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8603U -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 Google Patents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8603U
CN206368603U CN201621173495.9U CN201621173495U CN206368603U CN 206368603 U CN206368603 U CN 206368603U CN 201621173495 U CN201621173495 U CN 201621173495U CN 206368603 U CN206368603 U CN 20636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air film
hawser
connecting portio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34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飞龙
张辉
李彦
王秦
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734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8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其中,气膜加固缆绳包括:连接组件;安装于基体上的多个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及每一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缆线;以及至少一个附加缆线,所述附加缆线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缆线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缆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组件之间。上述气膜加固缆绳中,通过在缆线的一端或两端设置附加缆线,以对缆线的长度进行延伸加长,以实现气膜加固缆绳对气膜压紧力的调整,以对气膜进行固定,而且不会出现褶皱,同时,也使得气膜加固缆绳的整体受力均匀,延长气膜加固缆绳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通过风机向气膜内部充气,使气膜内外形成压力差,并在气膜外表面设置气膜加固缆绳以对气膜进行加固,以将气膜的受力分担到缆绳上,增加整个结构的强度,从而形成具有低成本、便于拆装、轻便等特点的建筑,使气膜建筑以其突出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在气膜安装后,气膜加固缆绳会由于加工或安装的一些原因将气膜压的过紧,从而致使气膜达不到预期的形状而形成褶皱,而且也会导致气膜加固缆绳的整体受力不均,降低气膜加固缆绳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气膜的压紧力进行调节的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一种气膜加固缆绳,包括:
连接组件;
安装于基体上的多个固定组件;
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及每一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缆线;以及
至少一个附加缆线,所述附加缆线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缆线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缆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缆线包括第一本体及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端部的连接头,所述附加缆线包括第二本体及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一端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头均呈环状结构,所述气膜加固缆绳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环状结构,所述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头相扣,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鸡心环,所述第一鸡心环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所述连接头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鸡心环,所述第二鸡心环沿所述连接头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鸡心环及所述第二鸡心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连接锁钉,所述连接主体呈板状结构,所述连接主体及所述连接锁钉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主体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锁钉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主体,两个所述连接锁钉及两个所述连接主体能够围成环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连接锁钉,所述连接主体呈“U”字形结构,所述连接锁钉设于所述连接主体的开口处,所述连接锁钉与所述连接主体围成环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缆线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或者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主板及连接柱,所述连接主板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主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柱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主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三鸡心环,所述第三鸡心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三鸡心环能够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板为正多边形,所述连接柱的数目等于所述连接主板的顶点数目,多个所述连接柱位于以所述连接主板的外接圆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连接主板的顶点设置,且位于所述连接主板的外接圆的圆心与所述连接主板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角钢、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滑轮,所述角钢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侧板,所述角钢的横截面呈“L”字形,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底板及所述基体,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且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转动;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套设于所述滑轮上。
一种气膜建筑,包括上述的气膜加固缆绳。
上述气膜加固缆绳中,通过在缆线的一端或两端设置附加缆线,以对缆线的长度进行延伸加长,以实现气膜加固缆绳对气膜压紧力的调整,对气膜进行加固,且不会出现褶皱,同时,也使得气膜加固缆绳的整体受力均匀,延长气膜加固缆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膜加固缆绳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气膜加固缆绳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膜加固缆绳10包括连接组件100、缆线200、附加缆线300及固定组件400。固定组件400安装于混凝土基体20上。固定组件400为多个。多个缆线200分别连接于连接组件100与固定组件400之间,以形成以连接组件100为辐射中心的网状结构,进而压在气膜的外表面,以对气膜进行加固,降低气膜所承受的拉力。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附加缆线300连接于连接组件100与缆线200之间,且附加缆线300与缆线200转动连接。附加缆线300远离缆线200的一端与连接组件100连接,缆线200远离附加缆线300的一端与固定组件400连接。
