述叶片3的上端31与下端32的宽度不一样,所述叶片3的宽度从上端31逐渐往下端32增大,使两叶片之间形成的风道长度也不一样,即风道上端长度逐渐往下端长度增长,有益于大量减小气流在进风端的下端产生的涡流,提高送风效率,在要求等同送风量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后倾风轮设计的送风风机,其所需电机的功率更低,有效降低后倾风轮的转数,从而降低噪音。

Claims (6)

1.一种节能后倾风轮,包括前盘(1)、中盘(2)以及等均分布垂直固定在前盘(1)与中盘(2)之间的若干组叶片(3),所述中盘(2)轴中心位置设有用于与电机输出轴固定的固定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为平板型圆弧叶片,所述相邻叶片(3)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叶片(3)的进风端的宽度从上端(31)往下端(32)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后倾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出口安装角度是51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后倾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为10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后倾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盘(2)包括有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均安装有叶片(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后倾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腔(21)和下盘腔(22)的叶片(3)在中盘(2)的轴向投影面内相邻错开角度为23度,该错开角度为相邻的叶片(3)在轴向投影面内自中盘(2)的投影中心穿过叶片(3)投影线中心的半径线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节能后倾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采用冲断模成型。
CN201720094029.XU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Active CN206419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4029.XU CN206419268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4029.XU CN206419268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9268U true CN206419268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4029.XU Active CN206419268U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9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5569C (zh) 牵引电机制动冷却系统双叶轮轴流风机
CN203098139U (zh) 一种适用于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双叶轮对转风轮结构
WO2020042551A1 (zh) 一种轴流风轮及其应用的轴流风机
CN101509466A (zh) 带有多段组合式导流叶片的导风轮
CN201582198U (zh) 气流纺机工艺用离心风机
CN101067409B (zh) 立轴风力机风轮
CN201810588U (zh) 一种离心风机蜗壳
CN206419268U (zh) 一种节能后倾风轮
CN108361224A (zh) 正反向旋转风机气动性能保持等同的轴流风机翼型
CN104033332A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205639069U (zh) 轴流柜机的动叶、导流组件和轴流柜机
CN204878053U (zh) 离心风轮
CN207349133U (zh) 一种高速离心风机
CN201121558Y (zh) 立轴风力机的风轮
CN202679887U (zh) 增强风压散热模组
CN202149072U (zh) 节能型细纱机长机吸棉风机
CN209586720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旋转式空气离心力发生装置
CN204985067U (zh) 风机及其扩散器
CN202690307U (zh) 三力混流式高效水轮机
CN203809351U (zh) 风机和空调器室外机
CN209621677U (zh) 具有组合式外壳的风机
CN105452649A (zh) 风力发电塔
CN110242476B (zh) 超低比转速斜流式水轮机转轮
CN208057505U (zh) 正反向旋转风机气动性能保持等同的轴流风机翼型
CN20691780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冷却通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