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9543U -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9543U
CN206379543U CN201621230582.3U CN201621230582U CN206379543U CN 206379543 U CN206379543 U CN 206379543U CN 201621230582 U CN201621230582 U CN 201621230582U CN 206379543 U CN206379543 U CN 206379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tal terminal
shell fragment
expansib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305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姚学厚
刘伟福
袁超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KLE M&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KLE M&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KLE M&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KLE M&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305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9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9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954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包括模组盒和基座盒,模组盒左右两侧设有至少一对弹性卡勾;基座盒左右两侧设有对应弹性卡勾的卡孔;模组盒底部插入基座盒内,弹性卡勾卡入卡孔内,使模组盒与基座盒固定在一起;基座盒一面设有一对卡槽,基座盒相对的另一面设有一对凸出的肋板;两个电连接器模组联接时,一个基座盒的肋板插入另一基座盒的卡槽内,使两个电连接器模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模组与模组间的功能连接,整个模组的接口与功能不再是固定的,实现了可扩展和变化,且实现了简单快速更换模组的目的。

Description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模组,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模组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和背光等领域,现有电连接器模组每片为一个整体式结构,参见图1,包括模组盒,模组盒上端有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接线端口,使用时,模组盒底部依次安装在轨道上,实现其功能,参见图2。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模组,其模组盒上的接线端口是固定,无法实现扩展;且现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模组与模组间无关联,各个模组的PCB板通过独立的电源端口进行供电,无法实现联接,且现有模组拆装不变,更换模组时必须借助起子,将整个模组取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实现了模组与模组间的功能连接,整个模组的接口与功能不再是固定的,实现了可扩展和变化,且实现了简单快速更换模组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包括模组盒和基座盒,所述模组盒左右两侧设有至少一对弹性卡勾;所述基座盒左右两侧设有对应所述弹性卡勾的卡孔;所述模组盒底部插入所述基座盒内,所述弹性卡勾卡入所述卡孔内,使所述模组盒与所述基座盒固定在一起;所述基座盒一面设有一对卡槽,所述基座盒相对的另一面设有一对凸出的肋板;两个所述电连接器模组联接时,一个基座盒的肋板插入另一基座盒的卡槽内,使两个所述电连接器模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盒为一方形盒体结构,包括具有支撑底板的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模组盒为方形盒体结构,所述模组盒底部插入所述支撑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成的盒体空间内。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卡孔均为方形孔,且两个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靠近顶部的位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卡槽及两个所述肋板位于方形盒体的四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模组盒上端包含一端子接口A,该端子接口A内嵌设有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子台A,所述底座上包含一端子接口B,该端子接口B内嵌设有作为电源接口的端子台B,所述端子台A与所述端子台B均电连接至一PCB板,所述PCB板嵌设于所述模组盒内,所述端子台A的焊脚连接至所述PCB板的上端,所述PCB板下端设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从所述模组盒的下端穿出,并与所述端子台B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台B包括塑胶本体和若干对金属端子,每对金属端子包括一个金属端子A和一个金属端子B,所述金属端子A包括平面段A、自该平面段A一侧折弯形成的第一弹片和自该平面段A相对的另一侧折弯形成的两个第二弹片;所述金属端子B包括平面段B、自该平面段B一侧的折弯形成的两个第三弹片和自该平面段B相对的另一侧折弯形成的第四弹片;若干对金属端子依次排布定位于所述塑胶本体上,使每对金属端子的金属端子A与金属端子B之间形成插槽,并使所述金属端子A的两个第二弹片与所述金属端子B的两个第三弹片相对,形成两个弹性接触点;在两个所述电连接器并排设置时,一个电连接器的所述金属端子A的第一弹片可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所述金属端子B的第四弹片相对,形成第三个弹性接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塑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金属端子A的支撑件A和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金属端子B的支撑件B,所述支撑件A与所述支撑件B位于所述插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A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栏A和位于两个所述隔栏A之间的支撑块A,所述支撑块A背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具有一凹入部,所述支撑块A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凸柱;所述金属端子A的平面段A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凸柱的插孔,所述金属端子A卡接到所述支撑块A上,使所述平面段A支撑于所述支撑块A上,所述平面段的两侧止挡于两个所述隔栏A之间,并使所述第一弹片插入到所述凹入部内,使所述第二弹片插入到所述插槽内,使所述凸柱插入所述插孔内,并通过外力将凸柱压塌