具体的,附加缆线300包括第二本体310及设于第二本体310一端的第一连接部320。缆线200包括第一本体210及设于第一本体210两端的连接头220。第一连接部320及连接头220均呈环状结构。
气膜加固缆绳10还包括连接件500。连接件500包括连接主体510及连接锁钉520。连接主体510呈板状结构。连接主体510及连接锁钉520分别为两个。两个连接主体510间隔设置,连接锁钉520穿设于两个连接主体510,两个连接锁钉520及两个连接主体510能够围成环形结构。连接件500能够与第一连接部320及连接头220相扣,以连接第一连接部320与连接头220。通过设置连接件500,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320与连接头220的稳定连接,提高附加缆线300与缆线200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主体还可以呈“U”字形结构,连接锁钉设于连接主体的开口处,连接锁钉与连接主体围成环形结构。此时,连接件也能够与第一连接部320及连接头220相扣,以连接第一连接部320与连接头220。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0及连接头220还可以为钩状结构。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320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鸡心环330,第一鸡心环330沿第一连接部320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连接头22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鸡心环230,第二鸡心环230沿连接头220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连接件500能够穿设于第一鸡心环330及第二鸡心环230。通过设置第一鸡心环330与第二鸡心环230,能够增加第一连接部320与连接头220的强度,防止第一连接部320与连接头220不断摩擦而发生断裂。
具体的,附加缆线30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340。第二连接部340设于第二本体310远离第一连接部320的一端,第二连接部340与连接组件100连接。
具体的,连接组件100包括连接主板110及连接柱120。连接主板110为两个,两个连接主板110相对设置。连接柱120穿设于两个连接主板110,以将两个连接主板110连接。第二连接部340呈环状结构。第二连接部340的内壁上设有第三鸡心环350,第三鸡心环350沿第二连接部340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第二连接部340及第三鸡心环350能够套设于连接柱120上,以将附加缆线300远离缆线200的一端与连接组件100转动。在第二连接部340内设置第三鸡心环350能够提高附加缆线300与连接组件100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连接主板110为正五边形,连接柱120的数目为五个。五个连接柱120位于以连接主板110的外接圆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连接柱120靠近连接主板110的顶点设置,且位于连接主板110的外接圆的圆心与连接主板110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上。五个连接柱120均匀分布于连接主板110上,且连接柱120靠近连接主板110的顶点设置,以使得连接主板110保持受力平衡,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主板110也可以为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其他正多边形。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主板110也可以为其他任意不规则的形状,两个连接主板110之间也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连接柱120。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400包括角钢410、第一固定件420、第二固定件430及滑轮440。角钢410包括底板411及与底板411相连接的侧板412。角钢410的横截面呈“L”字形,底板411设于混凝土基体20上,第一固定件420穿设于底板411及混凝土基体20,第二固定件430穿设于侧板412上,滑轮440套设于第二固定件430上,且能够相对第二固定件430转动。
具体的,第一固定件420穿设于底板411后预埋于混凝土基体20内,且第一固定件420伸入混凝土基体20的部分呈弯折状,以提高与混凝土基体20的连接强度,防止第一固定件420脱离混凝土基体20,保证角钢410与混凝土基体20稳定连接。
另外,缆线200远离附加缆线300的一端的连接头220呈环状结构,连接头220能够套设于滑轮440上,以将缆线200与固定组件400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缆线200与附加缆线300均为钢质线材,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缆线200与附加缆线300还可以为纤维制麻绳。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0还可以直接固定于混凝土基体20上,此时,第二连接部340通过连接组件100固定,缆线100远离第一连接部320的一端通过固定组件400固定,多个缆线100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进而压在气膜的外表面,以对气膜进行加固,降低气膜所承受的拉力。
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附加缆线300远离缆线200的一端与固定组件400连接,缆线200远离附加缆线300的一端与连接组件100连接。即附加缆线300的第二连接部340与固定组件400连接。此时,第二连接部340呈环状结构,第二连接部340能够套设于滑轮440上。
再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缆线200的两端均设置附加缆线300。此时,两个附加缆线300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40分别与连接组件100及固定组件400连接。
当气膜加固缆绳10将气膜压得过紧时,可以先将气膜的压力调节到使气膜加固缆绳10松弛的状态,通过在缆线200的一端或两端分别加设附加缆线300,并将附加缆线300的第一连接部320通过连接件500与缆线200的连接头220连接,进而将附加缆线300的第二连接部340与连接组件100或固定组件400连接,从而使得附加缆线300对缆线200的长度进行延伸加长,从而实现在气膜压力恢复至正常时,气膜加固缆绳10对气膜的压紧力保持正常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膜建筑(未示出),其包括上述的气膜加固缆绳10及气膜(未示出),气膜加固缆绳压在气膜的外表面,以对气膜进行加固。
上述气膜加固缆绳10中,通过在缆线200的一端或两端设置附加缆线300,以对缆线200的长度进行延伸加长,以实现气膜加固缆绳10对气膜压紧力的调整,以对气膜进行加固,且不会出现褶皱,同时,也使得气膜加固缆绳10的整体受力均匀,延长气膜加固缆绳1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组件;
安装于基体上的多个固定组件;
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及每一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缆线;以及
