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91251U - 淤血吸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淤血吸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91251U
CN206391251U CN201621118754.8U CN201621118754U CN206391251U CN 206391251 U CN206391251 U CN 206391251U CN 201621118754 U CN201621118754 U CN 201621118754U CN 206391251 U CN206391251 U CN 206391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vasated blood
absorption device
blood absorption
skin
bindin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87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东
尹宁北
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6211187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91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91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91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淤血吸除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该淤血吸除装置包括吸引机构和用于连接皮肤并与皮肤形成吸附空腔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设置有吸引孔,吸引机构包括吸引泵和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吸引孔和吸引泵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机构与患者的皮肤连接并形成吸附空腔,利用吸引泵使吸附空腔内形成负压,便于将吸附空腔内的淤血从吸引孔吸除,吸引机构和连接机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淤血吸除的效果好,整个淤血吸除的过程快速,极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患者的伤口小、愈合快、不易发生感染。

Description

淤血吸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淤血吸除装置。
背景技术
淤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机体内的器官或组织内血液淤积。淤血的后果取决于器官或组织的性质、淤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等因素。短时间的淤血后果轻微,而长时间的淤血后果较为严重。长时间的淤血又称慢性淤血,由于局部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刺激,导致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死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加上组织内网状纤维胶原化,器官逐渐变硬,出现淤血性硬化。因此针对某些淤血需要及时吸除,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拔罐吸除,吸除时间长,且淤血吸除不完全,需要多次吸除,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大了患者的疼痛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血吸除装置,其能够快速、高效的吸除皮肤内的淤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淤血吸除装置,其包括吸引机构和用于连接皮肤并与皮肤形成吸附空腔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设置有吸引孔,吸引机构包括吸引泵和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吸引孔和吸引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连接机构内连接有用于将皮肤表层刺破的刺破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还包括注射机构,连接机构设置有注射针头,注射针头与注射机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注射机构包括注射泵、第二管道和填充有抗凝剂的抗凝管,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注射针头和抗凝管连接,抗凝管远离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注射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注射机构和吸引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连接机构有多个,淤血吸除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多个连接机构的承载平台,吸引机构和注射机构分别与多个连接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连接机构设置有滑动通道,注射针头嵌设于滑动通道内,且与滑动通道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注射针头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块,滑动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位于第二卡合部的下方,定位块选择性地与第一卡合部或第二卡合部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连接机构为吸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淤血吸除装置的连接机构为中空的壳体,壳体设置有开口,壳体对应开口的侧壁设置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机构与患者的皮肤连接并形成吸附空腔,利用吸引泵使吸附空腔内形成负压,便于将吸附空腔内的淤血从吸引孔吸除,吸引机构和连接机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淤血吸除的效果好,整个淤血吸除的过程快速,极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患者的伤口小、愈合快、不易发生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淤血吸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淤血吸除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淤血吸除装置;110-承载平台;120-连接机构;121-吸引孔;122-吸附空腔;123-注射针头;124-定位块;125-滑动通道;126-第一卡合部;127-第二卡合部;130-吸引机构;131-吸引泵;132-第一管道;140-注射机构;141-注射泵;142-第二管道;143-抗凝管;150-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淤血吸除装置100,其包括承载平台110、连接机构120、吸引机构130、注射机构140和控制机构150。
承载平台110用于安装连接机构120,使连接机构120能够便于移动。承载平台110可以为硬质材料制成,也可以为软质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优选承载平台110为软质材料制成,便于接触患者的皮肤,使患者的感受更佳。
