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1060U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1060U
CN206401060U CN201720022325.9U CN201720022325U CN206401060U CN 206401060 U CN206401060 U CN 206401060U CN 201720022325 U CN201720022325 U CN 201720022325U CN 206401060 U CN206401060 U CN 206401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force
layer
aramid fiber
periphery
underwater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23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锁立松
衡永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nhu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nhu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nhu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nhu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23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1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1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10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包括相互绞合的导电体单元和拉力元器件以及设置于导电体单元和拉力元器件外围的聚酯薄膜、挤包于聚酯薄膜外围的聚烯烃内护套、设置于聚烯烃内护套外围的芳纶拉力层和设置于芳纶拉力层外围的绝缘外护套,拉力元器件是由多股芳纶绞合而成的拉力芳纶绞合体。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线组、电源线组、通讯线组、拉力元器件组成一根综合电缆,并于其外围设置聚酯薄膜、聚烯烃内护套、芳纶拉力层和绝缘外护套,其防水性能较为理想,且拉力芳纶绞合体及芳纶拉力层构成组合使拉力元器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受力更加平衡均匀,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拉性,橙色聚氨酯护套可以有效地避免鲨鱼对水下作业的本实用新型进行撕咬。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背景技术:
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由于海洋油气业的迅速发展,水下机器人也得到飞速发展。随着各种水下机器人的飞速发展,作为其内部各电器元件连接线的电缆应用也越来越广,使用条件要求防水、抗拉、体积尽量小、重量轻等指标要求。
目前现有一些水下机器人电缆基本都是采用一些防水电缆,这种防水电缆由于增加了护套厚度使其达到防水功能完善,而忽略了电缆体积、重量、抗拉等其他重要功能,不能满足水下机器人长时间在海底作业。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水下机器人电缆包括相互绞合的导电体单元和拉力元器件以及设置于导电体单元和拉力元器件外围的聚酯薄膜、挤包于聚酯薄膜外围的聚烯烃内护套、设置于聚烯烃内护套外围的芳纶拉力层和设置于芳纶拉力层外围的绝缘外护套,所述拉力元器件是由 多股芳纶绞合而成的拉力芳纶绞合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力芳纶绞合体中的芳纶股数与芳纶拉力层的芳轮股数比为4:6。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体单元包括有控制线组、电源线组、通讯线组,该控制线组、电源线组、通讯线组和拉力元器件相互绞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线组包括有四组控制线芯以及挤包于四组控制线芯外围的第一聚烯烃护套,且每组控制线芯均包括第一镀锡圆铜线以及挤包于第一镀锡圆铜线外围的第一聚乙烯绝缘层,该第一聚乙烯绝缘层与第一聚烯烃护套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线组包括三组电源线芯以及挤包于三组电源线芯外围的第二聚烯烃护套,且每组电源线芯均包括第二镀锡圆铜线以及挤包于第二镀锡圆铜线外围的第二聚乙烯绝缘层,该第二聚乙烯绝缘层与第二聚烯烃护套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讯线组包括裸铜导体、挤包于裸铜导体外围的第三聚乙烯绝缘层、编织于第三聚乙烯绝缘层外围的铜线编织禁锢层、挤包于铜线编织禁锢层外围的第三聚烯烃护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外护套为橙色聚氨酯护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聚酯薄膜与聚烯烃内护套之间及芳纶拉力层与绝缘外护套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屏蔽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铝箔缠绕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线组、电源线组、通讯线组、拉力元器件组成一根综合电缆,并于其外围设置聚酯薄膜、聚烯烃内护套、芳纶拉力层和绝缘外护套,其防水性能较为理想,且本实用新型中拉力芳纶绞合体及芳纶拉力层构成组合使拉力元器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受力更加平衡均匀,有效地降低了单纯使用一种形式的风险,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拉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所述绝缘外护套为橙色聚氨酯护套,以此可以有效地避免鲨鱼对水下作业的本实用新型进行撕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屏蔽功效,以达到高干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包括相互绞合的导电体单元11和拉力元器件12以及设置于导电体单元11和拉力元器件12外围的聚酯薄膜13、挤包于聚酯薄膜13外围的聚烯烃内护套14、设置于聚烯烃内护套14外围的芳纶拉力层15和设置于芳纶拉力层15外围的绝缘外护套16,其防水性能较为理想,所述拉力元器件12是由多股芳纶绞合而成的拉力芳纶绞合体。
本实用新型中拉力芳纶绞合体12及芳纶拉力层15构成组合使拉力元器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受力更加平衡均匀,有效地降低了单纯使用一种形式的风险,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拉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拉力芳纶绞合体中的芳纶股数与芳纶拉力层15的芳轮股数比为4:6,此可使由拉力元器件12及芳纶拉力层15构成组合使拉力元器件结构具有极强的抗拉性。
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外径小。由于芳纶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比重一般在1.5以下,在同等重量条件下,是钢丝的拉断力5倍以上,在拉同等重量机器人的前提下,电缆重量可以减轻大约5%左右,外径也会略轻于钢丝作为拉力元器件形式的电缆,这在舰船上及水下作业环境中,外径的减小及重量的减轻收益率是非常高的。
所述导电体单元11包括有控制线组2、电源线组3、通讯线组4,该控制线组2、电源线组3、通讯线组4和拉力元器件12相互绞合。
所述控制线组2包括有四组控制线芯21以及挤包于四组控制线芯21外围的第一聚烯烃护套22,且每组控制线芯21均包括第一镀锡圆铜线211以及挤包于第一镀锡圆铜线211外围的第一聚乙烯绝缘层212,该第一聚乙烯绝缘层212与第一聚烯烃护套22固定。
所述电源线组3包括三组电源线芯31以及挤包于三组电源线芯31外围的第二聚烯烃护套32,且每组电源线芯31均包括第二镀锡圆铜线311以及挤包于第二镀锡圆铜线311外围的第二聚乙烯绝缘层312,该第二聚乙烯绝缘层312与第二聚烯烃护套32固定。