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B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栏B和位于两个所述隔栏B之间的支撑块B,所述支撑块B背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具有垂直面,所述垂直面两侧各形成有一个与所述插槽平行的卡槽,且该垂直面上具有卡点;所述金属端子B的第四弹片为垂直段,其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卡点的卡口,且该第四弹片的两侧伸出有两个翼片,所述金属端子B卡接到所述支撑块B上,使所述平面段B支撑于所述支撑块B上,使两个所述第三弹片插入到所述插槽内,并使所述第四弹片与所述垂直面贴合,使两个所述翼片插入到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口卡在所述卡点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二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A,另一个第二弹片包括垂直臂A和自该垂直臂A自由端折弯成水平状的水平臂A,该水平臂A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水平触点A;两个所述第三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三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B,另一个第三弹片包括垂直臂B和自该垂直臂B自由端折弯成水平状的水平臂B,该水平臂B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水平触点B;所述垂直触点A与所述垂直触点B弹性接触,所述水平触点A与所述水平触点B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通过将现有模组壳体设计成基座盒与模组盒分离的方式,不仅使基座盒间形成了联接,而且可自由切换模组盒,实现了不同的接口互换,满足更多的功能;通过更换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子台A,就可实现更换接口,转换为不同的模组要求,实现模组可扩展功能,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手压模组盒就可方便拆装,实现了快捷简单的安装要求。通过将作为模组PCB板电源接口的端子台B安装在底座上,并使相邻模组的端子台B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模组与模组间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电连接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多片电连接器模组与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组盒与端子台A和PCB板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盒与端子台B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基座盒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个电连接器模组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台B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塑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端子A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端子B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端子B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3和图6所示,一种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包括模组盒1和基座盒2,所述模组盒左右两侧设有至少一对弹性卡勾11;所述基座盒左右两侧设有对应所述弹性卡勾的卡孔21;所述模组盒底部插入所述基座盒内,所述弹性卡勾卡入所述卡孔内,使所述模组盒与所述基座盒固定在一起;所述基座盒一面设有一对卡槽22,所述基座盒相对的另一面设有一对凸出的肋板23;两个所述电连接器模组联接时,一个基座盒的肋板插入另一基座盒的卡槽内,使两个所述电连接器模组连接在一起。优选的,参见图5,所述基座盒为一方形盒体结构,包括具有支撑底板的底座24、左侧板25、右侧板26、前侧板27和后侧板28,所述模组盒为方形盒体结构,所述模组盒底部插入所述支撑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成的盒体空间内。这样,将模组盒插入到基座盒内,模组盒通过弹性卡勾与基座盒上设置的卡孔的配合连接,实现了模组盒与基座盒的装配固定,通过手压弹性卡勾,就可实现手动便捷安装和拆卸模组;基座盒通过卡槽与肋板的配合,实现基座盒与基座盒间的互相连接,具体实施时,卡槽可设计成燕尾式卡槽,但不限于此。这样,通过将现有模组壳体设计成基座盒与模组盒分离的方式,不仅使基座盒间形成了联接,而且可自由切换模组盒,实现了不同的接口互换,满足更多的功能。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孔均为方形孔,且两个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靠近顶部的位置。但不限于此,卡孔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槽及两个所述肋板位于方形盒体的四角处。
优选的,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中部挖空形成缺口。
优选的,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模组盒上端包含一端子接口A12,该端子接口A内嵌设有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子台A3,所述底座上包含一端子接口B29,该端子接口B内嵌设有作为电源接口的端子台B4,所述端子台A与所述端子台B均电连接至一PCB板5,所述PCB板嵌设于所述模组盒内,所述端子台A的焊脚连接至所述PCB板的上端,所述PCB板下端设有连接端子51,该连接端子从所述模组盒的下端穿出,并与所述端子台B电连接。这样,通过更换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子台A,就可实现更换接口,转换为不同的模组要求,参见图7,实现模组可扩展功能,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将作为模组PCB板电源接口的端子台B安装在底座上,并使相邻模组的端子台B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模组与模组间的电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电连接器模组联接时,相邻两个端子台B之间通过弹片弹性接触联接在一起。
优选的,如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端子台B包括塑胶本体41和若干对金属端子,每对金属端子包括一个金属端子A42和一个金属端子B43,所述金属端子A包括平面段A421、自该平面段A一侧折弯形成的第一弹片422和自该平面段A相对的另一侧折弯形成的两个第二弹片423;所述金属端子B包括平面段B431、自该平面段B一侧的折弯形成的两个第三弹片432和自该平面段B相对的另一侧折弯形成的第四弹片433;若干对金属端子依次排布定位于所述塑胶本体上,使每对金属端子的金属端子A与金属端子B之间形成插槽411,并使所述金属端子A的两个第二弹片与所述金属端子B的两个第三弹片相对,形成两个弹性接触点;在两个所述端子台B并排设置时,一个端子台B的所述金属端子A的第一弹片可与另一个端子台B的所述金属端子B的第四弹片相对,形成第三个弹性接触点。这样,通过在塑胶本体上依次排布支撑定位若干对金属端子,使每对金属端子的金属端子A与金属端子B之间形成插槽,并使金属端子A的两个第二弹片与金属端子B的两个第三弹片插入到插槽内,形成两个弹性接触点,可应用于连接PCB板的连接端子(金手指),即PCB板可通过插接的形式与端子台B进行电连接,使其可作为模组PCB板的电源接口。通过一个端子台B的金属端子A另一侧的第一弹片与另一个端子台B的金属端子B的第四弹片弹性接触,形成第三个弹性接触点,可实现端子台B与端子台B之间的可扩展连接。这样,接触点位多,可保证良好的导通和传递性能,并可实现热插拔,串、并接等功能。
