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1871U - 取暖换气扇 - Google Patents

取暖换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1871U
CN206361871U CN201621490683.4U CN201621490683U CN206361871U CN 206361871 U CN206361871 U CN 206361871U CN 201621490683 U CN201621490683 U CN 201621490683U CN 206361871 U CN206361871 U CN 206361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heating
air
ventilating fan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906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华章
侯冠成
梁梓彦
杨敬涛
张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906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1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1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1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暖换气扇。该取暖换风扇包括:形成外廓的框架,框架具有向框架内吸入空气的吸入口以及将框架内的空气吹出室外的排气出风口,其中,框架为呈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本实用新型中,进入框架的水滴就会沿着弯曲的内壁面汇聚到框架的底部,从设置在框架的底部的排气出风口处排出,从而解决了雨水或凝结的水滴在框架内部的角落积聚,无法排出的缺陷。

Description

取暖换气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取暖换气扇,特别是关于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取暖换气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取暖换气扇,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开口10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20的框架30、设有送风单元40、收纳电路板(图中未示)和电源接线部(图中未示)的电气部件收纳盒50、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0。
然而,由于取暖换气扇安装于窗户上,所以当下雨时,雨水会通过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20进入框架30内。此外,当遇到室外温度较低或室内湿气较大的季节,受结露或湿气的影响,也会导致框架30内壁上附着水滴。
但是,因为框架30是长方形,无论是从室外进入的雨水还是附着在内壁的水滴,都会而会有部分积聚在框架30的角落内,无法被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地排水,又安装方便的取暖换气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包括:形成外廓的框架,框架具有向框架内吸入空气的吸入口以及将框架内的空气吹出室外的排气出风口,其中,框架为呈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中,框架呈圆筒形状或椭圆筒形状。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中,框架的排气出风口设置在框架的底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中,框架的最低处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中,排水孔处设有排水管。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还包括:向框架内吸入空气以及将框架内的空气吹出的送风单元;其中,送风单元的排风口处设有用于切换风路的风路切换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中,风路切换部包括:固定在送风单元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从第一端部呈圆弧形延伸至第二端部的风路切换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还包括: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下游侧设有将空气排出室内的循环出风口,根据风路切换部的位置,形成只引导空气从吸入口到排气出风口的排气模式,或形成只引导空气从吸入口到循环出风口的循环模式,或形成引导空气从吸入口到排气出风口和循环出风口的双方向的干燥模式。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框架为呈筒状形状,该筒状形状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不管是从排气出风口进入框架内的雨水,还是从吸入口进入的湿润空气凝结成的水滴,都会沿着弯曲的内壁面汇聚到框架的底部后,从设置在框架的底部的排气出风口处排出,从而解决了雨水或凝结的水滴在框架内部的角落积聚,无法排出的缺陷;
(2)在一般的家庭中,大多数安装在窗户的排气扇都是圆筒形状的,故窗户的玻璃上的开孔也是相应的圆形,在以本实用新型取暖换风扇替换排气扇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取暖换风扇的框架是圆筒形状,所以无需更换玻璃,就可以简单进行拆装替换;
(3)在排气出风口的旁边,框架的最低处设置用于排水的排水孔,并且在排水孔处还设有排水管,这样就能在台风时也能将水排出室外;
(4)通过在排水孔处设置排水管,在使从排气出风口进入框架内的雨水可以顺利排出室外的同时,还可以防止雨水从排水孔倒流而进入到取暖换气扇内,最终流到室内,进一步防止雨水倒流进入到室内;
(5)风路切换板为从第一端部呈圆弧形延伸至第二端部的圆弧状结构,也就是说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在的平面上,风路切换板呈圆弧状。
这样,不但能使风路切换板在切换成循环风路或排气风路时不会与框架干涉,而且最大化地利用框架内的空间,使得在同等的风量下,框架的体积最小。另外,圆滑的风路切换板能使经过风路切换板表面的风顺畅地流过,而且风速均匀,减少了乱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取暖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暖换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取暖换风扇中框架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取暖换风扇中送风单元和风路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取暖换风扇中排气风路和循环风路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取暖换风扇中风路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和图7C分别为图2所示取暖换风扇在干燥模式、排气模式和循环模式下空气流动的截面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框架;
101-吸入口; 102-排气出风口; 103-循环出风口;
110-背面; 120-侧面;
121-排水孔; 122-排水管;
130-凹部; 131-引导螺栓;
132-安装片;
200-送风单元;
210-马达; 220-扇叶; 230-蜗牛壳;
300-风路切换部;
310-第一端部; 320-第二端部; 330-风路切换板;
400-步进电机;
500-加热装置;
600-电路板盒;
700-安装结构;