所述通讯线组4包括裸铜导体41、挤包于裸铜导体41外围的第三聚乙烯绝缘层42、编织于第三聚乙烯绝缘层42外围的铜线编织禁锢层43、挤包于铜线编织禁锢层43外围的第三聚烯烃护套44。
所述绝缘外护套16为橙色聚氨酯护套,以此可以有效地避免鲨鱼对水下作 业的本实用新型进行撕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聚酯薄膜13与聚烯烃内护套14之间及芳纶拉力层15与绝缘外护套16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屏蔽层。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铝箔缠绕层,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层,以此可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屏蔽功效,以达到高干扰功能。
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线组、电源线组、通讯线组、拉力元器件组成一根综合电缆,并于其外围设置聚酯薄膜13、聚烯烃内护套14、芳纶拉力层15和绝缘外护套16,其防水性能较为理想,且本实用新型中拉力芳纶绞合体12及芳纶拉力层15构成组合使拉力元器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受力更加平衡均匀,有效地降低了单纯使用一种形式的风险,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拉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所述绝缘外护套16为橙色聚氨酯护套,以此可以有效地避免鲨鱼对水下作业的本实用新型进行撕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屏蔽功效,以达到高干扰功能。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绞合的导电体单元(11)和拉力元器件(12)以及设置于导电体单元(11)和拉力元器件(12)外围的聚酯薄膜(13)、挤包于聚酯薄膜(13)外围的聚烯烃内护套(14)、设置于聚烯烃内护套(14)外围的芳纶拉力层(15)和设置于芳纶拉力层(15)外围的绝缘外护套(16),所述拉力元器件(12)是由多股芳纶绞合而成的拉力芳纶绞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芳纶绞合体中的芳纶股数与芳纶拉力层(15)的芳轮股数比为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单元(11)包括有控制线组(2)、电源线组(3)、通讯线组(4),该控制线组(2)、电源线组(3)、通讯线组(4)和拉力元器件(12)相互绞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组(2)包括有四组控制线芯(21)以及挤包于四组控制线芯(21)外围的第一聚烯烃护套(22),且每组控制线芯(21)均包括第一镀锡圆铜线(211)以及挤包于第一镀锡圆铜线(211)外围的第一聚乙烯绝缘层(212),该第一聚乙烯绝缘层(212)与第一聚烯烃护套(2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组(3)包括三组电源线芯(31)以及挤包于三组电源线芯(31)外围的第二聚烯烃护套(32),且每组电源线芯(31)均包括第二镀锡圆铜线(311)以及挤包于第二镀锡圆铜线(311)外围的第二聚乙烯绝缘层(312),该第二聚乙烯绝缘层(312)与第二聚烯烃护套(3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线组(4)包括裸铜导体(41)、挤包于裸铜导体(41)外围的第三聚乙烯绝缘层(42)、编织于第三聚乙烯绝缘层(42)外围的铜线编织禁锢层(43)、挤包于铜线编织禁锢层(43)外围的第三聚烯烃护套(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护套(16)为橙色聚氨酯护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13)与聚烯烃内护套(14)之间及芳纶拉力层(15)与绝缘外护套(16)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屏蔽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铝箔缠绕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层。
CN201720022325.9U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1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2325.9U CN206401060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2325.9U CN206401060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1060U true CN206401060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23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1060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10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7143A (zh) * 2019-11-19 2020-02-14 杭州乐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温保护型载波通讯海底电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7143A (zh) * 2019-11-19 2020-02-14 杭州乐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温保护型载波通讯海底电缆
CN110797143B (zh) * 2019-11-19 2021-05-14 国友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隔温保护型载波通讯海底电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11871U (zh) 一种海洋工程脐带电缆
CN202855430U (zh) 一种海洋工程水下承荷初级脐带电缆
CN103956211A (zh) 一种船舶用控制双层防护套电缆
CN203966616U (zh) 一种舰船用高抗拉柔性耐腐型消磁电缆
CN105139952A (zh) 一种舰船用光纤控制复合岸电电缆
CN102708987A (zh) 舰船用低烟无卤低毒阻燃纵向水密封通信电缆及制备方法
CN206401060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缆
CN202549345U (zh) 船用控制电缆
CN103871665A (zh) 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耐腐蚀电缆
CN103915169A (zh) 一种双屏蔽船舶拖链控制电缆
CN202454305U (zh) 金属护套型石油平台电缆
CN203746524U (zh) 一种船舶用控制双层防护套电缆
CN104036848B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特种电缆
CN203733501U (zh) 一种双屏蔽船舶拖链控制电缆
CN203746460U (zh) 一种计算机用控制双护套电缆
CN203760143U (zh) 一种海洋科考探测电缆
CN201975101U (zh) 海洋工程用脐带电缆
CN201975102U (zh) 舰艇用数字监控电缆
CN202008846U (zh)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的电缆
CN205582547U (zh) 一种防水船用电缆
CN203746496U (zh) 一种航空用控制防护套电缆
CN203760159U (zh) 一种船用仪器仪表电缆
CN110444321A (zh) 水密电缆、水下探测装置及水密电缆制造方法
CN216212414U (zh) 一种双绞纵向水密电缆
CN214312696U (zh) 一种水利工程观测用橡套软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