优选的,所述塑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金属端子A的支撑件A412和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金属端子B的支撑件B413,所述支撑件A与所述支撑件B位于所述插槽的两侧。通过塑胶本体上的支撑件A和支撑件B可以实现金属端子A及金属端子B的支撑定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A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栏A4121和位于两个所述隔栏A之间的支撑块A4122,所述支撑块A背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具有一凹入部4123,所述支撑块A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凸柱4124;所述金属端子A的平面段A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凸柱的插孔4211,所述金属端子A卡接到所述支撑块A上,使所述平面段A支撑于所述支撑块A上,所述平面段的两侧止挡于两个所述隔栏A之间,并使所述第一弹片插入到所述凹入部内,使所述第二弹片插入到所述插槽内,使所述凸柱插入所述插孔内,并通过外力将凸柱压塌进行固定。这样,通过隔栏A、支撑块A及支撑块上的凸柱,可实现支撑定位金属端子A的功能,但结构不限于此,比如凸柱还可以通过卡接结构代替,以实现对金属端子A的固定,凸柱较佳的可采用圆柱与塑胶本体一体注塑成型,金属端子A的平面段A上对应设置圆孔。优选的,所述金属端子A的平面段A上侧与两个所述隔栏上侧接近或平齐。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B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栏B4131和位于两个所述隔栏B之间的支撑块B4132,所述支撑块B背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具有垂直面4133,所述垂直面两侧各形成有一个与所述插槽平行的卡槽4134,且该垂直面上具有卡点4135;所述金属端子B的第四弹片为垂直段,其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卡点的卡口4331且该第四弹片的两侧伸出有两个翼片4332,所述金属端子B卡接到所述支撑块B上,使所述平面段B支撑于所述支撑块B上,使两个所述第三弹片插入到所述插槽内,并使所述第四弹片与所述垂直面贴合,使两个所述翼片插入到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口卡在所述卡点上。这样,通过隔栏B、支撑块B及卡槽与卡点,可实现支撑定位金属端子B的功能。
金属端子A及金属端子B上述固定结构组装简单,占用空间小,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功能,从而使用在很小的产品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二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A4231,另一个第二弹片包括垂直臂A4232和自该垂直臂A自由端折弯成水平状的水平臂A4233,该水平臂A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水平触点A4234;两个所述第三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三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B4321,另一个第三弹片包括垂直臂B4322和自该垂直臂B自由端折弯成水平状的水平臂B4323,该水平臂B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水平触点B;所述垂直触点A与所述垂直触点B弹性接触,所述水平触点A与所述水平触点B弹性接触。这样,通过垂直触点A与垂直触点B的弹性接触,可以形成插接端口,与PCB板的金手指等连接端子进行电性插接,通过水平触点A与水平触点B的弹性接触,可以实现金属端子A和金属端子B的电性连接,保证端子台B与端子台B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计为:两个所述第二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二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A,另一个第二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或水平触点C,所述垂直触点A与所述触点C在垂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两个所述第三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三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B,另一个第三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或水平触点D,所述垂直触点B与所述触点D在垂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所述垂直触点A与所述垂直触点B弹性接触,所述触点C与所述触点D弹性接触。
以上实施例是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或变更,但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的情况下,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盒(1)和基座盒(2),所述模组盒左右两侧设有至少一对弹性卡勾(11);所述基座盒左右两侧设有对应所述弹性卡勾的卡孔(21);所述模组盒底部插入所述基座盒内,所述弹性卡勾卡入所述卡孔内,使所述模组盒与所述基座盒固定在一起;所述基座盒一面设有一对卡槽(22),所述基座盒相对的另一面设有一对凸出的肋板(23);两个所述电连接器模组联接时,一个基座盒的肋板插入另一基座盒的卡槽内,使两个所述电连接器模组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盒为一方形盒体结构,包括具有支撑底板的底座(24)、左侧板(25)、右侧板(26)、前侧板(27)和后侧板(28),所述模组盒为方形盒体结构,所述模组盒底部插入所述支撑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成的盒体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孔均为方形孔,且两个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靠近顶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槽及两个所述肋板位于方形盒体的四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盒上端包含一端子接口A(12),该端子接口A内嵌设有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端子台A(3),所述底座上包含一端子接口B(29),该端子接口B内嵌设有作为电源接口的端子台B(4),所述端子台A与所述端子台B均电连接至一PCB板(5),所述PCB板嵌设于所述模组盒内,所述端子台A的焊脚连接至所述PCB板的上端,所述PCB板下端设有连接