至少一个附加缆线,所述附加缆线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缆线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缆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包括第一本体及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端部的连接头,所述附加缆线包括第二本体及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一端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头均呈环状结构,所述气膜加固缆绳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环状结构,所述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连接头相扣,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鸡心环,所述第一鸡心环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所述连接头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鸡心环,所述第二鸡心环沿所述连接头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鸡心环及所述第二鸡心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连接锁钉,所述连接主体呈板状结构,所述连接主体及所述连接锁钉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主体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锁钉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主体,两个所述连接锁钉及两个所述连接主体能够围成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连接锁钉,所述连接主体呈“U”字形结构,所述连接锁钉设于所述连接主体的开口处,所述连接锁钉与所述连接主体围成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缆线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或者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主板及连接柱,所述连接主板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主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柱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主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三鸡心环,所述第三鸡心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弯曲呈鸡心形;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三鸡心环能够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板为正多边形,所述连接柱的数目等于所述连接主板的顶点数目,多个所述连接柱位于以所述连接主板的外接圆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连接主板的顶点设置,且位于所述连接主板的外接圆的圆心与所述连接主板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角钢、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滑轮,所述角钢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侧板,所述角钢的横截面呈“L”字形,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底板及所述基体,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且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转动;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套设于所述滑轮上。
10.一种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膜加固缆绳。
CN201621173495.9U 2016-10-26 2016-10-26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Active CN20636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3495.9U CN206368603U (zh) 2016-10-26 2016-10-26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3495.9U CN206368603U (zh) 2016-10-26 2016-10-26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8603U true CN206368603U (zh) 2017-08-01

Family

ID=59389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3495.9U Active CN206368603U (zh) 2016-10-26 2016-10-26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86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269A (zh) * 2016-10-26 2017-02-15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CN115653107A (zh) * 2022-10-08 2023-01-31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气膜钢索连接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269A (zh) * 2016-10-26 2017-02-15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WO2018076999A1 (zh) * 2016-10-26 2018-05-03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CN106401269B (zh) * 2016-10-26 2019-01-29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CN115653107A (zh) * 2022-10-08 2023-01-31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气膜钢索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8603U (zh)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CN103883125A (zh) 超大跨马鞍形柔性索网张拉成型施工方法
CN107268791B (zh) 一种刚性屋面组合型张力穹顶结构
CN107034992B (zh) 一种带上弦刚性环杆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及施工成形方法
DE60022059D1 (de) Befestigung von verstärkungsdrähten an einem endabschnitt eines rohres oder seiles und verwendung des endabschnitts
CN105649342B (zh) 一种钢绞线临时牵引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01269B (zh) 气膜加固缆绳及气膜建筑
CN206529967U (zh) 半灌浆套筒、套筒连接结构、混凝土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5444932U (zh) 一种钢绞线临时牵引连接器
CN106245986A (zh) 电网线路铁塔的组立方法及装置
CN104763209B (zh) 一种可折叠展开的充气索膜结构
CN103696520A (zh) 弦支结构的cfrp索连接节点
CN111391560B (zh) 一种用于人形雕塑颈部保护的杆系结构
CN109629691A (zh) 一种单层无内环交叉索支结构
KR101173218B1 (ko) 경완철용 크로스쇄클
CN106088338B (zh) 多级车辐式刚弦张拉结构
CN204983148U (zh) 一种拼接式圆顶房
CN207829582U (zh) 铁塔连梁结构及输电铁塔
CN208150068U (zh) 一种行李绳的连接件及行李绳
CN201240755Y (zh) 一种带有绳扣的吊绳
CN205677337U (zh)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杆
CN213269214U (zh) 一种半圆帐篷
CN205544141U (zh) 配电台架接地线套管固定装置
CN206091551U (zh) 电网线路铁塔的组立装置
CN209653545U (zh) 一种防台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b1-603, building B, Kexing Science Park, 15 Keyuan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15 Kexing Science Park, 2 B unit 12, 3

Patentee before: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