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5633U -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5633U
CN206415633U CN201621384887.XU CN201621384887U CN206415633U CN 206415633 U CN206415633 U CN 206415633U CN 201621384887 U CN201621384887 U CN 201621384887U CN 206415633 U CN206415633 U CN 206415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stock
laser pen
machine tool
clamping
check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848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林丰
谢晋
许耀荣
徐忠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6213848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5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5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56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包括锥度钻夹头、激光笔、标准圆棒、检验棒,所述的锥度钻夹头通过锥度配合的方式装夹在机床尾座内,所述的激光笔装夹在锥度钻夹头上,所述的标准圆棒装夹在机床主轴上,所述的检验棒装夹在三爪卡盘上,所述检验棒相对激光笔的前端面设置有与激光笔的激光光斑形状相同的小槽,所述小槽区域涂有反光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解决机床尾座与卡盘中心对齐的问题,实现机床尾座的精确快速定位,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尾座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与三爪卡盘需要保持较高的同轴度,才能够实现对工件准确定位,一般采用圆柱检验棒与千分表配合完成。但是,对于较长的工件,圆柱检验棒需要伸出相应的长度,这将导致圆柱检验棒基于自身的重力产生弯曲变形,会影响尾座准定位精度,从而影响工件加工质量。此外,采用圆柱检验棒对机床尾座定位存在工序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基于机床尾座定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实现机床尾座快速、准确定位的装置,以提高定位效率和定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包括锥度钻夹头、激光笔、标准圆棒、检验棒,所述的锥度钻夹头通过锥度配合的方式装夹在机床尾座内,所述的激光笔装夹在锥度钻夹头上,所述的标准圆棒装夹在机床主轴上,所述的检验棒装夹在三爪卡盘上,所述检验棒相对激光笔的前端面设置有与激光笔的激光光斑形状相同的小槽,所述小槽区域涂有反光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斑形状包括点形、线形或者十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圆棒直径为5~20mm,长度为50~150mm。
进一步地,所述检验棒呈阶梯轴形状,其前端尺寸较大且直径为30~80mm,后端尺寸较小且直径为20~60mm。
进一步地,当激光光斑形状为一字形或十字形时,所述检验棒圆周面加工有小平台,所述小平台与光斑线形保持平行或者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检验棒的尾部设置有通过锥度配合的方式装夹在机床尾座内的锥度部。
本实用新型针对使用传统圆柱检验棒与千分表配合实现机床尾座定位,工序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对现有机床尾座定位装置的有益补充。其通过利用激光笔的较强方向性和高亮度特性,将激光笔夹持在装夹有机床尾座的锥度钻夹头上,将端面有小槽的检验棒夹持在三抓卡盘上,将圆柱棒料装夹在三爪卡盘上,通过相互之间几何关系以及相应位置的调整,实现机床尾座的精确定位,结构简单、定位速度块,适用于机床尾座的快速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加工中心机床装夹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检验棒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利用激光笔进行尾座调整过程示意图。
图中所示为:1-机床工作台;2-数控分度头;3-三爪卡盘;4-小平台;5-检验棒;6-机床主轴;7-标准圆棒;8-前端面;9-激光笔;10-锥度钻夹头;11-尾座手柄;12-机床尾座;13-尾座手轮;14-机床尾座螺栓;15-激光光斑;16-小槽;17-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所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包括锥度钻夹头10、激光笔9、标准圆棒7、检验棒5,所述的锥度钻夹头10通过锥度配合的方式装夹在机床尾座12内,所述的激光笔9装夹在锥度钻夹头10上,所述的标准圆棒7装夹在机床主轴6上,所述的检验棒5装夹在三爪卡盘3上,所述检验棒5相对激光笔9的前端面8设置有与激光笔9的激光光斑15形状相同的小槽16,所述小槽16区域涂有反光材料。
本实施例的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包括机床工作台1、相对设置在所述机床工作台1上的机床尾座12和数控分度头2,所述三爪卡盘3固定在数控分度头2上并与机床尾座12相对,所述机床尾座12设置有用于锁紧的尾座手柄11、调节伸出长度的尾座手轮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斑15形状为十字形。
具体而言,所述标准圆棒7直径为5~20mm,长度为50~150mm。
具体而言,所述检验棒5呈阶梯轴形状,其前端尺寸较大且直径为30~80mm,后端尺寸较小且直径为20~60mm,同时,所述检验棒5的尾部17设置有通过锥度配合的方式装夹在机床尾座12内的锥度部。
具体而言,所述检验棒5圆周面加工有小平台4,所述小平台4与光斑线形保持平行或者垂直,即所述小平台4与十字形激光光斑15的其中一条线性光斑平行,与另一条线性光斑垂直。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利用所述装置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方法,所述装置的激光光斑15及小槽16的形状为十字形,包括步骤:
1)将检验棒5装夹在三爪卡盘3上,借助于固定在机床主轴6上的千分表对小平台4进行Y方向水平调整,将小平台4在Y向水平方向跳动范围控制在0.001mm以内,以确保检验棒5端面的十字形小槽16分别与Y轴、Z轴平行;
2)将激光笔9装夹在锥度钻夹头10上,通过多次调整,确保十字形激光光斑15的Y向水平光线与检验棒5端面的十字形小槽16水平方向槽重合,通过锥度钻夹头10紧固激光笔9,防止旋转;
3)通过移动机床尾座12,使十字形的激光光斑15的X向竖直光线与检验棒5端面的十字形小槽16竖值方向槽重合;
