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9187U -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9187U
CN206379187U CN201621377050.2U CN201621377050U CN206379187U CN 206379187 U CN206379187 U CN 206379187U CN 201621377050 U CN201621377050 U CN 201621377050U CN 206379187 U CN206379187 U CN 206379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pit
ring corridor
haffir
nuclear power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70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静
丁楠
韩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13770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9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9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9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通过采用钢板对地坑滤网的两端开口处,以及位于地坑滤网周围的环廊门洞进行临时封堵而形成,其中,环廊墙和环廊地面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永久卡槽,安全壳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活动式卡槽,安全壳与活动式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消除了调试期间由于临时设施倒塌、漏水对人员及周围的设备、设施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有效地减少了现场的安装物项,减低降低了现场施工量,降低现场施工负荷及风险,缩短了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注入系统调试时的再循环试验周期,提高了调试准备效率。

Description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背景技术
“二代加”核电机型的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注入系统是当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发生失水事故或二回路的汽水回路发生破裂或失效时,必须确保堆芯热量的排出和安全壳的完整性,限制事故的发展和减轻事故的后果而设置的专设安全设施,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注入系统在事故下是否可用将直接影响电厂的事故后果和程度。
电厂投入商业运行前,应进行调试以验证系统功能的可用性。因此,电厂调试阶段对系统验证的可靠性,安全性至关重要。其中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注入系统在其系统功能调试期间需要大量可循环的试验用水,为保证调试时试验用水量,现有的做法是将反应堆厂房地坑滤网10的两端开口处12及周围环廊门洞22进行临时封堵,形成封闭的临时特殊装置即“临时蓄水池”,灌入试验用水备用。所需封堵的部位为位于地坑滤网10周围环廊墙20的5个环廊门洞22,以及地坑滤网10两端开口处12。请参照图1所示,环廊门洞22的两侧均为环廊墙20,而地坑滤网10两端开口处12两侧分别为环廊墙20和安全壳30。
调试时搭建的临时特殊装置应不能改变核电厂工艺设备的结构或工艺系统功能等,以确保临时特殊装置实施不会引起额外且不可接受的风险。为满足上述要求,目前在搭建临时蓄水池时,当需要在安全壳30、环廊门洞22周围及环廊地面40上新增物项时,因未预先做设计,均是通过现场临时物项施工,用型钢、钢板、石块及密封条等物项进行多次堆砌形成临时闸门,从而实现临时蓄水池的搭建。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临时闸门因不能从力学、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存在不可控风险;
2)调试期间存在临时设施倒塌以及漏水的风险,会对人员及周围的设备、设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3)调试前后需要对材料多次堆砌,耗费大量人工进行搭建及拆除,增加了工程现场工作负荷及现场施工风险;
4)调试前后的准备、善后时间长,降低了整体调试工作的效率。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施工简便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施工简便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通过采用钢板对地坑滤网的两端开口处,以及位于地坑滤网周围的环廊门洞进行临时封堵而形成,其中,环廊墙和环廊地面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永久卡槽;安全壳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活动式卡槽,所述安全壳与活动式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钢板与永久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钢板与活动式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永久卡槽预埋在所述环廊墙和环廊地面的混凝土结构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永久卡槽为提前设计并预加工,在现场土建安装阶段安装,调试完成后不拆除。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式卡槽、密封条与安全壳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壳上的密封条和活动式卡槽与钢板同时安装,调试完成后同时拆除。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通过对试验用水需求的分析,通过力学分析确认所述永久卡槽和活动式卡槽的大小以及钢板的厚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消除了调试期间由于临时设施倒塌、漏水对人员及周围的设备、设施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有效地减少了现场的安装物项,减低降低了现场施工量,降低现场施工负荷及风险;缩短了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注入系统调试时的再循环试验周期,提高了调试准备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地坑滤网两端开口处封堵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环廊门洞封堵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通过采用钢板对地坑滤网的两端开口处,以及位于地坑滤网周围的环廊门洞进行临时封堵而形成,其中,环廊墙和环廊地面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永久卡槽;安全壳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活动式卡槽,安全壳与活动式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请参照图1所示,在临时蓄水池的施工阶段只需对地坑滤网10周围的五个环廊门洞22,以及地坑滤网两端开口处12进行封堵,从而将地坑滤网10围起,在工艺阶段就这7个封堵位置进行设计,由于环廊门洞22的两侧均为环廊墙20,而地坑滤网10两端开口处12两侧分别为环廊墙20和安全壳30,因此针对封堵处接触物项的不同,采取两种不同的封堵方案。