连接机构120用于连接皮肤并与皮肤的表层形成吸附空腔122。连接机构120设置有吸引孔121,吸引孔121可与吸引机构130连接,从而将吸附空腔122内的淤血吸除。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20可以为吸盘,通过将吸盘盖在患者的皮肤表面,此时吸盘紧紧吸附于患者的皮肤上,吸盘能够与皮肤形成吸附空腔122,吸引机构130通过开设在吸盘上的吸引孔121能够将吸附空腔122内的淤血吸除。
连接机构120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个数视患者的淤血面积大小而定。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机构120为多个,也即是,有多个吸盘,且每个吸盘上均设有吸引孔121,吸引机构130与多个吸引孔121分别连通,便于同时对多个淤血处进行吸除,以达到高效、快速吸除淤血的目的。
吸引机构130包括吸引泵131和第一管道132。第一管道132的两端分别与吸引和吸引泵131连接,吸引泵131能够通过第一管道132使吸附空腔122内产生负压,以便将吸附空腔122内的淤血吸出,吸附完全、高效。
当刺破淤血处的皮肤时,部分淤血流出,部分淤血可能发生凝固现象,凝固的淤血呈块状,且紧缩变硬,不便于吸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中通过注射机构140向皮肤内注射抗凝剂,以免淤血凝固,而阻碍吸引机构130对淤血的吸除。为了使抗凝剂能够注射入皮肤内,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机构120上设置注射针头123,注射针头123与注射机构140连接,便于将注射机构140内的抗凝剂注射至皮肤内。
由于注射针头123需要刺破并进入皮肤,以便将抗凝剂注射至皮肤内,该注射针头123还可以用作刺破皮肤的工具,也即是,当设置注射针头123时,注射针头123刺入皮肤后,淤血可以从刺破的位置被吸除,而不需要格外设置刺破皮肤的部件,注射针头123的两用,更加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注射机构140包括注射泵141、第二管道142和抗凝管143。
第二管道142的两端分别与注射针头123和抗凝管143连接,抗凝管143远离第二管道142的一端与注射泵141连接,抗凝管143内填充有抗凝剂,当注射泵141工作时,推动抗凝管143内的抗凝剂沿着第一管道132运动到注射针头123内,并注射进入淤血内。
抗凝管14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道142和注射泵141可拆卸连接,便于在抗凝管143内的抗凝剂使用完后,对抗凝管143进行更换,当然,也可以在抗凝管143上设置开口以补充抗凝剂。
由于本实施例中,吸盘有多个,注射针头123也有多个,且与多个吸盘一一对应,也即是,一个吸盘内,设有一个吸引孔121和一个注射针头123,吸引机构130的第一管道132分别与多个吸引孔121分别连接,同样的,注射机构140的第二管道142分别与多个注射针头123分别连接,实现多个吸引孔121同时吸附,多个注射针头123同时注射抗凝剂,更加高效、快速地吸除淤血。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机构120内设置有滑动通道125,注射针头123嵌设于滑动通道125内且与滑动通道125滑动连接,注射针头123通过在滑动通道125内滑动,实现注射针头123选择性地与皮肤接触或分离,当注射针头123与皮肤接触时,注射针头123刺破皮肤,并向皮肤内注射抗凝剂,当注射针头123与皮肤分离时,吸引孔121吸附淤血,此时淤血从注射针头123刺破皮肤的伤口处被吸除。
具体地,请参阅图3,注射针头123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块124,滑动通道125内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26和第二卡合部127,第一卡合部126位于第二卡合部127的下方,第一卡合部126和第二卡合部127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定位块124能够在间隙将滑动,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卡合部126和第二卡合部127卡接。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当吸盘吸附在皮肤表面时,将注射针头123向下滑动,并与第一卡合部126卡接,此时,注射针头123刺破皮肤表面,并嵌设在皮肤内,通过第二管道142不断的先皮下进行输入抗凝剂,当抗凝剂输送完成后,可将注射针头123向上滑动,使其与第二卡合部127卡接,此时注射针头123与皮肤表层脱离,皮下的淤血可以从注射针头123刺破皮肤表面的伤口处被吸除。
本实施例中,定位块124为弹性部件,其与第一卡合部126和第二卡合部127卡合时,能够产生卡合的触感,便于操作人员感受到定位块124的卡合状态。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块124与第一卡合部126和第二卡合部127的卡合,实现注射针头123与皮肤接触或分离,操作注射针头123滑动简单,卡合容易,且定位效果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滑动通道125,也即是,当连接机构120与皮肤连接后,注射针头123刺破皮肤并一直插在皮肤内,注射抗凝剂完成后,吸引孔121可以从注射针头123与皮肤接触的伤口处吸除淤血,同样能达到高效、快速吸除淤血的效果。
吸引机构130和注射机构140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自动控制,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控制机构150分别与吸引机构130和注射机构140连接,使吸引机构130和注射机构140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更简单,同时便于控制第一管道132或第二管道142,使第一管道132和第二管道142交替工作。控制机构150可以选择控制第一管道132或第二管道142进行工作,并且可以选择控制多个连接机构120中的一个或多个吸引孔121工作,或者选择控制多个注射机构140中的一个或多个注射针头123工作,在吸引孔121工作时,注射针头123不工作,而注射针头123工作时,吸引孔121不工作,吸引孔121和注射针头123实现交替工作,如此循环往复,达到快速吸出淤血的目的。
请参阅图1,淤血吸除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连接机构120与皮肤的表层连接并形成吸附空腔122,此时注射针头123插入皮肤内,通过驱动控制机构150,使注射机构140工作,并利用注射针头123向皮肤内注射抗凝剂,注射完成后,再次驱动控制机构150停止注射泵141,并启动吸引泵131,此时吸引泵131利用第一管道132和吸引孔121,使吸附空腔122内形成负压,便于淤血从吸引孔121内吸除,并通过第一管道132排出,当淤血吸除过程完成后,关闭吸引泵131,并取下承载平台110,将多个吸盘分别从患者的皮肤下取下即可,淤血吸除的效果好,淤血吸除完全,整个淤血吸除的过程快速,极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患者的伤口小、愈合快、不易发生感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机构120与患者的皮肤连接并形成吸附空腔122,利用吸引泵131使吸附空腔122内形成负压,便于将吸附空腔122内的淤血从吸引孔121吸除,吸引机构130和连接机构12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淤血吸除的效果好,整个淤血吸除的过程快速,极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患者的伤口小、愈合快、不易发生感染。整个淤血吸除装置100小巧,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和收纳,操作人员可将淤血吸除装置100快速与患者的皮肤贴合或分离,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在淤血吸除过程中,多个吸引孔121同时吸除,高效、快速、吸除效果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连接机构120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与患者的皮肤连接,并形成吸附空腔122,以便在吸附空腔122内形成负压以吸除淤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容易想到,连接机构120还可以为中空的壳体(图未示),例如:圆筒状或碗状结构,在壳体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便于盖设在皮肤的表层,皮肤表层能够抵紧并密封该开口,使壳体内形成密闭的空腔,为了使皮肤表层与开口接触更加紧密,可在壳体对应于开口的侧壁设置密封件,以加强壳体与皮肤的密封性,淤血吸除的效果更好。