4)将标准圆棒7装夹在机床主轴6上,通过将标准圆棒7分别沿Y正、或者Y负方向移动向激光光斑15方向移动,直至完全遮挡住十字形激光光斑15照射在检验棒5端面的十字形小槽16的Z向光线,并移动标准圆棒7沿X轴向机床尾座12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若检验棒5前端面8的十字形小槽16的Z向有光线产生,测需要调整机床尾座12,通过重复操作,当标准圆棒7沿X轴向移动过程中,检验棒5前端面8的十字形小槽16的Z向没有光线产生时,紧固机床尾座螺栓14,即可实现机床尾座12与三爪卡盘3的中心同轴。
此外,可将激光笔9与检验棒5互换装夹,即将激光笔9装在三爪卡盘3上,将检验棒5装在机床尾座12上,重复步骤1)~ 步骤4),实现对机床尾座12与三爪卡盘3的中心同轴度检验和二次调整,进一步确定和提高调节精度。
本实施例在结构上实现激光特性与定位工具组合,制造成本低,操作过程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包括锥度钻夹头(10)、激光笔(9)、标准圆棒(7)、检验棒(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度钻夹头(10)通过锥度配合的方式装夹在机床尾座(12)内,所述的激光笔(9)装夹在锥度钻夹头(10)上,所述的标准圆棒(7)装夹在机床主轴(6)上,所述的检验棒(5)装夹在三爪卡盘(3)上,所述检验棒(5)相对激光笔(9)的前端面(8)设置有与激光笔(9)的激光光斑(15)形状相同的小槽(16),所述小槽(16)区域涂有反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斑(15)形状包括点形、线形或者十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圆棒(7)直径为5~20mm,长度为50~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棒(5)呈阶梯轴形状,其前端尺寸较大且直径为30~80mm,后端尺寸较小且直径为20~6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激光光斑(15)形状为一字形或十字形时,所述检验棒(5)圆周面加工有小平台(4),所述小平台(4)与光斑线形保持平行或者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棒(5)的尾部(17)设置有通过锥度配合的方式装夹在机床尾座(12)内的锥度部。
CN201621384887.XU 2016-12-16 2016-12-16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5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4887.XU CN206415633U (zh) 2016-12-16 2016-12-16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4887.XU CN206415633U (zh) 2016-12-16 2016-12-16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5633U true CN206415633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8488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5633U (zh) 2016-12-16 2016-12-16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563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1156A (zh) * 2016-12-16 2017-03-29 华南理工大学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21803A (zh) * 2017-08-31 2018-01-23 太仓贝斯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定位的自动剥皮机及其自动化控制方法
CN110315393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
CN111940909A (zh) * 2020-08-25 2020-11-17 烟台大学 一种制备脑深部刺激套管电极微织构的平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1156A (zh) * 2016-12-16 2017-03-29 华南理工大学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N106541156B (zh) * 2016-12-16 2018-06-22 华南理工大学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21803A (zh) * 2017-08-31 2018-01-23 太仓贝斯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定位的自动剥皮机及其自动化控制方法
CN110315393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
CN110315393B (zh) * 2018-03-29 2021-01-26 发那科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
CN111940909A (zh) * 2020-08-25 2020-11-17 烟台大学 一种制备脑深部刺激套管电极微织构的平台
CN111940909B (zh) * 2020-08-25 2021-11-16 烟台大学 一种制备脑深部刺激套管电极微织构的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5633U (zh)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
CN106541156B (zh) 利用激光笔进行四轴加工中心机床尾座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N107253084B (zh) 飞机数字化装配中的高效高精机器人自动铣削系统
CN107717342B (zh) 异型深盲孔天线罩加工方法
CN103862346B (zh) 一种微细铣刀螺旋曲面的无瞬心包络磨削方法
CN106873522A (zh) 一种非轴对称扫掠曲面的数控车削刀具轨迹规划方法
CN103028909A (zh) 加工薄壁半圆型零件的方法
CN106271104A (zh) 一种小管激光切管机及其切管方法
CN104384585A (zh) 一种用于加工螺旋桨的机床
CN110328567A (zh) 一种大深径比孔测量磨削一体化加工方法
CN109277829A (zh) 一种高效数控纵切车铣复合加工机床
CN107350748A (zh) 一种v型机机体斜面及斜面孔系的加工方法
CN104669910A (zh) 八头五轴立体四轴摆头雕刻机
CN109656192A (zh) 一种基于球头铣刀铣削力的加工优化方法
CN201907050U (zh) 磨削加工中心多主轴磨削装置
CN207447969U (zh) 多面型材的一体化加工夹具及加工设备
CN104625885A (zh) 主从式双z轴龙门床身结构
CN206536241U (zh) 一种用于数控铣床的精密虎钳
CN206493006U (zh) 一种螺杆铣床结构
CN204471113U (zh) 主从式双z轴龙门床身结构
CN205271625U (zh) 高精度倒角磨床
CN111761406A (zh) 基于在机测量的工件各自由度分步找正的快速装夹方法
CN109108695B (zh) 一种三轴加工中心加工斜面孔的夹具
CN101391358A (zh) 焊接构架机加工采用螺栓、销套作为定位基准的方法
CN201405215Y (zh) 定向四轴卧式机床用装夹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