第一种封堵方案,针对地坑滤网两端开口处12的封堵,请参照图2所示,地坑滤网两端开口处12的两侧分别为环廊墙20和安全壳30,考虑到在安全壳30上新增物项会对安全壳30结构、焊点在役检查等产生影响,因此不宜在钢制安全壳30上增焊新的钢铁结构,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依次在安全壳30上安装密封条50和活动式卡槽60,实现封堵结构与安全壳30的不接触设计,对于地坑滤网开口处12另一侧的环廊墙20以及环廊地面40,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永久卡槽70,并在永久卡槽70上安装密封条50,然后将钢板80与活动式卡槽60和永久卡槽70固定连接,实现对地坑滤网两端开口处12的封堵。
在环廊地面40及环廊墙20上添加永久卡槽70,方便钢板80的安装,通过密封条50与活动式卡槽60和永久卡槽70的配合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现场泄露风险,保证人员及设备设施的安全。
活动式卡槽60、钢板80和密封条50均根据需要提前设计并进行预加工,使用时一同安装,以便保证密封性,使用后拆除;永久卡槽70也根据需要提前设计并进行预加工,并在现场土建安装阶段安装,使用后无需拆除,对现场正常运行无影响。
第二种封堵方案,针对地坑滤网10周围的环廊门洞22的封堵,请参照图3所示,环廊门洞22的两侧均为环廊墙20,因此采用钢板80进行封堵时,所有的接触面均为混凝土结构,因此本实施例在两侧的环廊墙20和环廊地面40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永久卡槽70,在永久卡槽70上安装密封条50,然后将钢板80与永久卡槽70固定连接,实现对环廊门洞22的封堵。
其中,钢板80和密封条50均根据需要提前设计并进行预加工,使用时一同安装,以便保证密封性,使用后拆除;永久卡槽70也根据需要提前设计并进行预加工,并在现场土建安装阶段安装,使用后无需拆除,对现场正常运行无影响。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试验用水需求的分析,可通过力学分析确认永久卡槽70和活动式卡槽60的大小以及钢板80的厚度,并在施工前进行预先设计并预加工,从而保证封堵位置处的结构强度能满足要求。
结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消除了调试期间由于临时设施倒塌、漏水对人员及周围的设备、设施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有效地减少了现场的安装物项,减低降低了现场施工量,降低现场施工负荷及风险;缩短了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注入系统调试时的再循环试验周期,提高了调试准备效率。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通过采用钢板对地坑滤网的两端开口处,以及位于地坑滤网周围的环廊门洞进行临时封堵而形成,其特征在于:环廊墙和环廊地面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永久卡槽,安全壳上设有与钢板匹配连接的活动式卡槽,所述安全壳与活动式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与永久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与活动式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卡槽预埋在所述环廊墙和环廊地面的混凝土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卡槽为提前设计并预加工,在现场土建安装阶段安装,调试完成后不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卡槽、密封条与安全壳可拆卸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上的密封条和活动式卡槽与钢板同时安装,调试完成后同时拆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试验用水需求的分析,通过力学分析确认所述永久卡槽和活动式卡槽的大小以及钢板的厚度。
CN201621377050.2U 2016-12-15 2016-12-15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Active CN206379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7050.2U CN206379187U (zh) 2016-12-15 2016-12-15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7050.2U CN206379187U (zh) 2016-12-15 2016-12-15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9187U true CN206379187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5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7050.2U Active CN206379187U (zh) 2016-12-15 2016-12-15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9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5982A (zh) * 2018-04-24 2018-10-1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安注安喷互为备用的管线系统及其验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5982A (zh) * 2018-04-24 2018-10-1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安注安喷互为备用的管线系统及其验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1489B (zh) 地下核电站非能动过滤排放系统
CN206379187U (zh) 核电站调试时环廊地坑临时蓄水池
CN110242313B (zh) 一种隧道洞门密封安全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585047B (zh) 一种国产核燃料组件入堆辐照考验方法
CN104568325A (zh) 空冷燃煤机组真空查漏的方法
CN104198951A (zh) 核电站380v移动应急电源的可靠性验证方法
CN103413578B (zh) 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双机组交替排放方法
CN203891063U (zh) 一种热风炉炉基堵漏装置
CN109273110A (zh) 一种核电厂安全壳打压试验期间用消防系统及其配置方法
CN204715318U (zh) 一种山体内导流洞闸门井结构
CN210603884U (zh) 一种安全壳隔离阀密封性试验加压装置
CN208507213U (zh) 一种可拆卸的控制棒驱动机构专用标识装置
CN112259274A (zh) 核电厂事故后中长期排热冷却水系统调试方法
CN206179528U (zh) 一种安全壳整体打压试验期间水闸门压力保持装置
CN206784197U (zh) 一种公路桥梁基桩加固装置
Yun et al. An integrated EDMG to deal with extensive damage for NPPs in China
CN112415985B (zh) 核电站闸门与主控通讯验证装置、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3993586A (zh) 水工隧洞结构及其开启方法
CN206190450U (zh) 一种球阀上下游密封控制系统
CN203855943U (zh) 水工隧洞结构
CN213393548U (zh) 一种一体化压力边界隔离阀
Chen et al. Review of Operating License Extens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Cheng The Research and Simulation of Beyond Design Basis Accidents in PWR Nuclear Power Plant
CN106368886B (zh) 一种球阀上下游密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382412A (zh) 核电站一回路小口径阀门内漏带压密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