A-循环风路; B-排气风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将筒形状的框架朝向下方内壁面设计为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也就是说,框架的底部的内壁面为朝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框架的水滴就会沿着弯曲的内壁面汇聚到框架的底部,从设置在框架的底部的排气出风口处排出,从而解决了雨水或凝结的水滴在框架内部的角落积聚,无法排出的缺陷。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取暖换气扇。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暖换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取暖换风扇包括:框架100,送风单元200、风路切换部300、步进电机400、加热装置500、电路板盒600、和安装结构700。
请继续参照图2,框架100形成外廓,具有向框架100内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01以及将框架100内的空气吹出室外的排气出风口102。其中,框架100呈筒状形状,其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并且,取暖换风扇的排气出风口102设置在框架100的底部。
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取暖换风扇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框架100整体呈圆筒形状,当其中心轴线与地面平行时,其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
本实施例中,由于框架100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所以不管是从排气出风口102进入框架内的雨水,还是从吸入口101进入的湿润空气凝结成的水滴,也会沿着弯曲的内壁面汇聚到框架100的底部后,从设置在框架的底部的排气出风口102处排出,从而解决了雨水或凝结的水滴在框架100内部的角落积聚,无法排出的缺陷。
此外,在一般的家庭中,大多数安装在窗户的排气扇都是圆筒形状的,故而玻璃上的开孔也是相应的圆形。而市面上的窗式取暖换气扇都是长方形的。因此,当需要将排气扇更换成既可以换气又可以暖房的取暖换气扇或将取暖换气扇更换为排气扇时,就必须重新对窗户的玻璃进行更换。但是,在以本实施例取暖换风扇替换普通换风扇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取暖换风扇的框架是圆筒形状,所以无需更换玻璃,就可以简单进行拆装替换。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筒形状,不但包括背面是圆形的中空圆柱形形状,还包括是背面是椭圆的椭圆状形状。并且,除了圆筒形状和椭圆筒形状之外,能够实现排水的目的的其他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的结构,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中。
请参照图3,框架100为金属材质,包括:包括一圆形的背面110和围绕背面的圆周设置的侧面120,与背面110相对向的面设有吸入口101。其中,当取暖换气扇安装在窗户的状态时,位于侧面120的下端部分为底部,位于侧面120的上端部分为顶部。
在取暖换气扇的框架的最低处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21。排水孔121处设有排水管122。这里的最低处是指取暖换气扇安装在窗户的状态时框架100底部的最低点。
当遇到恶劣天气的情况时,譬如刮强台风伴随降雨时,雨水会随着台风穿过与室外连通的排气出风口102而倒流进入到取暖换气扇内,最终流到室内。因此,在排气出风口102的旁边,框架100的最低处设置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21,并且在排水孔121处还设有排水管122,这样就能在台风时也能将水排出室外。
由于排水管122内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即重力大于室外的风压,所以,雨水可以很容易从排水管122排到室外,同样,雨水难于从排水管122进入到取暖换气扇内。即通过在排水孔121处设置排水管122,不但使从排气出风口102进入框架100内的雨水可以顺利排出室外的同时,还可以防止雨水从排水孔121倒流而进入到取暖换气扇内,最终流到室内,进一步防止雨水倒流进入到室内。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框架100上开设:
(1)吸入口101,位于室内侧,设置于框架100的正面,用于吸入室内空气;
(2)排气出风口102,位于室外侧,设置于框架100侧面的底部,从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通过排气出风口102被吹出室外;为了防止异物吹入和不必要的危险,在排气出风口102处设置格栅。
请继续参照图2,在框架100内部,安装有送风单元200和风路切换部300。
如图4所示,送风单元200包括:马达210;通过该马达210的转动而驱动空气流的发生的扇叶220;以及内藏扇叶220和马达210的蜗牛壳230。蜗牛壳230具有进风口231和排风口232。马达210通电后驱动扇叶220旋转,生成从蜗牛壳230的进风口231到出风口232的风流。
如图5所示,蜗牛壳230的进风口231连通至框架100的吸入口101,蜗牛壳230的排风口232通过风路切换部(图中未示)后连通至框架的排气出风口102和/或循环出风口103。其中,在框架100的吸入口101和循环出风口103之间形成循环风路A,也就是说,引导空气从吸入口101进入,经过框架100的内部空间后到达循环出风口103的风路。在框架100的吸入口101和排气出风口102之间形成排气风路B,也就是说,引导空气从吸入口101进入,经过框架100的内部空间后到达排气出风口102的风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有送风单元,但是送风单元不是实现本实用新型必要的构成。即使框架内没有送风单元,框架外有能送风的装置就能驱动取暖换气扇。
图6为图2所示取暖换风扇中风路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6所示,风路切换部300包括: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20,以及设置于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20之间的风路切换板330。其中,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20固定在蜗牛壳230的排风口232上。风路切换板330为弧形形状、且能将循环出风口103和排气出风口102关闭。风路切换部300的第二端部320与驱动风路切换部300转动的步进电机400连接。步进电机400使风路切换部300对送风单元200吹出的空气进行角度变换。通过角度变更,使从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根据一定的比例划分成循环风路A和排气风路B。
本实施例中,风路切换板330为从第一端部310呈圆弧形延伸至第二端部320的结构,也就是说在第一端部310与第二端部320所在的平面上,风路切换板330呈圆弧形。这样,不但能使风路切换板330在切换成循环风路A或排气风路B时不会与框架100干涉,而且最大化地利用框架100内的空间,使得在同等的风量下,框架100的体积最小。另外,圆滑的风路切换板330能使经过风路切换板330表面的风顺畅地流过,而且风速均匀,减少了乱流的产生。
如图5所示,取暖换气扇还包括:加热装置500和循环出风口103,其中,加热装置500设置在框架100外,靠近吸入口101侧的位置,用于将循环风路A的循环空气加热。循环出风口103设置于室内侧,且位于加热装置的下游侧,从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经过加热装置500后,通过循环出风口103吹出室内。
根据风路切换板330的位置,本实施例取暖换风扇有如下三种工作模式:
(1)干燥模式,如图7A所示,引导空气从吸入口101到循环出风口103和排气出风口102的双方向吹出;
(2)排气模式,如图7B所示,只引导空气从吸入口101到排气出风口102;
(3)循环模式,如图7C所示,只引导空气从吸入口101到循环出风口103。
除了上述结构之外,本实施例取暖换风扇还包括:电路板盒500、和安装结构600。
如图2所示,电路板盒600设置在框架100的内部,送风单元200的后侧。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固定于电路板盒600的内部,其利用引线与送风单元200连接,在接收电气信号后控制送风单元200的运作。