端子(51),该连接端子从所述模组盒的下端穿出,并与所述端子台B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台B包括塑胶本体(41)和若干对金属端子,每对金属端子包括一个金属端子A(42)和一个金属端子B(43),所述金属端子A包括平面段A(421)、自该平面段A一侧折弯形成的第一弹片(422)和自该平面段A相对的另一侧折弯形成的两个第二弹片(423);所述金属端子B包括平面段B(431)、自该平面段B一侧的折弯形成的两个第三弹片(432)和自该平面段B相对的另一侧折弯形成的第四弹片(433);若干对金属端子依次排布定位于所述塑胶本体上,使每对金属端子的金属端子A与金属端子B之间形成插槽(411),并使所述金属端子A的两个第二弹片与所述金属端子B的两个第三弹片相对,形成两个弹性接触点;在两个所述电连接器并排设置时,一个电连接器的所述金属端子A的第一弹片可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所述金属端子B的第四弹片相对,形成第三个弹性接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金属端子A的支撑件A(412)和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金属端子B的支撑件B(413),所述支撑件A与所述支撑件B位于所述插槽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A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栏A(4121)和位于两个所述隔栏A之间的支撑块A(4122),所述支撑块A背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具有一凹入部(4123),所述支撑块A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凸柱(4124);所述金属端子A的平面段A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凸柱的插孔(4211),所述金属端子A卡接到所述支撑块A上,使所述平面段A支撑于所述支撑块A上,所述平面段的两侧止挡于两个所述隔栏A之间,并使所述第一弹片插入到所述凹入部内,使所述第二弹片插入到所述插槽内,使所述凸柱插入所述插孔内,并通过外力将凸柱压塌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B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栏B(4131)和位于两个所述隔栏B之间的支撑块B(4132),所述支撑块B背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具有垂直面(4133),所述垂直面两侧各形成有一个与所述插槽平行的卡槽(4134),且该垂直面上具有卡点(4135);所述金属端子B的第四弹片为垂直段,其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卡点的卡口(4331),且该第四弹片的两侧伸出有两个翼片(4332),所述金属端子B卡接到所述支撑块B上,使所述平面段B支撑于所述支撑块B上,使两个所述第三弹片插入到所述插槽内,并使所述第四弹片与所述垂直面贴合,使两个所述翼片插入到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口卡在所述卡点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二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A(4231),另一个第二弹片包括垂直臂A(4232)和自该垂直臂A自由端折弯成水平状的水平臂A(4233),该水平臂A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水平触点A(4234);两个所述第三弹片错开设置,一个第三弹片中部折弯形成垂直触点B(4321),另一个第三弹片包括垂直臂B(4322)和自该垂直臂B自由端折弯成水平状的水平臂B(4323),该水平臂B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水平触点B;所述垂直触点A与所述垂直触点B弹性接触,所述水平触点A与所述水平触点B弹性接触。
CN201621230582.3U 2016-11-16 2016-11-16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79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0582.3U CN20637954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0582.3U CN20637954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9543U true CN206379543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30582.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7954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9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9208A (zh) * 2016-11-16 2017-01-11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9208A (zh) * 2016-11-16 2017-01-11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1180U (zh) 插头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06163779U (zh) 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WO2023103778A1 (zh) 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CN206379543U (zh)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CN200941435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6180172U (zh) 具有多点接触的电连接器
CN106329208B (zh)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CN208835331U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医疗系统及其供电装置
CN105576403B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9266620U (zh) 电池连接器母座
CN205944493U (zh) 一种卧式公母同体结构的高速连接器
CN106099457A (zh) 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
CN102095125A (zh) 侧光式照明装置
CN2575743Y (zh) 液晶显示器连接器
CN216598226U (zh) 电连接器和面板灯组件
CN106356660A (zh) 一种lvds连接器
CN210807799U (zh) 一种pcb板连接结构
CN206685658U (zh) 一种排母连接套组件
CN202564730U (zh) 电连接器
CN217485803U (zh) 一种新型魔方插座
CN209561627U (zh) 一种草坪灯用组串式连接头
CN208423259U (zh) 微型连接器
CN212588579U (zh)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CN106374250A (zh) 具有多点接触的电连接器
CN111147960B (zh) 一种连接板卡及通讯单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