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注射机构140,直接利用吸引机构130进行吸附,此时对患者的淤血进行吸附时,可直接在连接机构120内设置刺破件(图未示),刺破件用于将皮肤表层刺破,以便吸引机构130对吸附空腔122内的淤血进行吸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引机构和用于连接皮肤并与皮肤形成吸附空腔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吸引孔,所述吸引机构包括吸引泵和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引孔和所述吸引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内连接有用于将皮肤表层刺破的刺破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血吸除装置还包括注射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注射针头,所述注射针头与所述注射机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泵、第二管道和填充有抗凝剂的抗凝管,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注射针头和抗凝管连接,所述抗凝管远离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注射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血吸除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注射机构和所述吸引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有多个,所述淤血吸除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多个所述连接机构的承载平台,所述吸引机构和所述注射机构分别与多个所述连接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滑动通道,所述注射针头嵌设于所述滑动通道内且与所述滑动通道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头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滑动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位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下方,所述定位块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或所述第二卡合部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吸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血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开口的侧壁设置有密封件。
CN201621118754.8U 2016-10-12 2016-10-12 淤血吸除装置 Active CN206391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8754.8U CN206391251U (zh) 2016-10-12 2016-10-12 淤血吸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8754.8U CN206391251U (zh) 2016-10-12 2016-10-12 淤血吸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91251U true CN206391251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06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8754.8U Active CN206391251U (zh) 2016-10-12 2016-10-12 淤血吸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912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0215A (zh) * 2016-10-12 2017-02-15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淤血吸除装置
CN109172899A (zh) * 2018-09-13 2019-01-11 蔡敬海 智能微针定位负压排淤栓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0215A (zh) * 2016-10-12 2017-02-15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淤血吸除装置
CN106390215B (zh) * 2016-10-12 2019-09-13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淤血吸除装置
CN109172899A (zh) * 2018-09-13 2019-01-11 蔡敬海 智能微针定位负压排淤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011773A3 (en) Devices for collecting blood and administering medical fluid
CN102985122A (zh) 具有流量控制阀的注射器和相关方法
CN206391251U (zh) 淤血吸除装置
CN107929881B (zh) 一种制剂注射器一体化结构
CN106390215B (zh) 淤血吸除装置
CN204379891U (zh) 多功能密闭输液冲洗管
CN203539380U (zh) 一种可注射药物的医用活检针
CN107213016B (zh) 一种用于自动溶配药系统的一次性西林瓶溶配药器
CN203694376U (zh) 一种改进型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CN204207823U (zh) 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
CN204033779U (zh) 自动吸液及注液管路及其组件
CN205832171U (zh) 一种用于安瓿瓶的配药组件
CN211484832U (zh) 一种简易便捷式胸腔穿刺装置
CN206473601U (zh) 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器
CN2832175Y (zh) 无针注药装置
CN203493996U (zh) 静脉采血留置针
CN210541587U (zh) 一种静脉采血及输液装置
CN110859663B (zh) 一种简易便捷式胸腔穿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607578U (zh) 便于排气的输液器
CN216148750U (zh) 一种大容量高速引流医用输液桥管
CN208943061U (zh) 一种防刺伤输液器
CN201558366U (zh) 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中的注射件装置
CN211534697U (zh) 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
CN104415420A (zh) 静脉采血留置针
CN109125069A (zh) 一次性高效医用配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