如图5所示,安装结构700用于将取暖换气扇安装在窗户上,其可以是设置在框架100上的引导螺栓,如从框架100外周面向框架100内侧凹陷形成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凹部130,每个凹部130内都设有引导螺栓131,通过引导螺栓131的转动带动安装在引导螺栓131上的安装片132移动的结构。也可以是与取暖换气扇是不同的部品的安装支架。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取暖换热器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
(1)除了圆筒形状和椭圆筒形状之外,其他的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的结构同样能够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2)加热装置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能够实现加热目的的装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以下描述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而只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导致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应注意,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暖换气扇中,通过对框架形状、排水孔、排水管和风路切换板的巧妙设计,可以避免雨水或凝结的水滴在框架内部的角落积聚,同时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框架内的空间,使得风速均匀,减少了乱流的产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
形成外廓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向所述框架内吸入空气的吸入口以及将所述框架内的空气吹出室外的排气出风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呈筒状形状,该筒状形状朝向下方的内壁面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呈圆筒形状或椭圆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排气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最低处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处设有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框架内吸入空气以及将所述框架内的空气吹出的送风单元;
所述送风单元具有排风口,
其中,所述排风口处设有用于切换风路的风路切换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切换部包括:
固定在所述送风单元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
从所述第一端部呈圆弧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的风路切换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侧设有将空气排出室内的循环出风口,
根据风路切换部的位置,形成只引导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到所述排气出风口的排气模式,或形成只引导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到所述循环出风口的循环模式,或形成引导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到所述排气出风口和所述循环出风口的双方向的干燥模式。
CN201621490683.4U 2016-12-30 2016-12-30 取暖换气扇 Active CN206361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0683.4U CN206361871U (zh) 2016-12-30 2016-12-30 取暖换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0683.4U CN206361871U (zh) 2016-12-30 2016-12-30 取暖换气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1871U true CN206361871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90683.4U Active CN206361871U (zh) 2016-12-30 2016-12-30 取暖换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18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7819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取暖换气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7819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取暖换气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57819B (zh) * 2018-08-24 2022-05-24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取暖换气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13599U (zh) 一种顶部出风的双风机除湿机
CN104422056B (zh) 换气装置
CN207123074U (zh) 一种浴室多功能取暖器
CN205747106U (zh) 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浴霸
CN107270405B (zh) 一种带吸水帘的空调器
CN205064321U (zh) 吸顶循环风扇
JP5714096B2 (ja) 浴室用暖房換気扇
CN102865624A (zh) 一种具有双向双面进风四周全方位出风和双向出风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2097062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180287B (zh)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及送风方法
CN206361871U (zh) 取暖换气扇
CN209558556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除湿机
CN20841896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225133A (zh) 用于竖款挂壁空调的加湿装置及竖款挂壁空调
CN2073349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234913U (zh) 贯流空调器
CN209246328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风幕机
KR20070078255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955850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8887008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CN208011924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机
CN20709480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10940508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302645A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机
CN10839782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